按古墓规格来看,龙袍并不应该出现在墓中,于是专家猜测古墓主人身份显赫,是皇家流落在外的贵人,可是在历史上并没有哪位正统皇帝的坟墓是葬在重庆的。
更让人震惊的事情,是在古墓之人身份查明之后,竟引得数万韩国人跑来这里潜心参拜,认祖归宗。古墓主人究竟是谁,生前又有怎样的传奇经历,死后还被人牢牢铭记?
古墓主人身份浮现水面
1982年3月,重庆市江北区北宝盖山腰洗布塘,一座厂房正在赶工筹备,工人们日复一日加速赶工,只希望能早点完成工作任务回家休息。目前工程才刚刚开始,工人们正在准备打造坚固的地基。
为了打造一个坚固的地基,工人们必须了解地下环境并做好设施准备,简单来说,就是在地下挖一个大坑用坚固材料固定。
工人们辛苦赶工,在地上挖坑,挖到某一处时突然发现不对劲。他们往下挖,却发现此处有个小洞,越往下挖洞就越大。
工人们也不是没见过这种情况,坟墓埋在地下,是会有洞的,可是此处不一样,这里的洞又深又在逐渐变大,与寻常的墓洞似乎有所不同。
工人们商讨之后,疑心可能是挖到古墓,如果继续赶工破坏古墓的话,说不准就会给我们国家造成损失。
拿不好主意的工人们报告了工地的工头,工头先叫停了工作,接着就向工程负责人说明情况。
工程负责人在这方面很有了解,遇上这样的情况,他赶紧联系了当地官方机构以及考古人员来勘探现场。
考古工作也是需要时间的,在一支考古小队先到现场了解情况之后,回去连夜赶工做出计划,第二天便组织人来到现场开始出土工作。
在让其他人员回避,进行完善的遮挡之后,出土工作开始了。负责棺椁出土的工作人员效率很高,懂得如何在保护坟墓完整的情况下将棺椁抬出。
出土之后,考古人员发现此墓为长方形式竖式石坑,石坑上部是泥砂石层,石坑下部是原生砂层。
受到当地地形影响,墓坑形状为前浅后深,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坟墓。
在观察古墓周围,视野开阔,风景壮丽,依山傍水。面对长江,背靠嘉陵,如果用古代的风水文化来说的话,这座古墓是安葬在一个风水极好的地方。
虽然规格不大,但是十分讲究。棺木在出土时还带着香气,用香榧木制成,极耐腐蚀,所以古墓内的器具才能保存得如此完整。
开棺之后,墓中基本都是丝织品,最让人震惊的还是墓中这四件龙袍。
按照古墓安排位置以及棺木贵重程度来看,墓主人的身份一定十分显赫,但又由于某些原因无法以高规格的形式下葬,所以才在其他方面十分讲究。
四件龙袍会不会说明墓中主人便是皇帝呢?在重庆历史上称过皇帝的,也只有一人。
这个坟墓究竟是不是他的呢?在考古人员经过研究之后发现,确实是的,这座坟墓的主人,便是唯一在重庆称过大夏政权皇帝的明玉珍,四件龙袍是他在不同阶段的身份象征。
墓中人生前的称帝经历
时代交替,往往有很多英雄浮现,尤其与民族矛盾有关时,更有很多英雄好汉跳出维护民族利益。
明玉珍是在元末明初崭露头角的,元朝本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在元朝统治下,汉族被严重打压,在朝廷上也不得重用。
到了元朝后期,情况更为严重,元朝内部官员贪污腐败,国家危在旦夕,政权摇摇欲坠。
无法在元朝出人头地,不能拯救这个国家,百姓穷困潦倒,黎明苍生无法安居乐业。此时,许多农民翻身起义,一定要打倒这个腐败的政权。
明玉珍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领导起义人民走向翻身之路。
他作为统军元帅参加了徐寿辉领导的天完红巾军,在与元朝官兵的打斗中,他作战勇猛,一往直前,即使在打斗中右眼被刺失明他也带领着麾下士兵往前冲,因为此次作战右眼失明,明玉珍也被称为明眼子。
取得胜利之后,他奉命领兵西征,入蜀占领重庆,打倒了元朝在四川地区的领导,推翻了元朝在四川地区的残暴政权。
此时明玉珍还听命于徐寿辉,之后不久,起义集团内部产生混乱,陈友谅在1360年杀害徐寿辉取而代之。
向来看不起陈友谅的明玉珍与其分道扬镳,在老根据地重庆自立为王,史称陇蜀王。
1363年明玉珍麾下大将刘祯等人拥立明玉珍建立政权,定国号,称皇帝,定都当时还属于四川地区的重庆。
于是,就在这一年,明玉珍建立政权,国号为夏,在此称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定都重庆的朝代。
陈友谅
明玉珍见惯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场面,不忍再让百姓受颠沛流离之苦,尽管在很多方面有所不足,他还是在这里实行了修生养息的政策。
赋税收取十分之一,开科取士,百姓自此能够安居乐业,这里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不再是之前元朝残暴统治下百姓叫苦连天的景象。
在当时动荡不安的局面下,有这样一个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实属不易,仿佛世外桃源。
可惜好景不长,明玉珍在年轻时打斗多,身体早已落下了病根,当时又没有先进的医疗条件,明玉珍一生都把精力用在起义以及安稳政权的事业上,身体很快就出问题了。
明玉珍
明玉珍病得很重,1366年,明玉珍病故,他建立的大夏政权世袭传位到他的儿子明升手中。
正是因为政权多立,世道混乱的情况,明玉珍的身后事并没有被操办得那么齐全,尽管依山傍水,十分讲究,可还是没能以皇帝规格下葬。
为何会有韩国人跑来认祖归宗
明玉珍死后,他的儿子明升年仅十岁就继承大统,与此同时,另一边起义事业十分成功的朱元璋势力已经很大,称帝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的朱元璋正在四处剿灭其他政权,为建立明朝做充分准备。
朱元璋
虽然都是农民起义,但是朱元璋是乞丐出身,更懂得生活不易,相较于明玉珍来说,朱元璋更心狠手辣,是完全能胜任皇帝的。
朱元璋在收复之前的势力时,将陈友谅、张世诚人赶尽杀绝。面对劝降不成功的明升,朱元璋派遣军队讨伐大夏政权。
才刚满十岁的孩子,怎么有能力和已经征战沙场一生的朱元璋抗衡?很快,大夏政权即将被摧毁,朱元璋就要杀进城内。
为了保护自己与家人的性命,稚气未脱的明升前去投诚。将要称帝的人是在乎名声的,十岁的颤颤巍巍,来到朱元璋面前也是鼓起勇气。
朱元璋看着他的样子,觉得难成大器,再加上朱元璋想要赚一个仁慈贤良的皇帝名声,就饶过了明升与其家人的性命,称帝之后还将明升封为归义侯,将朝鲜半岛送给他做封地。
说是将朝鲜半岛送给他做封地,实际上就是让他们一家人前往朝鲜半岛再也不许返回。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样的选择是明智的,尤其对于多疑的朱元璋,谁能保证明升的后裔不会回来找他报仇呢,将他们打发到偏僻之地,并永世不许回来是对他们彼此来说最好的选择。
如今的韩国,也就是那时的朝鲜半岛,很久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从中国迁往那地的明升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了朝鲜,每年都会给明朝上贡。
上贡
当时的朝鲜统治者李开桂对从中国刚来到这里的明升十分尊敬,并以最高礼格接待了他们一行人。
16岁时明升还迎娶了这里的尹熙王之女作为妻子,在这里繁衍后代,安居乐业。
如今,他们的后代早已超过4万人,韩国一直受中华影响,对于先祖十分重视,听说了重庆出土先祖古墓之后,数万韩国人都要跑去认祖归宗。
了解曾经的历史,此后,每逢过节,都会有不少韩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先祖墓前祭拜。
明升后来也没有想过要夺回政权,知足也是一种幸福,在这里做个逍遥自在的富贵闲人,总比想尽办法回去勾心斗角,夺权争利要舒服得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