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三位先祖助纣为虐,出土竹简发现其中一位商朝灭亡后叛乱被杀

秦朝三位先祖助纣为虐,出土竹简发现其中一位商朝灭亡后叛乱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66 更新时间:2024/1/19 22:02:57

前文提到纣王有个“助纣为虐”的妲己,当然,文献记载纣王手下的奸臣还有很多。不过,这些记载基本都是也是春秋战国的记录,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仅仅说商纣“登用小人”,也就是说提拔一些地位不高的氏族;相反,纣王所做的还有“不用贵戚旧臣”,也就是压制一些关系亲近的氏族,同样在后世文献中,就有了不少忠诚劝谏的贤臣。这些记载有的可能有历史渊源,但不少应该也是后世的添油加醋。

纣王底下最有名的佞幸就是费仲,在《封神演义》里,妲己也是与他勾结陷害姜皇后。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而另一个cp尤浑则是后世虚构人物。

《墨子》说“商王纣卿士费仲,为天下之暴人”,《晏子春秋》说“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纣以灭,殷夏以衰”,《韩非子》说“商辛用费仲而灭”,《说苑》说“昔者费仲、恶来(革)、长鼻决耳、崇侯虎顺纣之心,欲以合于意。武王伐纣,四子身死牧之野,头足异所”。整体来看,费仲应该是纣王的执政卿士,同时也是他的头号奸佞。

费仲在史书上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史记·周本纪》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闳夭等人通过贿赂费仲,让费仲劝说商纣王释放周文王。但这个记载也是可疑的。因为《韩非子·外储说下》里,费仲早就发现周文王深受百姓爱戴与诸侯拥护,并建议商纣王杀死周文王。但商纣王却认为,周文王这样仁义,凭什么去诛杀他呢?费仲就认为,周文王作为人臣而收拢人心,以后一定会成为天下祸患,您作为君上杀他有什么错呢?商纣王不听,才导致了灭亡。

但在《韩非子》另外一些篇章中,费仲的人物形象又不太一样。比如在《内储说下》里,就说周文王暗中行贿费仲,让他花言巧语去迷惑纣王,那么费仲竟然还成了周文王的卧底;同时在《喻老》里,又说周文王有一块玉版,纣王派贤臣胶鬲来要,文王不给;但派费仲来要,文王就给了。为什么呢?因为不想贤臣受宠。这样看来,周文王与费仲似乎又没有关系。其实这些众说纷纭的记载,大体证明这些都并非是历史事实,或许只是战国政治寓言而已。

费仲这个人物大概可以视为是费国国君。在《史记·秦本纪》中,提到与秦国同源的费国,嬴姓始祖可以追溯到大费,也就是有名的伯益。伯益的长子叫大廉,后世建立了秦国;次子叫若木,后世建立了费国。夏商之际时,费国国君是费昌,《博物志》里记载他当时看到两个太阳,其中东边太阳升起,西边太阳降落。河伯冯夷告诉他说,东边的是商,西边的是夏,于是费昌果断投靠商汤,担任商汤御戎(战车司机),在鸣条之战大获全胜。

这样看来,费国应该是商朝的铁杆,所以费仲也被纣王信任。但《潜夫论》说费仲生恶来、季胜,则是有问题的。因为根据《秦本纪》,恶来、季胜是飞廉之子,而费仲只算是他们的旁系叔伯。

《封神演义》前期纣王的两大奸臣是费仲和尤浑,两人被闻太师派出来在冰冻西岐中做了炮灰;不过后期又有两大奸臣飞廉和恶来,这两兄弟还非常猥琐,在商朝灭亡前夕审时度势投降周军,但却被姜子牙斩首。其实在《秦本纪》里,飞廉与恶来是父子关系,据说“恶来有力,蜚(飞)廉善走”,一个力大无穷,一个健步如飞,《荀子》说“飞廉、恶来知政”,《说苑》说“桀用于莘,纣用恶来……而天下知其亡也”,总之,这对父子也是商纣宠臣。

当然,这对父子之死没有《封神演义》这么猥琐。据《秦本纪》,武王伐纣杀死了恶来,但当时飞廉在北方为纣王寻找石矿,得知商纣自焚后还回来复命,后来又在霍太山去世;但在《孟子》中,又说飞廉参与三监东夷之乱,后来周公东征在海边才杀死飞廉;清华简《系年》则说周公东征到商奄(今山东曲阜)杀死飞廉,而且还提到将其族人迁徙到邾圉山(今甘肃甘谷)一带,这就是秦人的起源。关于秦人始祖的考辨,以后还会详细阐述。

除了以上的费仲与恶来父子外,还有一个名气最大的就是——崇侯虎。

在《封神演义》里,崇侯虎是北伯侯,还有个堂弟崇黑虎。其实崇应该是国家,侯是他的身份,虎是他的名字。甲骨文确实有叫“崇侯”“侯虎”的人物,《太平御览》引《六韬》说崇侯虎是纣王手下二十四个能手举五百石重砂的力士。崇国在今天河南登封一带,在商周两国之间。“崇”也就是“崇伯”的“崇”,即嵩山的“嵩”,崇侯虎竟可能与鲧、禹有关系。而周文王的壮大,让崇侯虎最早察觉,于是他马上报告给了纣王。

纣王的宠臣除了以上四位名气最大的,还有名气不大的雷开和师延。《封神演义》里喜欢给奸臣组cp,除了给费仲加个尤浑,把飞廉和恶来改为兄弟,还为雷开加了个虚构的殷破败。不过雷开也没有太多事迹,仅有《楚辞天问》里提到一句:“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阿顺,而赐封之?”看来,也就是个阿谀奉承的小人。《楚辞·九叹·离世》提到“惜师延之浮渚兮,赴汨罗之长流”,这个师延是商纣时期的乐师。

据《韩非子》记载,师延为商纣创作了亡国的“靡靡之音”。等到武王伐纣时,师延往东逃跑,到濮水时投水而死。春秋时期濮水属卫国,此地经常散发出这种音乐。卫国乐师师涓也学到了这曲,后来师涓跟随卫灵公到晋国,在晋国也弹奏这首曲子,但被晋国乐师师旷制止了,据说听到这首歌的“国必削,不可遂”。但不成器的晋平公就喜欢这个,最终还是听完了这首曲子。看来也应该是个反面角色,不知道为何《九叹》作者刘向为何惋惜?

当然,纣王手下还是有一些贤臣的,他们在当时又有什么行为呢?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慕容鲜卑绝代双骄: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绝代双骄中双骄指的谁,慕容恪与慕容垂谁厉害,慕容恪和慕容垂谁打仗更厉害

    《天龙八部》里面的姑苏慕容氏念念不忘的就是复国,重现昔日慕容氏的荣耀,慕容鲜卑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割据政权(其实还应该包括前燕奠基人慕容廆庶兄、慕容吐谷浑建立的土谷浑政权,至于北燕和慕容氏没多大关系),其中不乏英雄人物,最为杰出者当属慕容恪和慕容垂。[var1]慕容恪被陈寅恪誉

  • 战国时期赵国四大美女:个个都是红颜祸水,一连祸害了三个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赵国的女人漂亮,战国赵国十大名将排名,自古红颜出祸水

    [var1]吴娃赵武灵王有两位王后,第一位是韩王的女儿,生有太子公子章 ;第二位就是孟姚(吴娃),生有公子何;史料记载吴娃:“甚有色焉,王爱幸之,不能离。”可见吴娃是一位绝色美女。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先是废长立幼废了太子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后来又有点后悔觉得愧对长子,于是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赵武灵王

  • 富不过三代?为什么秦国六代没有什么庸主?看完后就了解真相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为什么秦国能连出六代,秦国六代明君姓名,秦国三代国君列表

    由于起点高,有钱人家经常会让他们的孩子变成花花公子,这可能导致他们就光吃老本,面对突来的时间可能就无法应对了。所谓富不过三代,主要还是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一种意识。[var1]秦始皇之前的秦国却并非如此,基本上成长的环境都是处于忧患之中。在这种情形之下,能够坐上首领位置的人绝不是那种只知道吃

  • 乐毅五国伐齐:韩国空手而归,燕国白忙活一场,最大的赢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乐毅为啥离开燕国,乐毅墓,燕昭王死后乐毅的命运

    [var1]齐威王开创了齐国强盛时代的到来,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直接把霸主魏国拉下了马,桑丘之战又教训了秦国一顿,在较长时间内齐国虽然不是霸主,但俨然力压齐楚赵等国实力首屈一指;齐湣王即位之初就赢得了垂沙之战的大胜,第二次合纵攻秦齐国是领头羊再一次大败秦国,一时之间齐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不过此后齐国联

  • 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几乎没有粮食问题,为什么诸葛亮打仗时就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烽火战国七雄争霸,战国初期七雄地图,战国楚国吃什么粮食

    [var1]估计每个人都熟悉诸葛亮,他可是汉末三分时的著名人物,由于有不少的传说,于是在后人心目中,他基本上就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大佬人物,然而在比赛的时候,诸葛亮也碰见一个他自己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这就是粮草供应。[var1]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经历了200多年的战争,虽然他们也特别缺粮,然而诸葛亮比他们

  • 死去的楚灵王,吓死了活着的反叛者,是谁主导了楚国的吊诡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灵王简介,申无宇2次得罪楚灵王,楚灵王最后死因

    [var1]本期话题公元前529年,流亡晋国的楚国公子子干联合少弟弃疾发动了对郢都的突袭,成功将不可一世的楚灵王赶下王位。但就在子干入主郢都之后,郢都的深夜里却悄然流传开了一个神秘的鬼故事。这个吊诡的故事吓坏了郢都的国人,甚至最终吓死了自封楚王的子干。究竟是谁炮制了这个鬼故事?它又有何可怕呢?[va

  • 历史冷知识-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齐国名将司马穰苴,司马穰苴电视剧,孙武与司马穰苴的关系

    [var1]司马穰苴司马穰苴,齐田氏之族,生卒年不详。曾为齐司马,故称司马穰苴。齐景公时,晋伐阿(今山东东阿县)、甄(今山东甄城县),燕侵河上,齐国不能抵。晏婴推荐穰苴说,他虽是田氏的众贱子,但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景公召见穰苴谈说兵事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将军,率兵抵御燕、晋的军队的进攻。穰苴说,“我向

  • 历史冷知识-聊聊战国时期的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吴起事迹,吴起战国风云完整版,战国名将吴起电视剧

    吴起,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汉书•艺文志》载吴起有兵书四十八篇。吴起出生在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遭到邻里乡人的讥笑、诽谤。吴起为此气愤不过,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在临逃

  • 历史冷知识-细说春秋战国时期叔向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历史战国历史,战国之赵氏春秋,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

    [var1]叔向,羊舌氏,名肸,是晋的公族,历事晋悼公、平公和昭公,死于公元前528年或稍后,生年不详。晋悼公时,傅太子彪,即后来的平公。他在晋国没有执掌国政,但以正直和才识见称于时。他留下了一些重要的政治见解和政治风范。公元前552年,晋平公六年,叔向的异母弟弟羊舌虎因罪被杀,叔向也被囚禁。平公宠

  • 历史冷知识-细说孔子的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孔子动画,历史上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养

    孔子的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史记》立《仲尼弟子列传》,著录弟子六十七人,皆受业身通的异能之士。其中,有年龄、名字及受业,闻见于书传者三十五人,无年及不见于书传者四十二人。《论语•先进》特别著录孔子弟子七百人分为四种。“德行:颜渊、闵子蹇、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