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冷知识-聊聊战国时期的吴起

历史冷知识-聊聊战国时期的吴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24 更新时间:2024/1/17 8:52:04

吴起,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

《汉书•艺文志》载吴起有兵书四十八篇。吴起出生在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遭到邻里乡人的讥笑、诽谤。吴起为此气愤不过,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吴起先去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他母亲去世了,因为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被曾申认为不孝,不配作儒家的门徒,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从此吴起干脆弃儒学兵。吴起以兵法事鲁君。齐国攻鲁,因为他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不愿用他。为了取得鲁君的信任,吴起杀妻,表示忠于鲁国。鲁穆公任用吴起为将,打败了齐,但仍然遭到鲁国贵族的排挤,只好离鲁去到魏国。

[var1]

魏国的大夫向魏文侯推荐说:吴起用兵,司马穰苴都赶不上他。文侯用吴起为将,率兵攻打秦国,连拔五城,夺取了西河之地(今陕西大荔县以东地区)。文侯任用乐羊攻中山,吴起又和西门豹奉令率兵相助,一起灭亡了中山国。不久,被任为西河郡守,担负防御秦国的重任。

吴起治兵,跟一般将领不同。他关心士卒,跟最下等的士卒同衣食,睡觉不另设铺位,行不骑乘,与士兵一样亲自背着军粮,徒步行军,小卒有病疽(毒疮)的,吴起甚至为他用口吸脓。小卒的母亲听说后大哭。有人问:你儿子是小卒,而将军用口吸他的疮脓,你为什么要哭?卒母说:“往年吴将军曾用口吸他父亲的疮脓,他父亲作战,直向敌人冲锋,死于战场。现在,吴将军又用口为我儿子吸疮,我儿子大概要战死了,我所以要哭。”

[var1]

吴起在西河任上,还总结了自己的军事实践经验,写成了《吴起兵法》。这部书在我军事史上,跟《孙子兵法》有同等重要地位,秦汉以前流行颇广。《韩非子•五蠹》说,那时候“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凡是谈兵的人,没有不读的。原书后来失散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吴子》六篇,据学者们研究,虽然保存有吴起的军事思想,但已不是原著。

吴起在西河郡任内政绩卓著:万民亲,百官治,府库实,使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拓地千里,建立了不少功绩,但是高官轮不到他。魏文侯死后,又受到贵族们的排挤和谋害。公元前382年,吴起离魏去楚,开始被任为“宛守”(宛,是南阳郡治所,今河南南阳市),防御魏、韩。旋被提升为令尹(相),主持变法。

[var1]

吴起变法的要点是: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就是要剥夺贵族的有余,来补新兴阶级的不足。吴起认为,楚国的贫国弱兵,是由于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这些大臣、封君“上逼主而下虐民”,因此他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削减官吏的禄秩,精简“无能”、“无用”的官,裁汰不急之官,节省这些开支用来供养”选练之士”。这个措施革除了一些封君的特以下权,精简了国家机构,增强了军事力量。吴起还根据楚国土地多劳动力不足的特点,下令迫使“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叫贵族们去开发荒凉地区,“皆甚苦之”。在整顿吏治方面,吴起提出三点主张:一、“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二、“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三、“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

[var1]

吴起实行的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却受到一些贵族的极端仇恨。公元前381年,悼王死了,贵族们要杀害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尸体附近藏身。贵族们要射死吴起,往悼王尸体身上也射上了不少箭。楚肃王继位,把射中悼王尸体的贵族,杀了七十多家。

更多文章

  • 历史冷知识-细说春秋战国时期叔向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历史战国历史,战国之赵氏春秋,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

    [var1]叔向,羊舌氏,名肸,是晋的公族,历事晋悼公、平公和昭公,死于公元前528年或稍后,生年不详。晋悼公时,傅太子彪,即后来的平公。他在晋国没有执掌国政,但以正直和才识见称于时。他留下了一些重要的政治见解和政治风范。公元前552年,晋平公六年,叔向的异母弟弟羊舌虎因罪被杀,叔向也被囚禁。平公宠

  • 历史冷知识-细说孔子的学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孔子动画,历史上孔子说女子与小人难养

    孔子的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史记》立《仲尼弟子列传》,著录弟子六十七人,皆受业身通的异能之士。其中,有年龄、名字及受业,闻见于书传者三十五人,无年及不见于书传者四十二人。《论语•先进》特别著录孔子弟子七百人分为四种。“德行:颜渊、闵子蹇、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

  • 历史冷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及孙子兵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武和孙子兵法,孙武写孙子兵法的经历,孙子兵法战国传奇孙武篇

    [var1]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月不详,约与孔子同时。孙武是齐国陈氏后裔。田完四世孙陈无宇生陈恒和陈书。陈书字子占,为齐大夫,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邑于乐安,生孙冯,冯生孙武。以田、鲍四族为乱,奔吴为将军。经伍员的推荐,孙武以兵法见吴王阖庐(阖闾)。阖庐说:你的十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真实的苏秦,美女苏秦背剑,陈德林苏秦

    战国中期以后,秦的国势日强。秦与东方各国的关系,表面上是时张时弛,实际上是日益紧张。对这种形势,有人主张联合东方各国共同对秦,也有人想分散东方各国,使其分别对秦和好或屈服。前者是企图进行东方各国间南北向的联合,故有合纵之称。后者是企图东方各国分别与秦进行东西向的联合,故称为“连横。”在战国时从事合纵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仪个人简历,张仪墓,张仪和姬狐的孩子

    张仪,魏国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前309年。相传张仪跟苏秦都事鬼谷先生,苏秦自以为不及张仪。张仪游说诸侯,曾经从楚相饮酒,楚相丢失了璧。楚相门下人说张仪“贫无行”,诬赖他偷了璧,捉住他拷打。他的妻子嘻笑他说,你不读书游说,怎受到这样的污辱?张仪张开嘴叫妻子看看,说: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还在。张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平原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文武君,历史上真实的平原君赵胜,平原君是怎么死的

    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封平原君,封邑在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北)。他曾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生年不详,死于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喜宾客平原君喜宾客,有客数千人。平原君家有楼房临近民家。民家有个瘸腿的人,蹒跚地去汲水。平原

  • 宋国时期长达五十多远的内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国怎么灭亡的,宋国军队,宋国的司马桓魋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太宰类似于后世的宰相,大司马则类似于后世的大元帅,两位重臣火并不说,居然连国君都因此被杀。[var1]在提及华督杀孔父嘉的原因时,史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狗血的故事。据说在公元前711年的某一天,孔父嘉的老婆正在逛街,被华督看见了。华督觉得孔

  • 谁看懂了?泛舟湖上,甄嬛与果郡王相遇,谈起范蠡西施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甄嬛说范蠡与西施,范蠡西施墓,西施秘史西施范蠡吻戏

    [var1]在泛舟湖上,两人有相见恨晚之意,相聊甚欢,其中就谈到了范蠡、美人西施两位历史名人,甄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范蠡将自己心爱的西施亲手拱手让于他人,虽然日后再次相聚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不能再有往日情怀。果郡王听了之后,赞赏道甄嬛想法真妙。那么两人为何无端端会说起范蠡、西施这个典故呢?这其中

  • 盛行于春秋战国的楚国货币,有什么样的体系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时期楚国货币,王立群讲战国楚国,战国晚期楚国女子服饰

    楚国,不少人心中都兀自泛起一个人物形象——项羽,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正史记载,项羽作为“西楚霸王”,即便是最终败给汉高祖刘邦,却依旧谓是尽得古今民心。古代才女兼北宋大词人的李清照为称赞“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将项羽视做人杰。那么楚国近千年的历史里,历经无数兴衰荣辱,他的历史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 商鞅用小手段引发变法,秦国变法富强后却将他五马分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为何在秦国两次变法,商鞅五马分尸,商鞅变法最大的争议

    公元前359年,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鼓励人民立罕功,有功者可得爵禄;编制户籍,使各户互相监督等。[var1][var1]秦孝王知道商鞅很有本领,任命他做宰相。商鞅接受了任命之后,便要大事改革秦国的政治。他认为必须自己先建立威信,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命令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