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自称“朕”的原因,被隐藏得太深,难怪选择“皇帝”为尊号

秦始皇自称“朕”的原因,被隐藏得太深,难怪选择“皇帝”为尊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97 更新时间:2024/1/24 10:30:11

在诸侯之上,周天子的自称叫“予一人”或“余一人”,表示四海之内仅此一人之意,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个自称。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自认功绩超过历代君王,又说“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于是要求各种称号有所改变。按照这个逻辑,秦始皇选为自称的“朕”,必然要比“予一人”更能表现成功,更能表现他的功绩。那么,秦始皇选择“朕”为自称,背后到底有何深意?

所谓“朕”,就是“我”,先秦时期成年男子不分贵贱,皆可称之。不过,朕字本义大概与“我”无关,详见下述,看看能否在字上找到秦始皇以此自称的原因。

朕字始于甲骨文,春秋之前字形没有什么变化,左边为“舟”,右边为“双手持细木棍”,合起来犹如双手持细木棍在填塞舟的缝隙,小篆由“舟与灷(zhuàn,火种)”组成,可能表示嵌入舟缝的材料需要火去加热或熔化。

不过,朕字本义能否可以解读为填补舟之裂缝,如今也不能肯定,因为战国秦汉时偶尔用朕字为裂缝之义。但除了裂缝之义,目前也没有其他更有说服力的解读,因此只能姑且信之。(下图,小篆朕字,甲骨文朕字的右上为一根木棍)

在朕字演化史中,小篆朕字由“舟与灷”组成,而“舟”与水有关,“灷”与火有关。

秦始皇相信“五德始终说”,周朝是火德,秦人是水德,水灭火代表顺应天意,舟船与水有关,代表的是水德。由于“水德尚黑”,因此秦人服饰,秦始皇的衣服等,都以黑为主色调。

“灷”代表火种,而上古时代掌握火种就意味着掌握权力,因此“灷”有权力之含义。

当“舟与灷”合起来之后,既能显示秦国水德,又能表示掌握权力,故而有认为秦始皇以此自称。

但笔者认为,之前“朕”谁都可以用,强行从文字角度赋予水德与权力之新意,还是体现不出尊贵,故而这种解读似乎比较勉强,说服力不够充分,而且“朕”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如今也没有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在此基础上的解读就更勉强了。因此,秦始皇以“朕”自称,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国次》提到“人强朕天,慎辟勿当。天反朕人,因与俱行”,其中“朕”通“胜”,胜出、超过之意,似乎更符合秦始皇的追求,也比“舟与灷”的解读更合理,但“朕”通“胜”的相关资料不足,难以判断“胜出”是不是秦始皇如此自称的原因。

秦始皇选择“朕”的自称之余,还选择了“皇帝”尊号,因此欲要揭开选择“朕”的秘密,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秦始皇选择“皇帝”称号的原因,由此了解当时秦始皇的心态。

当时,李斯(上图,剧照)等认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于是建议尊号为“泰皇”,但秦始皇最终采用上古“帝”位号,以“皇帝”称之。于是,夏朝称后,商朝称王,周朝称天子,秦朝称皇帝。那么,“皇与帝”到底是什么意思,秦始皇如此选择有何深意呢?

皇字最迟始于商代,本义无法考证,或为火炬,或为火光,或为“日与土”代表的大,或为祭祀时的王冠,但商周都用做形容词,与“大”的意义相关,又含有高贵之意,庄严、伟大。

帝字最迟也始于商代,本义也无法考证,或为花形,或为架木祭祀(见上图)等,但商王“生前为王,死后为帝”,周代帝字既可指掌握大权之人,又可指大贤德、大功德之人。其中,历代商王去世之后为帝,而帝为天神,即将商朝与天神捆绑了起来,由此取得政权合法性,变成了反商就是反天,周人为了证明自身政权合法性,于是就削弱“帝”的神性与权力,将“帝”之往贤德功德方面解释。

因此,秦始皇选择的“皇帝”,直白一点说叫“大帝”,即“大贤德、大功德之人”或“掌握大权之人”。秦始皇采用上古“帝”位号,而当时儒家对五帝贤德的解读更占主流,因此秦始皇选择“皇帝”为尊号,内心追求的更应该是“大贤德、大功德之人”,琅琊刻石可以更进一步证实。

秦始皇巡游时,途径山东青岛黄岛区琅琊镇时,曾命人刻下一篇颂诗,史称“琅琊刻石”(见上图),其中秦始皇刻写的部分又被称为“始皇颂诗”。

“始皇颂诗”的最后一句做了总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由此不难看到,秦始皇的志是“天下和平”,尊号大成的原因是“体道行德”,另外又写到“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等。

因此,将秦始皇的心态理解为“霸气”,无疑并不妥当,而真实的态度应该是“体道行德”,志向是追求“天下和平”,以结束无休止的战争,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定。

鉴于秦始皇的志向追求,笔者认为秦始皇以“朕”自称,理应也与此密切相关,即:秦始皇将一个百姓都可以使用过的自称——朕,转化为皇帝的独有自称,象征着他代表天下万民。显然,“朕”之称呼显然要比“予一人”更为高级更有内涵。

当然,由于“朕”可能还含有水德、火种(权力)之意等,所以综合考虑之下,秦始皇不选其他“吾”、“我”等,而是选择“朕”。

因此,“皇帝”代表“大德之人”,“朕”是“万民代表”,合起来就是“代表万民的大德之人”。

商王自称天神代言人,周王自称天的长子、代天管理天的子民,秦始皇一统宇内之后,想必是以此确立政权的合法性。

参考资料:《史记》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代吐蕃王朝最高的统治者,唐代传奇创作的兴盛时期,简述一下吐蕃王朝的历史

    而肥沃的土壤只出现在季节更替的春秋季节,一旦过了长满青草的春日,生存便成为了一个难题,这些骁勇善战的部落只能将目光放到繁荣的中原。 但数百年的入侵也并没有让这些部落获得太多生存空间,农耕和书本知识的匮乏将他们局限在了部族的混战和对中原沃土的入侵,如此循环往复,草原上的三十二任赞普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太

  • 陕西出土唐朝公主墓,看到盗墓贼的做法后,专家:令人气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墓葬文化由来已久,自古就有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说法。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但随之而来的是盗墓行为也逐渐盛行起来。一代枭雄曹操就曾组建过一只赫赫有名的摸金校尉,这支军队专门以盗墓为主业。而带来的宝贝都被曹操用以贴补军用。在曹操逝世后,人们贪恋他墓里埋藏的珍贵异宝,可

  • 东晋、南宋和明朝,同为夷狄当前,谁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更硬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晋和南宋哪个更耻辱,夷狄骄盛时南宋君臣的态度,南宋东晋哪个面积大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说明朝是中国最有骨气的王朝,很值得商榷。中国的王朝更迭虽然频仍,但是面临大规模外族入侵的其实不过就三次——西晋到东晋、南宋始末以及南明十七年而已。其余的王朝更迭,都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已,不涉及到民族之间的斗争,不提也罢。那么这三次大变,各家表现如何呢?明朝就不说了,统治阶级的层

  •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之一,为何和亲规模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贵主和亲指的是什么,历史上波斯和唐朝的和亲,唐朝和亲往事讲座

    一、唐代和亲政策的内容01.公主出嫁外蕃唐代婚姻缔结,以唐朝公主外嫁吐蕃为主,当然也有周边首领的女儿入嫁唐朝,但只是少数。公主入吐蕃的方式主要有求婚和赐婚,边疆民族向唐求婚或是唐统治者直接赐婚。婚姻确定后,便要册封公主及确定婚期。其次就是筹备婚礼,和亲公主确定以后,唐王朝开始着手筹备婚礼等事宜,设礼

  • 石壕吏抓人,杜甫为啥不出来替老妇说一句话?没人会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甫在石壕村出来后又去了哪,杜甫邻家老妇打枣的诗,暮投石壕村杜甫

    主要是因为神仙这些称号虽然很多,但终究是没有几个人真的见到过,而圣人则是人世间真正存在过的人,很多人亲眼见过这些人,而且和这些人一起生活过,这些圣人留下了许多自己的言论和书籍,让我们在他们死去多年之后都感觉他们似乎还在身边。正是因为这样的影响导致了我们很多人普遍更加信仰圣人,而我们很多英雄能人的目标

  • 武则天本想除掉袁天罡结果对方说八个字武则天吓坏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身具如此本领的袁天罡身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奇异事件。有一次袁天罡与同僚李淳风一起挑选自己未来的墓穴,两人来到同一片山岗,各自选择了一个地方,这两处墓穴相距不过百米。然而就是这样近的距离、李淳风的墓穴很早便被盗墓者搬空,而袁天罡的却没有任何盗墓者进行损毁,甚至在其后一千年的时间中一直有重兵看守。不过,

  • 李白的一首“烂诗”,前两句十分普通,后两句救活了整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最有名的诗两句,李白蜀道难中哪两句引用神话,李白的两句佳句是什么

    称为大唐诗仙的李白一生充满传奇李白是生活在唐朝时期盛世的时候,他字太白号称青莲居士,象征自己如同莲花一般伟岸高洁的品质。他是唐朝时期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者,被后人称为诗仙,当时是诗圣杜甫的好朋友,两个人是忘年之交。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常心的李白,他却在学诗的过程之中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他曾经也有过救济天

  • 都说杨广是一代圣君,隋朝亡于门阀内斗,可谁又记得虐民的下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杨广是怎样死的,隋朝宣华夫人和杨广,隋朝门阀势力有多强大

    无数人将杨广看成了寒门崛起的代言人,代表着寒门子弟严厉打击世家大族的利益,最后因为接二连三的失败身死国灭,成为天下的笑柄。隋朝灭亡之后,天下这头麋鹿在争夺之中落入到了太原李渊的手中,人们对此如是评价说这是世家大族共同推举了李渊作为代言人。所以唐朝是一个世家门阀建立起来的朝代,而此前死去的杨广则是一个

  • 东晋算得上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晋过后是哪一个朝代,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伟大,东晋后是什么朝代皇帝列表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换一个说法:东晋怎么能算是个伟大的朝代呢?它怎么可能算是个伟大的朝代呢?东晋的建立,是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得知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虏以后,于建康接受群臣的劝进称帝。而东晋的灭亡,则是公元420年,刘裕在接连废掉安帝和恭帝这对难兄难弟以后,代晋为宋。仅仅看这一头一尾,就可以说东晋是生的

  • 这一仗击碎唐朝神话,让武则天签订屈辱条约,更预告了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借兵平定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

    契丹人武周篡唐后,全国各地多有心系李唐而不服一女子统治的,未曾开化的契丹人更是只服李家的天可汗,对这个牝鸡司晨的老妇人毫无好感。此时恰逢辽东饥荒,而当地官员不但不赈济百姓反而盘剥更紧。实在活不下去的契丹人就在李尽忠和孙万荣这对郎舅的带领下举起了造反的大旗。李尽忠李尽忠自号“无上可汗”,带着手下号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