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笑谈:中国教授的书在苏联出版,中国人查阅还需翻译成中文?

民国笑谈:中国教授的书在苏联出版,中国人查阅还需翻译成中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51 更新时间:2024/1/22 4:51:45

故事的主角就是新中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而当华老访问苏联时看到自己的这部著作,又心痛又气愤。

故事回到1936年,26岁的华罗庚被熊庆来院长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身份是旁听生。在短短的2年里面,华罗庚在英国发表了10多篇论,震惊了西方数学界。其中,他的一篇论文被国际数学界公推为“华氏理论”,真知灼人。

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有英国同行就建议他考取博士。

可是,日寇侵华,国家危亡,华罗庚心急如焚要回国,就对劝他留下来考博士的人说:“学位于我如浮云,家国才是我心所系。”

1938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一直抱着“知识救国”理念的华罗庚再也坐不住了,不顾英国同行的劝阻,执意回来报效祖国。

在西南联大,华罗庚被正式评授为教授,开始了艰辛的教学和著作生涯。从1940年起,历经3年时间,华罗庚着手写下了煌煌巨著《堆垒素数论》,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

西南联大对华罗庚的著作报以殷切期望,多次帮助他国民政府申请经费,最后都石沉大海。一个连“学位”都不在乎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意金钱呢?对华罗庚来说,身外之物不过是浮云,提高中国人在数学界的地位和培育后人才是他最关心的事!

可是,华罗庚教授的生活条件太艰苦了!

学校没有住所,他就租住在昆明城外20里的一个小村庄里,每天来回走路去学校。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他就拄着拐杖赶往学校,青年时期落下的腿部残疾让他步履维艰,却击败不了他教书育人的坚定意志。

他的住所是上下两层的木阁楼,楼上是一家人的卧室,也是他的书屋。楼下是猪栏和牛圈,难闻的味道引来大量的蚊子、苍蝇和老鼠,最后又都成群结队地向楼上扑来。

没有电灯,也没有蜡烛,他就用破烟罐自制了一盏油灯,把破棉花捻成条做灯芯。油灯要用油,全家人就俭省节约不吃菜油,供他写作使用。

夏天晚上,牛圈里的黄牛忍受不了蚊虫的叮咬,蹭着阁楼的木柱擦得地动山摇,似乎是在告诉华教授:老牛在和您同甘共苦,共抗蚊虫。

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33岁的华罗庚完成了《堆垒素数论》的研究和创作,并分别用中文、英文手写了两个版本。

这部巨著有多伟大?作为外行的我们也许不知道。但1945年华罗庚访问苏联时,作为“取经者”的他竟被苏联同行拉去讲课,而且一讲很多次,讲的就是苏联学者对《堆垒素数论》的疑惑。

含辛茹苦3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华罗庚亲自把中文书稿送交到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

送去一个多月,华罗庚去打听书稿能否出版,得到的回答是:“还要研究研究。”

又过去几个月,他再去打听,得到的回答还是:“我们还要研究研究。”

一年过去了,这部著作被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得无影无踪,连一张书稿都找不到了!华罗庚听到这消息,当时就病倒了!

3年心血,世界上最顶尖的学术著作,就这样被国民政府只顾发国难财的大员们给“研究”丢了!华罗庚精神恍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直念叨着“书稿”、“书稿”。

所幸的是,他女儿手头还保存着一份英文稿。

1944年,他把英文稿寄给了苏联的维诺格托夫院士。就这样,这部在旧中国无法出版的巨著,在苏联被译成俄文出版了,终于迸射出它耀眼的光辉。

令人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此书要出中文版,只得请人从俄文版译成中文,并请华老亲自校正。

在民国时期,像华老这样毕生心血被国民政府糟蹋的“揪心事”数不胜数,这也是为什么像钱学森、华罗庚、钱三强宁等伟大的科学家在抗战胜利后不愿从西方回来的原因。因为,国民政府的那帮要员只在乎升官发财,根本不在乎什么国威尊严。

1950年,在美国伊利诺大学担任“终身教授”的华罗庚放弃了高薪豪宅,放弃了外国同行的追捧,毅然回到新中国,开始了崭新的事业生涯!

那一年,当40岁的华罗庚教授站在岸上发表感言,震惊世界。

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应当回来!为了国家民族,我应当回来!为了服务人民,我应当回来!”在接见华罗庚时,主席多次称呼他是“我们的数学家”!

在华罗庚的榜样号召下,无数中国学子、科学家纷纷收拾行囊,踏上报效祖国的归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我们的无双国士!

哪怕受过委屈,哪怕独自斩荆披棘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哪怕个人头顶的学术光环再辉煌,只要祖国一声召唤,就毫不犹豫地抛弃身外之物,如同乳鸟归林,时刻准备着为国家、为民族奉献一切。

请问,像华罗庚、钱学森、杨振宁这样的榜样难道不值得我们口口传颂、永远追随吗?

更多文章

  • 清朝的鼎盛时期,是否有把握打败西方列强,答案大部分人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最鼎盛的时候向列强宣战,列强瓜分清朝漫画,清朝最鼎盛的时候能打败西方吗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清朝的影响力无疑是十分深远的,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除了人们所熟知的晚清以外,这里也曾出现过三位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帝王,甚至清朝的最为鼎盛的时期持续长达134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社会的稳定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快速提升,以至于很多人过多地将目光集中在了晚清,而忽视了康乾盛世

  • 美退役上校任民国笕桥航校顾问,因中国学生太优秀,一再打破原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国民政府终于意识到空军的重要性,决定寻求西方的帮助,帮助组建一支全新的空军。于是,7个月后,美陆军退役上校朱爱德被南京政府高薪聘请为首席航空顾问,来杭州笕桥航校主持飞行员选拨考核。但是,让校长毛邦初没想到,这个美国人心太狠,200多名现役飞行员被他直接刷掉150人!毛邦初十分吃惊,“崽卖爷田不

  • 乾隆一生当中的三个皇后:分别是最爱怜、最痛恨和最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亲吻富察皇后,乾隆皇后去世,乾隆悼念孝贤皇后的诗

    富察氏富察氏可以说是一代贤后,当然她在政治上并无多少建树,毕竟乾隆年富力强,她主要是乾隆的贤内助。富察氏出身很好,至少符合清朝皇后的第一个前提条件——家世。本人也称得上聪明贤惠,大家闺秀。比如说在满清习俗当中,原先喜欢用鹿尾毛缝制袖子上的装饰品,但是在清朝就用金线来代替。乾隆把这件事告诉富察氏,富察

  • 清朝妃嫔的脖子上,为何要佩戴白色小布条?主要原因是为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宫女脖子上的白布,蒙古人脖子上戴着布条什么意思,清朝12位皇帝妃嫔子女

    引子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近几年来,我们时常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些清宫戏,尤其后宫女人们的勾心斗角让无数网友为之感叹,甚至还有不少人调侃如果自己生在古代绝对活不过第二集。我们都知道,后宫女人们的战场也是非常残酷的,一点也不亚于真正的战场,各宫娘娘们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却

  • 洪秀全:骗人骗己,胸怀大志又胆小怯懦,权力终被杨秀清架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烧炭工出身的杨秀清和萧朝贵多次钻他的空子,窃取权柄,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覆灭。究其原因,还是洪秀全骗人骗己埋下的祸根。道光25年,好友冯云山不满洪秀全的“假大空”,和他大吵一架,独自一人流浪到紫荆山。为了伟大的理想,冯云山在这里打过长工、拾过粪、做过教书先生,凭借他的演讲天赋,成功地笼络了一批山民。冯云

  • 鸦片战争后,慈禧太后曾说过一句话,让列强无一不怀念那时的大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禧太后戒鸦片,鸦片战争道光和慈禧,鸦片战争跟慈禧有关吗

    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清朝对于中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也留下了众多历史文献供后世可以参考,康乾盛世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同时清朝也开始让西方的科技文化进入到中国,让中国开始与西方的文化有接触。原本东西方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且一起屹立于世界舞台之上,然而闭关锁国以及晚

  • 大赦天下在保护谁?从秦朝到清朝,中国古代大赦了1200多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历史上“大赦天下”是怎么来的呢?又会赦免哪些人什么罪行呢?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大赦天下”的规定出自商周法典,在《周礼》中就有“三宥三赦”的规定。到了秦汉时期,记载在册的“大赦”越来越多,特别是汉朝末期,汉灵帝在位22年就搞了20次“大赦天下”,堪称大赦冠军。可惜,灵帝在位期间太过荒淫无度,

  • 乾隆出的上联到底有多强?一联千古绝对定状元,一联自己都不敢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对联最新上联,乾隆考察状元搞笑视频,乾隆面试状元完整版

    在中国历史上有数不清的帝王将相,做皇帝的有短短几天的也有做了几十年的,而其中有一位掌权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执政了六十四年。这位乾隆皇帝喜爱诗书,喜爱游山玩水,尤其喜爱微服私访,还称自己为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事迹传说响遍了大江南北,让后人始终着迷于探究他的曾经走过的足迹,尤其关于诗文

  • 和珅总共娶了9个老婆,个个花容月貌,却为什么没留下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最宠爱的是谁,和珅最后娶了哪些人,和珅的九个女人

    还有一些坊间的故事为了凸显和珅是个作恶的大贪官,于是杜撰出他没有留下子嗣的传闻,有的故事还传得非常过分,但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坊间传闻和珅作孽太多,没有后代和珅并不姓和,他是满洲正红旗的钮钴禄氏,原名为钮钴禄·善保。和珅在位期间笼络到不少美丽的妻妾,其中还竟然有的是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在坊间传闻的

  • 纯正“汉阳造”:清朝“任性”铁轨至今仍在使用,每一根都是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还在使用的清朝铁轨,1900汉阳铁厂造铁轨值钱吗,武汉汉阳铁轨

    不为沧桑人景仰,年年佳日满登攀。---蔡任平清朝至今已经105年,早已物是人非,很多铁制文物也早就损坏了,可就有这样一条"任性"的铁轨,从清朝开始就沿用至今,一直没有生锈。那就是唐胥铁路,在2018年1月份的时候,汉阳钢铁厂在2018年的时候入选了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据专家介绍,这条铁路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