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元朝的蒙古族统治者残暴无道,不顾连年天灾干旱,一味的增加赋税。当时的老百姓饱受天灾之苦和官吏的压迫,很多人都断粮了。
朱元璋一家更是如此,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家庭环境困难也就算了,偏偏兄弟姐妹还很多,这么多张嘴,根本就养不起。朱元璋16岁那年,又爆发了蝗灾,整个村子上下颗粒无收。
对于当时的有一定条件的普通家庭来说,吃饭都成了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一贫如洗的朱元璋一家更是如此。因为实在没有粮食来养活家人了,于是朱元璋的父亲上吊,死在家中。四月初九,朱元璋的大哥饿死了,之后的半个月里,朱元璋的大侄子和母亲相继饿死在了他面前。
年纪轻轻的他,在一个月内目睹数位亲人被活活饿死,这件事成为了他心中一生都无法被抹去的阴影。家中亲人都离开了人世,朱元璋走投无路,当起了和尚。后来又为了能吃口饱饭参加了农民起义军。脑袋灵活,不畏生死的他很快在军营里晋升,并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
1356年,朱元璋占领集庆路,其后,在徐达,刘伯温等一众属下的帮助下。朱元璋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1367年,发动北伐,彻底推翻了元朝的统治。1368年在南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明。
由于自己早年间吃了太多苦,所以朱元璋即位后,十分看重自己的权利以及帝位,这点从他废除丞相制度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在位期间,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在数十年间,他的猜忌之心越发变大,甚至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开国功臣身上。
1380年,李善长、宋濂等忠臣被杀,与之一起被连坐的还有数万无辜的人。1393年,蓝玉被处死,随后傅友德也死于朱元璋的猜疑之下,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绝大部分都被冤枉处死,不得善终。
朱元璋十分忧心政务,每天都要批阅奏折到深夜。有一次,朱元璋身边的一个小宫女看见朱元璋连续批阅奏折数个小时,连饭都只吃了几口,于是这个小宫女想借机讨好一下朱元璋。她下去从膳房端来一碗粥,想着送去给朱元璋垫垫肚子。
虽说这个小宫女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为了自己,想要借此举被朱元璋认识,但她也并没有任何图谋不轨的心思。可朱元璋的猜疑之心太重了,他见到宫女端来一碗粥来给他喝,竟然荒谬的以为宫女是个刺客,要害他性命,篡夺他的皇位。立即严厉的命令宫女将手中的粥放下,并且让人处死了这位宫女。
在朱元璋看来,这个宫女根本就不是在关心自己的身体,而是想借机刺杀他。一个小小的宫女,对朱元璋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朱元璋觉得宁肯错杀,也不能放过。他决不允许任何人产生谋反以及威胁自己皇位的想法,所以对他来说,这是在杀一儆百。
因此,这位宫女因为一碗热粥而丧命。之后朱元璋还在门外处死了卫兵,并进一步调查了宫女的身份。最后的结果显示,这位宫女并没有任何不良动机,只是单纯的送个粥而已。
结语: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不堪回首的童年阴影和当皇帝后的巨大身体以及精神压力,让他晚年变得暴戾起来。诛杀了大量无辜的臣子,犯下了许多罪孽。但是,未吃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们都没有体会过朱元璋吃过的苦,所以我们对于他后来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举止都没有批判的资格。
而且朱元璋对于手下官员的高压政策,确确实实让明朝初期的官员廉洁了许多。明朝国力能够迅速的提升,朱元璋的功劳是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