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江死后,此人带领梁山残部继续反宋,为何原著中对他只字不提?

宋江死后,此人带领梁山残部继续反宋,为何原著中对他只字不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31 更新时间:2024/1/20 1:49:31

/观心通史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封建朝往往都是世袭制,当百姓们遇到昏庸暴政的皇帝时,往往就会容易出现“官逼民反”的情况。不少农民为了不再继续受到昏庸暴政皇帝的压迫,只能选择造反。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民间起义的故事。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巨作,就是记叙了宋朝时期“官逼民反”的故事。虽然整部作品让人读起来热血澎湃,但是结局却十分悲惨。参与造反的梁山好汉们在被朝廷诏安之后,又被朝廷利用,去攻打方腊,结果梁山部队几乎全军覆灭。

起初,宋江以“替天行道”的宗旨,在梁山上招揽了众多英雄好汉,全盛时期甚至还威胁到了大宋的权威。朝廷为了消灭地方势力,借诏安的旗号,让梁山势力和方腊势力相互消耗,以达到双方两败俱伤,最后再由朝廷出面收拾残局的目的。

在原著中,宋江作为梁山好汉的精神领袖,在他死后,剩余的梁山好汉已成不了什么气候了,死的死,散得散。对大宋来说,梁山势力已不再构成威胁。可是现实中,却恰恰相反,当宋江死后,有一人率领梁山残部继续对大宋发起反攻。

此人叫史斌,是南宋时期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在反宋之前,曾是宋江的手下,当宋江被朝廷诏安后,他也随着宋江和众多梁山弟兄一块投降朝廷了。只不过,史斌并不像宋江一样,一心想着要立功,要得到朝廷的认可。

当宋江死后,史斌便带着剩下的梁山残部造反起义。经过几场胜仗后,史斌甚至还一口气攻破了兴州,并在兴州安营扎寨。他逐渐站稳脚跟,在当地开始称帝,并企图继续攻打大宋,结果连续吃了几次败仗后,史斌的部队最终被宋军击败,史斌被处死。

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水浒传》中却对他只字不提,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非常好理解。《水浒传》毕竟是文学作品,而非史书,所以在写作方法上,不求那么严谨据实,而是更加偏于故事情节的通俗易懂和精彩性。

因此,不能拿史书的要求去对待具有小说性质《水浒传》。还有一点,我们要清楚,施耐庵在写《水浒传》时,是在清末明初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这种题材是大忌,是当时的社会所不允许的。因此,很多故事情节,作者都要着重处理。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作者虽然没有明写史斌这个人物,但是他把史斌塑造成了原著中史进的角色。我们都知道,史进在原著中,是一位武艺高强,又特别有人缘的好汉。他曾为梁山立下诸多战功,但结局也非常不幸,战死沙场了。这种说法的真假性,小编也不敢断定,你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就是为何明朝从未被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将士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什么意思

    提起明朝,很多人会感觉有些另类。首先和很多的开国皇帝不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民间的轶事有点多,形象也比较亲民。但是明朝建朝数百年,在历史长河的起起伏伏中从来没有被黑过,大家可知道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标题中的两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最后没落的崇祯皇帝,都可以用两个

  • 王安石VS司马光,功利主义的变法者与敬天法祖的卫道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安石与司马光谁厉害,司马光和王安石谁地位高,司马光王安石

    01,登州阿云案登州阿云案,或者说是律敕之争,是熙宁初轰动朝野的案子,也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争端分歧中的一个插曲,两人的性格在本案中显现的是淋漓尽致。关于这个案子,网上传播的很多,虚构瞎编内容的也很多,猴格依据史料也简单叙述一下:治平四年(1067)夏天,山东登州女子阿云,在为母服丧期间被许配给韦阿大,

  • 合丹大王:参加西征,支持忽必烈,射死花剌子模名将帖木儿灭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蒙古为啥西征花剌子模,帖木儿,帖木儿娶了多少美女

    但这样一位对大元有影响力的皇族悍将,却因为元朝冷门而备受冷落,简单的百科事迹还被张冠李戴,对比满清朝廷诸王多铎、阿济格的火热,真是令人唏嘘啊!01,窝阔台汗的庶长子合丹大王(生卒不详),《多桑蒙古史》记为合丹斡兀立,《史集》记为也可合丹、合答黑,《世界征服者史》记为合答罕,他是元太宗窝阔台汗的第六子

  • 这人的阴阳术数造诣比刘伯温更高,无他就无元朝一百年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伯温精通哪些术数,朱元璋假降元朝刘伯温归顺朱元璋,刘伯温做过元朝什么官

    正是因为这批人的谋划,忽必烈才能顺利入住中原,当上这片土地的皇帝。这批人领头的是刘秉忠,他是忽必烈最器重的谋士。这个人十分聪明,拥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是,早年比较坎坷,经历了许多磨难。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运气转好。被当时的大师虚照禅师收为弟子。他的术数造诣很高,忽必烈也因此看重他。其实

  • 朱棣在朱元璋时期造反,能够成功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前期:朱元璋前期的时候,朱棣如果造反,那朱棣就是找死。因为当时的名将徐达,常遇春等武将还在,随便抡出一个人来,朱棣也很难打得过。况且,朱元璋前期的时候,朱棣还是比较年轻的,不管怎么斗,都绝对斗不过朱元璋。朱元璋中后期这个时期指的是太子朱标一死,大批的武将一死,朱元璋也已经慢慢垂老。我觉得这个事

  •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的包拯真的是铁面无私吗,包拯最后判洪玉娇无罪,包拯紫金锤结局

    一、在某种程度上包拯是皇帝收买人心的砝码。皇帝是一国之君,想要稳固整个国家就必须要想办法稳住民心,而能够让百姓最为信服的做法莫过于重用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清官,无疑就是包拯包青天这样的人,才会在百姓们心中树立“明君”的形象。包拯一向求真务实,爽言爽语,不管对谁都是一副清正廉明的样子,即便是面对皇上,也

  • 他是锦衣卫罪人,直接导致锦衣卫总是沦为东厂的附属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争斗,主角掌管东厂西厂锦衣卫的小说,锦衣卫东厂谁权力大

    靖难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然而他的皇位在当时的观念里是不具有合法性的,他清楚,百姓们更清楚,再加上朱允炆莫名的失踪,让他一直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于是重新恢复锦衣卫制度,一来可以抓捕对自己不满的人,二来寻找朱允炆下落。造成锦衣卫总是为什么沦为东厂的附属机构的一个人就是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纪纲跟着

  • 明代地图显示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哥伦布:我来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意义,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完整版,哥伦布美洲

    最终在西班牙女皇的支持下,哥伦布先后4次出海远航,开辟了多条新航线,并在前往印度的途中第一次发现了美洲。但最新发现的一幅明朝地图却刷新了大家的认知,它就是《坤舆万国全图》。过去,大家都认为这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画,但实际上,当时的欧洲人是很难画出这样的地图的,地图上非洲南端的位置,有个罗经正峰的标

  • 汉族正统在南宋灭亡时就完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句话的出处最为被广泛认可的是清代诗人钱谦益的“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这句诗句。从字面意思看是作者抒发的明亡痛苦感情。是借用南宋亡于元的史实来暗指南明亡于清军之手,但了解钱谦益的读者可能要微微一笑,就差倾城了。钱谦益(脑海中总是亮剑中的钱伯益),明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

  •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了也没有抄他们的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崇祯皇帝的多疑和优柔寡断崇祯皇帝在位17年,在位期间却换了40多位内阁首辅。这一方面说明他为了大明王朝努力过,另一方面也说明他非常多疑。像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可以说这些人都是良将,但他们的死和崇祯皇帝是脱不了关系的。袁崇焕被反间计,崇祯多疑被杀,卢象升是因为崇祯皇帝的宠臣杨嗣昌坑死的,孙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