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明朝版图面积大家争议很大?是格局视野还是羁縻政策原因?

为什么明朝版图面积大家争议很大?是格局视野还是羁縻政策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06 更新时间:2024/2/4 9:26:06

明朝是个毁誉参半的神奇王朝: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刚烈让人敬仰;奇葩帝王频出、锦衣卫横行不法的黑暗让人不忍直视;虽不缺乏忠臣良将,但是争权夺利的党争也严重削弱了明朝的实力。在明朝所有争议当中,明朝版图面积似乎成为了一个热门。“远迈汉唐”的大明王朝究竟是否属实,下面亮明我们的观点。

以土木堡之变为界,明朝中前期影响力深远,明朝版图在这个前期达到了鼎盛

在纵横看来,明朝“远迈汉唐”的称谓和出道就是巅峰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无论是强汉和盛唐建立起,对北方草原政权都存在先认怂的先例,汉朝的白登山之围、唐朝的渭水之盟都是因为汉唐立国之初的衰弱。当然经过休养生息后两汉从汉武帝开始频繁北伐匈奴,留下了武将开疆拓土“勒石燕然”大汉天威。唐太宗报复的时间更短,灭突厥吐谷浑开天可汗的征服序幕。但是淮右猛虎朱元璋攻占大都、北逐蒙古,是建立大明王朝建国的根本;加上朱棣朱瞻基祖孙三代的屡次北伐,明朝是为数不多出道即巅峰的大一统王朝。

可以说明朝立国初始这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门,历经立国、北伐、靖难之役的洗礼,大明始终保持着积极开拓的意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两位马上帝王的全局视野绝对开阔,屡屡北伐,让北元崩溃重回大汗称谓。国力鼎盛万邦来朝,奴儿干都司和西南(缅甸的南部、西部)建立了三个宣慰使司(后来发展成三宣六慰),让大明王朝虽然没有占据西域(蒙古亦力把里西域立国),但是依然疆域达到了千万平方公里之多。无论郑和下西洋的初衷是什么,步国威于海上的大明王朝迎来自己的鼎盛时刻。永乐通宝流行程度堪称中世纪的美元,流行范围遍布东南亚及朝贡体系,甚至明朝即将灭亡才逐渐退出日本流通范围。

中后期缺乏进取心,文臣当政的大明国防政策保守,后期版图缩水严重

元朝保持成建制的军队退出中原保持了相当的战力,面对明朝的多次北伐虽然分裂多部,但是始终没有被彻底征服。明朝经过仁宣之治国家逐步强大,但是矫枉过正让大明帝国在繁盛之下逐渐显露出隐忧。停止下西洋、收缩奴儿干都司,国防政策逐渐保守,缺乏进取心和全局视野,为土木堡之变乃至后金的崛起埋下了隐患。当明朝认为蒙古再也不是威胁时采取的措施居然是放任,土木堡之变之前草原上长达十年各部兼并重明朝熟视无睹。当瓦剌部迅速统一蒙古各部时,明朝的好日子到头了。

如果说元朝不足百年被大明横扫出中原,同样自我满足的大明很快就尝到了丧失全局视野和保守国防的苦果。大明立国80余年时明英宗亲征,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被瓦剌一扫而空。虽然是愚蠢指挥的问题,但是明朝因此由盛转衰,明朝与蒙古攻守态势易手。土木堡之变对大明王朝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在政治、经济、信心、国防层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一:明朝文武并重的格局被打破,武将精锐被一扫而空丧失话语权;文臣当政,以文驭武局面逐渐形成。第二、为被动的应对蒙古威胁,明朝开始重金打造九边防御体系,影响力萎缩。第三、文人当政加上明朝中后期奇葩帝王出现,导致大明满足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版图缩水至两京十三省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臣当政坚持闭关锁国,主动关闭了全局视野导致明朝的逐渐落后,版图缩水也不可避免,还错失了大航海时代的先机

从朱瞻基开始明朝开始不断收缩影响力:1、逐渐停止奴儿干都司实际工作:“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放;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到朱瞻基去世后控制庞大东北、外东北的奴儿干都司严重萎缩,客观上为后金崛起创造了条件。2、撤回安南交趾布政使司,安南从此脱离中原王朝直辖。3、西北方向,哈密卫也逐渐形同虚设。4、停止下西洋后,明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逐渐降低,包括旧港以及缅甸的三宣六慰逐渐脱离了明朝。明朝停止下西洋后开始闭关锁国,错失了大航海时代到来的先机。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宋江死后,此人带领梁山残部继续反宋,为何原著中对他只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江死后梁山起兵反宋,水浒传宋江死后谁反宋了,吴用让宋江弃宋从辽的用意是什么

    文/观心通史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封建王朝往往都是世袭制,当百姓们遇到昏庸暴政的皇帝时,往往就会容易出现“官逼民反”的情况。不少农民为了不再继续受到昏庸暴政皇帝的压迫,只能选择造反。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民间起义的故事。《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巨作,就是记叙了宋朝时期“官逼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就是为何明朝从未被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将士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什么意思

    提起明朝,很多人会感觉有些另类。首先和很多的开国皇帝不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民间的轶事有点多,形象也比较亲民。但是明朝建朝数百年,在历史长河的起起伏伏中从来没有被黑过,大家可知道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标题中的两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最后没落的崇祯皇帝,都可以用两个

  • 王安石VS司马光,功利主义的变法者与敬天法祖的卫道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安石与司马光谁厉害,司马光和王安石谁地位高,司马光王安石

    01,登州阿云案登州阿云案,或者说是律敕之争,是熙宁初轰动朝野的案子,也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争端分歧中的一个插曲,两人的性格在本案中显现的是淋漓尽致。关于这个案子,网上传播的很多,虚构瞎编内容的也很多,猴格依据史料也简单叙述一下:治平四年(1067)夏天,山东登州女子阿云,在为母服丧期间被许配给韦阿大,

  • 合丹大王:参加西征,支持忽必烈,射死花剌子模名将帖木儿灭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蒙古为啥西征花剌子模,帖木儿,帖木儿娶了多少美女

    但这样一位对大元有影响力的皇族悍将,却因为元朝冷门而备受冷落,简单的百科事迹还被张冠李戴,对比满清朝廷诸王多铎、阿济格的火热,真是令人唏嘘啊!01,窝阔台汗的庶长子合丹大王(生卒不详),《多桑蒙古史》记为合丹斡兀立,《史集》记为也可合丹、合答黑,《世界征服者史》记为合答罕,他是元太宗窝阔台汗的第六子

  • 这人的阴阳术数造诣比刘伯温更高,无他就无元朝一百年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伯温精通哪些术数,朱元璋假降元朝刘伯温归顺朱元璋,刘伯温做过元朝什么官

    正是因为这批人的谋划,忽必烈才能顺利入住中原,当上这片土地的皇帝。这批人领头的是刘秉忠,他是忽必烈最器重的谋士。这个人十分聪明,拥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是,早年比较坎坷,经历了许多磨难。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运气转好。被当时的大师虚照禅师收为弟子。他的术数造诣很高,忽必烈也因此看重他。其实

  • 朱棣在朱元璋时期造反,能够成功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前期:朱元璋前期的时候,朱棣如果造反,那朱棣就是找死。因为当时的名将徐达,常遇春等武将还在,随便抡出一个人来,朱棣也很难打得过。况且,朱元璋前期的时候,朱棣还是比较年轻的,不管怎么斗,都绝对斗不过朱元璋。朱元璋中后期这个时期指的是太子朱标一死,大批的武将一死,朱元璋也已经慢慢垂老。我觉得这个事

  •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的包拯真的是铁面无私吗,包拯最后判洪玉娇无罪,包拯紫金锤结局

    一、在某种程度上包拯是皇帝收买人心的砝码。皇帝是一国之君,想要稳固整个国家就必须要想办法稳住民心,而能够让百姓最为信服的做法莫过于重用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清官,无疑就是包拯包青天这样的人,才会在百姓们心中树立“明君”的形象。包拯一向求真务实,爽言爽语,不管对谁都是一副清正廉明的样子,即便是面对皇上,也

  • 他是锦衣卫罪人,直接导致锦衣卫总是沦为东厂的附属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争斗,主角掌管东厂西厂锦衣卫的小说,锦衣卫东厂谁权力大

    靖难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然而他的皇位在当时的观念里是不具有合法性的,他清楚,百姓们更清楚,再加上朱允炆莫名的失踪,让他一直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于是重新恢复锦衣卫制度,一来可以抓捕对自己不满的人,二来寻找朱允炆下落。造成锦衣卫总是为什么沦为东厂的附属机构的一个人就是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纪纲跟着

  • 明代地图显示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哥伦布:我来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意义,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完整版,哥伦布美洲

    最终在西班牙女皇的支持下,哥伦布先后4次出海远航,开辟了多条新航线,并在前往印度的途中第一次发现了美洲。但最新发现的一幅明朝地图却刷新了大家的认知,它就是《坤舆万国全图》。过去,大家都认为这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画,但实际上,当时的欧洲人是很难画出这样的地图的,地图上非洲南端的位置,有个罗经正峰的标

  • 汉族正统在南宋灭亡时就完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句话的出处最为被广泛认可的是清代诗人钱谦益的“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这句诗句。从字面意思看是作者抒发的明亡痛苦感情。是借用南宋亡于元的史实来暗指南明亡于清军之手,但了解钱谦益的读者可能要微微一笑,就差倾城了。钱谦益(脑海中总是亮剑中的钱伯益),明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