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宠臣卖官鬻爵,李治要治罪;为了私念,武媚娘反劝他贬黜揭发人

宠臣卖官鬻爵,李治要治罪;为了私念,武媚娘反劝他贬黜揭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19 更新时间:2024/1/19 2:10:53

李义府许敬宗一样,都是“废王立武”的功臣,但他忠心的却是皇帝李治。因为得知李治想废掉太子李忠,便在朝堂上迎合他,不料被御史王义方和宰相杜正伦揭发罪行。

王义方乃新进御史,怎么可能把宰相李义府卖官的事情摸得一清二楚?

李治不知道的是:黄门侍郎薛元超和他是好友,而薛元超又是武媚娘的亲信,提供“黑材料”轻而易举。

按武媚娘的算盘,先命人弹劾李义府,然后自己再出面说情,顺势把他收入门下。

王义方为人正直,见不得李义府这种卖官鬻爵的人居于朝堂之上,毅然以御史身份弹劾正红得发紫的宰相。杜正伦和李义府一向不合,见到有人出头,便趁机补刀,想把李义府赶出朝堂。

奇怪的是,两个新任宰相掐了起来,整个朝堂却都站在边上看热闹。

皆因所有人都以为,这背后是国舅长孙无忌和皇帝李治之间权力斗争的延续。

其实,长孙无忌本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杜正伦虽说和关陇集团关系不浅,但还没到那种可以为他冲锋陷阵的地步,莫非里面有什么蹊跷?

而支持李治的这一方也是一脸茫然:李义府卖官鬻爵的事情他们也有耳闻,可毕竟是一个战壕的,李治没表态,谁也不敢上前帮腔。

就这样,本来朝会上要讨论“废太子李忠、立代王李弘为储”,如今却变成了两个宰相互掐。

李治的恼怒可想而知,他既忧心不能立李弘为太子难以向武媚娘交代,又忧心亲信李义府被人扳倒。可是,他除了恼怒李义府不争气,还能埋怨谁呢?

回到后宫,李治仍为李义府犯下大错而恼怒,武媚娘却这样劝道:

“陛下,是立储事大,还是李义府事大?再说,杜相告其贪腐,焉知不是元舅在背后用计拖延?“

李治闻言觉得很有道理:若不把太子李忠废掉,附从而来的新贵、寒门臣子极可能认为皇家仍在向关陇世家妥协,从而离心离德。

须知,太子李忠便是长孙无忌等人当年逼他立的,只有废掉太子,才能打消关陇世家的妄心!

定下主意后,李治感慨地拉着武媚娘的手说:“还是贤后有主意,朕差点忘了元舅。太子废立势在必行,李义府在其中至关重要。”

次日上朝,李义府被罚金3000,杜正伦被李治申斥,两相之争不了了之。

不过,废太子李忠的事进行得十分顺利。

原因也很简单,在宰相中只有长孙无忌、杜正伦反对,病中的崔敦义来不了,李勣、韩瑗来济和李义府都赞成,李治轻松完胜。

就在当晚,李义府派儿子李津前往国公府,抬了四箱子礼物来看望杨夫人。背后之意一目了然:感谢武皇后为他求情。

至此,李义府也开始倒向武媚娘!

就这样,为了一己之私欲,武媚娘利用李治对她的宠爱,阴谋得逞了。

手握一个宰相、一个礼部尚书,对朝政已有足够影响力的武皇后却还嫌不够,开始打起了更大的主意,打算把许敬宗推上相位。可是,就在她准备向李治吹枕头风的时候,亲信薛元超却被李治下放到饶州任刺史了!

朝内新人升得快,降得也快,让所有人都看花了眼。

薛元超,是李治在宫中的玩伴,也是先帝之妃薛婕妤唯一的侄子,深受信任。可是,见风使舵的薛元超早已投向武媚娘,这件事极少有人知道。

不过,知道此事的还有一人,那就是武媚娘的姐姐武顺

当初,为了和王皇后斗法,不便出宫的武媚娘便托寡居的姐姐在宫外活动,拉拢了时任从五品给事中的薛元超。后来,王皇后被废,薛元超也因武媚娘说情,一步登天,爬上了四品黄门的位置。

薛元超投桃报李,便怂恿正直的王义方出面弹劾宰相杜正伦,帮武媚娘拉拢了李义府。

武顺早就嫉妒妹妹霸占皇帝、不分一点雨露给他,趁机向李治进言,让他防范身边人。李治对武媚娘依赖已久,不相信她对自己有恶意,反劝武顺要和妹妹处好关系。

可是,李治毕竟是尝到了权力滋味的皇帝,防微杜渐的心思还是有的。因此,在废完太子之后,就把和自己最亲近的薛元超流放出去,变相警告武媚娘不要插手朝政太深。

薛元超委屈地上任去了,留下武媚娘一阵阵胆寒:果然是帝心莫测!

自古以来,何曾有皇帝甘愿太阿倒持的?

作为一代大帝李世民的儿子,见惯了权力倾轧、物是人非的李治一直顶着“老实孩子”的帽子,小时候被爹妈管,登基了被舅舅管,现在好不容易夺回皇权又被皇后算计,这等憋屈岂能忍受?因此,哪怕李治再宠爱武媚娘,也不愿再把权力外放,这才有了薛元超被贬的风波!

武媚娘却不这么认为!

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经历两朝的武媚娘越来越明白:一个女子要想不被摆布,唯有掌握更强大的力量,站在更高的位置!

特别是在后宫这座皇帝专属的享乐囚笼里,凭借美色来博取皇帝的施舍终究是不可靠的。芳华易逝,当她人老珠黄的时候,哪怕曾经山盟海誓,哪怕曾经同苦共难,皇帝也不会可怜半分!前任皇后和萧淑妃,就是鲜活的例子!

所以,哪怕被李治猜忌,武照依旧要去争,为自己挣一片自由的天空。

连载【武照天下】29

更多文章

  • 文学中总是忽略李渊,其实此人并不逊色,或许该再读唐高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砖李渊,中国通史李渊灭隋建唐,唐砖李渊封长公主

    文/千叶插画师/长生每说到一个王朝,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偶尔也有一些优秀的中心或者开拓之主,例如汉武帝之类。但总的来说,王朝的开国之君最为著名,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个规律在唐代却显得有些尴尬,作为开国之君的李渊总是被忽略,人们每次聊到唐朝就说李世民,对于李渊的态度则是表示此人幸运

  • 大臣被冤,妹妹改嫁后病逝,根源皆在武则天?李治决定废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李治废后,李治死后武则天改嫁吗,李治有过想废后么

    李治不信,刘仁轨乃一介文官,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大唐名将呢?水师都督孙仁师很惭愧,红着脸启奏:“陛下,臣抵达时刘镇守已打垮敌寇,臣只是帮帮忙打扫战场。”“那他为何不亲自回来叙功?”证实了刘仁轨确实蜕变成了大唐名将,李治又开心又疑惑。“陛下,这其中缘由您还不知道吗?”刘仁愿是从突厥投降来的大将,心直口快。

  • 李白又有新死法?小学生“沉迷网游”,闹出笑话!李白听了要气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二次离开长安后谁陪伴李白,李白1v1单挑李白出什么装备,国服李白和国际服李白

    公元761年,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的李白溘然长逝,享年61岁。然而对于他的死法,后世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甚至有些人不愿意相信李白就这样死了,而现在很多小学生,更是因为玩王者荣耀“走火入魔”,以至于闹出更大的笑话。中毒而死李白崇尚道教,和许多道人颇有接触,自己也以“青莲

  • 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的柱国基石,毁誉参半的士族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晋八大士族名单,东晋士族门阀制度特点,东晋王与马共天下政治上依靠什么

    文/千叶插画师/长生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主导国家政治格局的势力就会不一样。自北魏到隋唐,掌控核心权力的势力是关陇集团。而提到东晋与南朝时期,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士族政治。“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家与谢家即是南方士族的代表。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王与马共天下”。士族政治从汉朝中后期出现,到三国时渐渐成型

  • 李世民在众妃面前驯马“丢丑”,武则天一句话差点惹来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侍奉过李世民吗,李世民武则天的吻戏,武则天驯马视频全过程

    第二天一早,李建义老汉就匆匆往自家山地赶,紧挨着他承包的那片果园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陪葬墓,一个巨大的土冢,里面埋葬着着李世民的妃子如阴妃、苇妃、淑妃等。10几年前,这里曾被发掘,但那时没考察完。到了地头,打眼一看,李老汉心头一惊:靠着土冢另一侧被人炸开一个大洞!想来,昨晚的“雷声”应该就是从这里传来的

  • 她这首20字小诗,写出项王豪气干云,杜牧不及王安石难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劝学诗王安石,王安石梅花诗的志向,小学学过王安石哪些诗

    在这么多的诗词中,好多诗词圣手文章大家赫然在列。杜牧、王安石、陆游等很多文豪凭吊抒怀。我们今天就来欣赏欣赏吟咏项王虞姬的诗篇。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杜牧的诗,诗题叫《题乌江亭》,乌江自从项王在此别姬自刎后,就成了项羽的专用地点了。杜牧在这首诗里,批评了项

  • 长孙被李治越级提拔,李勣以70岁高龄出征高句丽,却不是为了感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据史书记载,李敬业年幼时长相奇特,面带煞气,迥异常人。李勣为此十分担心,曾言“败我家门者,此子也”。为了不使家族灭于长孙李敬业之手,在他12岁的时候,李勣骗他去打猎,待他骑马进入树林,就放火烧林,意图灭绝后患。可是,李敬业很聪明,他竟把坐骑杀死,躲在马腹中避过此劫,让李勣错愕不已。既然老天让他逃过此

  • 唐高宗挑选他为顾命大臣,李显登基后,他却以孝道为由阻止其摄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显后来把皇位传给了谁,大明宫词安乐毒死李显,李显怎么对待狄仁杰

    数天后,始终吊着一口气不愿离去的李治,终于在洛阳别宫见到了群臣。须发皆白的刘仁轨、一脸戚色的薛元超、高门大阀出身的裴炎、刚刚晋升的岑长倩、郭待举......看着眼前这几位大唐宰相,回光返照的李治在冷静盘算、挑选顾命大臣。刘仁轨太老了,估计也没多少日子了,不适合;薛元超也病得不成样子了,也不适合;岑长

  • 唐朝诗人中,他是自荐大师,李白是他粉丝,杜甫为他拔鞋都不够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白和杜甫的关系,唐朝杜甫与李白,杜甫的自荐诗

    大多数文人最喜欢走的是前两条路,因为上书皇帝自荐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而大唐时,很多高级干部都是文人出生,跟没有入仕的文人多有诗文唱和,所以,当时通过自己的诗文显示才华求人推荐,是很大多数文人选择的晋身之路。不过,更多的人是双管齐下,一边应试科考,一边求人推荐。今天我们就来说唐朝文人求人推荐的哪些事。

  • 武媚娘效仿吕后造“人彘”,李治胆寒,不敢再提拔她的亲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媚娘头疼晕倒李治怀中,武则天秘史媚娘与李治吻戏,大唐情史李治媚娘生皇子

    李治听得骨头发寒,这和汉朝吕后造的“人彘”有什么区别?李治唯恐范云仙真这么做,暗自下令只可杖杀,不可多生枝节。范云仙认为天底下皇帝最大,最终还是听了他的话,谎报武媚娘已按她旨意处置二人。可是,宫中多皇后的耳目,范云仙瞒得了一时,又怎能瞒得了一世呢?王皇后和萧淑妃被赐死后,太原王氏、河东柳氏和兰陵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