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学中总是忽略李渊,其实此人并不逊色,或许该再读唐高祖

文学中总是忽略李渊,其实此人并不逊色,或许该再读唐高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40 更新时间:2024/1/20 13:44:44

文/千叶

插画师/长生

每说到一个王朝,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偶尔也有一些优秀的中心或者开拓之主,例如汉武帝之类。但总的来说,王朝的开国之君最为著名,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这个规律在唐代却显得有些尴尬,作为开国之君的李渊总是被忽略,人们每次聊到唐朝就说李世民,对于李渊的态度则是表示此人幸运,有了一个好儿子。

更有趣的是,在诸多文学作品,李渊的形象也不太好,要么是碌碌无为,要么是老糊涂,能够表演的只有他的儿子李世民。这一点其实不符合历史,因为任何一位开创之主,其才能都是当代的上上选。那么问题了,在真实的历史方面,李渊有没有那么差劲?答案还真有些让人感慨,他的武德年不应该不忽略。

老实说,目前在学术界对李渊的评价有些复杂,在史书中,李渊当皇帝以后,似乎他所有的传奇都是李世民,李渊自身的光芒根本不可见。从最开始的武牢关之战,到后来的平定刘黑闼叛乱,基本上整个大唐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甚至,有人认为,整个武德年就是李世民的年份,或者说是李渊给李世民拖后腿的年份。

其实,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开国之主,绝不可能如此无能,即使是刘邦这样的流氓,也有着闪闪发光点。更何况,就能力方面,李渊应该比汉高祖还要强一点。另外,学者们也认可,唐太宗在当皇帝以后,不止一次对史书进行修改,因此李渊的光芒极有可能被其抹去。

那么问题来,我们又该如何去发现李渊本人的真实面目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从武德年以前去寻找,我们或许会发现奥妙。

首先,将历史拨回到北周天和元年,因为在这一年李渊出生。当时,李渊的父亲是北周高官,因此生活无忧无虑。后来在7岁时,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自己也成为了唐国公。

值得注意的是,史书记载,年幼的唐高宗不仅性格开朗,而且待人宽容,因此深受众人欢喜。

此后到开皇元年,李渊又得到隋文帝重用,虽然是沾亲带故,但李渊此人能力很好,曾担任过三州的刺史,其才干颇受上层欣赏,而且还曾被人算命,认为其骨法非常,或可成就帝业。

隋炀帝时期,李渊又不断得到升迁,曾担任殿内少司和卫尉少卿。不过,此时的朝政已经发生改变,隋炀帝过于残酷,在大业九年时,杨玄感趁机发动起义,天下大乱就此开始。

史书记载,在此期间,李渊广交天下豪杰,而且还认识了武则天的父亲,人脉颇为深厚。为此,隋炀帝曾经猜忌他要求他前来拜见。李渊之其凶险,因此托病不去,而且整日饮酒作乐,这才避免危机。

到大业十一年,李渊成为了山西河东宣抚大使,在此期间遇到了农民起义,李渊凭借自身能力将其击溃,而且收编了上万人。随后又率众攻击柴保昌,又招降了数万人,顷刻之间拥兵数万。由于此次立的大功,李渊被升为右骁卫将军。

不过,杨广也并非是糊涂人,刚刚给李渊升了官,随后又派他进攻突厥。据记载,当时李渊手中兵马很少,不过区区2000人,但李渊非常勇敢,居然敢以2000人应对突厥。另外,李渊整顿军队,让所有的士兵模仿突厥人,而且教导他们突厥的骑射方式。

在战争爆发,李渊安排优秀的射手埋伏,然后自己正面与突厥对抗,等到战斗正酣之时,两边的射手疯狂射击。突厥人慌不择路,很快阵型大乱,最终被李渊的少量军队打败。

客观地说,这一次与突厥大战,李渊的表现非常优秀,绝对不是一个懦弱之人。

然而,李渊虽然努力表现,但天下早已摇摇欲坠,到大业十三年时,天下的纷乱变得更加严重,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初始时,李渊还在努力救火,在刚刚担任太原留守时,他曾亲自率兵征讨山贼甄翟儿,并且大败之。此后又连续击败盗匪,李渊招降纳叛,因此实力越来越强大,顷刻之间已经成为强大的太原势力。

到此时为止,李渊的表现非常优秀,但接下来的记载就有些怪异了。史书记载,李渊之子李世民暗中勾结豪杰,招降纳叛,而且网罗人才,居然做得比李渊还要出色。

紧接着,李世民认为天下即将大乱,因此决心怂恿裴寂刘文静等人叛变。经过商讨,裴寂故意让李渊和宫女玩闹,李渊惊醒以后迫不得已只能造反。而且,史书甚至记载,李渊对李世民感慨:你想要让我起兵,我不能将你送去官府,那就反了吧。

从这一段记载来看,李渊似乎水平大幅度下降,早在大业十一年时,他就已经努力的准备军事力量,随时应对可能。但是,在将乱之乱时,他居然还需要李世民的劝告才能起兵,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而且,李世民当时不过十九岁,一个19岁的少年,居然能够与裴寂这样的老臣决策,最终奠定造反的事业,这也有点不合常理。此外还让人怪异的是,年长的李建成居然毫无作用,要知道此时他可是负责政治,李世民只不过偶尔负责军事,这又是为什么?

因此,有不少学者认为,太原起兵可能和李世民无关,李渊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裴忌只不过是给李渊一个台阶。

接下来的历史更加不堪,大业十三年开始,李渊建立了大唐王朝,然后就没有了他的功劳。自武德元年开始,史书的记载都是李世民南征北战,先是武德元年进攻薛举父子,再是武德二年李世民对抗王世充窦建德,再然后是武德五年李世民进攻刘黑闼。最后是武德九年,突厥突然犯边,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趁乱掌控兵,结果李世民玄武门政变。

从史书观之,李渊的人生分为两段,大业十三可谓精彩纷呈,是一位年轻人的奋斗之路。但自那时以后,李渊似乎变得透明了,他所有的传奇都被儿子取代,到最后被儿子逼得退位。

虽然其中的真真假假,因为太宗皇帝改历史而变得模糊,但可以肯定的,李渊此人绝对不是窝囊废,甚至他在武德九年以前都有很多传奇。可惜,还是老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李渊终究输给了自己的儿子。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更多文章

  • 大臣被冤,妹妹改嫁后病逝,根源皆在武则天?李治决定废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李治废后,李治死后武则天改嫁吗,李治有过想废后么

    李治不信,刘仁轨乃一介文官,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大唐名将呢?水师都督孙仁师很惭愧,红着脸启奏:“陛下,臣抵达时刘镇守已打垮敌寇,臣只是帮帮忙打扫战场。”“那他为何不亲自回来叙功?”证实了刘仁轨确实蜕变成了大唐名将,李治又开心又疑惑。“陛下,这其中缘由您还不知道吗?”刘仁愿是从突厥投降来的大将,心直口快。

  • 李白又有新死法?小学生“沉迷网游”,闹出笑话!李白听了要气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二次离开长安后谁陪伴李白,李白1v1单挑李白出什么装备,国服李白和国际服李白

    公元761年,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的李白溘然长逝,享年61岁。然而对于他的死法,后世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甚至有些人不愿意相信李白就这样死了,而现在很多小学生,更是因为玩王者荣耀“走火入魔”,以至于闹出更大的笑话。中毒而死李白崇尚道教,和许多道人颇有接触,自己也以“青莲

  • 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的柱国基石,毁誉参半的士族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晋八大士族名单,东晋士族门阀制度特点,东晋王与马共天下政治上依靠什么

    文/千叶插画师/长生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主导国家政治格局的势力就会不一样。自北魏到隋唐,掌控核心权力的势力是关陇集团。而提到东晋与南朝时期,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士族政治。“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家与谢家即是南方士族的代表。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王与马共天下”。士族政治从汉朝中后期出现,到三国时渐渐成型

  • 李世民在众妃面前驯马“丢丑”,武则天一句话差点惹来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侍奉过李世民吗,李世民武则天的吻戏,武则天驯马视频全过程

    第二天一早,李建义老汉就匆匆往自家山地赶,紧挨着他承包的那片果园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陪葬墓,一个巨大的土冢,里面埋葬着着李世民的妃子如阴妃、苇妃、淑妃等。10几年前,这里曾被发掘,但那时没考察完。到了地头,打眼一看,李老汉心头一惊:靠着土冢另一侧被人炸开一个大洞!想来,昨晚的“雷声”应该就是从这里传来的

  • 她这首20字小诗,写出项王豪气干云,杜牧不及王安石难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劝学诗王安石,王安石梅花诗的志向,小学学过王安石哪些诗

    在这么多的诗词中,好多诗词圣手文章大家赫然在列。杜牧、王安石、陆游等很多文豪凭吊抒怀。我们今天就来欣赏欣赏吟咏项王虞姬的诗篇。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杜牧的诗,诗题叫《题乌江亭》,乌江自从项王在此别姬自刎后,就成了项羽的专用地点了。杜牧在这首诗里,批评了项

  • 长孙被李治越级提拔,李勣以70岁高龄出征高句丽,却不是为了感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据史书记载,李敬业年幼时长相奇特,面带煞气,迥异常人。李勣为此十分担心,曾言“败我家门者,此子也”。为了不使家族灭于长孙李敬业之手,在他12岁的时候,李勣骗他去打猎,待他骑马进入树林,就放火烧林,意图灭绝后患。可是,李敬业很聪明,他竟把坐骑杀死,躲在马腹中避过此劫,让李勣错愕不已。既然老天让他逃过此

  • 唐高宗挑选他为顾命大臣,李显登基后,他却以孝道为由阻止其摄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显后来把皇位传给了谁,大明宫词安乐毒死李显,李显怎么对待狄仁杰

    数天后,始终吊着一口气不愿离去的李治,终于在洛阳别宫见到了群臣。须发皆白的刘仁轨、一脸戚色的薛元超、高门大阀出身的裴炎、刚刚晋升的岑长倩、郭待举......看着眼前这几位大唐宰相,回光返照的李治在冷静盘算、挑选顾命大臣。刘仁轨太老了,估计也没多少日子了,不适合;薛元超也病得不成样子了,也不适合;岑长

  • 唐朝诗人中,他是自荐大师,李白是他粉丝,杜甫为他拔鞋都不够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白和杜甫的关系,唐朝杜甫与李白,杜甫的自荐诗

    大多数文人最喜欢走的是前两条路,因为上书皇帝自荐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而大唐时,很多高级干部都是文人出生,跟没有入仕的文人多有诗文唱和,所以,当时通过自己的诗文显示才华求人推荐,是很大多数文人选择的晋身之路。不过,更多的人是双管齐下,一边应试科考,一边求人推荐。今天我们就来说唐朝文人求人推荐的哪些事。

  • 武媚娘效仿吕后造“人彘”,李治胆寒,不敢再提拔她的亲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媚娘头疼晕倒李治怀中,武则天秘史媚娘与李治吻戏,大唐情史李治媚娘生皇子

    李治听得骨头发寒,这和汉朝吕后造的“人彘”有什么区别?李治唯恐范云仙真这么做,暗自下令只可杖杀,不可多生枝节。范云仙认为天底下皇帝最大,最终还是听了他的话,谎报武媚娘已按她旨意处置二人。可是,宫中多皇后的耳目,范云仙瞒得了一时,又怎能瞒得了一世呢?王皇后和萧淑妃被赐死后,太原王氏、河东柳氏和兰陵萧氏

  • 西晋风流的真相:醉后睡在酒女身边,喝多常驾车狂奔的阮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阮籍嗜酒,但博学多才,且为人坦荡。邻家乃一酒垆,当垆卖酒的少妇貌美体纤,尤喜阮籍,因为他多钱而好酒,饮到好处就伏凳而睡,两人皆习以为常。有好事的邻居就告诉少妇的丈夫,可人家丈夫也是淳厚的人,反指责邻居饶舌。一日,阮籍在家中听说城中一家人的女儿多才多姿,未嫁而死。他径自跑到少女灵前痛哭。众人诧异,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