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赵两国战略决战于长平,成为战国历史转折,加速秦国统一六国

秦赵两国战略决战于长平,成为战国历史转折,加速秦国统一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32 更新时间:2023/12/16 13:04:35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爆发过许多流传千古的经典战事,而中国古代传统的军事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爆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最为精彩的歼灭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周郝王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的时候,是秦国与赵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的战略性决战。在这场战争中秦国和赵国无一不倾全国之力全力以赴,最后这场战争将赵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边缘,而秦国则大获全胜,为其后统一全国添了一神来之笔!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长平之战的战役经过吧!

[var1]

战争背景

秦穆公在位之时,秦国决定参与当时的中原争霸,虽然受到晋国的阻止,但是转而向西经营,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到了秦昭王时期,秦国更是加紧了兼并六国的步伐,在垂沙之战中将楚军击溃;在伊阙之战之中秦国一举战胜韩国、魏国;在鄢郢之战中,秦国更获得了大量的国土。换句话说,秦国是靠战争积累的家底,所以在秦国将西部的地区并入秦国版图之后,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成就秦国的雄图霸业!而赵国也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有实力的诸侯国。经历了“胡服骑射”之后,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灭掉了心腹大患中山国,在与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多有胜绩,而且在与燕国、秦国、韩国、魏国共同伐齐的战争中重创了齐国,失去右侧的威胁,成为秦国向东拓展的巨大阻碍。

[var1]

秦国攻打韩国的野王,导致韩国的上党成为一块飞地。上党郡的长官冯亭不愿意向秦国投降,于是向赵国投降,希望赵国接受上党,阻止秦国。于是秦国与韩国的战火蔓延到赵国身上。赵王在权衡利弊之下接受了上党,也引发了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

[var1]

战役过程

秦昭王命令当时身为左庶长的王龁亲自率领军队去攻打上党,在王龁率兵一举攻破上党之后,上党的百姓不得不为躲避战乱而逃往赵国境内。赵王令廉颇率领军队在长平驻扎以便于更好的援助逃难的百姓们。王龁看到赵国如此,便决定要挥军攻打赵国。

[var1]

赵国换将

秦国军队屡次三番的打败赵国军队,廉颇不得不加固城池的防守,但是赵王以为廉颇此举是因其多次战败而胆怯,不敢应战的懦夫之举便常常因此斥责于他。这个时候偏偏侯范雎派遣属下带上千金来到赵国境内上演了一出“反间计”,他们到处散播毫无事实根据的言论,说道:“秦国所害怕事情是赵括成为大将。现在廉颇也很快就会投降了。”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赵王竟然相信了这些谣言,当即便命令赵括取代廉颇成为大将。蔺相如不禁劝阻说道:“大王因为赵括颇有名望便重用他,这就像是粘住调琴的琴柱之后再弹琴啊!赵括他成天只知道死板教条的读他父亲留下的那些兵书,他却并不知道在战场上灵活运用啊!”任由蔺相如说破嘴皮,赵王依旧充耳不闻。

当时,赵括从小时候习读兵法之时,他便认为天下之人无人能够与自己相比;赵括曾经与自己的父亲赵奢探讨兵法,就连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赵奢却始终不愿说儿子赵括有才干。赵括的母亲十分不解便询问其中缘由,赵奢说道:“在战场上领兵作战,是提着脑袋做事情,但是赵括说起来却十分轻松。如果赵国不任命他做大将也就算了,假若一定要任用他,那么我想促使赵国灭亡的人一定是赵括。”

[var1]

等到赵括马上就要出发的时候,赵括的母亲急忙亲自上表赵王说自己的儿子赵括不可被重用。赵王十分疑惑问这其原因,赵母说道:“赵括的父亲赵奢自从受命那一天开始便不再过问家中之事。而我的儿子赵括刚刚坐上大奖之位便接受朝拜,大王上次的东西他全部运回家中藏起来丝毫不愿与人分享,每日忙于买卖良宅美田,赵括总是纸上谈兵买下。大王您以为赵括与其父为人一般无二,但是他们实际上并不相同啊!”没想到赵王听后却说:“老太太请您您不要说了,我意已决!”所以赵括之母听后不得不说到:“如果赵括真的出了什么差错,请您不要连同我一块治罪。”赵王应允。

秦国换将

秦王在听说赵括被任命为大将前往军中之后,便立即在暗地里任命白起为上将,退王龁为副将,除此之外,秦王还在军中下令说道:“如若有谁敢泄露白起担任上将军一事,一律处死。”赵括再来到军中之后,直接废除之前原有的所有规定,在更换军官之后下令攻打秦军。

[var1]

白起便假装战败仓皇而逃,却早已提前安排了两支奇兵随时阻击。但是赵括并不知道这其中有诈,便下令乘胜追击,想要直接冲进秦军营垒之中,但是秦军坚持防守不出来应战,所以赵军一直无法攻克。这时候秦军已经阻断了赵军的后退之路,并且堵住了赵军回营垒的路。赵军被切割包围,粮草也被断绝。白起见状便趁机命令轻军前去突袭,结果赵军作战不利,修筑营垒等待救援。这个时候秦国又征集大量青壮赶赴战场,阻碍赵国对赵括的支援。

赵军已经断粮一月有余,赵军军心不稳,在军营内部已经发生混乱,到了互相残杀的局面。而赵括开始心急,便下令轮番攻击秦军营垒,但是即便如此赵军也无法突围。无奈之下赵括只好亲自率领精兵上前展开肉搏战,结果死在秦军的乱箭之下。赵军大败,剩余的四十万大军全部投降秦国而被坑杀。

[var1]

总评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是悲壮惨烈的战役,惨烈不是因为两军的战争过程激烈,而是因为在赵括的领导之下,赵国一步一步走向灭亡的深渊。赵军损失超过四十万,秦军也受到的巨大损失。不过此战还是以秦国胜利而告终,对赵国造成很大的打击。这就是长平之战,这就是秦国走向全国统一的关键之战!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燕国如此弱小,为什么能够入选战国七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燕国为什么成为七雄,战国之燕国君王图,战国时期燕国货币

    [var1]燕国来历挺大燕国的始祖,是燕召公,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皇亲国戚。周武王灭商以后,就将燕地赐给了他。不过当时的他并没有前往封地,而是派了他的儿子前往,他自己则是留在了镐京辅佐。[var1]在他辅佐期间,他的权势那是相当的大。我们都知道西周有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名叫周公旦,孔子

  • 白起为何能在秦国崛起,并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杀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名将白起个人资料,杀神白起纪录片,杀神白起入阴间的故事

    因此,白起对于秦国的统一大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因为白起,在战场上歼灭了六国大部分的军事力量,才使得秦国成为各国闻风丧胆的存在。而白起更是被人称呼为“杀神”。[var1]然而白起却仅仅只是个平民出身,这在战国时期想要出人头地是十分困难的。那么白起是如何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并慢慢地在秦国崛起,成为

  • “长平之战”中,赵括真的让秦军“死者过半”了吗?其实水分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括率领25万大军赴长平,大秦帝国赵括死于长平赵王晕倒,赵括兵败长平读书笔记

    [var1]赵括在“长平之战”消耗秦军大量士兵的说法赵括在“长平之战”的指挥的表现,其实并不算特别理想,率领四十万大军去主动进攻秦军,结果被几万秦军就包抄后路,更是被五千骑兵把整个军队切割成两个部分。从战争结果上来看,赵括的战绩更是不理想,四十万大军几乎全部被坑杀(只有二百四十人被白起放回赵国),名

  • 秦国的兴起要从哪里开始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兴起的过程,秦国六百年纪录片,百家讲坛秦国崛起全集

    秦国建国秦国的祖先乃是商朝末期商纣王的大将恶来,因助纣为虐被周武王所杀,秦国这脉也由此没落。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直到周孝王时期,秦国开国先祖非子因养马养得好,受到周天子的赏识,被赐秦地,以延续嬴氏血脉,而非子也开始自称为秦嬴。不过,此时的秦国只能算做周天子的附庸国,并

  • 他让孔子委屈,将总理尊列4大圣人,一张照片随身携带25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恩来确实曾经在日本留学过短暂的时间,但从来没有人听说他有个日本弟弟。这个冈崎当然不是恩来的弟弟,但是,他对恩来的感情,比亲弟弟还亲。[var1]冈崎对恩来的评价,超过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人,他对他有着出自内心深处,宗教信仰一般的崇拜,受到他的影响非常之大。不要以为冈崎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他不缺钱,日

  • 秦始皇当年若和美一样开历史倒车,驱逐外国人,还能统一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36年,秦国势大,嬴政逼迫相父吕不韦自杀后,听从本土贵族之言下令驱逐六国之人,李斯也赫然在列,秦统一大业差点毁于一旦。[var1]公元前237年吕不韦倒台,嬴政认为他的门下3000食客都是间谍,或杀或逐。秦国贵族见状,怂恿嬴政扩大驱逐范围,把所有外人都驱逐出秦国。嬴政幼年被赵人欺负,内心阴影

  • 除了吕后之谋,还有商山四皓的帮助,探究刘邦废太子不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吕后视频全集,刘邦最著名的事件,四皓隐商山图片

    从外部因素上来看,妃嫔对皇帝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皇子本身素质的,让我们来分析宫斗双方的基本条件。吕后与戚姬的矛盾首先作为刘邦正妻,吕后是很早嫁入刘家的,彼时刘邦还是泗水亭长,而吕家是大户。在面对吕家乔迁宴中“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的规定时,刘邦却戏剧性地大喊“贺钱万”,而后吕太公认为刘邦相貌不凡

  • 刘邦潜入韩信军营,盗取将印和兵符,原因并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拿走韩信兵符,没有韩信刘邦能否得天下,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个人的评价

    在辛弃疾的“破阵子”中有一句名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表达了臣子心中的无奈。在历史上许多君王对于掌握重兵的臣子也做出了不同行为,但却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将兵权转移到自己手中。如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那些将领还算落得一个好下场。但也有残暴的君

  • 诸葛亮哪些“神机妙算”是造谣的?完全不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何处,神机妙算诸葛亮完整版,写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30字

    红者更红,黑者更黑,而诸葛亮很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都是被后世杜撰出来的,但是这些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深信不疑,始终坚信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今天就来列举一下后世杜撰的诸葛亮将死以及死后的“神机妙算”故事。毫无疑问,诸葛亮一生为主公刘备殚精竭虑,即使刘备死后,诸葛亮仍然忠心不二,全心全意辅佐刘禅

  •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比黄忠杀夏侯渊更强,因为对曹操威胁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只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史书中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描写关羽击败于禁之后,可谓是威震华夏,使曹操感到非常的惊惧,甚至一度要将都城迁到黄河以北来躲避关羽,只不过后来关羽被吕蒙抄了后路,最终败亡,所以才没有这么干。而黄忠杀夏侯渊的时候,虽然对曹操阵营有不小的影响,曹操为此而黯然落泪,但是对曹操的触动似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