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造反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容易,古人,尤其是这些君王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可是绞尽了脑汁。
人质
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能够像战国时期那样,如此流行互送质子,也就是所谓的人质。而且各国之间护送的质子,还必须是王孙贵族,也就是身份不能低了。
而指派质子进入他国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己方对盟约的忠诚。一旦己方违背了盟约,那么这个送入他国的质子可就有性命之忧了。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奇货可居”中的主人公嬴异人,就是秦国送往赵国的人质。后来随着秦、赵两国关系恶化,在邯郸展开决战,赵国人便想杀了嬴异人来泄愤。
[var1]
白起也是如此。秦王对于白起这样的大将,那必定是又喜又怕。一方面,白起攻城略地,能够帮助秦国开疆扩土;另一方面,白起战功赫赫,功高震主,手下又有大量的兵马。秦王为了控制住白起,必定会将其家人留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以防有变。
观念
[var1]
战国时期,正在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演变。因此,许多人都留存着从奴隶制社会带下来的习惯。你问白起为何不造反就好比在问奴隶制社会的那群努力为什么不放抗一样。
有些观念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这些印记在贵族身上也许没有多少体现,但是在这些底层平民身上却能找到。而白起恰恰就是由底层小兵一步一步爬上大良造位置的。
再者,战国时期基本上还是贵族们的天下,贵族势力盘根错节,犬牙交错。就算是造反也只有贵族们能造反,比如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否则是没有成功几率的。咱就不说你这队伍里有多少贵族的人在制衡你了,就算你造反成功了,那些势力庞大的贵族们会认同你吗?
[var1]
不会,贵族们只会认同他们自己。因此,就算你侥幸造反成功,可能也做不了几天的王位。
结束语
战国时期,作为周王室宗法制崩溃后的产物,其骨子里依旧流淌着贵族的血液。在这个时期,贵族就是贵族,平民就是平民,是两个世家的人。直到汉高祖刘邦起义成功,当上了第一个平民皇帝,这种观念才被逐渐淡化。
因此,在战国时期,白起哪怕手握重兵,也不会有造反的念头,只能被秦王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