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安史之乱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安史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00 更新时间:2023/12/24 8:04:24

杨国忠与安禄山为了在玄宗面前争宠,互相倾轧,都想压倒对方,抬高自己的地位。

天宝十四载(755)二月,安禄山要求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替汉将,吏部侍郎韦见素与杨国忠坚决反对,玄宗派宦官辅璆琳到范阳去观察安禄山的动静。安禄山对辅璆琳行贿,辅璆琳回京对玄宗盛言安禄山竭忠奉国,没有二心。

这时,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使杨国忠颇感不安。

于是,杨国忠、韦见素又建议把三镇节度使由三人分担,以便削弱安禄山的兵权,玄宗也未采纳。

安禄山为杂种胡人,由于他懂六种民族语言,初为互市牙郎,又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部下。他抓紧一切机会,厚赂朝廷来往使者,逐步取得玄宗的信任。

当杨国忠在想方设法除掉他时,他也针锋相对,准备造反。

杨国忠为了搜集安禄山的罪状,使京兆尹包围安禄山在京的住宅,逮捕安禄山客人李超杀之。安禄山子安庆宗因尚荣阳郡主在京师为太仆卿,他将京师情况密报其父,更加速了安禄山造反的准备。

天宝十四载(755)六月、七月,玄宗两次手诏安禄山赴京,他均置之不理。

十一月,安禄山伪称“奉命讨伐杨国忠”,率十五万众,号二十万,造反于范阳。

安禄山率兵南进,“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拒之者”。

这些事实,迫使玄宗采取相应的对策。他派安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立即赴洛阳募兵。封常清很快就募兵六万人,又断河阳桥(在今河南孟县),加强洛阳的守备。

同时,以荣王琬(玄宗第六子)为征讨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在京师募兵十一万,准备东征,

十二月,高仙芝率军进至陕州(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两京陷落安禄山自灵昌(今河南卫辉东)渡过黄河,攻陷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继又攻下荥阳(今河南荥阳)。封常清在东都所招募的军队,未经训练,在武牢(在今河南荥阳西汜水)一战,溃败退回洛阳,在洛阳又遭失败,安禄山进占唐东京。

高仙芝帅众至陕州,看到叛军来势迅猛,遂退守潼关。安禄山占据洛阳后,打算称帝,暂缓向西进兵,玄宗才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

这时,唐朝廷本来应该整顿军备,加强潼关的防御力量,但玄宗的措施却适得其反。

封常清从洛阳退至潼关,高仙芝从陕州退至潼关。这是两支临时凑合起来的军队战斗力太差的结果。但监军的宦官边令诚却认为,封常清以叛军的声势动摇军心,高仙芝不仅放弃潼关以东数百里的土地,还盗减军士粮饷。

玄宗相信边令诚,杀了封常清与高仙芝,另派因病在家的哥舒翰去守潼关。其实,封常清三次向玄宗报告战况的表文,玄宗根本没有看到。

由此可见,皇帝的昏庸,宦官的专权,是战局难以扭转的重要原因。

当安禄山帅军南进的时候,他的后方也发生了危机。

平原太守颜真卿在平原(治所在今山东陵县)举兵抗击安禄山叛军,常山太守颜杲卿在常山(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举兵,威胁叛军的后方。

同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奉命东征,静边军(驻地在今山西右玉)一战,消灭叛军七千人,继又攻下云中(郡治在今山西大同)、马邑(郡治在今山西朔州东),打通东陉关(今山西代县东),为继续东进开辟了道路。

这时,颜真卿联络颜杲卿,切断安禄山的后路,颜杲卿还声言朔方军即将进驻河北,“于是河北诸郡响应,凡十七郡皆归朝廷,兵合二十余万;其附禄山者,唯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六郡而已”。

这些情况,必然是安禄山的后顾之忧。

至德元年(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这时,在饶阳(治所在今河北深州)一带的叛军将领史思明,为了改变对叛军的不利形势,攻陷常山,颜杲卿被俘。

二月,唐新任命的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军一万多人,东出井陉(今河北井陉东),攻下常山。已经离去的史思明又卷土重来,企图夺回常山。双方相持四十余日,不分胜负。后因郭子仪援助李光弼,在九门(今河北正定东)大败史思明;继又战于嘉山(今河北曲阳境内),叛军全线溃败,河北十余郡皆杀叛军守将而降唐。

这时,郭子仪曾建议北取范阳,以减轻潼关的压力,但没有得到玄宗的许可。

至德元年(756)六月,玄宗急于打败叛军,收复洛阳,遂命哥舒翰出关东进。

叛军将领崔乾祐于灵宝(今河南灵宝东北)西原把主力埋伏在险要之处,另以老弱兵引诱唐军东进。

结果唐军中伏大败,哥舒翰投降叛军,叛军夺关西进,长安危急万分。

玄宗无可奈何,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顿卫队,离京逃命。

在玄宗到达咸阳时,咸阳县令已逃跑,故而逃难的皇帝狼狈不堪,只得以杨国忠临时买来的胡饼充饥。其他随从人员,看见农民送来的粗饭,争相抢食,也未吃饱。晚上到了金城(今陕西兴平),县令也早逃走,皇帝的随从也不断有人离队,食宿无人安排。夜间无灯,不分贵贱,混睡一起,皇室贵族的威风扫地以尽。

又西行至马嵬驿(陕西兴平西北),由于所随将士饥饿疲惫,怨声载道,陈玄礼等乘机发动兵变,杀杨国忠及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等,又迫使玄宗缢杀杨贵妃。虢国夫人虽已远走至陈仓(今陕西宝鸡南),也被追上斩首。

马嵬事变以后,玄宗逃向成都,太子李亨逃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七月李亨即皇帝位,改元至德,他就是唐肃宗。

肃宗命郭子仪率军到灵武,并以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宰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琼、徐懋功、李世民等回营之后,徐懋功吩咐击鼓升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琼、徐懋功、李世民等回营之后,徐懋功吩咐击鼓升帐。程咬金心里有鬼,进账之后,只往别人身后躲。徐懋功把桌子一拍:“程咬金何在!”程咬金藏不住了,只好出来:“三哥!我在这儿呐!”“我且问你,昨夜晚间是你保着主公去偷看白壁关吗?”“啊呀!三哥!这事可不怨我。”他把事情推了个一干二净,都推到了李世民身上。

  • 裴铏唐传奇聂隐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有天,有个尼姑上门化缘,见到聂隐娘非常喜欢,就对聂锋说,“我非常喜欢将军的女儿,想收她做徒弟,带她跟我去学本事。”聂锋爱女心切,当然不同意,并且把尼姑斥责了一顿。“你赶紧离开,若不是看你是出家人,就把你抓起来!”尼姑笑道,“将军最好想好了再做决定,如果我想带走你女儿,就算你把她锁进柜子里,照样没用。

  • 万历抗日援朝战争为何打了七年?不是明军不卖力,全怪粮饷太扯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万历朝鲜战争明军战绩,有粮饷的明军,万历朝鲜战争的明军主帅是谁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字数:4984,阅读时间:约13分钟 编者按:万历抗日援朝战争,也称壬辰战争。此战中,明军在作战方面,对日军压倒性的打击,无论是收复平壤,还是收复开城,速度都是惊人的。以当时朝鲜史料的评价: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这并非恭维,而是事实。但最终,这场战争最后打了7年之久,

  • 小时候的学习对象,砸缸的司马光,做了高官后,杀了当初那个女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光真的杀了他母亲吗,司马光砸缸把人砸死的爆笑故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砸的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宋神宗即位后,想要大干一场,做出一番功绩,刚好当时的王安石提出的一些建议想法甚合他心,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而司马光当时属于保守派。1048年的登州,有一位名叫阿云的少女,长相清秀端庄,本正在替母守孝,可被自己贪财的叔叔卖给了一个名叫韦大宝的好吃懒做之徒,让她嫁给他。阿云不情愿,

  • 北宋国力强盛堪比大唐,为什么对外战争却总是打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宋朝的繁荣,比如说宋朝的文化异常繁荣。宋词一点也不比唐诗逊色。既然在文化和经济方面都很强。可是为什么一和别人打仗就打不赢。而唐朝时期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谁不服就打谁。而提起宋朝就是败仗,给岁币,割地。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了。宋朝出现这种状况主要还是在政治制度上面。宋朝从宋太祖赵

  • 如果没有此人,明朝灭亡至少提前200年,但是没有人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灭亡的深度分析,从不同视角分析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真实例子

    这个皇帝叫做朱祁钰,也就是明景帝,他死后葬在了北京市玉泉山北麓的景泰陵里面,为什么他不葬在明十三陵里面呢?不如祖坟就意味着得不到别人的认可,那么这个皇帝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没能入祖坟呢?在明景帝之前明朝的另一位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他是明景帝的亲哥哥,在明英宗执政期间,因为受到大太监王振的怂恿,明英

  • 朱元璋想要将国都建在家乡,刘伯温上奏九个字朱元璋立马打消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伯温给朱元璋提的十条建议,刘伯温什么时候追随朱元璋的,朱元璋看到刘伯温的遗书

    谁也不会想到当年偷牛吃的小孩会成为一国之君,可能连朱元璋自己也不敢回想自己是一步步怎么走过来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肯定会想到“衣锦还乡”最起码让当初看不起自己的人瞧瞧。怎么样衣锦还乡才好呢?朱元璋想到的是将国都建在自己的家乡凤阳。当时的还不叫凤阳,而是叫临淮,因为朱元璋在这里出生所以便想到了改名,

  • 吴三桂为什么不支援崇祯皇帝?只因明朝统治者不分忠奸、作茧自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不救崇祯,崇祯大还是吴三桂大,江山风雨情吴三桂见崇祯

    吴三桂对此事的拖延态度显而易见,难道他早就对明朝有了反叛之心吗?是大顺政权与他在私下里有什么秘密协议吗?其实并非大顺政权收买了吴三桂,而是明朝统治者的所作所为让吴三桂心生顾虑,不敢前去增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朝统治者究竟做了什么不智的事吧。袁崇焕千里驰援,却反遭凌迟崇祯二年,遵化、三屯营两个关口被

  • 朱元璋问大臣:“我和太子谁正确?”大臣回答后便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何对太子如此信任,朱元璋为什么叫孙子做太子,开局向朱元璋索要太子之位

    袁凯是洪武年间的监察御史,这样的官职在当时并不算太高。只是一个正七品的官职,但是这个官职掌握的权利却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朱元璋做皇帝的时候,袁凯这个人平时的时候爱写写诗,在当时也算是小有名气,在官场上面混的也算是顺风顺水。朱元璋做皇帝的时候有些残暴,喜欢滥杀无辜,动不动就是诛九族,有时候株连几万人。当

  • 朱元璋后代中有人敢改年号为“洪武”,欲与老祖宗并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自缢一事传遍了明代皇族圈,大明皇族代表朱聿键听到这个消息,对此表示悲痛万分,但更重要的传承大明血统也就承当在他的肩膀上,随即在福州一地宣布称帝,将福州一词改成了喜庆洋洋的“福京”,改元隆武。而他的兄弟鲁王朱以海也对此当仁不让,虽然他所住的浙江绍兴并没有多么出名,但人家表示我是当后备役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