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后期的十大名将:蜀汉上榜一位,东吴上榜两位!

三国后期的十大名将:蜀汉上榜一位,东吴上榜两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13 更新时间:2024/2/3 18:04:10

一、邓艾

公元263年,邓艾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结果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来,邓艾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泰始九年(273年),邓艾被平反昭雪。唐朝时期,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魏太尉邓艾”。

二、钟会

司马师征讨毌丘俭期间,钟会负责出谋划策,又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魏帝曹髦的夺权企图。在平定诸葛诞之乱中,钟会屡出奇谋,时人比为张良。景元年间,钟会大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

景元四年(263年),钟会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将其灭亡。蜀将姜维假意投降,意图复国,钟会与姜维共谋,遂打压邓艾,并以郭太后遗命之名,起兵于成都,讨伐司马昭,却因部下胡烈等制造兵变而失败,死于乱军,时年四十岁。

三、杜预

杜预出身京兆杜氏,初仕曹魏,后成为权臣司马昭的幕僚。西晋建立后,杜预历任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等职。咸宁四年(278年),杜预接替羊祜出任镇南大将军,镇守荆州。

来到荆州后,杜预积极准备伐吴事宜,并在咸宁五年(279年)成为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西晋消灭东吴后,杜预因功进封当阳县侯,仍镇荆州。后被征入朝,拜司隶校尉,于太康五年闰十二月(285年初)病逝,终年六十三岁。

四、羊祜

羊祜出身“泰山羊氏”。早年在曹魏担任中书郎、给事黄门侍郎等官职。西晋建立后,累官尚书右仆射、卫将军,封钜平侯。泰始五年(269年),出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坐镇襄阳。在荆州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扩充军备,训练士兵,全力筹备灭吴计划。

咸宁四年(278年),羊祜去世,临终前举荐度支尚书杜预接替职务。两年后,晋武帝依其策划灭吴,完成统一。唐宋时期,羊祜得以配享武庙。

五、王濬

泰始八年(272年),担任广汉太守,平定益州叛乱,迁益州刺史。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战船,组建强大的水军。咸宁六年(280年),王濬率兵顺流而下,熔毁横江铁链,攻克丹阳郡,率先攻取石头城,接受吴末帝孙皓投降,完成西晋统一大业。太康六年十二月(286年1月18日),王濬去世,享年八十岁,谥号为“武”。

六、文鸯

文鸯骁勇善战,依附大将军曹爽,效忠于曹魏。大将军司马师废黜皇帝曹芳后,文鸯参加毌丘俭淮南起兵。兵败之后投奔吴国。后跟随文钦率军支援诸葛诞发动淮南叛乱,因为父亲为诸葛诞所害,文鸯归顺大将军司马昭,受封关内侯。

西晋建立后,文鸯任平虏护军。咸宁三年(277年),拜平西将军,大破西部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名震天下,迁护东夷校尉,坐事免官。西晋永平元年,为东安王司马繇(诸葛诞外孙)所构陷,被灭三族,时年五十四岁。

七、毌丘俭

景初末年,毌丘俭配合太傅司马懿攻灭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进封安邑侯。正始年间,毌丘俭两次出塞远征,摧毁高句骊王国,加号左将军,出任镇南将军、豫州刺史。东兴之战后,迁镇东将军、扬州都督,击退了吴国太傅诸葛恪,加位镇东大将军。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不满权臣司马师废黜魏少帝曹芳以及杀害好友夏侯玄、李丰,举兵反抗,最终兵败,在逃亡途中被杀害。

八、丁奉

丁奉年轻时就因骁勇而成为了一员小将,先后从属于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麾下。他多次参加战斗,经常勇冠全军。每到作战时,常能斩将夺旗,也因为奋勇当先而时常负伤。在诸葛恪指挥的东兴之战中,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

五凤二年(255年),魏将文钦来降,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跟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去接应文钦,与魏国追兵在高亭(今属安徽)交战。此战,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军阵中,斩首数百人,缴获大量物资。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计除权臣孙綝,官拜大将军、徐州牧,开始掌握吴国大权。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为丞相、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

九、陆抗

陆抗是吴国丞相陆逊次子,孙亮即位后,拜陆抗为奋威将军。孙皓即位后,陆抗任镇军大将军,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吴凤凰元年(272年),陆抗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来,陆抗又晋升为大司马、荆州牧,并于公元274年去世。

在东吴历史上,陆抗和他的父亲陆逊一样,都是堪称中流砥柱的名将。特别是在西陵之战中,陆抗以少胜多,击败了西晋大军。在此基础上,陆抗可以称之为东吴最后的良将了,等到陆抗去世六年后,东吴被西晋正式消灭。

十、姜维

作为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可以说是蜀汉后期的第一大将。诸葛亮北伐时,原本是魏国将领的姜维被怀疑有异心,所以他不得已投降蜀汉。自此之后,姜维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

费祎去世后,姜维开始独掌兵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中原,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公元264年,蜀汉灭亡后,姜维劝说钟会起兵造反,想要趁机恢复蜀国。不过,姜维的计划没有成功,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

更多文章

  • 刘备帐下最适合镇守荆州的大将是谁?五虎上将没一个人能守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征荆州,刘景升想把荆州交给刘备,刘备逃回荆州完整版

    在当时刘备手底下已经齐聚五虎上将之四,包括:关羽、张飞、赵云、还有黄忠。而马超呢?乃是在刘备入川之战的末尾之时加入刘备阵营的。也就是说刘备当时面对派遣谁镇守荆州之时,至少有4人可以考虑,第一就是关羽,第二张飞,第三赵云,第四就是黄忠。当然刘备也考虑到关羽第一次担当镇守如此重要城池,工作经验缺乏,也是

  • 陈平和周勃剿灭吕后一族背后的权力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吕后:凶残不是我本意,我只是想让大汉江山仍然是刘家的 吕后权倾天下,先诛韩信,后斩彭越,诛杀刘如意等刘邦诸子,每一件做得狠毒无比。然而,当她自信满满领着自己的儿子刘盈去厕所参观没有了手和足,瞎了眼睛,聋了耳朵的戚姬的时候,她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被吓得一病不起。一年以后,康复的刘盈好不容易可以下床了,

  • 刘备真的忠于汉室吗?一次酒后失言,彻底暴露了他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为什么还是没能兴复汉室,小说匡扶汉室扶持刘备,刘备匡扶汉室片段

    隆中对时,刘备曾对诸葛亮这样说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意思就是如今汉室已经衰微,奸臣把持朝政,刘备眼中的奸臣,自然就是曹操,而他口中的“主上”,自然就是大汉天子,说的就是皇上在外奔波流离。我自不量力,想要为天下伸张正义。说白了,刘备此时表露的意思,就是蜀汉

  • 拒为吕布骂刘备;身在魏国却为刘备默哀,儒生的气节“贲育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临死前骂刘备原话,吕布抢了刘备的老婆,刘备坑吕布

    英雄和君子是古代长期推崇的两个价值取向,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人物往往有不同的侧重。大概乱世推崇英雄,平世尊敬君子。毕竟英雄对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对秩序的破坏和重筑起到的作用要超过君子。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乱世,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这样的英雄十分耀眼。不过在历史上仍然有一些恪守道德标准的君子,一

  • 《大秦赋》赵国大胜燕国,历史上廉颇、乐乘击溃六十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时期赵国将军廉颇,乐乘与廉颇,廉颇离开赵国后的去向

    [var1]赵国的惨状赵国吃过一场大败仗,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按照史料记载,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战死了四十五万人,最后只剩下二百四十个小孩回国。这对赵国来说是一场极大的震动。但是赵国的灾难还没有结束,或者说与秦国的战火还没有结束。[var1]在"长平之战"之后,赵国拒绝割让六城与秦,选择与其

  • 以无敌之势灭六国的秦朝,为何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朝二世为什么灭六国,秦朝二世皇帝陵墓,老梁讲秦朝二世之死

    [var1]法家思想的专制诚然,商鞅变法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始皇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秦朝这个庞然大物的建立,法家尤其是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已经不再适用。秦自商鞅变法以来便一直遵行法家重刑主义的原则,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制订的秦律,条目繁复,人民动辄得咎,以至于“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 就在秦国虎视眈眈,准备一统天下的时候,秦国的掘墓人,出生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秦国一统天下谁功劳最大,谁才能阻止秦国一统天下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王翦率秦军发动总攻,阵斩赵将赵葱、颜聚。赵军溃散,邯郸陷落。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王贲率领秦军围困大梁决黄河之水水淹大梁,魏王魏假出城投降。[var1] 接连灭掉韩、赵、魏三国,秦军气势如虹。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已是一马平川,秦王嬴政把目光转向最庞大的敌人:楚国。 或

  • 孔子把鲁国治理的愈发强大时,为何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始周游列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女乐文马 原来,鲁国的蒸蒸日上却引起了齐国的担忧。齐国国君开始担心鲁国强大之后会来吞并齐国。(其实鲁国未见得有那样的想法,这个想法颇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味。)齐景公于是和群臣商讨对策。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学习孔子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把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强大,而是想办法要使别人的国

  • 奴隶逆袭成为皇帝,十六国最杰出的领袖,励志背后是赤裸裸的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五个民族为主建立的政权入主中原,他们被历史称为五胡,八王之乱之时,他们肆意骚扰中原地区的行为被称为“五胡乱华”,而随着晋政权的日益衰败,他们先后在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过十六个分裂的政权,史称十六国。[var1] 当时,五胡的羯族中出了一位在十六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叫石勒

  • 商鞅治国术之“御民五术”:一定要让农民吃不饱,但也不能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驭民之五术,大秦帝国商鞅治国之道,商鞅治国的三大理念

    [var1] 商鞅的“御民五术”究竟是什么呢?他向秦始皇提出了这样的五个要求:首先一定要剥削农民,这样在统治的过程中,他们根本没有力气去反抗,第二:弱民,让农民们长期处于一弱小的状态,这样他们就没有力气去反对统治了,而第三:就是鼓励他们之间的互相揭发,并且有高额的悬赏,这样就会人人自危,不敢去结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