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以无敌之势灭六国的秦朝,为何二世而亡?

以无敌之势灭六国的秦朝,为何二世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19 更新时间:2024/1/24 5:18:59

[var1]

法家思想的专制

诚然,商鞅变法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为秦始皇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秦朝这个庞然大物的建立,法家尤其是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已经不再适用。秦自商鞅变法以来便一直遵行法家重刑主义的原则,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制订的秦律,条目繁复,人民动辄得咎,以至于“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同时秦朝刑罚种类繁多,处罚形式极其残酷,且多个刑种可重复使用。《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这种连坐制与相互告发制,不但违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伦理纲常而使每一个一般民众都时刻面临连坐之虞,还会也会诱发居心叵测之徒告发甚至是诬陷他人而使每一个人都是惶惶不可终日。

[var1]

秦始皇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想要的只是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一旦出现反对的声音,秦始皇便会让他马上消失。比如,焚书坑儒。

秦王政三十三年,仆射周青臣进颂曰: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始皇听后十分高兴。博士淳于越看不惯便反驳道: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于是由李斯主导,秦始皇首肯的“焚书坑儒”行动浩浩荡荡地展开了。“焚书坑儒”使知识分子完全站在了秦始皇的对立面,而他也错过了吸取百家之所长,改变法家专制局面的机会。

文化信仰的缺乏

秦国本身地处西陲,文化与山东六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并没有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处理文化的交融,而是采取相对急促的方式。“书同文”本身是一个跨时代的举措,可是无论什么时代,文化的统一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个消化周期。而秦朝的统一文字之路却像是一夜之间便完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短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到文字的完全统一。文字的变化使得各国之民申诉无门,积怨渐深。

另外,秦朝缺乏教化各国人民的精神信仰,使得各国人民很难融汇在一起。纵观历史长河,欧洲中世纪有基督教约束,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秦朝的法家思想,说是一种精神信仰,更多的却是一种精神恐惧。

尽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马上就提出了“五德始终说”,认为“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并且在泰山封禅,来表示自己受命于天。可是这一系列举措不算是精神信仰,只是秦始皇巩固皇权的工具罢了。

[var1]

南征北战,劳民伤财

不可否认秦始皇修建长城,南平百越,北击匈奴的历史壮举,但是在平定六国之后首要任务是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经过“文景之治”,在汉武帝之时达到顶峰。饶是这样,连年的征战也让汉武帝背上个“穷兵黩武”的名头。唐高祖建立唐朝以后,经过“贞观之治”,“贞观遗风”,才有后面的“开元盛世”。

秦始皇上有严苛刑法,下有沉重赋税,还连年征战,导致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所以陈胜吴广喊出那句“天下苦秦久矣”,算是说出了天下人的心声。

[var1]

结语

秦始皇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固然伟大。然而秦始皇对于权力过于热衷,不允许有反对的声音。面对一个幅员辽阔的大一统王朝,以往历史无迹可寻,使得秦始皇没有及时察觉到法家思想的不适用性。再加上秦始皇自认为功过“三皇五帝”,过于急于求成,不体谅下面黎明百姓,导致在其死后,秦朝在短短十几个月里就毁于一旦。至于赵高胡亥,在我认为只是压垮秦王朝这个庞然大物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var1]

更多文章

  • 就在秦国虎视眈眈,准备一统天下的时候,秦国的掘墓人,出生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一统天下完整版,秦国一统天下谁功劳最大,谁才能阻止秦国一统天下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王翦率秦军发动总攻,阵斩赵将赵葱、颜聚。赵军溃散,邯郸陷落。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王贲率领秦军围困大梁决黄河之水水淹大梁,魏王魏假出城投降。[var1] 接连灭掉韩、赵、魏三国,秦军气势如虹。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已是一马平川,秦王嬴政把目光转向最庞大的敌人:楚国。 或

  • 孔子把鲁国治理的愈发强大时,为何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始周游列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女乐文马 原来,鲁国的蒸蒸日上却引起了齐国的担忧。齐国国君开始担心鲁国强大之后会来吞并齐国。(其实鲁国未见得有那样的想法,这个想法颇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味。)齐景公于是和群臣商讨对策。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学习孔子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把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强大,而是想办法要使别人的国

  • 奴隶逆袭成为皇帝,十六国最杰出的领袖,励志背后是赤裸裸的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五个民族为主建立的政权入主中原,他们被历史称为五胡,八王之乱之时,他们肆意骚扰中原地区的行为被称为“五胡乱华”,而随着晋政权的日益衰败,他们先后在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过十六个分裂的政权,史称十六国。[var1] 当时,五胡的羯族中出了一位在十六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叫石勒

  • 商鞅治国术之“御民五术”:一定要让农民吃不饱,但也不能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驭民之五术,大秦帝国商鞅治国之道,商鞅治国的三大理念

    [var1] 商鞅的“御民五术”究竟是什么呢?他向秦始皇提出了这样的五个要求:首先一定要剥削农民,这样在统治的过程中,他们根本没有力气去反抗,第二:弱民,让农民们长期处于一弱小的状态,这样他们就没有力气去反对统治了,而第三:就是鼓励他们之间的互相揭发,并且有高额的悬赏,这样就会人人自危,不敢去结党营

  • 战国大墓2次被盗,失传古籍终于问世,史学家感叹:2400年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战国大墓被盗,被盗30多次的战国墓葬,战国古墓被盗28次陪葬

    [var1]1993年10月的一天,对于湖北荆门市的考古人员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些考古人员在对当地纪山镇郭店村的一处战国古墓进行整理发掘时,有了惊人的考古发现。众所周知,在考古界有一种共识,战国时代的古墓往往很有价值。原因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古墓,只要有文物出土,绝对是震惊世人的发现,因为

  • 《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司马迁:错,那是别人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出生,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生父之谜,司马迁关于秦始皇的评价

    近期热播的《大秦赋》赢来观众如潮好评,被称为近年来续《雍正王朝》之后难得的好剧。不过,剧中对吕不韦、嬴异人和赵姬之间的关系闭口不提,让观众的八卦心严重受挫,很不爽。作为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吞并两广、设郡立县、车同轨书同文......哪一项都足以名垂青史,可是,他的生父到

  • 为什么六国之中楚国最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看见,楚国最冤这种说法的源头,乃是出自楚怀王入秦不归。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楚怀王被张仪诓骗,噩梦的开始此处说的楚怀王,并不是项羽立的义帝,而是战国时期灭越的那个楚怀王。越王勾践,大家想必都知道,在他的悉心治理下,越国愈发强盛。到了战国初期,俨然成为了南方的一大霸主。[var1]

  • 赵王一听到廉颇饭量大很高兴,一听到后面一句,为啥心凉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王和廉颇,廉颇晚年被赵王请出时说的话,赵王赶廉颇走时的情景

    [var1]说到廉颇,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他在语文和历史都是露脸较多的人物之一,除了历史上著名的负荆谢罪之外,特别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话深深植入了许多人的脑海里,廉颇的高大形象在我们心中渐渐明显起来。廉颇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打仗几乎百战百胜,用战神来形容他也不过分。廉颇在历史上形象很好,至少

  • 齐国吕氏姜姓没有宗族吗?为什么齐国会被田氏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入主齐国的,孙武祖上是齐国田氏吗,山东吕姓是姜子牙后代吗

    第一阶段,田氏除掉崔、庆两氏齐景公元年,崔、庆两氏把持着齐国的朝政,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此两氏皆为姜姓。两年后,崔、庆两氏为了抢夺夺权,遂发生内讧。内讧以庆氏的胜利告终,庆氏得以掌握齐国朝政。这时,田氏出场了。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用政,已有内郤。——《史记·齐太公世家

  •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得到了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战国秦国历史,为什么秦国能在春秋称霸呢,春秋时秦国的发展

    [var1]由余是周携王的后代,周携王属于另起炉灶,与周平二王并立,最后周携王兵败被杀,由余的祖上就逃难到了西戎,所以由余自幼在西戎长大,毕竟出身于周朝王室,由余接受过良好的中原文化教育,才智过人,在西戎国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当时的秦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共同努力下,国力日渐强盛。位于秦国西边的西戎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