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把鲁国治理的愈发强大时,为何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把鲁国治理的愈发强大时,为何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始周游列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08 更新时间:2024/2/3 18:03:54

[var1]

女乐文马

原来,鲁国的蒸蒸日上却引起了齐国的担忧。齐国国君开始担心鲁国强大之后会来吞并齐国。(其实鲁国未见得有那样的想法,这个想法颇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味。)齐景公于是和群臣商讨对策。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学习孔子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把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强大,而是想办法要使别人的国家衰弱。

有人说:“如果孔子在鲁国执政下去,鲁国强大了,一定会称霸。一旦鲁国称了霸,我们离它最近,必然会先来吞并我们,何不先把一些土地送给他们呢?”一个叫黎鉏(chú)的大夫说:“我们先试着阻止一下吧,如果能把孔子赶走的话,鲁国不就衰弱了吗?如果不能把孔子赶走,再送给他们土地,也不迟啊!”

[var1]

于是齐国就挑选出了八十个美女,穿上华丽的衣服,载歌载舞,舞曲名《康乐》,就是靡靡之音,演奏阵势惊人,极尽妍态,前所未有。又准备了一百二十匹毛色各异的好马,配上漂亮的鞍辔,望之如锦,作为礼物送给鲁定公。她们被送到鲁国的南门外。

鲁国最位高权重的大夫季桓子高兴得不得了,于是乔装改扮去看了好几次,回来撺掇国君鲁定公,对外说是周游视察,一起乘机去看美女宝马,鲁定公一看就被迷住了。季桓子于是乎把这份礼物悉数收下,从此与国君三日不朝,万事抛诸脑后,不去管理国家,开始终日与美女歌舞作乐。

子路见状,对孔子说:“老师,我们走吧?”孔子还不甘心,对子路说:“鲁国最近就要举行郊祭了,我要看一看国君是否还守礼,我还要看一看祭祀完毕后,是否还能按照往常惯例分到祭肉,还是等一等吧。”

[var1]

《汉书·郊祀志》有云:“帝王之事,莫大于承天,承天之序,莫大于郊祀。”结果祭祀的时候,国君因为心思都在舞女们身上,心不在焉,祭祀草草了事,之后也没有把祭肉分给大夫们,孔子不禁心中哀叹,国君把礼仪已经废了!非常失望,终于对国君失去信心。

现在有些人会认为祭祀只是一种形式,但孔子深知,那远远不是形式那么简单,那是人与天地神明沟通的一种方式:作为君王,是作为百姓的代表与天地沟通,如果君王不能怀着虔敬之心,德行又不够,就不能向上传达民意,向下传达天意,天地神明怎么会护佑这样的君王和国家呢?

[var1]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五十五岁的孔子带着自己的十余个弟子,乘着马车,缓缓经过鲁城高大的城门,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之行,一直到十四年之后,到六十九岁的时候,才重新回到鲁国。

去鲁歌

孔子一行到鲁国边境时,鲁国的大夫师己赶来为孔子送行,说:“您又没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要走?”

孔子说,我给你唱首歌吧。孔子唱到: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用现代诗歌的形式写出来,差不多是这样:

那些妇人莺歌艳曲,我们只好离国出走。那些妇人容颜如花,国之大厦将会倾塌。优哉游哉地我们离开吧,什么事都不要管啦!

师己回去,季桓子问他:“孔子说了什么?”乐师如实相告,桓子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老先生是因为那些歌姬舞女的事情怪罪我了。”

[var1]

季桓子的追悔与季康子的昏庸

鲁哀公三年(前492年)秋天,当时孔子年已六十岁,还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季桓子病入膏肓,乘着辇车望见鲁城,感慨长叹说:“从前这个国家几乎兴旺了,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没有兴旺起来。”回头又对他的儿子季康子说:“我要是死了,你会接掌我的位置辅佐国君,到时一定要召回孔子。”过了几天,季桓子死了,季康子继承了他的职位。丧事办完之后,想召回孔子。

大夫公之鱼说:“从前我们的国君鲁定公曾经任用过他,但没能善始善终,最后被诸侯们耻笑。现在你再任用他,如果也不能善始善终,会再次招来诸侯的耻笑。”季康子说:“那么召谁才好呢?”公之鱼说:“一定要召冉求。”于是就派人召回了冉求。冉求准备起身时,孔子说:“这次鲁国召冉求回去,应该会重用他。”

[var1]

这天,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些弟子们志向远大而行事粗疏,文采虽然很好,但他们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啊。”子贡知道孔子思念家乡了,在送冉求时,叮嘱过他“你要是被重用了,要想着把老师请回去”之类的话。

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孔子生活得很不如意,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他致力于恢复周礼,希望君臣父子能过上有道德的生活,但是这些掌权者却是烂泥扶不上墙,以致孔子在鲁国呆不下去,开始周游列国。他走了十四年,被人排挤、嘲笑,最后一无所成地回到鲁国。

其实孔子的一个弟子曾说过:“夫子出仕做官,只是为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但这个事是不可能成功的,其实我们早就知道。”

那么孔子为什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孔子有言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从道德上判断一件事应不应该做,小人从利益上算计一件事应不应该做。

[var1]

道德上应该做的事,人去做了,这才是“义”,孔子是自己理论的实践者,那么这件事既然是应该做的,那不管成与不成,孔子就竭尽全力的去做。

从历史上我们看到,虽然孔子在他那个时代除了教授弟子,并没有实现自己恢复周礼、治国安邦的理想,但是孔子的所思、所言、所行、成就了他圣人的境界,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两千多年来,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之深厚长远,从这点上来说,还有谁比孔子更成功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奴隶逆袭成为皇帝,十六国最杰出的领袖,励志背后是赤裸裸的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五个民族为主建立的政权入主中原,他们被历史称为五胡,八王之乱之时,他们肆意骚扰中原地区的行为被称为“五胡乱华”,而随着晋政权的日益衰败,他们先后在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过十六个分裂的政权,史称十六国。[var1] 当时,五胡的羯族中出了一位在十六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叫石勒

  • 商鞅治国术之“御民五术”:一定要让农民吃不饱,但也不能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驭民之五术,大秦帝国商鞅治国之道,商鞅治国的三大理念

    [var1] 商鞅的“御民五术”究竟是什么呢?他向秦始皇提出了这样的五个要求:首先一定要剥削农民,这样在统治的过程中,他们根本没有力气去反抗,第二:弱民,让农民们长期处于一弱小的状态,这样他们就没有力气去反对统治了,而第三:就是鼓励他们之间的互相揭发,并且有高额的悬赏,这样就会人人自危,不敢去结党营

  • 战国大墓2次被盗,失传古籍终于问世,史学家感叹:2400年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战国大墓被盗,被盗30多次的战国墓葬,战国古墓被盗28次陪葬

    [var1]1993年10月的一天,对于湖北荆门市的考古人员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些考古人员在对当地纪山镇郭店村的一处战国古墓进行整理发掘时,有了惊人的考古发现。众所周知,在考古界有一种共识,战国时代的古墓往往很有价值。原因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古墓,只要有文物出土,绝对是震惊世人的发现,因为

  • 《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司马迁:错,那是别人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出生,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生父之谜,司马迁关于秦始皇的评价

    近期热播的《大秦赋》赢来观众如潮好评,被称为近年来续《雍正王朝》之后难得的好剧。不过,剧中对吕不韦、嬴异人和赵姬之间的关系闭口不提,让观众的八卦心严重受挫,很不爽。作为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吞并两广、设郡立县、车同轨书同文......哪一项都足以名垂青史,可是,他的生父到

  • 为什么六国之中楚国最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看见,楚国最冤这种说法的源头,乃是出自楚怀王入秦不归。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楚怀王被张仪诓骗,噩梦的开始此处说的楚怀王,并不是项羽立的义帝,而是战国时期灭越的那个楚怀王。越王勾践,大家想必都知道,在他的悉心治理下,越国愈发强盛。到了战国初期,俨然成为了南方的一大霸主。[var1]

  • 赵王一听到廉颇饭量大很高兴,一听到后面一句,为啥心凉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王和廉颇,廉颇晚年被赵王请出时说的话,赵王赶廉颇走时的情景

    [var1]说到廉颇,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他在语文和历史都是露脸较多的人物之一,除了历史上著名的负荆谢罪之外,特别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话深深植入了许多人的脑海里,廉颇的高大形象在我们心中渐渐明显起来。廉颇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打仗几乎百战百胜,用战神来形容他也不过分。廉颇在历史上形象很好,至少

  • 齐国吕氏姜姓没有宗族吗?为什么齐国会被田氏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入主齐国的,孙武祖上是齐国田氏吗,山东吕姓是姜子牙后代吗

    第一阶段,田氏除掉崔、庆两氏齐景公元年,崔、庆两氏把持着齐国的朝政,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此两氏皆为姜姓。两年后,崔、庆两氏为了抢夺夺权,遂发生内讧。内讧以庆氏的胜利告终,庆氏得以掌握齐国朝政。这时,田氏出场了。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用政,已有内郤。——《史记·齐太公世家

  •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得到了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战国秦国历史,为什么秦国能在春秋称霸呢,春秋时秦国的发展

    [var1]由余是周携王的后代,周携王属于另起炉灶,与周平二王并立,最后周携王兵败被杀,由余的祖上就逃难到了西戎,所以由余自幼在西戎长大,毕竟出身于周朝王室,由余接受过良好的中原文化教育,才智过人,在西戎国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当时的秦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共同努力下,国力日渐强盛。位于秦国西边的西戎诸

  • 奸佞小人费无忌,策划父娶子媳的丑闻,导致楚国差点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费无忌是被谁所杀,乱臣费无忌的故事,费无忌个人资料

    [var1]更令费无忌感到不安的是,太子建对伍奢比较尊重和亲近,而对费无忌疏远和厌恶。在太子这里失宠,意味着将来太子即位,自己会失去宠臣的地位,甚至在楚国难以容身。这种危机感萦绕费无忌心头,于是费无忌开始谋划自己的出路。正值晋楚争霸,而晋强楚弱,楚平王就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和秦国的联盟关系,共同对

  • 长平之战过后,遭受重创的赵国是怎么打败强大的秦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是如何完虐赵国,赵国长平,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是以,当白起要求继续发兵灭亡赵国的时候,秦昭襄王拒绝了他的请求,理由就是秦军亦伤亡严重。长平之战几个月后,秦昭襄王认为时机成熟,真被一举歼灭赵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只能苟延残喘的赵国竟然在秦国的强烈攻势下,一直屹立不倒。[var1]而这一场战争也被称为邯郸之战,秦国在此次战役中遭受重创,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