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奴隶逆袭成为皇帝,十六国最杰出的领袖,励志背后是赤裸裸的残暴

奴隶逆袭成为皇帝,十六国最杰出的领袖,励志背后是赤裸裸的残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93 更新时间:2024/2/3 18:03:22

其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五个民族为主建立的政权入主中原,他们被历史称为五胡,八王之乱之时,他们肆意骚扰中原地区的行为被称为“五胡乱华”,而随着晋政权的日益衰败,他们先后在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过十六个分裂的政权,史称十六国。

[var1]

当时,五胡的羯族中出了一位在十六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叫石勒,此人正是后赵的开国之君,从一开始的奴隶身份一步步发展到能够建立一方政权的民族领袖,石勒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非常励志。

羯人在历史上是匈奴别部羌渠的后裔,在当时的民族环境中,羯人的地位要远远落后于血统纯正的匈奴人,也就是说,羯人的民族部落是依附于匈奴部落而存在的,当然,纵然石勒的羯人部落在当时的地位低下,而石勒在羯人部落当中的地位并不低,其祖父和父亲在部落里还担任过小官,这为后来石勒笼络部落民心奠定了基础。

传说石勒天赋异禀,身材魁梧,很小的时候耳边就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声音,从另一方面揭示了石勒的远大抱负,之所以成为奴隶,还是在晋惠帝时期,当时石勒所处的羯人部落位于并州附近,而那一年并州发生了因为连年干旱造成的大饥荒,民不聊生,迫不得已,石勒与族人一起外出逃生。

[var1]

石勒生的一身好力气,投奔宁渠后,却被北泽都尉刘监以奴隶的身份卖掉,幸亏途中石勒逃出升天,之后石勒遇到了他人生中的恩人郭敬,在后来,石勒作为奴隶在给别人做工时得到了奴隶主的赏识,竟然被释放了,颠沛流离中,当时羯人低下的社会地位让石勒深有感触,他觉得羯人在其他族人眼中不如猪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大丈夫要活下去岂能如此。

于是石勒组织了一支十八骑的土匪队伍,就是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的那种,石勒的表现非常英勇,不仅赢得了小队伍的交口称赞,更赢得了后来他们投奔的揭竿而起的汲桑的青睐,被汲桑任命为扫虏将军后,石勒邺城一战成名,不仅攻陷了这座城池,还将当时名噪一时的并州刺史司马腾斩杀,这场战役后,石勒展现了当时少数民族军队血腥残暴的一面,将邺城的百姓屠戮殆尽,并将曹操打算建都于此的邺城一把火焚毁。

在那段大分裂时期,屠城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各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受到汉人的统治,而此时,正是他们宣泄心中愤怒的时刻,因此就算是石勒这样被历史评价为最有远见卓识的十六国领袖也难免生灵涂炭。

[var1]

此时的五胡民族政权共同的敌人还是苟延残喘的司马家族,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经历过八王之乱的动荡,然而掌握晋政权的东海王司马越实力还是相当强横,羯人队伍虽然经历了邺城之战,但还不足以抗衡司马越,石勒率领他引以为傲的骑兵部队与司马越在阳平一带展开了十几次冲杀,互有胜负,然而狡猾的司马越大将苟晞抓住石勒的软肋汲桑军队进攻,致使汲桑、石勒大败,无奈之下,他们决定投奔石勒人生中的伯乐,当时如日中天的汉王刘渊

而在投奔过程中,汲桑又被冀州刺史偷袭杀害,残存的部队只能在石勒的带领下归于刘渊,从此石勒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天空,尽情畅翔。

对于石勒的投奔,刘渊是异常兴奋的,立马任命石勒为辅汉将军、平晋王,从名号上我们也能看出刘渊对石勒的重视,两位十六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惺惺相惜,而石勒也没有让刘渊失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收服了曾一度令刘渊极其头痛的乌桓部落,从此刘渊有如神助。

[var1]

石勒的投奔令刘渊扫清了除晋军之外的所有威胁,而石勒本身就是天赋异禀之人,他笼络少数民族部落的本领非常高超,鲜卑、氐等部落在看到石勒与刘渊连战连捷的状态下,纷纷归顺,一度让刘渊的汉国能与晋政权相抗衡。

然而,历史上刘渊的地位不及石勒,是因为两者相比刘渊还是过于贪恋权势了,而石勒的生平经历让他在忍辱负重、培养不在乎一时得失的长远目光是刘渊所不能及,与晋军形成了旗鼓相当的局面之后,刘渊便迫不及待地称了帝。

很显然,此时的刘渊称帝为之尚早,不仅使得很多民族部落眼红,更埋下了汉国内部乱斗的伏笔,不过这是后话,在刘渊在位时还没有什么迹象。既然刘渊已经成帝,很显然带兵打仗已经不是他的事情,那么石勒的军事才能在此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var1]

此时的石勒可谓是所向睥睨,纵横黄河以北的辽阔的大地,直接威胁洛阳,而此时,投奔石勒的士人越来越多,这也难怪,当时动荡的年代,士人谁不想依附有能力之人成就一番事业,而石勒正是最好的人选,事实证明,石勒是具有长远目光的,他深刻意识到欲成大事必须依靠这些士人的帮助,也就是从此刻开始,石勒才有了脱离刘渊汉国的束缚,成就自己的一番霸业。

举世瞩目的洛阳大战,多心的刘渊并没有让石勒指挥,而是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刘聪,很显然刘渊有自己的打算,他试图让自己的接班人能在这场大战中确立地位,只不过事与愿违,第一次洛阳大战,刘聪急功冒进,致使大败而归,而此时的刘渊年事已高,急于想看到灭晋的硕果,仓促之间,他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刘聪与丈人携手展开第二次洛阳大战,结果还是大败而回,刘渊死不瞑目。

[var1]

刘渊死后,汉国皇帝由刘和继位,刘和在用人理政方面显然不及刘渊,他急于剥夺兄弟们的兵权,致使汉国内部大乱,而汉国也由此由兴转衰,不久刘和便被自己的兄弟杀死于宫中,刘聪继位,而刘聪从来就没有将石勒看作是自己人,这就形成了石勒与刘聪不和的局面。

相比之下,汉国的内部动乱,石勒的威胁更大,他战功显赫,拥兵最多,而且盘踞于汉国重要地点,此时刘聪与石勒闹不和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而这也给石勒后期谋反提供了理由,不过有远见的石勒清晰地认识到此时最重要的对手还是司马越,在他围困洛阳几个月之后,洛阳城中饿殍遍地,司马越也已经失去了控制的能力,而晋怀帝此时竟然命令驻守青州的苟晞讨伐司马越,致使司马越郁郁而终,至此,晋政权基本上失去了抵抗汉国的能力。

然而汉国并未成为灭亡晋政权的绝对胜利者,因为在汉国灭亡时,晋政权还存在,汉国在刘聪死后便被大将靳准全族屠戮,不仅如此还率众投靠了晋政权,想当初刘渊处心积虑建立的政权就这样埋没于历史的浪潮中。

[var1]

此时,石勒算是羽翼已丰,建立自己的政权也就不足为奇,而令人惊奇的是刘曜在长安建赵国,史称前赵,几个月之后,石勒便在襄国建立了政权,也名赵,史称后赵,十六国时期出现了两个并存的赵政权,两个并立的政权在后来的十数年间互相攻伐。

石勒也终于完成了他人生的巨大转变,从一个被人买卖的奴隶成长为一个开国之君,虽然与当时动荡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主要也是源于他个人的忍辱负重,不得不提的是他的暴行与仁政,在他建立政权的艰难岁月里,他不止一次的屠城,除了邺城,在洛阳大战后,他还曾经将司马家族的俘虏全数屠戮,这也是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最典型的特征,而后来,石勒当了皇帝之后,重视教育的程度是十六国其他帝王所不能及的,这也是他仁政的体现,所以,历史上对石勒的评价只能是功过参半。

参考资料:《纵横十六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鞅治国术之“御民五术”:一定要让农民吃不饱,但也不能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商鞅驭民之五术,大秦帝国商鞅治国之道,商鞅治国的三大理念

    [var1] 商鞅的“御民五术”究竟是什么呢?他向秦始皇提出了这样的五个要求:首先一定要剥削农民,这样在统治的过程中,他们根本没有力气去反抗,第二:弱民,让农民们长期处于一弱小的状态,这样他们就没有力气去反对统治了,而第三:就是鼓励他们之间的互相揭发,并且有高额的悬赏,这样就会人人自危,不敢去结党营

  • 战国大墓2次被盗,失传古籍终于问世,史学家感叹:2400年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战国大墓被盗,被盗30多次的战国墓葬,战国古墓被盗28次陪葬

    [var1]1993年10月的一天,对于湖北荆门市的考古人员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些考古人员在对当地纪山镇郭店村的一处战国古墓进行整理发掘时,有了惊人的考古发现。众所周知,在考古界有一种共识,战国时代的古墓往往很有价值。原因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古墓,只要有文物出土,绝对是震惊世人的发现,因为

  • 《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司马迁:错,那是别人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出生,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生父之谜,司马迁关于秦始皇的评价

    近期热播的《大秦赋》赢来观众如潮好评,被称为近年来续《雍正王朝》之后难得的好剧。不过,剧中对吕不韦、嬴异人和赵姬之间的关系闭口不提,让观众的八卦心严重受挫,很不爽。作为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吞并两广、设郡立县、车同轨书同文......哪一项都足以名垂青史,可是,他的生父到

  • 为什么六国之中楚国最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可以看见,楚国最冤这种说法的源头,乃是出自楚怀王入秦不归。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楚怀王被张仪诓骗,噩梦的开始此处说的楚怀王,并不是项羽立的义帝,而是战国时期灭越的那个楚怀王。越王勾践,大家想必都知道,在他的悉心治理下,越国愈发强盛。到了战国初期,俨然成为了南方的一大霸主。[var1]

  • 赵王一听到廉颇饭量大很高兴,一听到后面一句,为啥心凉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王和廉颇,廉颇晚年被赵王请出时说的话,赵王赶廉颇走时的情景

    [var1]说到廉颇,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他在语文和历史都是露脸较多的人物之一,除了历史上著名的负荆谢罪之外,特别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话深深植入了许多人的脑海里,廉颇的高大形象在我们心中渐渐明显起来。廉颇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打仗几乎百战百胜,用战神来形容他也不过分。廉颇在历史上形象很好,至少

  • 齐国吕氏姜姓没有宗族吗?为什么齐国会被田氏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入主齐国的,孙武祖上是齐国田氏吗,山东吕姓是姜子牙后代吗

    第一阶段,田氏除掉崔、庆两氏齐景公元年,崔、庆两氏把持着齐国的朝政,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此两氏皆为姜姓。两年后,崔、庆两氏为了抢夺夺权,遂发生内讧。内讧以庆氏的胜利告终,庆氏得以掌握齐国朝政。这时,田氏出场了。初,庆封已杀崔杼,益骄,嗜酒好猎,不听政令。庆舍用政,已有内郤。——《史记·齐太公世家

  • 秦国登上春秋巅峰是因为得到了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战国秦国历史,为什么秦国能在春秋称霸呢,春秋时秦国的发展

    [var1]由余是周携王的后代,周携王属于另起炉灶,与周平二王并立,最后周携王兵败被杀,由余的祖上就逃难到了西戎,所以由余自幼在西戎长大,毕竟出身于周朝王室,由余接受过良好的中原文化教育,才智过人,在西戎国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当时的秦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共同努力下,国力日渐强盛。位于秦国西边的西戎诸

  • 奸佞小人费无忌,策划父娶子媳的丑闻,导致楚国差点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费无忌是被谁所杀,乱臣费无忌的故事,费无忌个人资料

    [var1]更令费无忌感到不安的是,太子建对伍奢比较尊重和亲近,而对费无忌疏远和厌恶。在太子这里失宠,意味着将来太子即位,自己会失去宠臣的地位,甚至在楚国难以容身。这种危机感萦绕费无忌心头,于是费无忌开始谋划自己的出路。正值晋楚争霸,而晋强楚弱,楚平王就想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和秦国的联盟关系,共同对

  • 长平之战过后,遭受重创的赵国是怎么打败强大的秦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是如何完虐赵国,赵国长平,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是以,当白起要求继续发兵灭亡赵国的时候,秦昭襄王拒绝了他的请求,理由就是秦军亦伤亡严重。长平之战几个月后,秦昭襄王认为时机成熟,真被一举歼灭赵国。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今只能苟延残喘的赵国竟然在秦国的强烈攻势下,一直屹立不倒。[var1]而这一场战争也被称为邯郸之战,秦国在此次战役中遭受重创,并因

  • 历史上的2本“天书”,一本孟子都看不懂,一本替刘邦成帝王之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关于刘邦的记载,刘邦真实历史趣事,历史书刘邦

    我们虽然常说历史,但是很多东西过去那么长时间,有的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在史书上看到。但是书上的记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写上去,所以有很多需要去分析、去研究,但是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怎么也研究不清楚的。[var1]今天的《历史上的2本“天书”,一本孟子都看不懂,一本替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