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司马懿为何不往城楼上放箭?只因城楼上两琴童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司马懿为何不往城楼上放箭?只因城楼上两琴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83 更新时间:2024/2/11 14:25:16

空城计这个故事并不见于正史,而是来自于小说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艺术创造,但是由于故事极其生动逼真,所以流传极为广泛,以至于“空城计”这个词都成为了汉语文化中的一个成语,对人们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诸葛亮于228年春天开始首次北伐,任命心腹参谋马谡为先锋将领,统率部队前去镇守要地街亭,让他凭借地利之便死死钉在那里,让司马懿统率的曹魏大军不能进入蜀汉腹地,并且给出了详细的战术指导,表示只要守在城中就可以了。

马谡虽然答应得好好的,但真正到了街亭以后,就不知出于何种缘故,硬是不顾部将王平的劝谏,一定要违背诸葛亮的命令,带着军队出城上山,结果被司马懿截断水源,蜀汉军心打乱,战略要地街亭迅速失守,司马懿率领着十五万大军长驱直入,直逼诸葛亮所在的西城。

诸葛亮此时身边只有数千老弱兵卒与一批文官,而西城又是低矮的老城,如果正面硬拼,显然完全没有挡住的可能性,以至于这批文官都开始商量着跑路还是投降了。在那危急关头,诸葛亮表现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镇定,他说既不需要投降也没必要跑路,只要照着我说的做,那么我们就能赢。

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将旗帜都给收起来,让士卒百姓都藏到房子里去,大街上不准有行人喧哗,将城门全部打开,每个门派二十位士兵装作百姓去扫地,而自己则带着两位琴童登上城楼,左边的琴童捧着宝剑,右边的琴童捧着拂尘,诸葛亮本人则在香气缭绕中怡然自得地弹琴。

司马懿大军赶到西城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安静而略显诡异的画面,以至于军士不敢擅自行动,只得迅速回报司马懿。司马懿听完以后第一反应也是觉得不可能,然后亲自前去城楼下观看,还能够看见城楼上的诸葛亮笑容可掬,一副胸有成竹请君入瓮的样子,心中很是疑惑,不知诸葛亮葫芦中究竟卖的什么药。

尤其看见诸葛亮身边的那两个琴童,脸上表情也是如诸葛亮一般镇定如常,司马懿心中疑惑更甚。要知道小孩是很难控制自己表情的,如果心中恐惧难免会表现出来,而从这个场面来看,诸葛亮显然有着自己不会威胁到他的绝对把握,以至于连身边童子都感受到了,只是自己为何不能威胁到他呢?

司马懿看着远处城楼上笑容可掬的诸葛亮,忽然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才发现自己确实是不可能威胁到诸葛亮,于是立刻下令撤军。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司马昭很疑惑:“眼下我们局势大好,父亲为何要撤军呢?”司马懿表示诸葛亮生平谨慎,此时必有埋伏,若是进军则难免中计,于是十五万大军又潮水一般退去。

不过若是仔细推敲,司马懿这个“必有埋伏”的理由其实说不过去,手中有着十五万大军,又怕什么埋伏呢?直接冲进去就是了,或者一直守在城下对其进行围困,最不济也要派神射手往城楼上的诸葛亮放箭以作威慑,结果司马懿直接就这么走了,没有任何的试探、等待、威慑,这是为何呢?

只因城楼上那两个琴童的镇静,让困惑的司马懿进行了深度的思考,看到了巨大的威胁,他之所以能够统军到这里,只是因为这里有诸葛亮,如果没有诸葛亮了,那自己的处境又会是怎样的呢?要知道曹魏从曹操时代起就开始怀疑自己,想要将自己给干掉,后来更是多次被贬被迫隐居。

若非诸葛亮北伐,那此时司马懿还在隐居种地钓鱼呢,哪里能够统有军权,而现在若是没有了诸葛亮,那么对于早就防范起司马懿的曹魏皇室来说,那他也就没有了利用的价值,同时他对皇室的威胁也变得更大,也就是说诸葛亮被擒之后,司马懿本人也活不了多久了。

正是想通了这一点,司马懿才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果断撤军,看似是放了诸葛亮一条生路,其实是给自己留了一条生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阉了4个大人物,其中一个是司马迁,另外三位的身份更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这阉割他人肯定算不上是喜好,只不过是处理“罪人”的一种方式而已,但是这得多大仇多大怨才一定要对人家的命根子下手呢?咱们就一个个说吧。司马迁先说说这4人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司马迁吧,谁都知道司马迁著有《史记》名垂千史,汉武帝是为何非要阉割他不可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替判将李陵求情,说实话这还真是

  • 吕蒙为何能轻松拿下荆州?躲过关卡,来看看孙权安插的卧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鲁肃吕蒙人物资料,孙权孙尚香吕蒙怎么配,孙权劝学中孙权劝吕蒙的语句

    于是关羽迅速在荆州布防,留下南郡太守糜芳镇守江陵。而傅士仁则镇守公安,为了防止东吴水军趁机占便宜,关羽还在江边设立烽火台,每座台上设有数十名精兵把守,一旦有情况立马放狼烟,南郡、公安便可迅速做出响应。由此来看,关羽在出征之前他是做好了荆州的防务工作的,但是让关羽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在荆州的所有军事布防

  • 韩国俯首称臣,嬴政过于喜爱韩非子,听从了李斯的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非子受到嬴政的赏识,李斯杀韩非子真相,嬴政为什么不直接重用李斯

    韩国郑城中的韩王安因赵国多次受到秦国的欺负,心中也很害怕。何况,近日秦兵在韩国边境上集结,声言要攻入韩国都城,韩王安废寝忘食,聚集群臣议论对付秦国的计策,最后决定:向秦俯首称臣。十四年八月,韩王安派使臣到咸阳,向秦王政表明自己的心意,秦王政答应了他们。接待他们的时候,赢政问韩使:“韩王安还挂念韩公子

  • 汉初军事家韩信,为刘邦立下汉马功劳,该怎样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死得早还是刘邦死得早,刘邦兵败彭城韩信在干嘛,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

    韩信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淮阴人(今江苏人),当时秦政暴敛,为了抵抗秦朝的暴政,很多农民开始揭竿而起,比如说陈胜吴广等人从这个时候开始起义。一个朝代的政策逼得善良的农民起义,足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到底是多么黑暗,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开始投靠项梁,项梁在诛秦的过程中不幸被章邯打败,在项梁统领项家军的时

  • 汉初三杰,年少时喜欢韩信,为何年老时会更欣赏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初三杰张良韩信,汉初三杰张良聪明绝顶,张良韩信萧何分别是刘邦的什么

    汉初最出名的人物当属“三杰”,这三人分别是张良、韩信、萧何,因为其三人性格、背景完全不同,但是却在时代的“推波助澜”下走到了一起,他们是何等的有缘,有情,有智慧。小的时候最喜欢韩信,因为韩信雄韬武略,一朝拜将,终身为将,能够攻破魏国,消灭赵国,取代齐国,可谓是天下无不震动,最终的四面楚歌更是让韩信迎

  • 汉代文化:跟刘邦学做事,跟项羽学做人,跟张良学做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张良,汉高祖刘邦的用人哲学,楚汉传奇项羽刘邦张良

    史海天地,豪杰无数,但是像刘邦那样会做事的,绝对无人能及,撇开刘邦汉高祖的身份和胜利者的姿态来就事论事,刘邦的会做事一定是排在前面的。刘邦的强大,让他处于任何姿态、处境下都能做事,而且都把事情做对,做好……刘邦一生波澜不断,然而一生都处于不败之地,后人只能羡慕的份。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乡到后来的

  • 诸葛亮偷偷给他留下1位大将,原预防蜀汉亡国,反而刘禅弃之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临死前给刘禅留了一位大将,诸葛亮为何死心塌地的被刘备统治,诸葛亮去世刘禅为何杀了三位重臣

    公元263年,蜀汉运行了近半个世纪后迎来了自己的多事之秋,由于姜维的穷兵黩武,朝臣纷纷上奏弹劾他,让他不敢回朝,率军驻守在沓中,而朝廷内部也是风雨飘摇,诸葛瞻统领的宰相班子无力对付黄皓的专权,蜀国吏治日趋腐败,军力又集中在沓中,内部空虚。他的名字叫霍弋,按霍峻的说法,他是霍峻将军的儿子。当时,霍峻跟

  • 三国:东吴十大猛将排名:黄盖第六,周泰第三,第一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东吴武将黄盖,孙权太史慈周泰最强搭配,周泰 猛将

    1、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太史慈是三国时期东吴实至名归的第一大将,太史慈除了武功高强之外,箭术也十分的出神入化,在三国中绝对是前五的存在。原为刘繇[yáo]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2、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

  • 假如汉献帝落入刘备手里,相比于在曹操手中,下场可能会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在刘备手里的下场,假如刘备和曹操互换地盘,曹丕为什么不把汉献帝送给刘备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刘协在刘备手中的下场定会比曹操手中惨。刘协历史上的结局汉献帝一生跌宕,从即位后就一直像傀儡一般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掌握在手中。与大家知道的不同,当时曹操迎接献帝打的旗号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奉”而不是“挟”,虽然曹操有挟持天子的嫌疑,但名义上还是尊奉天子的,现实中曹操

  • 刘备攻取西川十大功臣:一位引路人,三大顶级谋士,六位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攻西川的重要谋士,刘备取西川完整版视频,西川刘备

    刘备攻取西川历时近四年,其中有不少人在此战中立有大功,今天就来说一说刘备攻取西川十大功臣:一位引路人,三大顶级谋士,六位虎将。一位引路人:张松张松是刘璋的别驾,职位不低有才干,不过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在赤壁之战后奉命出使曹操之际想暗中投靠曹操,因为其貌不扬被曹操轻视,不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