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蒙为何能轻松拿下荆州?躲过关卡,来看看孙权安插的卧底是谁?

吕蒙为何能轻松拿下荆州?躲过关卡,来看看孙权安插的卧底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45 更新时间:2024/2/4 9:24:50

于是关羽迅速在荆州布防,留下南郡太守糜芳镇守江陵。而傅士仁则镇守公安,为了防止东吴水军趁机占便宜,关羽还在江边设立烽火台,每座台上设有数十名精兵把守,一旦有情况立马放狼烟,南郡、公安便可迅速做出响应。

由此来看,关羽在出征之前他是做好了荆州的防务工作的,但是让关羽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在荆州的所有军事布防都被吕蒙一一破解,当荆州落入孙权之手的消息传到关羽耳中之时,二爷都还一脸懵逼,甚至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识此乃是曹操的奸计。

然而,当关羽的哨探赶到荆州之后,发现的确荆州已经被吕蒙所占,并且荆州城中的兵士家属都安好,关羽得知哨探的消息之后,这才相信荆州已经落入吕蒙之手的事实。

从上文的的介绍来看,关羽在出军之前本就已经做好了荆州的防务工作,但是为何吕蒙会轻易拿下荆州呢?基本上吕蒙是没放一枪一炮,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即使关羽在前线调走了大量荆州精兵,但是吕蒙也不至于不放一炮一枪就能杀入荆州,不留一点动静?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在荆州腹地早就已经有孙权的卧底,并且这个卧底会把荆州相关的兵力布置,军事布防全部传输到孙权之手。

如若不然,吕蒙想要轻松拿下荆州恐怕只能在睡梦之中完成。

那么谁才是孙权安插在荆州的卧底呢?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解释,只要分析一下哪些人在关羽丢掉荆州之后,得到了巨大好处即可知道谁才是孙权的内应。

就上述问题简单分析之后,孙权安插的这个内鬼一下子就原形毕露。

首先,在关羽战死之后,荆州之前高管一共有4人投降孙权,第一人乃是公安镇守大将,他就是傅士仁,此人是关羽亲自挑选的大将,其能力非常。

那么这个傅士仁是孙权安排在荆州方面的卧底吗?答案是否定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傅士仁在投降之前乃是由虞翻劝说,当时虞翻说了这样一句话:

吴书曰:翻至城门,谓守者曰:“吾欲与汝将军语。”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於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耳。

从吴书之中记载,很明显傅士仁也只是被诓骗者,当时吕蒙的兵马尚未对公安完成合围之势,然而有了虞翻劝降之词,加之此前傅士仁又对关羽有所意见,心中畏惧关羽,因此傅士仁便投降了孙吴。

其中有一句话叫:“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这句话各位看官怎么理解呢?很明显,当时虞翻已经摆明了说荆州城内已经有了内应,否则关羽在江边设置的烽火又怎么可能会不举火呢?

其二,傅士仁其实也是受害者。此话怎么讲呢?当时虞翻私下给吕蒙发书信,在书信上虞翻这样说道:“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虞翻的意思就是说希望吕蒙采纳,先诈降傅士仁,然后再用傅士仁去诱降麋芳,这样一来即使麋芳不降,也可大大打击南郡军士的士气。

因此,综合来看傅士仁绝非孙权安插在荆州的内应。

除了傅士仁投降孙吴,还第二个投降孙吴的是谁呢?此人正是刘备的小舅子,他就是麋芳。

从上文的介绍来看,虞翻在成功收降傅士仁之后,便把傅士仁带到了南郡,由此一来孙吴兵马便可以利用傅士仁来诈降麋芳,当然了麋芳这个人虽然家里有钱,同时又是刘备的舅子,但是他却是一个死脑筋。

麋芳没有经过多想,便直接投降了孙吴。由此一来,麋芳也成为吕蒙的战利品,最终麋芳成为吴国的将军,他后续的日子基本上在史料当中找不到相关记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麋芳在投降吴国之后,他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据史料记载,麋芳在孙吴被虞翻堵着营门叱骂,但是麋芳却不敢作声。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很简单麋芳绝非当年荆州的内应,否则孙权不可能这么对待他。

从上面简单分析来看,麋芳,傅士仁他们二人并非是孙权安排在荆州的卧底。那么到底谁才是孙权安插的内应呢?我们接下来再来看看另外两个人。

跟随麋芳、傅士仁一起投降孙吴的还有两人,他们便是郝普潘濬

此二人到底是如何投降孙吴的呢?很简单的道理,在虞翻成功诈降麋芳、傅士仁之后,便利用同样的手段将郝普成功诈降,而将军潘濬呢?则是因为之前跟关羽不和,因此在孙权到了荆州之后便直接投降了孙吴。

如此说来,那就非常简单了,孙权安插在荆州的卧底一定是郝普和潘濬之中其中一人了。那么到底是郝普还是潘濬呢?接下来我们细细道来,答案即将浮出水面。

首先来看看潘濬,看看潘濬到底是不是孙权派来的卧底?从史料来看,潘濬是自己主动投降孙吴的。并且在他投降东吴之后被孙权任命为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后来在孙权称帝之后,又拜潘濬为少府,封刘阳侯。

从各种迹象来看,潘濬的确是孙权派来的内应?其实则不然,孙权之所以会重用潘濬,很简单就是留住此前刘备帐下大将的心,如若不然蜀汉日后更加不会有投降东吴的将领了。

还有一点,在孙权入主荆州之后,荆州原来的官员都去拜请孙权,但是唯独不见潘濬,最后孙权硬是把潘濬抬到了殿上。最后潘濬在大殿之上哭得稀里哗啦,最后才向孙权行了礼。

从潘濬的举动来看,他绝对不是内应,如若不然他不会唱这出戏!如果真是内应,很有可能当场就会被荆州城内的关羽士卒斩杀,以泄失城之恨。

如此说来,孙权派来的卧底就只有一人,他就是郝普。

郝普,起初乃是刘备任命的零陵太守。在湘水划界之时,郝普便投降过孙吴一次。可能说到这里,很多看官大人就会觉得郝普肯定会再次投降第二次的可能,因为刘备的小舅子麋芳、大将傅士仁都已经投降东吴。

剩下一个小小的郝普更加翻不起什么浪来,不如投降东吴,以保性命。如此说来郝普的确是嫌疑最大的一人,同时在湘水划界之后,孙权也把郝普给放了。而且刘备也继续让他做零陵太守,说白了刘备可不是一个小白,他之所以会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郝普的最大有生价值。

换句话说,其实在刘备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个郝普必将会反叛自己。同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东吴孙权,最擅长的其实就是诈取,取荆州,包括当年利用“美人计”想赚取刘备都是相同的套路,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孙权他是不计方法的。

因此总结来看,孙权很有可能是在第一次收降郝普之时,就私下许以郝普职权,果不其然郝普在投降之后便被孙权升为廷尉。各位看官友友,觉得谁才是真正的叛徒呢?

总体说来仅凭吕蒙,陆逊等人,想要成功逃过关羽所布置的烽火台。不费丝毫吹灰之力便收降傅士仁、糜芳二人,荆州城中必有内应!

更多文章

  • 韩国俯首称臣,嬴政过于喜爱韩非子,听从了李斯的建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非子受到嬴政的赏识,李斯杀韩非子真相,嬴政为什么不直接重用李斯

    韩国郑城中的韩王安因赵国多次受到秦国的欺负,心中也很害怕。何况,近日秦兵在韩国边境上集结,声言要攻入韩国都城,韩王安废寝忘食,聚集群臣议论对付秦国的计策,最后决定:向秦俯首称臣。十四年八月,韩王安派使臣到咸阳,向秦王政表明自己的心意,秦王政答应了他们。接待他们的时候,赢政问韩使:“韩王安还挂念韩公子

  • 汉初军事家韩信,为刘邦立下汉马功劳,该怎样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死得早还是刘邦死得早,刘邦兵败彭城韩信在干嘛,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

    韩信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淮阴人(今江苏人),当时秦政暴敛,为了抵抗秦朝的暴政,很多农民开始揭竿而起,比如说陈胜吴广等人从这个时候开始起义。一个朝代的政策逼得善良的农民起义,足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到底是多么黑暗,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开始投靠项梁,项梁在诛秦的过程中不幸被章邯打败,在项梁统领项家军的时

  • 汉初三杰,年少时喜欢韩信,为何年老时会更欣赏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初三杰张良韩信,汉初三杰张良聪明绝顶,张良韩信萧何分别是刘邦的什么

    汉初最出名的人物当属“三杰”,这三人分别是张良、韩信、萧何,因为其三人性格、背景完全不同,但是却在时代的“推波助澜”下走到了一起,他们是何等的有缘,有情,有智慧。小的时候最喜欢韩信,因为韩信雄韬武略,一朝拜将,终身为将,能够攻破魏国,消灭赵国,取代齐国,可谓是天下无不震动,最终的四面楚歌更是让韩信迎

  • 汉代文化:跟刘邦学做事,跟项羽学做人,跟张良学做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张良,汉高祖刘邦的用人哲学,楚汉传奇项羽刘邦张良

    史海天地,豪杰无数,但是像刘邦那样会做事的,绝对无人能及,撇开刘邦汉高祖的身份和胜利者的姿态来就事论事,刘邦的会做事一定是排在前面的。刘邦的强大,让他处于任何姿态、处境下都能做事,而且都把事情做对,做好……刘邦一生波澜不断,然而一生都处于不败之地,后人只能羡慕的份。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乡到后来的

  • 诸葛亮偷偷给他留下1位大将,原预防蜀汉亡国,反而刘禅弃之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临死前给刘禅留了一位大将,诸葛亮为何死心塌地的被刘备统治,诸葛亮去世刘禅为何杀了三位重臣

    公元263年,蜀汉运行了近半个世纪后迎来了自己的多事之秋,由于姜维的穷兵黩武,朝臣纷纷上奏弹劾他,让他不敢回朝,率军驻守在沓中,而朝廷内部也是风雨飘摇,诸葛瞻统领的宰相班子无力对付黄皓的专权,蜀国吏治日趋腐败,军力又集中在沓中,内部空虚。他的名字叫霍弋,按霍峻的说法,他是霍峻将军的儿子。当时,霍峻跟

  • 三国:东吴十大猛将排名:黄盖第六,周泰第三,第一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东吴武将黄盖,孙权太史慈周泰最强搭配,周泰 猛将

    1、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太史慈是三国时期东吴实至名归的第一大将,太史慈除了武功高强之外,箭术也十分的出神入化,在三国中绝对是前五的存在。原为刘繇[yáo]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2、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

  • 假如汉献帝落入刘备手里,相比于在曹操手中,下场可能会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在刘备手里的下场,假如刘备和曹操互换地盘,曹丕为什么不把汉献帝送给刘备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刘协在刘备手中的下场定会比曹操手中惨。刘协历史上的结局汉献帝一生跌宕,从即位后就一直像傀儡一般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掌握在手中。与大家知道的不同,当时曹操迎接献帝打的旗号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是“奉”而不是“挟”,虽然曹操有挟持天子的嫌疑,但名义上还是尊奉天子的,现实中曹操

  • 刘备攻取西川十大功臣:一位引路人,三大顶级谋士,六位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攻西川的重要谋士,刘备取西川完整版视频,西川刘备

    刘备攻取西川历时近四年,其中有不少人在此战中立有大功,今天就来说一说刘备攻取西川十大功臣:一位引路人,三大顶级谋士,六位虎将。一位引路人:张松张松是刘璋的别驾,职位不低有才干,不过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他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于是在赤壁之战后奉命出使曹操之际想暗中投靠曹操,因为其貌不扬被曹操轻视,不忿之下

  • 东汉末年霍乱朝纲的董卓,虽然残暴不仁,但其却是个好主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卓秽乱内庭是什么意思,董卓开荒,董卓和皇后吻戏

    董卓之所以能霍乱朝纲,把持朝政,靠的是什么?当然是其手下的军队,从其手下有这么多肯为其卖命的下属来看,董卓作为一个主子,对其下属绝对不会太差。首先先讲其最早的一批手下,众所周知,李傕,郭汜,张济和樊稠是董卓的四员虎将,董卓对这四人是十分器重,董卓死后,这四人虽然向朝廷请罪,但并未说过董卓任何一句坏话

  • 曹操两次招贤,就基本凑齐了自己集团的骨干,而且全都是顶尖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有哪些重要的谋士和人才,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句子,曹操招贤完整视频

    大家都知道,曹操一开始只有自己一人,后来刺董失败后,曹操逃回陈留,才开始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势力,而曹操也很幸运,前期只用了两次招贤,就基本凑齐了自己集团的骨干,而且全都是顶尖人才。第一次招贤,曹操刺董逃回陈留后,发出天子诏令,号召天下诸侯一块讨董,在卫弘的资助下,曹操终于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部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