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人说长平之战,赵括能做到那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事实是否如此

有人说长平之战,赵括能做到那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事实是否如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61 更新时间:2024/2/16 23:47:41

[var1]

在长平之战发生前,身负六国使命的苏秦被刺杀。张仪凭借一己之力,瓦解了苏秦合纵抗秦的防线,留下六国互相计较着各自的利益,失去了整体的大局观,此时秦国有了可乘之机,大举进攻赵国,其余五国做好了看戏的准备,殊不知今日赵国的下场就是明日其余五国的下场。只是那些洋洋自得的君主们并不在意赵国,他们只在乎眼前的领土与钱财。

[var1]

长平之战打了3年之久,当时赵国大将廉颇的想法是慢慢耗,谁能耗到最后,谁就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赵王也知道廉颇的这种想法没有错,但时间一长,赵国的国库必定会虚空,赵国也曾试图向其他国家借粮草,但都失败了。而此时,战士都在前方打仗,缺少年轻劳动力,农业生产能力必然会大打折扣。四十多万的人马在前线打仗,对于古代人口稀少的赵国来说,无异于是失去了国家中一大半的主要劳动力。再加上范雎的推波助澜,换下廉颇这名老将也就是迟早的问题罢了。

[var1]

赵王希望速战速决,不要继续这样耗下去了。廉颇对此战没有必胜的决心,赵王和廉颇谁也不能说服对方。此时,恰好赵括出现了,他十分赞同赵王的观点,赵王也被他的口才折服,二人一拍即合,替换下来廉颇,赵括自己亲自上阵了。

赵括自幼通读百家兵法,文武双全,这放在现在绝对是青年才俊。但是他要干的事是统领四十万大军,与白起这样的战神、与秦国一群不要命的士兵们拼命。或许那时的赵括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会决定赵国的生死存亡。

[var1]

身为主帅,赵括一到达战场后,就中了白起的计谋,损失了一小部分兵力。接着白起又派出不到三万的人马突袭了赵军的后方,阻断赵军后路。再派出五千骑兵将赵军的主力割裂成孤立的两部分,更要命的是还断了赵军的粮道。其后,赵军也展开了长达四十六天的奋战,最后被白起用几乎同等的兵力斩杀了40余万人,也成就了战国史上的一段神话。年级轻轻的赵括也战死沙场,被后人以“纸上谈兵”耻笑了上千年。

[var1]

秦赵对战两年之久,赵国都鲜有溃败。对于秦国的诈败,赵括一上阵就深信不疑,可见对于自己的预估挺高。粮道被截断后,不是主动出击,而是等待救援,最后军中出现了人吃人的局面,而赵军也只能坐以待毙,失去了反抗的良机,可以说是典型的书生思维了。

[var1]

当然,长平之战的失败确实不完全是赵括的原因,但是并不等于他就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口才与文采等他方面的优秀也不能掩盖他指挥的失败,这几者都不能划上等号,人格上的优秀不能掩盖工作中的重大失误!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战胜过秦军的六大名将,其中一位曾重创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其一,吴起。吴起是战国初年的军事家,政治家。其通晓兵家,法家和儒家三家思想,在军事上,为鲁国效劳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为魏国效力时,让秦国一退再退,不仅丢失了整个河西地区,还被秦军压缩到了洛水以西。在楚国时,主持改革,其“吴起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

  • 两千年前,秦国士兵刻下的一封家书,如今读来让人热泪盈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最有名的家书,秦国浪人,秦国士兵家书全文

    [var1]1975年湖北云梦县发掘了一处古墓,规格相对较小,但却出土了两封木牍家书,经研究是2000年前战国末期秦国的一个将士写的,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时间最久远的家书。越是久远的文字也是珍贵,因为在汉朝以前,没有纸张,那些字刻在竹简和木牍都不是很容易,而且时间太长,不易保管,留下的就比较少,所

  • 商鞅惨遭车裂之刑,为何被抓前不奋死一搏,后世却总被诬陷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大趋势,还有他本人的性格与抱负,就决定了他不会造反。虽然根据记载,商鞅本人的脾气并不太好,偏执,孤僻,很难与人相处,也正因为这样才得罪了不少人,包括秦国的权贵,为以后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但是他的抱负却是心怀天下的。[var1]他希望这场变法在秦国能够

  • 你知道赵括有多努力?干嘛还在骂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括真的只会在纸上谈兵吗,赵括被秦军弓弩手射成了刺猬,赵括母亲见赵王

    [var1]很多人认为,赵括无能,只知道看兵书,说起来头头是道,却不会巧妙地运用于战场上。最终,由于他的指挥失误,导致了赵国军队全军覆没,几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和秦国抗衡的能力了。那么事实上,赵国兵败的真相真得是这样的吗,赵括真是一个无能之辈吗?未必是这样,战争的失败也不是

  • 一小山村地底,发现神秘消失古国,被誉为“战国第八大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十大消失古国排名,山洞考古发现神秘古国,历史上神秘消失的五个古国

    [var1] 经过一番研究考察,专家得出结论说这可能是战国时期一神秘古国中山国的遗址,因为挖掘出来的砖瓦上面的雕刻跟战国时期的风格差不多,而之所以不是很确定,是因为史籍资料对中山国的记录非常的少,几乎没有,显得它很是神秘莫测。 [var1] 中山国建立于公元前414年,灭亡于公元前296年。它虽地处

  • 商鞅助秦国成就霸业,为何下场却如此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商鞅怎么使秦国变强大,商鞅娶了秦国公主,商鞅三个月后回秦国

    主持魏国变法的李悝,主持楚国变法的吴起,擅长天使投资的富商兼秦相吕不韦,敢于刺杀秦始皇的刺客荆轲,都出自卫国。[var1]商鞅商鞅也是个卫国人,年少时商鞅就志向远大,且喜好刑名法术,犹崇李悝,吴起。商鞅的母国卫国位于中原四战之地,且国小人少,不适合发展,于是商鞅将自己就业的第一站选在了魏国。魏国曾在

  • 春秋战国到民国,跨越2千年的惊人相似,高晓松:我最怀念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晓松唐宋元明清,高晓松完整版讲宋朝,高晓松解读历史怎么样

    [var1]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周天子势力衰落的时期,那时各诸侯国纷纷脱离了周王室的控制,中原各国出现了小规模兼并和争霸的战争。但此时还未到礼崩乐坏的程度,大家打来打去就是为了一个霸主的称号。另外,各国之间无论是外交还是打仗也是很看重礼法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出兵要名正言顺。到了战

  • 称为当时最强军队的秦国军队中的秦弩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国最强的弩兵,秦国军队霸气场面4k,秦国的弩有多厉害

    [var1]在结构上,秦弩和之前的弓弩对比之下,工匠们做了的改进,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知道,当时的秦弩制造,他们增加了檠木让弩更加的结实,同时改用双弦取代单弦,使弩具有更大的弹射力度。而好的弹射有助于射程的增加,在加强版的秦弩帮助之下,单个士兵在战争中可以消灭更多的敌人,军队的整体战斗水平因此有所提升

  • 战国七雄各自的世界格局,秦国最霸气,周天子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有七雄为什么秦国只灭了六雄,七雄争霸秦国完整版,秦国天子列表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韩国,姓氏:姬、韩,公元前230年,被秦国灭掉。韩国眼中的七雄[var1]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赵国,姓氏:嬴、赵,公元前228年,被秦国灭。赵国眼中的七雄[var1]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魏国,姓氏:姬、魏,公元前225年,被秦国灭。魏国眼中的七雄[var1]请点击此处输入图

  • 作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为何被这对父子当小孩一样玩弄鼓掌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吕布陈登父子,三国正史中真正的吕布,新三国陈登陈珪父子害吕布

    于是陈珪亲自前往游说吕布,说:“曹操奉迎皇帝,辅佐国政,将要征服天下,将军何不与他一起谋划,保住徐州这一片土地平安?如果前去和袁术结亲,那要承担不道义的名声,到时候危若累卵,就非常危险了!”吕布也怨恨当初袁术不接纳自己,于是派人追回已上路的女儿,不但拒绝袁术和亲不说,还把袁术使者韩胤送给曹操砍了。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