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赵括兵败长平

赵括兵败长平

  • 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真的是赵括一人的锅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5:20:51阅读:4731

    [var1]战国七雄这几个字虽然大家都很熟悉,但其实到了战国的中后期,有实力的国家也只有秦国、齐国和赵国这三个国家,乐毅破齐以后,齐国也没有了争霸的底气,这个时候赵国刚因为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强大起来,算是山东六国里边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赵括的战斗就是和秦军进行的,在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了韩国的野

  • 赵括纸上谈兵输了长平之战, 被人骂了数千年, 罪魁祸首其实是赵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3:56:00阅读:2350

    [var1]秦赵之间的上党之争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赵孝成王贪图小利,抢走了秦昭王视为囊中之物的上党郡,为以后的长平之战埋下了伏笔。如愿得了上党郡的孝成王也没忘记秦军的威胁,把老将军廉颇调到了长平去抵挡秦军。赵国得了上党郡没两年功夫,就被秦国重新的夺了回去,秦军进而直逼赵国边境。老将军廉颇确实很有一手

  • 长平之战,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将军能守得住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2:24:43阅读:727

    赵括成了历史的替罪羊。赵括一身本领,而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却没有给他足够的机会让其施展。只一战便出师未捷身先死,历史只给他留下了这样的评价:纸上谈兵,误国误民!而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失败其实在一开始就注定了。但是廉颇和赵括都在赌!赵括赌的是险中求胜,赵括年少轻狂,带着赵王的期待,来代替保守老成的廉颇,一到

  • 长平之战赵括的军事指挥很致命,如果他换种策略,结局或许会好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6:11:45阅读:3988

    当时间定格在战国末期的上空,战争的阴云已经阴森的可怕,狂风暴雨随时准备洗礼人们脆弱的心灵。和秦国强势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东六国的无限衰弱。但,却有一个诸侯国是例外。它就是赵国。[var1]赵国自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赵惠文王的选贤任能,赵国一度实现了战国末期的一次中兴,这就引起了秦老大的极其不满,自

  • 赵括长平战败全军覆没是因为他只会纸上谈兵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11:22:46阅读:416

    在赵括生活的年代,纸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的看法,是后世的人意淫出来的。其实,在赵括那个时期,少年成名的人很多,比如说孙子,现在人读《孙子兵法》的时候,就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轻人写成的兵书,当时的孙子,根本也没有什么赫赫战绩,但就凭一本兵书做敲门砖,也成为了统军的大将。[var1]对廉颇

  • 长平之战 赵括顽强奋战重创秦军 推迟了秦统一六国的步伐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7 18:34:16阅读:2912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暗中较劲,秦赵两军长期对峙,随着公元前260年一场持续46天的残酷、浩大、激烈争锋之后,战场帷幕缓缓落下,秦将武安君走向战神辉煌的顶点,但辉煌的顶点也是他老人家的的终点,不久之后,“人屠”白起被秦昭王赐死,一来是因为长平之战损兵折将,二来是因为功高盖主。与此同时,一顶名为“纸上谈兵”

  • 长平之战惨败,真的就只是赵括一个人的错吗?还有一个人罪不可恕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11:38:00阅读:717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我国历史上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这是一场决定天下大势的战争。经此一战之后,秦、赵两国孰强孰弱自然一目了然。战争本来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代名词,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中,它成就了一个人,那就是一代名将武安君白起。[var1]但是,与此同时,它也毁掉了另一个人,那就是赵括。

  • 长平之战:为什么会爆发战争?为什么赵国换将?赵括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11:38:07阅读:2816

    秦国战略方向秦国坐落在关中平原,地理上三面险阻,虽然有好处但是也限制了秦国对外扩张。秦国要想扩张,那就只能东出,但是东出的方向有一个庞然大物(晋国)。秦国和晋国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秦国和晋国战斗力相持平时,两国亲的和一家人一样(秦晋之好)。但是一旦双方的战斗力不在一个层次,那就要爆发战争。为什么

  • 深度解析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真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6:57:33阅读:4701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后变得越来越强大,在秦惠文王开始秦国在跟东方六国的作战中连连获胜,就连被秦国视为最大威胁的楚国也在公元前278年被秦国攻陷首都,楚怀王也被生擒,楚国被迫迁都从此一蹶不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没有国家能对秦国造成威胁的时候,北方的赵国悄悄崛起。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逐渐强大起来,并

  • 长平之战中,赵国败得并不冤,只可怜赵括背了黑锅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 8:34:57阅读:2416

    [var1]赵括发明了"纸上谈兵"的成语,所以在后世他的名声并不好,但仔细看看史料,就会发现,虽然赵括最终战败了,但他并没有投降,而且是战斗到最后一刻,完全符合一个军人应有的气节,再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能算是赵括的,原因还有许多。长平之战过程中,秦国和赵国都换了主帅,其实临阵换

  • 长平之战的赵军,真是毁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专家:我们错怪他千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5:30:31阅读:1300

    [var1]长平之战的失策,真的是毁在纸上谈兵的赵括手上吗?也有专家表示,其实我们错怪了他千年,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原因。首先,“纸上谈兵”不应该成为一个黑点。至少赵括熟读兵书,总比没有任何经验的大老粗要强,而过去的名将,韩信和霍去病,同样是年轻时期,没有任何经验,却能够大破敌军,也能说明一个问题。而一

  • 长平之战的责任真的在于赵括?其实开战时赵国的结局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19:32:12阅读:3358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规模少见的大战,秦国、赵国双方各自动员数十万人,那是一段极具悲剧性的、波澜壮阔的、血腥而且具有转折的战役历程。长平之战,相持三年,赵军落败,40万赵国将士的生命消逝,赵国由盛转衰,历史也把这样的重责推到了赵括身上。当我们正视这段历史时就会发现,赵括这样一个以身殉国的忠勇军人,被打在

  • 长平之败的隐情,赵括不是主要责任人,该负责的是赵孝成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9:53:17阅读:2241

    [var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一个大变革时期,当时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今后几千年的走向。在战国中期至后期的这段时间里,估摸着长平之战是最受关注的,因为长平之战也是秦国走向强大的一个重要证明之一。原本秦国只是想要韩国的上党地区,怎奈赵国在这个时候横叉了一杠子,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长平之战,从此赵国失去了

  • 赵括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长平之战责任是否在他?白起曾这样评价

    历史解密时间:2024/3/2 13:28:32阅读:572

    赵括,这位被世人认为纸上谈兵,差点葬送赵国的人物。不仅使自己命丧疆场,还使得四十多万赵军成了白起刀下之魂。然而,有人却说赵括是个用兵的天才,长平之战的失败,是不能归罪于赵括的。那么,赵括到底是天才还是蠢材呢?[var1]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国的

  • 长平之战被围后,有上十万大军的赵括为什么突围不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8:21:33阅读:4678

    [var1]古代战争史上仅此一例的一比一包围赵国内力雄厚,堪称五绝级别的顶尖高手。然而,面对秦国这位中神通,赵国内力逐渐不支。在内力即将耗尽的情况下,赵国选择了变化打法,不再站着不动拼内力,而是选择拼招式。于是赵括替换下了以守为攻的廉颇,成为了长平之战赵国的最高统帅。历史给我们的答案是范雎谣言导致赵

  • 长平之战,赵括之母曾阻止悲剧发生,赵王不听,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 17:06:59阅读:4195

    [var1]长平之战,流血漂橹,何其惨烈。作为赵国的军事统帅,赵括自认为“天下莫能当”,结果却成了“纸上谈兵”。南宋文学家徐钧曾有诗云: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这首诗讽刺了赵括纸上谈兵,最终害得40余万人被杀,还提到一件事,就是“一败谁能逃母料”,赵括的母亲对

  • 赵括创造了军事历史的奇迹,长平之败,只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4/3/7 11:56:42阅读:2739

    [var1] 长平之战,赵军战斗中死亡二千人外加一千个跑的慢的被干掉了,秦军也战斗中死亡一千五百人,最后杀敌三千自损一千五,至于全歼一万赵军,你给个办法全歼一万赵军?而赵括就是能创造奇迹将赵军送的一干二净。秦军之所以能包围赵军就是因为赵军后方空虚。按后世视角看上党就不能要,赵王把自己国力估计高了,打

  • 纵观长平之战,廉颇方式也是有问题的,但比赵括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14:16:03阅读:3786

    [var1]赵国没粮了,外交上又面临失败,得不到齐,魏和楚的援助。在比拼国力上赵国已经输了,说已经坚持三年为什么不再坚持三年的话倒是真的纸上谈兵。没粮意味着哗变,一触即溃,那在这之前用力赌一把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赵括在被围后依然能够阻止突围,并且死于突围之中也表明他还是有统军能力的。在面对强大的秦国面

  • 长平之战惨败真的全怪赵括?赵孝成王临阵换帅才是最大败笔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3:41:13阅读:2993

    据《史记》中的记载:赵括之母在得知儿子被赵孝成王任用为长平赵军的主帅时就曾前去找赵王,然而她并不是前去感谢大王重用自己的儿子为帅,而是去劝说赵孝成王不要任用自己的儿子为帅,赵括的母亲深知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丈夫赵奢相比根本不适合带兵作战。赵奢是赵括的父亲,是赵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曾在对秦的“阏与之战”

  • 长平之战赵国为何会输?赵括只是最后一环!战场外,赵国早就输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7 3:46:32阅读:230

    秦国左庶长王龁已经率大军占据上党,占据了地理优势;赵国上卿廉颇率领的赵军只能驻扎在长平防守。[var1]两军初一接触,赵国就吃了大亏;首先赵军发现秦军斥候,于是击杀了几个秦军斥候,但是没想到秦军斥候反过来斩杀了赵军裨将茄;其次,在正面交战中,王龁击败赵军,攻占了赵军的二鄣城,并斩杀四名赵军都尉。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