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微服出巡偶遇茶叶老人回宫后连杀三人,铁血手腕连接康乾盛世

雍正微服出巡偶遇茶叶老人回宫后连杀三人,铁血手腕连接康乾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13 更新时间:2023/12/17 7:37:25

清朝统治全国两百多年,最强大的就是康乾盛世,康熙和乾坤祖孙两位帝享誉盛名,夹杂中间的雍正却被清朝文人黑出了翔,名声形象奇臭无比。

在许多野史和艺术作品中,雍正作为刻薄寡恩的暴君,总是不得好死。要么被刺客吕四娘砍头,要么被宫女下毒,要么被甄嬛活活气死。

著名历史学家易中天评价雍正,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

雍正感情丰富,性格刚毅,嫉恶如仇,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揉不得半点沙子。

有一次雍正微服私访,在山西一家茶叶店休息时。发现茶叶的味道跟宫里的贡茶味道一样,就问卖茶的老人,茶叶是不是黄山毛尖。

茶叶老人知道遇见了行家,回答说,“客人果然是有识之士,这是最上等的黄山毛尖,我大儿子前天刚从徽州带过来,只带了百斤不到。”

雍正验证了自己的猜测,很是欣慰。问老人要了两斤茶叶,以示打赏。给钱的时候才发现,老人的茶叶,只卖500文一斤。而宫中御用的茶叶却要三十两一斤,价格足足差了六十倍。

雍正面色铁青,带着随从称了两斤茶叶匆匆离去。回宫后雍正彻查皇宫,发现内务总管和皇太监,联合京城商人贪污受贿,中饱私囊,雍正果断把这三人抄家问斩。

康熙晚年困于九子争斗心力憔悴,一直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导致官僚腐败,雍正当了四十年皇子,常年混迹在官僚体系中,深知吏治不清贪害无穷。

刚登基的时候就一针见血的指出贪官的弊病,“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曰‘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何谓也”

沽名钓誉,中饱私囊。历来是贪官的特色,雍正的总结不管是放在以前的朝代,还是放在未来几百年以后都相对适用。

雍正也不是一开始就喜欢高举屠刀,他也曾接受山西巡抚的建议,实施火耗损归功和高薪养廉等政策,追查到贪官污吏地方亏空后,会限期三年如数不足。超过期限没有弥补亏空的才会被从重处理。

可惜收效甚微,贪婪是一种无法治愈的原罪。人总是希望占有更多的资源,满足自己的欲望。即使自己根本挥霍不了那么多东西,也会囤积起来留给子孙后代。雍正查贪官就像割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

割韭菜这事儿,非常暴利。别人天天割韭菜都是乐疯,搁雍正身上确实气疯。位极天下雍正作为九五之尊,他从贪官污吏身上割下的韭菜,都是从百姓身上刮下来的民脂血膏,每一两银子都流淌着淋漓的鲜血。

查不尽,管不完。雍正只能效仿明太祖的做法,对贪官污吏重刑重典。高举屠刀,杀到贪官闻风丧胆。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南怀瑾曾评价说,清朝入关定鼎八十年,雍正作为第五任皇帝,内肃权贵,不避亲疏。外立纲常,赫如烈日。使人不敢欺,亦不可欺。

清史专家杨樵评价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是没有雍正十三年如一日,宵旰焦劳勤政整饬,满清早已衰亡。

这个说法相对客观,自古以来都有胡虏无百年之运的说法。入驻中原的少数民族,很少能够统治全国一百年以上。雍正出现在百年之末,硬生生的打破魔咒,把清朝国运又延续了一百多年。

雍正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不仅弥补了康熙连年征战的国库亏空,还留下了六千多万两白银,清朝国力空前强大。没有这些家底的话,风流倜傥的皇帝哪有闲情雅致,六下江南在大明湖畔卿卿我我。

雍正之后,清朝一路衰颓。清史专家曾提出假想,如果雍正寿命像他父亲一样,多活十一年政局会大有不同。如果雍正的能像乾隆一样长寿,多活三十一年,政局变化之大甚至可以改变未来的国运。

可惜,雍正一生都在收拾康熙留下的烂摊子,斗兄弟斗贪官。执政十三年呕心沥血勤于政事,注定无法长寿,只能像自己遗照里说的,志愿未竟,不无微憾。

以史为鉴,通古今之变,讲疯癫之言。追求自由与成长,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古代此罪名如果成立,官府不管,老百姓自行处死,其中清朝规定最为离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六十岁以上要被处死吗,古代最可怕的处罚方式,古代最不宜犯的罪

    诸如凌迟处死、五马分尸之类的刑罚可以说是残酷无比,这等制裁必须由朝廷出面代表公权力执行,任何私人都不能滥用私刑。但是在中国古代有一种罪行,如果罪名果真成立,官府会默认民间的老百姓自行处置。这种罪行叫做“私通”。那么什么叫做私通呢?这种罪名的划定是十分严格的。首先,必须能在床上抓个现行,拥有人证,其次

  • 乾隆对叔叔说:你以后不用跪拜!叔叔死前后悔:我不该当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对叔叔说不用跪拜,乾隆死前,乾隆的皇叔上朝跪拜吗

    客套话是中国人的传统,无论是在工作中,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都会遇到客套话。什么是客套话呢,就是话不对意,你听起来是这个意思,其实人家要表达是另一个意思,人家之所以这么说,只不过是为了让你高兴罢了,你可千万不要当真,否则轻则闹笑话,重则会有严重的后果。清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他虽然

  • 明朝凌迟到底要剐多少刀?一太监被凌迟处死,财产总额堪比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监和珅,纪晓岚和珅斩死太监,和珅和太监谁有钱

    事实证明刘瑾做到了,而这得益于明朝后来昏庸无能的皇帝朱厚照。早在朱厚照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刘瑾就刻意接近他。最终凭借自己的巧言令色和油嘴滑舌,深得朱厚照的信任,而刘瑾也因此成为了他的贴身太监。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弘治帝突然驾崩,皇太子朱厚照自然而然的登基成为了新一任皇帝。而一直跟随自己的太监

  • 清朝灭亡了100多年,为何清皇陵还有守墓人?谁在给他们开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守陵人除了负责防止盗墓贼外,还负责皇家祭祀的各项事宜,而这一点对于八旗子弟而言无疑是光宗耀祖的。不过随着清朝的不断衰败,守陵人的工资和待遇也在不断降低,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八旗子弟不愿再担任这个职位,而这时也开始出现汉人守陵人。其实直到如今,清皇陵依旧还有着守陵人的存在,那么,清朝已经灭亡了100

  • 清朝最惨的总督,自比海上苏武,印度人买票参观,后绝食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叶名琛出身于湖北汉阳,从小刻苦读书,后来在咸丰年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由于为政能力比较突出,从广东巡抚升迁至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主持两广军政和洋人外交事宜。1857年12月28日,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发动了蓄谋已久的进攻广州的计划,两广总督叶名琛推行自己的“六不战略”,即不战、不和、不

  • 为何清朝士兵都是反戴腰刀?这样实在太别扭,抽刀砍人时不麻烦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腰刀为何反着佩戴,景颇腰刀,甘肃保安族腰刀图片

    封建王朝时期总是政权更迭频繁,战争也是时常发生,所以一个国家的军队要时刻准备着,以备不测,同时为了方便作战,古人也是尽量精简装备或者是对武器进行改良,这样便于士兵更好的应对战场,可是在清朝时期士兵在佩戴武器的时候居然是反戴腰刀,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要知道我们正常人都习惯从正面拔刀的,要是从

  • 乾隆最怀念的“启蒙”宫女,死后地位仅次于皇后,70岁还为她作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最重视的女人孝贤皇后,乾隆出身最显赫的妃子,乾隆最敬仰的皇后

    在古代的时候,一般皇子或者是皇帝在大婚之前,都会在秀女或者是宫女当中选出几位,给皇帝或者是皇子做生理启蒙。一般情况下,这些女人由于身份低微,再加上皇帝那么尊贵的人,并不想让人们记住自己生涩的一面,这些女子后来很少有得宠的。但是乾隆的一位“启蒙”宫女却非常特殊,不仅成功得宠,甚至在乾隆七十岁的时候,还

  • 乾隆最小的儿子,从小不学无术混吃等死,靠着父兄宠爱幸福了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最小的儿子和最大的孙子,历史清朝乾隆皇帝最小的儿子,乾隆皇帝最小的儿子是谁

    在古代的时候,生在帝王家里是人人都羡慕的,生来就什么都有,锦衣玉食,受人尊敬,而且还有可能成为皇帝。这种羡慕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在皇帝的儿子们当中,并不是越有出息就过得越幸福,有时候碌碌无为反而能过得幸福,比如乾隆最小的儿子。 乾隆最小的儿子十七皇子永璘是令妃所生,当时令妃已经是皇贵妃,虽然不是皇后

  • 和珅自知必死无疑,在狱中写一句张狂的诗,此人知晓后却懊悔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和珅临死前留下28字预言诗,和珅临死时留下两句诗,和珅狱中望月写的诗

    大家都知道,为了庆祝乾隆大寿,英国国王曾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前来中国,据资料揭露,当时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这一英国使团,然而却在接见礼仪上,双方意见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毕竟英国使团的成员都不愿意三拜九叩,在这样的情况下,聪明的和珅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谋,原来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要求英国使团成员像觐

  • 天京陷落前,一忠臣请求洪秀全迁都再战,他却说一句不可思议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任人唯亲,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提出什么,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又做了哪些努力

    而李鸿章则率领淮军,并且勾结常胜军一起攻取苏州等重镇,左宗棠也是率军步步紧逼。坦白来说,当时天京城已经被湘军和淮军团团围困,死守已经毫无意义了,正在如此关键时刻。太平军内部将领苗沛霖突然叛变陈玉成,导致陈玉成被诛杀,太平军实力更加不济。据史料记载,1862年12月4日,苏州城被攻陷,李秀成急忙回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