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双尾猫
字数:3274,阅读时间:约9分钟
编者按:作为一个开国时地位不高,但是在春秋时期称霸南方,并且在战国七雄中一度方圆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大国,不少两湖的网友为楚国感到可惜,觉得楚国这么强却没有统一七国。为何楚国最终没有完整统一中国的任务,其中一个原因是认为楚国国力聚集性差,封君太多导致楚国无法完成统一。《韩非子·和氏》对此评价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民之道也。”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本文就来说一说楚国的封君对楚国的影响。
[var1]
虽然从竹简来看,在封地内,有封君派遣一定官员,但是和楚王派遣官员是并行的,并有错开。同时因为宗室成员在楚国差点亡国时的贡献和宗室争斗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楚国开始搞封君来团结宗室贵族。
既然大家都有封君,那为何楚国的封君被认为是削弱楚国的原因呢?
首先关键一点是太多了。楚国封君有多少呢?何浩统计楚国封君共62个。其中见于文献者仅17个,通过考古发现确认的有45个。杨宽《战国史》统计楚国的封君为50个,郑威《楚国封君研究》统计为64个。
根据何浩先生的考证,已知的楚国封君在楚惠王时有13名,在楚悼王时1名,肃王时2名,宣王时5名,威王时3名,怀王时23名,顷襄王时9名,考烈王时2名,幽王时1名,还有3名时代不明。
而且这只是考证出来的封君数量。
所以吴起才说楚国封君太多。
楚国比较有名的封君家族,除了春申君以外,还有被称为东南叶氏先祖的叶公家族,
[var1]
像鄂君启的封地“鄂”为河南南阳的西鄂,这个地方即使在今天也是优秀农业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还是连接江汉与中原的南北交通的要地。从这一块封地中,每年获得的租税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位封君虽然在权力上,可能无法影响楚国,但是在经济待遇上绝对没有亏待。
像鄂君启这种,专门占着当时的好地方核心区的封君不少。在对楚国众多封君中的封邑地望的考证中,大约有47处可考。其中河南省18处,湖北省16处,安徽省6处,湖南省3处,江苏省2处,江西省2处。
在南阳盆地和淮上汝颖地区的封地最多,这意味着这些封君的领地基本在楚国的核心区,在当时这些地方可都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和手工业地区。这就相当于一大块蛋糕中最好的一部分,被楚王的各种亲戚们分割。虽然吴起把一部分贵族迁居到新征服的地区,但是从后来看,楚国依然有大量封君在核心区。
虽然楚惠王时期,封君有13个,数量不如后来楚怀王时期,但是在吴起改革前,封君的地盘非常大,包括州、邑、里三种地区。有的封君领地甚至跨县,一些封君还可以世袭。
[var1]
虽然楚国的贵族分散了楚国的动员力,但是并不等于说封君只有坏处。从屈原的诗作来看,不少楚国贵族对楚国和楚王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包括对秦作战失败的楚怀王,楚人依然怀念。
在秦国灭亡楚国的过程中,楚国贵族依然相继组织抗争,陈胜在起义时依然打出光复楚国的旗号,在出土的一些西汉不少文献中,依然把陈胜视为王者。
而西汉也被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是楚文化的延续。而且楚国并没有发生类似晋国的三家分晋和齐国的田氏代齐的现象,作为一个西周时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到战国时期几乎占据大半个中国南方(一度渗透到贵州福建)的广域国家,并且让这个国家的国民保持很强的认同感,可以说楚国的政策和体制还是相对成功的。
▲鄂君启节
参考文献:
《楚国封君封邑地望续考》何浩 - 《江汉考古》
《吴起变法后楚国封君领地构成的变化》郑威 - 《历史研究》
《楚国宗法封君的特点》辛明 - 《卷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