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唐高宗李治外,李世民的儿子为何无一得善终?

除唐高宗李治外,李世民的儿子为何无一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47 更新时间:2024/2/7 22:56:39

然而杨坚想错了,皇位的诱惑远远大于兄弟间的手足情深,为了梦寐以求的太子之位,隋炀帝杨广、太子杨勇、蜀王杨秀、汉王杨谅相互间尔虞我诈,只有亲王杨俊沉溺酒色(早殇),隋文帝的五个儿子几乎就没一个有好下场。

唐高祖李渊吸取隋文帝的教训,早早的确立了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建成居长,管理政务,为储君;世民居次,掌管军事,为臣子,兄弟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貌似大唐基业牢不可破。但很快玄武门之变改变了历史,兄弟相残的惨剧再一次发生。

李世民在玄武门不仅将建成和元吉杀死,而且为了防止侄子们的死灰复燃,连带着把建成的五个儿子、元吉的五个儿子都给杀了,一了百了。最后,在逼迫下,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

唐太宗却失败无比,他的十四个儿子除了九子唐高宗李治外几乎全部不得好死,,就剩下一个昏庸无能的李福勉强延续了李世民的血脉。

长子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所生长子,也是李世民最看重的孩子。作为长子兼嫡子,李承乾简直就是李世民的心头肉,年幼的他聪明伶俐,善良孝顺,简直就是帝国梦寐以求的接班人,于是李世民早早的册立李承乾为太子,并任命于志宁和张玄素两位大儒教导自己的学生,希望把他培养为不逊于自己的明君。

但由于未知原因李承乾患上了足疾,而且还无法治愈。从此以后走路都得得一瘸一拐,由正常人变成跛子,让李承乾心态大变,开始疑神疑鬼,他害怕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变得偏激而暴躁。

史书记载四子李泰是个大胖子,但这胖子却“聪敏绝伦”,他在文学上所展现的才华让唐太宗欣赏爱惜不已,皇帝不但对四儿子赏赐有加,而且还在李泰的魏王府置文学馆,给了他招揽学士的权力。李泰也不负父亲期望,他和幕僚们精心编纂了《括地志》献给太宗。

李承乾在身体缺陷和父皇偏爱弟弟的刺激下开始胡作非为。终于有一天李承乾决定谋反,未果,被抓住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李承乾的倒台让李泰欣喜若狂,本来父皇就最喜欢我,现在这太子之位舍我其谁!太高兴了足以让人失去理智,于是李泰对着父亲撒娇说自己死后一定会杀了唯一的儿子,把皇位让给弟弟。褚遂良冷冷的对唐太宗说弟弟哪有儿子亲?现在魏王连儿子都敢杀,那兄弟们哪还逃得了?

于是李世民开始了做痛苦的取舍,如果立李泰,以他阴毒狠辣的手段不但是李承乾,连小儿子李治都得完蛋,如果立年纪小、性格好的李治,兄弟们还能有一条活路。在李泰的骚操作下,李治反而成为最后赢家,辛辛苦苦十几年的李泰则被贬到地方去当濮王。

二儿子楚王李宽,很早就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当儿子,也比较惨,很早就死了,属于早薨。

三儿子吴王李恪,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作为前朝余孽之后,李恪在朝中经常遭受若有若无的鄙视和排斥,在这种环境下李恪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勤学文武,被太宗夸赞这孩子像自己。在李承乾和李泰都被废黜后万念俱灰的李世民曾经想过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

五儿子李佑,属于纨绔子弟,脑子一热决定谋反,被废为庶人并被赐死。

六儿子李愔,是吴王李恪的亲弟弟,属于“朽木不可雕也”的类型,先去虢州当刺史,后在封地上胡作非为,又被贬到黄州,最后一纸命令废为庶人并流放巴州,在流放地落寞死去。

七儿子李恽,老七和老五老六差不多,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货色,高宗继位后对这哥哥倒也没怎么为难,还封他为蒋王,但在唐高宗上元元年,有人诬告李恽谋反,高宗派人前去追查,李恽竟然因此自杀。

八儿子李贞,在李世民众多不成器的儿子中,李贞算是“矬子里拔将军”,他能骑射,好文学,在行政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能力,在民间他与老十纪王李慎齐名,被百姓们尊称为“纪、越”。但李贞虽然文武政务均能上手,但就如同蜻蜓点水,样样皆会但又样样不精,所以名声虽好,但终究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武则天时代,起兵反周结果被轻松镇压,最终服毒自尽。

十儿子李慎,和老九李治共有贤名,但这位哥的特点是胆小,面对武则天的咄咄逼人,李慎选择了隐忍退让,他的愿望是保住自己一亩三分地,平日有老婆孩子热坑头就行,当李贞劝弟弟一起反武时被李慎果断拒绝。不过武则天早就把李唐宗室当成篡位路上的绊脚石,选择当顺民的李慎也没逃过一劫,个借口给杀了。

十一儿子李嚣,早死(死于贞观五年,还未成年),无后嗣。

十二儿子李简,早死(死于贞观五年,还未成年),无后嗣。

十三儿子李福,是李世民的诸多儿子中唯二得善终的。李福的优点是懦弱,最大特点是无能,所以不管是李治还是武则天,对他都颇有些看不起,这样的轻视正好成了李福的保命符,让他安然逃过了武则天的屠刀。李福未活过四十便去世了,虽说是善终,其实也是短命早死。

十四儿子李明,唐太宗的幼子,被武则天莫名安了个罪名:与废太子李贤勾结,意图不轨,没有任何理由的将王位剥夺,流放到黔州。

更多文章

  • 安禄山军队强大,士兵众多,为何安史之乱不到十年就被平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禄山安史之乱被谁平定的,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安禄山为什么能发动安史之乱

    相比较来说,李世民即位后,创造的贞观之治是历史上罕见的盛世之一。到了李世民的晚年,经历了与李渊相同的感受,就是皇子开始为皇位有了想法。最终的情况就是李世民只能够选择李治继位,否则其他皇子都会大开杀戒,这一点绝不是李世民想要看到的。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皇位,当初的太子李承乾甚至发动了兵变。这让李世民非常

  • 奸宦李辅国敢欺负皇帝,唐代宗除掉他还得派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辅国简介,唐代宗为什么打李辅国,唐代宗为什么反将李辅国杀死

    李辅国,原名李静忠,长相奇丑无比,40岁之前毫无作为,进入东宫服侍太子李亨,逐渐成为李亨的心腹,进入了皇权的核心。李辅国的性格“外恭谨寡言而内狡险”,这与他在40岁之前的卑微生活有很大的关系,身体的残缺,面目的丑陋,长期受人驱使的压抑造成了他心里的扭曲,对财富和权力异常贪婪。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

  • 李世民仰仗的老臣,最后惨死,原因是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临死前得罪一个惹不起的人

    自己做官的方式也一直走下去,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最终,长孙无忌也惨死了。他被陷害叛国,上吊自杀。可以说,李世民在位的时候,长孙无忌确实尽职尽责,不遗余力地分担皇帝的忧患,解决困难,懂得如何温和,并要求降职。他可以说是一位忠诚的臣子。然而,在选择立太子时,长孙无忌有点私心。可以说,正是他

  • 五胡乱华到底有多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五胡之乱完整版,五胡之乱到底有多恐怖,王立群讲五胡十六国

    五胡乱华是如何产生的呢?所谓五胡,其实是一种泛称,包含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比较强的少数民族,还有乌桓、丁零、卢水、铁弗等众多较弱的少数民族,统称为五胡。五胡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匈奴了,它曾经是那么强大,逼得汉高祖刘邦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作为和亲,文景时期也继续和亲策略,但汉武帝继位之后,采取了对

  • 为什么唐太宗的嫡三子李治能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李治,李治和唐太宗谁厉害,唐太宗李治是什么病死的

    这番话,震惊了唐太宗,也断送了李泰的夺嫡之路。于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夺嫡,却双双成了输家。唐太宗李世民的嫡三子李治,最终成为太子,登上皇位。此外,国舅长孙无忌的态度,也影响了太子之位的归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一任太子,是李承乾。李承乾,是

  •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灭掉薛丁山一族?有何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杀了薛丁山多少人,薛丁山被武则天杀掉的吗,武则天杀薛丁山没有

    唐朝薛仁贵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神将”级别人物,在贞观末年的高丽战场中,薛仁贵甫一出道就白衣飘飘,成为战场上的一颗明星,杀得敌人抱头鼠窜,最终被唐太宗赏赐封官,恢复了他出身于“河东薛氏”该有的地位和待遇。因为薛仁贵的崛起,薛家从此扎根大唐成为望族,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后人似乎看薛家的故事太具有“可塑

  •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在李显前面死的吗,李显复位后武则天的结局,武则天和李显复位了吗

    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武则天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厉声质问:“是谁在作乱?”宰相张柬之答道:“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意图叛乱,现已被诛。”武则天并不理会他,而是对着李显说道:“事情办完了赶紧回你的太子东宫去。”一时间所有的人都十分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可惜拉弓没有回头见,最后还是桓彦范硬着头皮站出来接话

  • 为什么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不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死后李渊为何不杀武则天,李世民为何不杀秦琼,长孙皇后劝李世民不杀魏征

    我们今天来分析一下李世民为什么不杀功臣呢?一:李世民其实想杀功臣,但先礼后兵一般的功臣分为两大块,一块是文臣集团,一块是武将集团。文臣集团是没有兵权的,所以皇帝忌惮的一般都是武将集团。李世民手下有名的武将有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这些将军都是身经百战,如果要造反,李世民很难对付!那么李世民是如何

  • 隋唐时期的程咬金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程咬金简介,隋唐时期程咬金在哪里,隋唐历史有没有程咬金

    程咬金是济州人,他的家族世代为官,从小就非常的善于骑马射箭,现在关于程咬金的小说或者电视形象越来越多,其实在电视中和小说中,程咬金的形象是被夸张了的。但是本身的骁勇善战与勇猛的特点还是没有变化的,只是程咬金用的武器并不是我们所知道的斧头,而是槊。程咬金生在隋末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程咬金正值少年,而隋朝

  • 《唐朝诡事录》里的主角团,让我想起了一部22年前的古装悬疑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刚刚看完《唐朝诡事录》1-6集,再加一半的第7集。经历了长安红茶一案之后,现在的探案小分队已经配置齐全,有智囊有武将还有医师,妥妥可以三人组团下副本的节奏。而且费鸡师的饮食偏好里还有“吃鸡”,感觉可以联想的空间更大了。对于长安红茶案,叶秋臣有一些感受想说。我知道有很多朋友已经看完了大结局,对于这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