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桥兵变:赵匡胤自导自演的完美大戏,却忽略了一点留下无穷隐患

陈桥兵变:赵匡胤自导自演的完美大戏,却忽略了一点留下无穷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97 更新时间:2023/12/10 5:57:27

古代皇帝一般不亲征,柴荣却喜欢亲征,而亲征很容易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也容易让朝堂出现无法预料的变数,更容易造成自己受伤。

赵匡胤得到柴荣赏识,应该就是因为他救过柴荣一命。而从结果来看,柴荣的短命也与其亲征落下病根有很大关系。

柴荣死得早,这是接下来整个中原的转折点。柴荣还活着的时候,五代十国当时人口差不多2500万,后周就差不多有1000万,下面的国家当中最接近的南唐也才500万。这种情形下,后周已经有压倒性优势了,根本就不需要着急打南方。

柴荣的基本方针是先与南方打就行,重点是先北上收复幽云十六州。因为这个时候辽国已经很强了,再拖下去等辽国完全站稳,基本就很难夺回来,可是没想到和辽国打到一半,柴荣身体就扛不住了。

接下赵匡胤上位就改变了方针,先统一南方的国家,等稳定后卫后再打辽国,这样自己是强了,但是辽国也彻底在幽云十六州站稳了,这时候朝再去打,难度要比后周打的时候大得多。

陈桥兵变应该是在柴荣快死或者已死的时候,就开始计划了。首先必须承认赵匡胤的能力,包括他打仗的能力、拉拢人心的能力。

辽国进攻的消息肯定是假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自己能抓住军事权力。有些节度使还真的支持赵匡胤登上皇位,所以假消息应该是这些人发的,至于消息肯定要分真假,但古代由于交通和通讯问题,不可能完全核实得了消息的真假,而且更大的可能是赵匡胤把控了情报网,加上一些官的配合.

要是消息是真的,赵匡胤就算是借着这次机会上台,他也必须派兵去抗敌,但实际上他快速地登上帝位后,并没有派兵去北方支援。可见这消息就是他派人放的,这样也就理解了他没派兵去北方抗敌的行为。

赵匡胤肯定是和宰相范植合谋的,他一个人完全没这个权限操纵,而且他不太可能控制得了文官。五代十国的时候,虽然是武人治国,但文人却看不起武人,因为武人喜欢搞政变,也就是我们说的没节操、没底线。

很多文人都讨厌武人,因此赵匡胤肯定控制不了文人,但范植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达成这些目的。范植最后的质问,更像是两人合演,让赵匡胤称帝更为合理合法,算是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罢了。

赵匡胤兵不血刃地改朝换代,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赵匡胤很会拉拢人心,从他能做得这么精细的改朝换代,并成功登上帝位来说,别人认为的不可能,在他这里就能想到和做到。

赵匡胤是历史上大朝代更替时没出大问题,几乎没流血就做到的人。几乎可以说就像我们每天正上下班,然后第二天公司虽然被收购换名称了,但所有一切都完全照常运作,毫无违和感一样。

陈桥兵变,无疑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完美大戏,看起来天衣无缝,但赵匡胤小看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忽略了他的野心和手段。

虽然,当时的赵光义还小,赵匡胤没有把主要任务交给他,有史书说赵匡胤是为了保护赵匡胤,把他支开了,他并不在陈桥驿那里。但无论怎么样,赵匡胤肯定知道整个政变过程。

所以,赵光义最后的上台,从某种意义说,也是学着兄长赵匡胤的手段。唯一的区别是,赵匡胤在当时那环境,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好局面;赵光义则未能做到尽善尽美,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

宋朝没能完成大一统,与赵光义有很大关系。赵光义的后代都不能打,所以只能被别人欺负。等赵光义的后人真的还给赵匡胤一脉皇位的时候,那时候的宋朝早就无力回天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为什么他的儿孙会被朱元璋处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怎么对待宋濂,宋濂和朱元璋结局,明宋濂简介

    在古代,一旦家里有人被处死,基本上都会受到牵连。而这与家里有人做什么官并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在大明早期,很多开国功臣都被杀了,甚至自杀因为牵连到其他案子而被杀了。尽管宋濂是明朝的开国文臣之首,但客观说这只不过是朱元璋为了拉拢人才,说的客套话。他的权力并没有多大,与另外两位李善长以及刘伯温差距不是一点

  • 面对当年欺压他的地主,朱元璋非但没有惩治,反而送上一份大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被地主羞辱的朱元璋,朱元璋当皇帝怎么打他的地主,朱元璋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吗

    朱元璋的童年可谓是有些凄惨,他的长辈们大多都是拖欠税款者,经常四处躲债。贫穷与饥饿充斥着他的生活,没钱读书的他,从小就在田里给地主放牛,以此为生。公元1344年,16岁的朱元璋又遭遇悲剧。因自然灾害过多,没有收成,路边尽是饿死的人的尸体,朱元璋的父亲,母亲,他的哥哥还有侄子等人都相继饿死。面对死在床

  • 宋朝最窝囊的皇帝,被自己的皇后逼成了神经病,最后丢了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十大窝囊皇帝,宋朝皇后受金人羞辱,宋朝皇后何宝芝

    宋光宗赵惇,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庄文太子逝世后,孝宗认为光宗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想立为太子,但因为按长次轮

  • 古代如何休假?唐朝宋朝假期最多,但是在这个朝代就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与宋朝之间的朝代,唐朝休假制度,宋朝为啥没有沿袭唐朝的衣着

    那么在古代,老百姓自然是没什么假期的,而作为统治阶层的官员们,工作之余还是可以休假的。只是朝代不同,放假的制度也是千差万别。 古代最早的假期称为“休沐”。是《汉律》规定的休假制度:“吏员五日一休沐”,“休沐”就是指回家休息沐浴。因为古代人们不论男女,头发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洗头就比较麻烦,总要注重仪表

  • 包拯刚正不阿,死后却担心被人报复,出殡时准备了20多口棺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包拯真正死因,包拯出殡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包拯去世后葬礼

    包拯字希仁,是合肥泸州人士。当官后以铁面无私著称,他不怕权贵,不与贪官同流合污,一心致力于为百姓谋福,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官。据记载,包拯在任期间,曾经向皇上呈奏了一百多份奏折,里面的内容都是向皇帝讲述贪官污吏的种种恶行。在关于包拯的影视作品中,出现过一个大坏蛋庞太师,此人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

  • 宋朝最厉害的武将,屡立战功却没被夺权,死后皇帝还为他罢朝两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十大巅峰武将,宋朝史中的十大猛将,宋朝最厉害的4个名将

    他就是曹玮,他是宋朝最厉害的武将,不仅百战百胜,而且还不被皇帝猜忌,最后还得以寿终正寝。他的父亲是有开国之功的大将,他从小喜欢看一些于军事和政治有关的书,既聪慧又有谋略。多年之后,朝廷多次派人去攻打李继迁却都是一失败告终,后来他的父亲就向皇帝推荐了他,之后他就开始在战争中不断的施展着他的才华,那时他

  • 为报世仇蠢招频出,为何说南宋和金国本可拖垮蒙古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蒙古为什么要攻打南宋,蒙古征服南宋,蒙古灭南宋的关键一战

    游牧民族经济单一,牧民通常过着贫困且饥饿的生活。尽管物质生产上发展缓慢,但兵民合一的体制让他们具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一旦结束了内部的纷争,他们便会通过强大的武力,从农耕民族手中获取更多的物资。西夏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逐鹿中原的跳板,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西夏成了他南下的第一站。不过西夏毕竟弱小,成吉

  • 朱元璋剥橘子给朱棣吃,朱棣吃完很高兴,生母却说:再不逃就没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猜忌心理特别的严重,就连他的儿子对于他都非常的惧怕,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亲手扒了一个橘子,然后朱棣就吃掉了,没想到之后朱棣的母亲竟然要朱棣立马逃命,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下面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其实朱棣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且在性格方面和朱元璋是最像的,按理说朱元璋应该非常喜

  • 南宋最有魄力的皇帝,在位期间做了两件大事,为南宋续命一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宋最仁慈的皇帝,南宋最聪明的三个皇帝,南宋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是哪位

    后来赵构还利用宋朝抗金良将的性命换取开创南宋的机会。上述说过赵构一辈子无子嗣,后来无奈从宗室中过继养子赵昚,也就是后世说的宋孝宗。他是南宋最有魄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干了两件大事。首先赵构死后,他就登基,随后立马为岳飞冤案平反,这第一件大事对国内可谓振奋人心。宋孝宗做的第二件大事很“凶残”,那就是反腐

  • 她36岁当上皇后,人称“马大脚”,是朱元璋一生最佩服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奇皇帝朱元璋的七个女人,历史上马皇后为何敢和朱元璋吵架,朱元璋的皇后为什么叫马大脚

    马秀英生于1332年,祖上曾是当地的富豪,然而在她刚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因为是独女,所以父亲马公从小就将马秀英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里,十分重视对马秀英的教育,马秀英也从小聪明伶俐,能诗会画,尤其对历史很有天赋,性情豪放不输男子。马秀英的父亲因为杀人避仇,逃亡他乡,将12岁的女儿马秀英托付给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