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为何要杀吴家30余人?这是不是吴三桂降清的诱因?

李自成为何要杀吴家30余人?这是不是吴三桂降清的诱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28 更新时间:2024/1/1 20:53:49

但是,刘宗敏抢夺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手书吴襄“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李自成斩杀吴家30余人,吴三桂彻底投进多尔衮怀抱……

1、导火索是陈圆圆

吴三桂率兵回京勤王,半路上听到崇祯已死、北京城破的消息,马上归回山海关。此时,他在选择多尔衮还是选择李自成间开始投机,脚踩两只船。尽管如此,如果李自成处理得当,必将使吴三桂加入大顺军阵营。

但是,一个女人闯进历史的视野,她就是陈圆圆。关于陈圆圆来历,诸多史料说法各不相同。

一说:吴三桂早年在祖大寿的宁远军中任职,因作战勇敢,祖大寿把美姬陈沅(陈圆圆)赏赐给吴三桂。不久,陈沅随吴襄返回北京,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后,陈沅被刘宗敏抢夺,吴三桂被迫降清。

二说:吴三桂曾在田皇亲嘉遇家里喝酒,嘉遇让歌伎敬酒,其中就有陈沅,因为色艺冠绝,吴三桂酒醉后长跪,向嘉遇请求得到陈沅,嘉遇说:“我老了,死后再赐给你。”

李自成攻陷北京时嘉遇己死,留遗命让人送陈沅给吴三桂,因为兵乱没有成行。刘宗敏素闻陈沅美貌,就抢夺到手,李自成听说后下令刘宗敏把陈沅还给吴三桂,但被刘宗敏拒绝,吴三桂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三说:崇祯十六年春,外戚田宏在苏州巡游,听说歌妓陈沅、顾寿的美名,就重金买下顾寿。陈沅更是靓丽绝世,有一个有求于田家,就以800金的价格买下陈沅送给他。回到北京后不久田宏病死了。吴襄入京时,吴三桂让人以千金的价格买下陈沅。

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刘宗敏占据田宏府第,听说陈顾二人的美貌就向田府索要,顾寿潜逃,被乱兵杀死。刘宗敏又向吴襄索要陈沅,吴襄假称已送到关宁城给了儿子,刘宗敏不信,拷打吴襄。最终把陈沅抢到手,因此逼反吴三桂。

2、围绕陈沅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沅被刘宗敏抢了,随后又发生了什么?《明史》的记载很简单:李自成让吴襄给吴三桂写信招降,吴三桂带降兵走到滦州,听逃出的家丁说陈沅被刘宗敏抢走,大怒,返回山海关,打败降将唐通。李自成于是率10万人,把吴襄带在军中,来攻打山海关。

野史则对过程记载得更详细:李自成在北京向百官索饷,抄了吴襄的家,发现美貌的陈沅,李自成想立她为妃。还有一说是,陈沅最初被李过抢走,李自成听说陈沅美貌,强令李过献给自己。牛金星、宋献策因此劝李自成要做“久远治安之图”。

李自成说:“山陕、河南、荆襄尽在掌握,江南传檄可定。山海关吴三桂要招降;辽东清军才使我寝食难安。”就派人送信给吴三桂:“你若归顺不失封侯之位。”吴三桂率兵归降。途中遇家丁持吴襄密信,得知陈沅被刘宗敏抢夺,决定降清。

野史还记载,吴三桂决定与李自成为敌时,给吴襄写了一封信,对于这封信的真伪历来有争议,因为其文采超出一个武将的水平,人们多认为是后世伪托其名所作。信的大意如下:

不肖男吴三桂因父亲荫功,熟闻义训,戎守边关,日夜励志,准备报答圣恩。宁远本是国家门户,情势急迫几近沦陷,我原本想恢复故土,认为李自成虽猖獗,但很快能消灭,加之担心兵分两路,所以没有入京救驾,不料国中无人,使李自成得逞。父亲你所率御林军,军力非同小可,为何一两天就战败,儿子只好带兵赶赴山海关,此事可悲可恨。听说皇帝已亡,臣民被戮辱,我很气愤。还想到父亲素有忠义之名,虽然大势已逝,但依然应奋力一战,誓不两生,做不到就自刎于宫内阶下,以身殉国,儿子那时一定身穿孝衣痛哭,率兵复仇,战胜不了会随你而死,这难道不是忠孝两全之举吗?何必让我现在隐忍偷生,既无御寇之才,复愧骂贼之勇。当年徐元直为母入曹营甘当罪人,王陵、赵苞同为英烈,我父身为大明宿将,堂堂王臣,连女人的作为也没有;父既不能为忠臣,儿怎能做孝子?儿与父诀别,就从今天起。父亲不早图灭贼大计,如今即使把父亲拉到我身边,准备放在大鼎中烹杀,诱使儿子投降,我也不能顾及了。

这是一封诀别信,也是一封檄文,信中“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一时流传。后世多认为,这一句话有为吴三桂降清之举洗白的意味。

3、果真是一怒为红颜吗

如果认为吴三桂降清,真是一怒为红颜,就大错特错了。这实在不过是吴三桂的借口。在诸多野史、文史笔记中,都记载了吴三桂得知崇祯死讯后的举动:

返回山海关后,吴三桂马上招募兵勇,壮大兵力,又写信给多尔衮,相约攻打北京,与副将夏登仕等人盟约。夏登仕是陕西人,吴三桂担心他有二心,喝酒割袍结亲,坚定其心志,让5名副将守关,自己机动以迎战李自成。有间谍把情况告诉李自成,李自成责怪刘宗敏,悄悄释放了吴襄,设宴给他压惊。

多种史料记载,吴三桂此前就写信给多尔衮,探听对方的意思,本质上是两边投机或者是想拥兵自立……总之,本意绝不是为了归降。对此,野史的记载非常生动:

吴三桂把当地乡民请到山海关演武场,设宴喝酒吃牛肉,问大家:“我的兵如何?”众人说:“真天兵也。”又问:“能否杀掉李贼?”众人见李自成派来招降的两名使者在,不敢说话。吴三桂就下命斩杀一人,割掉一人两耳放走,说:“回去告诉李贼,自已把头送来。”

吴三桂还和副将方光琛等人商量:“敌众我寡,下一步怎么办?”方光琛说:“不如让清军入关,联手打击李自成,事成后重谢清军。”吴三桂就让涿州指挥杨坤递交书信,自己率千余骑兵出关,过了快活岭,奔至清军大营。

多尔衮和洪承畴见了吴三桂,问:“来此何意?”吴三桂说:“请大兵联手诛杀李贼。”又问:“你的想法是真还是假?”洪承畴替答:“吴三桂报君父之仇,哪能不是真的?”多尔衮说:“吴总兵有儿子吗?”吴三桂答:“有儿子叫应熊。”多尔衮说:“我汗(指努尔哈赤)有女儿,就折箭让他们结为夫妻。”随后清军发兵,洪承畴为先锋。

能在两军阵前随时派信使,率兵归降时,多尔衮、洪承畴共同接待,三言两语就达成共识,这种默契无疑建立在早先的沟通基础上。吴三桂想借兵杀李自成,多尔衮想借机杀入北京城。最终,吴三桂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4、吴襄、陈沅的最终命运怎样

对于吴襄、陈沅的最终命运有不同版本:《明史》载李自成带吴襄出征,与吴三桂和清兵激战于山海关,大败而归,回到北京后把吴襄家族34人斩杀。另有版本说法不一:

一说:李自成在山海关前大战不胜,吴三桂突然打开关门,清兵进入,围困李自成,吴三桂则战力更勇,李自成只好向北退去,路上斩杀吴襄等30余人,把他们的首级悬挂在高旗上。等李自成完全兵败,吴三桂寻到吴襄尸体痛哭,多尔衮亲自殓尸安葬,同时派兵催促吴三桂西进:“动作慢了,北京城会被烧毁了。”

二说:李自成先收到吴三桂写给吴襄的诀别信,又见使者归回说明情况,大怒,下令斩杀吴家30余人,与刘宗敏、九大帅等率兵40万,号称80万,杀出北京城,兵马绵延700里。吴三桂知道后,穿孝衣痛哭,誓师迎战。

关于陈沅的最终命运,《明史》没有明确记载。野史则是这样的:

李自成杀吴家30余人,独留陈沅不杀,带在军中,出德胜门奔陕西,尚有10万兵力跟随。吴三桂杀入永定门,找寻陈沅不见,才知被李自成带走,带兵日夜兼程追击到陕西,放言“必得陈沅”才罢。

李自成只好丢弃陈沅于野外,带百余骑兵逃走,最终死于农夫之手。吴三桂令人搜寻陈沅,李自成的两名将领马宝、王辅投降,献上陈沅,吴陈二人得以相见。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第19世孙隐居山村,挖洞50年建“古堡洞穴”,还自创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晚年回忆录,朱元璋第11个儿子之墓,朱元璋的第十八代子孙

    曾经有一个人,他自称是朱元璋的第十九世孙,隐居山村挖洞50年,还制造了一种文字,这个人名叫朱先功,他在山村里面不停的挖洞,最后居然挖出了一个古堡洞穴,这样的行为真是让人瞠目结舌。朱先功从血缘上来算的话,确实是朱元璋的后裔,但是他并没有享受什么贵族待遇,也没有得到荣华富贵。他一个人去了小乡村,如同隐士

  • 苏轼进寺庙大喊一声“秃驴何在”,小和尚机智回复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东坡临死前跟和尚的对话,苏轼同和尚对话,苏轼半夜喊人起床

    “伯牙弹琴,钟子期擅听”,伯牙和钟子期这种友情,从古至今都,令无数文人骚客羡慕。当然了,又有谁不想要这种君子之交呢。中国历史上的君子之交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很多,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李白,他和汪伦的感情就属于君子之交,还有孟浩然和王维等等。不过,以上的君子之交只发生在文人和文人

  • 明朝古墓从没被盗,为何飘出现代毛巾?考古队挖掘后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探索发现明朝古墓,雷岭镇明朝古墓,天津武清明朝古墓

    考古专家得知此事后,认为可能是盗墓贼在用火药破坏古墓,于是赶紧带人到现场查看。抵达现场后,之前的猜测得到证实,出现巨响的区域,还真有一个古墓。这个地方已经被盗墓贼发现,如果不管的话,盗墓贼很快就会再次出现,将里面的宝物全部偷走。因此,考古专家决定进行保护性挖掘。古墓的清理工作非常顺利,只用了短短12

  • 宋太宗为何如此痛恨嫂子?赵匡胤暴毙后,她说了4个让人心寒的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宗赵匡胤晚年之死,宋太宗赵光义与赵匡胤,宋太宗对赵匡胤的评价

    一个是刚刚说过的十八岁的赵德昭,另一个就是仅仅十岁的赵德芳。因赵德昭年岁与宋氏相仿,所以宋氏为了避嫌而始终疏远着赵德昭,而与年岁稍小的赵德芳关系却很好。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赵匡胤去世的那天晚上,宋氏一直守在他的灵柩旁,她当时命内侍都知王继恩出宫去召赵德芳进宫,看见王继恩回宫了,她便匆忙的问道:

  • 一妇人公开大骂朱元璋,被问及原因时提一人名,他做一件感人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功臣临死前大骂朱元璋,朱元璋听了老妇人的话后羞愧不已,朱元璋大骂朱由检

    韩成这个名字朱元璋记忆犹深,不能也不敢忘却。老妇人告诉他,她是韩成的母亲。朱元璋听到这,一切都明白了,于是他马上向老妇人道歉,并毕恭毕敬,好好招待她。我们不禁好奇,这韩成是何许人也?他竟然让朱元璋这个天子,对老妇人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时间又回到了1363年,在鄱阳湖朱元璋和陈友谅双方发生了

  • 此人是北宋大清官,公开在朝堂指责宋仁宗,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仁宗死亡真相,宋仁宗去世视频,宋仁宗 殉葬

    这个时候的百姓就特别希望自己的父母官是个清官,不那么压迫剥削自己,就像包拯一样。据记载包拯在盛产端砚的端州任知府时,不拿一方端砚。比起前几任趁机大肆搜集端砚的知府来说,包拯真的是来得时候干干净净,走得时候两袖清风。所以有文人就编写话本,把包拯神化,来惩治这些贪官。包拯因为廉洁在后世有威名,不仅是因为

  • 李自成深得民心,为何最终会兵败被杀?攻入京城后他做了很多蠢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的荒唐事件,李自成占据京城的女人视频,李自成的历史未解之谜

    加入军队的李自成,混的比在驿站里要好。但是崇祯二年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彻底的改变了李自成的命运。当时李自成所在军队的参将王国,克扣兵士军饷不发。本来李自成投军就是为了吃饱肚子,王国的做法彻底触碰到了李自成的底线。于是当地兵民发动兵变,杀了王国,还有当地县令,从此李自成走上了一条起义的道路。在之后

  • 小冰河期间接导致明朝灭亡,当时到底有多冷?11月便已大雪封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小冰河期有多可怕,明朝灭亡与气候有关系吗,小冰期对明朝灭亡有多大影响

    杜牧一篇《阿房宫赋》横空出世,生动刻画了曾经一统天下的秦国的荣辱成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王朝的兴衰规律。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横跨千年,历经数十度王朝更替,无数次上演旧王朝被推翻,新王朝又于废墟之上建立的过程,然而无论皇帝的姓氏如何转变,也始终没有触动封建的根基,改变其本质。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中国最后一

  • 一御史被处斩前,朱元璋问其祖先是谁,他一句话便救了自己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祖先知乎,朱元璋杀御史郑士元,朱元璋杀丞相一览表

    从没有因为升官加爵而变得才高气粗,依旧提倡节俭。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方面,范仲淹都是朝廷中当之无愧的榜样。就连军事方面,范仲淹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数次化险为夷,立下赫赫功劳。因此,后世无论是百姓还是大臣甚至君王,都在默默地崇拜着范仲淹。范仲淹有一个后辈名叫范从文,他是范仲淹的第十二代孙子,在明朝担任

  • 朱元璋痛恨的一个姓,男的代代为奴,女世代为娼,是哪个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让哪个姓氏代代为奴,被朱元璋痛恨的姓,明朝朱元璋最恨的姓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能够在上位之后迅速整顿朝纲,让天下百姓感受长治久安的生活,必然有他厉害的地方。虽然皇帝生涯晚期的朱元璋确实做错了些事情,但我个人认为,更多还是针对朝堂内部,对于百姓的影响算不上恶劣。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前,是当过和尚的,并且以后还被自己所在的寺庙给赶了出来,被迫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