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一外国人考中进士,嫌官职低辞职,回国后成为宰相

明朝一外国人考中进士,嫌官职低辞职,回国后成为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38 更新时间:2024/2/16 15:36:26

不过大部分史学家,还是认为科举始于隋朝,为呢?因为在隋朝之前,人们想要入仕,就要通过“察举制”。所谓“察举制”,就是一个人家里本来就是做官的,那么他便能子承父业,继续做官。如果一个人生在平民人家,除非他在乡里的风评特别好,才有可能被推举,得到一官半职。

而到了隋朝,为了避免有人徇私,加上朝廷希望能够扩大招揽人才的途径,于是就废除了这种制度,开始实行科举制。其实科举制的确为寒门学子打开一扇大门,让无数家境贫寒,却富有才学的人,得到了一展才华的机会。也让朝廷能够招揽到更多人才,可谓一举两得。

直到如今,我们对古代的科举制仍然充满好奇,对于那些高中状元的人,仍会心存敬佩。其实不仅是我们本国人,就连外国人,都忍不住想参加我们的科举考试。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明朝一外国人考中进士的故事。

明朝学子在参加乡试前,必须要经过童试,考中秀才的人就有资格参加乡试,而参加童试,必须要在本地县城报考。换句话说,你必须是本地人,才可以在本地参加童试。既然如此,为何外国人能参加我们的科举考试呢?

这就要说到“宾贡制度”了,这种制度起源于唐朝。都知道唐朝也被称为“盛唐”,这是因为唐朝在当时是世界第一强国,八方来朝,好不威风。周边的小国,无不希望派人到唐朝来学习,就好比今天的公派留学生一样。

唐朝为了招待好这些“留学生”,于是就制定了这种“宾贡制度”,让外国学子到唐朝来以后,可以得到最佳的照顾,同时可以彰显大国风范。而这种制度,也就一直被后世历朝历代沿用,明朝亦是如此。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开设科举,同时明朝的藩属国下达旨意,表示他们也可以派本国的人,到大明来参加科举考试。从藩属国来的学子,可以不必参加童试,不过仍然要从乡试考起,毕竟国家也是为了选拔人才,不用参加童试,就算是给他们的优惠政策了。

结果没想到,就在洪武四年,就有一位高丽来的学子,幸运考中进士,他的名字叫金涛。史书记载:

“高丽入试者三人,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丞。”

就是说当时高丽派了三个人来,最后就只有金涛考中进士,其两人皆不中。于是朝廷按照规矩,授金涛为东昌府安丘县丞。县丞是知县的辅佐之官,虽然官职小,但好歹也是地方的二把手。然而金涛却嫌官职低选择辞职,史书记载:

“洪武四年,涛登进士,除授县丞,不就,与三人皆遣归国。”

金涛这个人有大志向,其实从他身为一个外国人,能够在明朝考中进士,就可见他还是有些学识的。不过大明人才济济,刚刚考中进士,被授县丞一职已经很不错了。或许金涛认为,自己来到明朝是想做大事的,这几百上千个县丞的职位,的确不是很适合他。不管怎么说,金涛就这样和同伴回了国。

金涛回国以后,高丽热情宴请了他,并称赞他道:

“名扬一时,使天下知我国有人。”

随即晋升他为正五品右司谏,后来又不断升官,据《皇明奇事述》记载:

“(金涛)归为其国相。”

说明金涛回国后成为了高丽的宰相,如此看来,金涛选择辞官归国的决定还是正确的。

(参考献《明太祖实录》《南雍志》《皇明奇事述》)

更多文章

  • 被朱元璋厌恶,被朱棣忽悠,被侄子做成烤肉的朱高煦为何如此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对朱高煦说了什么,历史上朱高煦怕朱棣吗,朱棣忽悠朱高煦监国

    说到明朝死得最惨的王爷,大家可能会想到明末时,被李自成做成“福禄宴”的福王朱常洵。但历史上,朱常洵并没有被活活煮死,更没有与鹿肉一起做成“福禄宴”。朱常洵是被处决的。真正历史上记载死得最惨的王爷,不在明末而在明初。他就是汉王朱高煦,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命人

  • 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一天上3次朝,一辈子也就娶了一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去世,18岁的朱祐樘继位为明孝宗,当时经过老爹的一番胡思乱搞,大明王朝已经是岌岌可危,孝宗因而决定重振朝纲,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国家,孝宗不仅熟背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还重启了废除已久的晚朝,每天晚上,孝宗批奏折能批到半夜三更,尽管如此,为了保证朝廷的稳定,他从来没有让宦官有过一次

  • 明朝藩王被关押23年,出狱后用一年时间,逆袭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末年有骨气的藩王,明朝最忠诚的藩王,明朝28位藩王下场

    就好比明朝灭亡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几人,就在明朝遗臣的拥护下,先后建立起割据一方的南明政权。而在这几人当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当属唐王朱聿键了。他传奇的地方就在于,这位明朝藩王先后被关押23年,出狱后仅用一年时间,就逆袭成了皇帝。朱聿键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为朱硕熿,父亲为

  • 为何元朝的寿命只有短短的98年?忽必烈训斥儿子的话,成间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忽必烈为啥要建立元朝,元朝忽必烈的寿命是多少,忽必烈怎么评价元朝

    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也是做过中国的统治者的,只是为数不多而已。比如说由满族人建立起来的清朝,大家都知道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果从皇太极改国号大清起算,清朝的寿命长达276年,即便是从满人进入山海关时的1644年起算,清朝也统治了中原大地268年。另一个就是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元朝,与清朝的寿命相

  • 司马光砸缸大家都知道,但他救的那个小孩是谁,你知道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光砸死人,司马光砸缸把人砸死的爆笑故事,司马光砸瓮救友的故事40字

    有一次,司马光和别的小孩一起到后院玩。有个调皮的孩子爬上了院里装水的大缸,不小心掉了进去。其他小朋友一看那小孩掉进去了,顿时吓得手足无措。有大哭的,有逃走的,还有回去叫大人的。司马光一看,那么高的大缸,等大人过来,他的小伙伴也该被淹死了。慌乱之际,他突然看到了一块大石头。他也没想太多,抱起石头对着大

  • 整个明朝倭寇之乱不断,为何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却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倭寇历史,明朝倭寇有多大规模,明朝中后期倭寇之患

    到了明朝中后期,倭寇更是到了不得不清除的地步,于是明朝东南部的总兵戚继光创立了戚家军来剿灭倭寇,可是也没有完全剿灭。然而到了清朝,危害中国东南沿海几百年的倭寇却就此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倭寇的由来其实倭寇本来也不是专门干这个的,他们是由进行中日贸易的商人等转变而来的。在明初,明初实施海禁政策,片帆不

  • 徐达喝醉后被朱元璋抬上龙床,醒来后的机智做法,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达被朱元璋赐死真相,徐达睡龙床是哪集,朱元璋给徐达扫墓

    白居易在他的诗篇《后宫词》当中写道“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是所形容的原本是女子入皇宫后失宠孤独终老的情景,其实不仅仅是后宫女子如此,身为朝廷官员的男子亦是如此,“伴君如伴虎”是每一位入仕官员的深刻体会。有很多的大臣,他们曾经是国家功臣,然而在国家建立后却被帝王猜忌,怀疑,试探以至于最后被处死。在明朝,

  • 朝廷赐死宋江后,有位好汉再次造反,成功当了一年皇帝后便被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江为何被赐死,皇帝为什么要赐死宋江,水浒传宋江被谁赐死

    在历史上,宋江并没有千军万马,他只有36个人,但是就这36个人愣是让他从河南起义一路打到山东,《宋史》记载: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数万兵马都打不过宋江的36个人,难怪金兵南下会那么容易了。 1121年,宋徽宗许下高官厚禄,招安宋江,宋江一看有这好事,立马就投靠朝廷了,随后跟

  • 关于明朝的20个冷知识,“革除君”指的是谁,“骂詈”是什么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在罪名和刑罚上有哪些变化,明朝政治事件有哪些,明朝废除丞相加强皇权有什么作用

    1、很多人都说,明朝就明朝,别动不动就叫“大明”,然而事实上,明朝的正式国号就是叫“大明”,史书记载“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所以叫大明也是正确的。2、朱棣登基之后,将朱允炆的年号革除,就连朱允炆颁布的所有法令都革除了,因此在很多杂史的书籍当中,都将朱允炆称作“革除君”

  • 一代霸主朱元璋,容忍此人七年,却因一件事被灭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杨宪之死完整版

    文|庆哥历史解析寒门出贵子,布衣出英雄的故事向来引得人们赞叹。朱元璋就是这其中的楷模。不过悉数中华五千年上上下下,但凡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人,都多少有点追求。譬如秦皇帝追求美人,唐皇帝追求长生,而布衣出身的朱元璋追求的恰恰就是权力。也许你会有疑问,朱元璋贵为帝王,权力自然至高无上。可朱元璋作为一位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