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后,号称闯王的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都懒得搭理,连基本的丧葬也没有。认为他是昏君,死有余辜。他觉得挺好,其实还是格局太小。
不管怎么着,本来以为李自成能顺利成为新一代的皇帝,结果却犯下不少的大错,导致一败涂地。
可以这么说,李自成不但格局小,还胸无大志,压根没有成就大业的想法。
取得绝对胜利后,李自成安排人给崇祯皇帝带话,朝廷只要给百万军饷,封他为西北王,允许划地而治,那么自己就撤兵退守西北,永远不会踏入京城半步。
懂了吧?他之所以搞起义,不过是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只要这个目的达到,管他刮什么东南西北风。
刚进入北京,李自成就称帝,还有着严格的军纪。为了保证老百姓的安稳生活,他对手下人表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着实很了不起。
可惜,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尤其刘宗敏霸占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的消息传出后,不少的农民军公然仿效,到处烧杀抢掠,祸害平民百姓。
这样的作为,哪里还是义军,完全等同于土匪。但李自成并没有采取雷厉风行的管理方式,甚至放纵,以至于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民心。
刘宗敏更是不讲道义和章法,不但强行占有陈圆圆,还把吴三桂的父亲揍得不成样子。巧的是,有一位家人逃了出去,把实情告知了吴三桂。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放在谁身上都不可能置之不理,何况实力非同一般的吴三桂呢?
接到李自成发过来的劝降信,吴三桂对天发誓, 绝对不投降,还要发兵为父亲讨一个公道。
正处在峰顶浪尖的李自成没有意识到危机,还觉得吴三桂是大不敬,当下就去围攻山海关。他也不想想,山海关岂能是一攻就破的。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和吴三桂开战,给清军提供了绝好的便利。加之吴三桂向多尔衮投降,清军得以顺利入关,把李自成赶出了京城。
到了这个份上,清军对李自成的杀戮和追击并没有停下来,成心不给他翻身的机会。
最终,李自成战死于湖北九宫山。他和吴三桂之间的恩怨,倒衍生出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传奇故事,至今让人感慨万千。
一位朋友叹息李自成,认为他过于忠厚了,不会拉拢人,竟然为了一个女人,断送了已经到手的江山,可悲呀。
这么说,咋一听没毛病,但是看看李自成的做法就能明白,取得这样的结局是必然的。
李自成只当了一天的皇帝,这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
如果他能有明太祖朱元璋的魄力,举事成功后善待臣子,善待百姓,认真处理国事民事,保不准还出现第二个盛世明朝。
遗憾的是,很多人,很多事一旦错过,就永远的不会再来。(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