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开国元勋,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他,却落得个凄惨下场!

明朝的开国元勋,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他,却落得个凄惨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37 更新时间:2024/2/4 15:49:03

然而,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却不是他立下的赫赫战功,而是晚年被株连三族的凄惨下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这场事件,在明朝历史上被称为‘‘蓝玉案’’。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整个‘‘蓝玉案’’的署理过程中,仅凭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的一面之词,就直接为蓝玉的死定下了基调。

不得不说,这么重要的案子,还涉及到这么多的开国元勋,处理的未免也有些太过草率了。

可以说,整个案件都散发着蹊跷。

可是,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说不定这一切就说的通了。

锦衣卫最早的职能就是天子亲军,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亲信。

如果没有朱元璋的授意,就算是锦衣卫指挥使也不敢,随意诬陷一个开国元勋。

而且还是谋反这种,株连九族的大罪。

这也印证了,当时作为开国元老的蓝玉,为什么连个给他求情的人都没有。

因为要蓝玉死的是朱元璋,所以没有谁胆敢阻拦。

这才会让蓝玉案,像是墙倒众人推一样,没有出现一丝波折。

既然如此,那朱元璋又是因为什么,非要处死这些跟着自己打江山的老弟兄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功高震主,让朱元璋感觉到了威胁。

朱元璋向来是生性多疑,宁可错杀,也不会放过一个对他有威胁的人。

本来蓝玉等功勋大将,都是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班底。

但是后来太子早逝,太孙年幼,这些班底反倒成了威胁。

本就是造反出身的朱元璋知道,文官最多也就会动动嘴皮子,但是最多也就只能成个奸臣,贪点钱。

可是武将,真的可以推翻他老朱家的江山。

他活着的时候,还可以勉强压制的住。可等他死后,太孙年幼,谁知道会不会成为那些武将的傀儡。

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蓝玉案才会牵连那么多人。

几乎将他原本打算给太子朱标,留下的武将班底一网打尽。

所以才导致后来,燕靖难的时候,朝中连几个能打的武将都找不到。

至于蓝玉如果没死的话,会不会真的造反,这就不得而知了。

只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墉追案第36集:和珅签字与富国泰同流合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和福奉命去找王炳忠要人,带了六个捕快,秦朗和贺子枫在悄悄盯着,发现这个六个捕快都是个顶个的高手。秦朗认得这些人,其中有刺天王侯镇,还有鲛人李徐,以及暗日如来游广僧,他们有共同的一个特点,都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彼时,院内的王炳忠与这六人打了起来。秦朗与贺子枫分头,一个去追王炳忠,一个去找朱任。刘墉坐在桌

  • 武林外传的时代背景:明嘉靖、万历还是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自夏商周以来,中国经历了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朝、南北宋、元明清。在《武林外传》中,《大明律》被多次提及,因此可以断定《武林外传》应该是为明朝的故事。明朝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太常、天启、崇祯等十七位皇帝。剧中,吕庆侯曾向姬无命

  • 浅谈清朝的“和亲”政策:满蒙联姻有哪些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和亲的优势,清朝时的蒙古爵位及设置,清朝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的区别

    时至清朝,清朝统治阶层与蒙古部落之间世代联姻,似乎重现了汉唐中央统治阶层与少数民族通婚的现象。但是,二者之间其实有着极大的区别。并且,与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相比,满蒙联姻的好处更多,是一种更为优良的联姻政策。我们不禁好奇,二者究竟有何区别,满蒙联姻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 汉唐和亲与满蒙联姻的性质差异 1

  • 三国中谁是正统?司马光曾经提出评判标准,却遭到了后人的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光真的杀了他母亲吗,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司马光的作者

    一、三国正统之争。在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后,天下战乱不断。最终天下形成了三大势力,那就是曹操、刘备和孙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以汉室宗亲自居,而孙权表面尊崇汉室,心中早有自立的念头。因此在曹操去世后,天下立刻发生了巨变。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魏朝。刘备在蜀中得知消息后,听信了汉献帝已死的传言,为

  • 清朝为何没有杀掉太平天国降将韦俊?这其中有何蹊跷?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太平天国一方的战将,并不是想投降就投降的,你得有足够的,值得清廷利用的价值。一般来说,手下的部队越多,价值就越大。因为你投降不是一个人投降,而是带资进组。与之相对的,被俘的将领就没有这种价值了,只有砍下脑袋告诫世人不敢造反的价值。韦俊投降之时,他的属地是安徽省池州。当时,韦俊与清军谈判的条件是带

  • 一场让明朝焦头烂额的战争,竟催生出一项持续500余年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六月,正率军在云南苦战的明军大将傅友德、沐英等人收到了一封明太祖朱元璋的亲笔信。信中,明太祖先是肯定了大家的功绩,对全体将士表示慰问,但随后他又对战事的久拖不决深感忧虑,并对明军官兵付出的辛苦和牺牲心疼不已。明太祖写道:“贵州都司文书至京师,知盘江道路尚未通行,兼说目下并

  • 猪肉到清朝时期才开始普及,在此之前人们都吃什么肉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古代六畜我们知道,古代有所谓的驯养“六畜”之说,这就是“马牛羊猪狗鸡”这六种动物,虽然大家都是为古人提供优质肉食资源的动物,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影响到今天的肉类价格。比如,在《国语·楚语下》载观射父语:“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

  • 中国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他的死法竟是千古唯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胡惟庸个人简介,胡惟庸儿子和宋敬妃,胡惟庸墓

    胡惟庸在投效朱元璋之前,做的是知县,当时李善长奉命造船运粮,由于朱元璋给的时间太短,不足以打造100艘船,在这时胡惟庸以一个知县的身份出现并且帮助李善长度过难关,他向渔民征集船只并付定金,很快就完成了目标。他受到了李善长的赏识,与其交谈之后感觉更甚,觉得此人有大才,于是向朱元璋推荐,凭鉴其聪明才智倒

  • 清朝格格为什么大多数都不生孩子?原因让人实在羞于说出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的格格为啥不生育,清朝给格格请安怎么说,清朝格格服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即年1636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其他嫔妃所生之女称和硕公主。但当时的人们大都仍依旧例称她们为格格。在清朝,与皇帝的儿子阿哥相比,格格的地位与阿哥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传统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反映,皇室也不例外,毕竟格格们的

  • 1989年,盗墓贼炸开曾国藩墓,考古队探查后,下令将其永久封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曾国潘出生于湖南白杨坪的一个诗书之家。祖父曾玉屏及父亲曾麟书都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曾国潘自幼就随祖父一同学习诸子百家。道光十三年,二十二岁的曾国潘考取了长沙府的秀才。一年后,考取了道光年间的举人。开始前往京城,准备明年的会试。经过一年的备考,曾国潘并未考取道光十五年的贡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