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的时候,秦国百姓就用一首诗来骂他,而且骂得相当狠毒

商鞅变法的时候,秦国百姓就用一首诗来骂他,而且骂得相当狠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3 更新时间:2024/2/6 14:43:58

[var1]

[var1]

要说起商鞅,就不得不说说商鞅变法背后强大的支持者秦孝公,而要讨论秦孝公,就得从他的父亲秦献公谈起了。

话说回来,秦孝公继位之后,若不是一件小事刺激了他,他可能并不会那么急于变法的,为什么这么说?

秦献公十岁时被叔叔秦简公赶到魏国,在魏国一呆就是三十一年,这三十一年,才是秦国最危急的时候,所以秦献公变法图强的心思极为迫切。

三十一年之后,秦献公回国夺取君位,之后二十四年,大力推行各种改革,在秦献公的努力下,秦国已经走出覆亡的泥沼,慢慢强大起来,强大以后,不但开始与魏国争夺河西,并稍有斩获,而且还利用三晋与周室之间的矛盾,打出尊王的旗号,干涉中原政事,并得到周天子的支持。

献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364年,秦献公出兵争夺河西,在石门与魏军大战,是役,斩首六万,取得辉煌的胜利,事后,便得到周天子,也就是周显王的嘉勉,非但赐予黼黻(念“抚服”),即一种非常尊贵的黑白相间礼服,还加号为“伯”,意即诸侯之长的意思。

也就是说,秦献公时期,秦就在政治上取得了极高的地位。

之后呢,秦献公乘热打铁,于献公二十三年,即公元前362年发起少梁之战,不但夺回庞城这个河西据点,还俘虏了魏相公叔痤

至此,秦军事、政治,软硬实力都达到巅峰,闹得诸侯人人恐惧。

秦孝公嬴渠梁出生于秦献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381年,他亲眼看着秦国在父亲手里逐步变强,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心里只会充满自豪,为什么还会有以后那么强的忧虑呢,这就跟他上位后发生的那件小事有关了。

到底什么小事?

少梁之战仅一年之后,即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秦孝公继位,其时不过二十一岁左右,二十一岁就掌握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孝公应该是踌躇满志。

可继位不久,他就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什么问题?

尽管秦被周王赐号为伯,军政实力都已达到巅峰,但中原诸侯还是瞧不起他,一直将秦国与夷狄等同。

在古人眼里,与夷狄等同,就相当于视为禽兽了,正因为视之为禽兽,所以各国拒绝与秦国互通聘问,中原诸侯会盟,也从来没人邀请秦国,就这样将秦国彻底边缘化。

人家看不起你,所以拒绝与你往来,对中原诸侯而言,不过是一桩毫不起眼的小事,可对秦国,就不是这么回事,而是一种毫无顾忌的蔑视。

于是,秦孝公终于被激怒了,激怒之后,便发出: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的哀叹,哀叹之后怎么办?

当然励志变法,一种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全方位的变法,以图向中原看齐或者彻底超过中原。

变法的意思无非是:

要么跟你一样,要么让你望尘莫及。

为达到这个目的,秦孝公许出了:

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的高价,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商鞅入秦,向秦孝公献出帝、王、霸三术,帝、王之术,秦孝公嫌其太过迂缓,遂采用了见效极快的霸术。

那么,什么是霸术呢?

简单点讲,四个字,就为这四个字,秦孝公当初是差点杀了商鞅的,究竟哪四个字有这么大魔力,无他:

逆民之情

[var1]

这四个字一说出来,秦孝公当场翻脸,长跪而起,手按在剑柄上,非要商鞅说出个道道,否则,当然是拔剑断首。

可商鞅呢,如此侃侃一谈,使秦孝公转怒为喜,当即拜为左庶长,并委以国政,主持变法事宜。

自此,商鞅在秦,前后变法两次,计十年有余,一次比一次深化,具体措施不必多说,但每一条法令,无不贯彻“逆民之情”这四个字。

十余年时间下来,非但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而且老百姓也是:

战战兢兢,道路以目

于是呢,秦国百姓私下里便以这首诗来骂他了,哪首诗?

从卫国流传而来的《相鼠》,诗曰: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念“传”)死!

从始到终就充斥着一句话:你为什么不赶紧死呢。

这已经是极为狠毒的诅咒了。

这就是:商鞅变法的时候,秦国百姓就用一首诗来骂他,而且骂得相当狠毒。

有什么办法呢,谁不知道,商鞅法令太过严苛,严苛的让老百姓难以接受。

也许,逆民之情并不是什么好事。

秦孝公死后,商鞅即被罢官免职,并落个悲惨的下场,这种命运,也许在秦国百姓骂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var1]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仁宗特别的爱:爱女儿,女儿疯;爱女婿,女婿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时候,皇宫禁门晚上并不允许随意开放,违反规定者可以斩立决。可这个女子却叫开了禁门,她是谁?竟有如此胆量和权力!她就是宋仁宗最宠爱的女儿:福康公主。福康公主出生于公元1038年,是宋仁宗赵祯的长女,也是宋仁宗28岁时才出生的第一个孩子。 宋仁宗一生有3个儿子,但都早夭,女儿倒是很多,以福康公主为长

  • 荆轲刺秦,为什么派一个胆小如鼠的秦舞阳同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按照司马迁的记载看,秦武阳绝对不一般,13岁就能在大街上杀人,号称勇士,走在路上就像一头猛兽,人们根本不敢直视他。[var1]荆轲刺秦王之前,本来是想等另一个人,有人猜测,荆轲要等的人是一个剑术高明的人,因为荆轲本身剑术一般

  • 太监在大臣衣服上烫了一个洞,第二年洞还在,朱元璋:拉出去给杀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皇帝,因为他能够成为一代皇帝都是靠自身的努力,没有任何的背景,他曾经只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能够生活给地主家放牛,后来因为国家税收变高走上了逃难的生活。逃难的过程中,朱元璋因为没有能力养活自己,于是他便选择了出家,在这之后不久朱元璋不甘心就这样一辈子,

  • 战国做错了一件事,这件事导致青雉离家出走,同时引发赤犬不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赤犬和青雉为什么要决战,青雉和赤犬的pk,青雉vs赤犬是哪一集

    [var1][var1]庞克哈萨德的这场冰火之战导致青雉和赤犬的位置发生了巨变,青雉因为在战斗中不敌赤犬断腿并离开了海军,赤犬则顺利登上了海军元帅的宝座,这样的结果明显对海军是不利的,毕竟海军因此损失了一个超级大将。为什么说战国在这件事上做错了呢?战国是被人们称作智将的男人,他在计谋和策划方面都是数

  • 大明第一才子解缙,为何最终被朱棣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天,朱棣正在暖阁里休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带着一份锦衣卫诏狱囚犯名单入内汇报工作。锦衣卫诏狱里的囚犯都是皇帝亲定的,大部分脱离律法之外,有很强的主观意愿,所以诏狱里囚犯的生死也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朱棣翻看着囚犯名单,一个名字赫然出现在眼前——解缙。朱棣依稀记得,解缙是因为回京述职期间,私见太子,有朋

  • 嘉靖时期的边防大臣王崇古,踏实干实事,在任时边疆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崇古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万历三年(1575)期间,先后担任陕西鄜延兵备副使、宁夏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宣大总督等职,在处理边务事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居正、张四维、高拱、杨博等人多次就边务事宜的处理致书信给王崇古进行讨论,这也为王崇古边务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借鉴。一、勘定功罪,规范官员任用明

  • 北宋名相寇准为何会被司马光当作反面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宰相寇准是个很有作为的大臣,契丹频繁骚扰大宋边境时,曾反对迁都,极力主张皇帝御驾亲征,军民士气大振,迫使契丹退兵请和,最终促成了“澶渊之盟”的签订。寇准年轻的时候,曾写下诗句:“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想不到竟一语成谶。寇准晚年遭到奸佞丁谓的排挤和诬陷,罢相后谪居雷州,距离大海确实只有十里远,

  •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手下的十位名将,看看你能认识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太史慈和孙策都有雄心抱负。太史慈逝世前曾叹息:“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三国志孙讨逆传》评价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可见二人都有远大的雄心抱负,太史慈欲建功立业,孙策则欲争雄天下,二人虽然出身不高但心气极高!孙策决意离开袁术,开始

  • 金世宗只是金朝宗室,手中仅有三万人,为何能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母亲的助力完颜雍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阿骨打的第三子完颜宗辅。按理说,完颜雍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因为皇位是由阿骨打的嫡孙,也就是完颜雍的堂兄完颜亶继承。可是在1150年,金熙宗完颜亶被堂弟完颜亮杀害。在完颜亮统治时期,完颜雍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甚至连妻子乌林答氏都被迫自杀。完

  • 吕布的戟 典韦的戟 项羽的戟,都没他的厉害,他被称春秋第一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典韦和项羽谁力气大,吕布的武力相当于项羽什么水平,项羽出反甲对吕布典韦有用吗

    [var1][var1][var1]在中国古代史上,冷兵器一直作为非常重要的作战武器,后来这些兵器被各种戏剧演义,总结为十八种兵器。其中戟被排在第四位,即“刀枪剑戟”。但是如果翻开史载来看的话,戟属于古代早期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种兵器,种类很多,比如青龙戟等。但是早期戟兵器多为士兵所用,武将似乎很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