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抽过大烟,调戏过妇女,却被后人尊为半个圣人,曾国藩好在哪儿?

抽过大烟,调戏过妇女,却被后人尊为半个圣人,曾国藩好在哪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25 更新时间:2024/1/21 4:56:26

作为近代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曾国藩到底该视为做人的偶像,还是民族的罪人?

孔子曾告诫过我们,看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一面是《曾国藩家书》里,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了修身、齐家、治学、用人等方面的真知良言,尽显了曾国藩一派励志的正能量。

一面是他攻破九江时,他带领湘军屠城,“ 号叫之声惨不可闻,自卯至午,歼除净尽。尸骸堆积,流水腥红”的场景,剿杀无辜百姓的事实,让人感到其何其残忍无情。

强烈的反差,让曾国藩这个人物显得更加复杂、莫测

在历史的七嘴八舌里,我们该学他,还是贬他?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1.

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他的祖先世代务农,在曾国藩之前,曾家不曾有过光耀门楣的读书人。

到了祖父曾玉屏这一代,祖父的勤劳肯干颇善经营,将家业慢慢发展起来。

为培养出人才,在曾国藩父亲小时,祖父就请老秀才教他读书写字。

可惜曾家的基因似乎太平庸,曾父背书背不好,写文章也写不漂亮,祖父简直恨铁不成钢。

曾国藩出生时,他父亲还只是一个童生。祖父只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

重金聘请名家来为曾国藩授课,送曾国藩去湖南著名的学府岳麓书院求学。

曾国藩虽然继承了父亲曾麟书坚持不懈的钻劲儿(父亲连续考16年都没考上秀才),他也同样传袭了父亲的愚钝资质。一个坊间趣闻可以说明。

一天晚上,曾国藩正在背《岳阳楼记》,有个贼躲在他家房梁上,想等曾国藩睡后下来偷东西。贼耐心地等啊等,结果睡了两觉,曾国藩还没背熟。

眼看天就要亮了,他终于受不了,跳下来指着曾国藩破口大骂:

“就你这个脑子,你还读书啊?还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

小贼当曾国藩面,流畅地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后,甩手扬长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曾国藩。

也许培养一个人才,真的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好在曾国藩24岁参加湖南乡试时,很顺利地中了举人。又经过三年的积累,两次的会试,1838年,曾国藩终于没让家人失望,被赐同进士出身,这一年他已27岁。

不管怎样,这个成绩对曾家来说,能让他的父辈们彻底扬眉吐气。

随后曾国藩因不卑不亢的态度,回答问题条理而清晰,在“朝考”中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饮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踏上了他的仕途。

曾国藩该是块从政的料子。拜年时当着穆彰阿的面,纵谈天下局势,使穆彰阿的频频点头称许。

穆彰阿是谁?

曾国藩考进士时的主考老师,更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学士,兼军机大臣。

识时务的曾国藩,趁机口称他为恩师,这下算是找到了靠山。

穆彰阿是鸦片战争中著名的投降派,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有好有坏,但无论怎样,曾国藩的仕途起飞,从翰林院检讨的七品小官,升迁到礼部侍郎的正二品大员,十年七迁,与穆彰阿的提携分不开。

看起来从一开始,曾国藩就是一个擅于表现,也擅于抓住机会,审时度势的人物。他的心机够深,深谙官场政治站队之道,投靠“穆党”,成就了他官运亨通的前途。

在这一条路上,曾国藩就像湘乡里飞出来的“凤凰男”,在京城终于谋求出了一条稳定的出路,能光宗耀祖了。

不过,春风得意的曾国藩,不忘时时向家里传书, “天地间推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要低调,低调!

2.

倒霉的咸丰皇帝登基不久,太平天国运动就爆发了,这也预示着,曾国藩从政12年顺风顺水的好日子,到头了。

咸丰在位期间,是曾国藩政治生涯最艰难的11年。 “学在苦中求”,这不过是曾国藩官场历练的开始。

1850年3月,上任才11天的新皇帝为表现圣君的气度,号令大臣都上疏提意见。

年近不惑的曾国藩有些飘了,他信以为真,提了一堆建议,咸丰都是“写得好,已阅”,然而就放一边不管不问。

这下把曾国藩气坏了,这不耍人嘛?明显在敷衍他。他看清了这个20来岁皇帝的面目了,原来只是做做样子,不是想办实事!

曾国藩也是有脾气的,于是他写了一封怼咸丰皇帝的上书《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把咸丰气得差点把他抓了。

这,这还了得?挑衅,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虽然咸丰帝最后听从了祁姓大臣的马屁:“这是‘主圣臣直’呀!皇上”,没有当即办曾国藩,还不得不在朝堂上夸曾国藩“直言进谏”。

但这个梁子算是结下,敢于不尊重皇帝,挑战皇帝的权威,这得记恨一辈子的!从此在咸丰帝心中,埋下了对曾国藩的偏见和忌惮。

后来曾国藩奉旨办团练,组建湘勇,从太平军手中夺回了武昌。当曾国藩接到了封官的圣旨,咸丰封他为湖北巡抚那一刻,他又惊又喜。

没想到,缺乏主见的咸丰听了大臣的怂恿,担心曾国藩一旦兵权太大,万一有逆反之心......

根本不顾忌自己还是个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把封官又取消了,给他一个兵部侍郎衔。

到嘴的鸭子飞走了! 这能不窝气吗?曾国藩只好忍。“以耐劳忍气为要”

这一年1854年,对读书出身的曾国藩来说,带兵打仗前所未有的压力,两度欲自杀而未遂。却还得不到皇帝的“芳心”,确实难!

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守孝,趁机写信给咸丰谈判,要皇帝封他江西巡抚,给他一个实质性的权力,历数在江西督办军务的难处,无军权、无政权、无饮差大臣之衡,处处受地方督抚的排挤。

明确表示没官就干不了,明里暗里有胁迫之意, “看还有没有能镇压太平军的人物。”

咸丰年轻气盛,不仅不给他官,还又把他批了一顿。

第二回合,曾国藩直说写: “江西的事我不管了”。

咸丰也很干脆: “知道了。”

两人扛上了。

在湖南老家呆了一年之后,曾国藩不得不窝居在家,自我反省,揣度皇帝的心思。几度和咸丰皇帝较量后,曾国藩不得认清现实。

这段时间,他情绪低落,脾气变坏,也痛悔不已,一切发展在他意料之外。

沉重的打击面前,曾国藩开始从自身找原因。一味蛮干,不懂通融,有时又太过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好再转机终于来了,当石达开率二十万大军攻浙江时,咸丰面临无兵可调,无将可遣的境地。加之胡翼林、左宗棠的全力上奏,咸丰终于用曾国藩,命他领兵援浙。

曾国藩等这个圣旨已等得太久,他又一次惊喜交加,这次二话不说,接到圣旨第三天,就匆忙踏上行程。

和朝堂上的站队“哲学"不同,湖南官场上受到排挤,在江西受到地方官员的权力扼制,从咸丰帝那尝到苦果,种种不如意,曾国藩开始反省自身问题,收敛自己的锋芒。

他开始谨慎,圆滑而老练。

总算,能耐住性子,一步稳扎稳打,加上擅识人、用人、育人的本领,为他剿灭太平军起到了极大作用。

3.

曾国藩的事业随着太平军的剿灭,达到了高潮。

他越来越明白,“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灭了太平天国后,坚持要裁撤湘军,解除了清廷对他的戒心。在后期,去剿捻军,和外国谈判,搞军工洋务,曾国藩成为晚清中兴权臣。

然而,曾国藩性格里始终有极端的一面,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一面是对自己,一面是对他人。

比如,作为传统的读书人,他秉承的是绝对二元论的价值观。他认为,人只有圣贤和禽兽两种。

对自己特苛刻!

喜欢下围棋,误了事。好吧!把围棋收在看不见的地方。和同僚聊天,聊”看见谁家女眷谁长得好,谁长得风骚“。但一回到家,又开始反省,批判自己”简直是禽兽行径! “。无数次反省后,内心欲望还是难以减去。

有一次朋友带小妾,曾国藩一见很漂亮,结果忍不住调戏一番,因此后来还和朋友闹翻脸。这事后,又开始反省”我真不是人,朋友妻不可欺“呀!

最初曾国藩也抽过大烟,后来他感觉大烟不戒,于修性无益。于是花了两个月把烟给戒了。

这绝对是一个狠人。

可,他不仅对自己狠,对别人也同样狠。历史上曾国藩杀的无辜者不计其数。

初到湖南官场时,他就主张”乱世用重典“,实行的是铁血政策 。开办审案局,草营人命,半年内杀了200多人,大多数可能是冤死。

当时长沙百姓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曾剃头“,以此表达不满。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他作为湘军首领,纵容士兵烧杀抢劫,屠城达三次之多:九江屠城、安庆屠城、天京屠城,数十万无辜军民死于湘军之手,连孩童都未能幸免。

这在历史战争上是罕见的!为什么曾国藩不放过无辜的人?

也许是他冷血谨慎的性格。

他写信给弟弟曾国荃,说杀人没必要后悔,不过是强化自己的极端。

书曾国荃:目下收投诚之人,似不甚妥善,如挤疖子不可令出零脓,如蒸烂肉不可屡揭锅盖也。克城以多杀为妥,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

另一方面是其务实、现实的格局,事情只做对自己有利的,而不顾忌天理、人道。

他执意认为杀人作为是无悔,是正理,他杀人最理直气壮。

“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杀人多为悔?此贼之多掳多杀,流毒南纪,天父天兄之教,天燕天豫之官,虽使周孔生今,断无不力谋诛灭之理,既谋诛灭,断无以杀多为悔之理。”

” ......既然决定诛灭乱贼,就没有因多杀人而后悔的道理。 “

恰恰随着旧制度的覆灭,他的思想遭到了最彻底的否定。

作为擅于反省的人物,曾国藩为什么没有反省自身杀人过多呢?

也许他根本就不敢去反省这件事。

一旦承认错误,就会扰乱心神,而不敢行动。为了巩固自身和家族利益,曾国藩只想一杀到底。

毕竟,父母亲情,家族是曾国藩最重视的,只有家族观,而缺乏那种对世人的大爱和仁者之心,同情心,怜悯心。

最主要是,他杀人多并没有带给他什么坏处!而只有好处。

追本溯源,这种无情冷酷,务实功利的格局,和他的家族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毕竟,在曾国藩之前,他们家只是世代务农而已。

4.

为什么近年来曾国藩被很多人推崇?而且大多是绝对地美化他?吹捧他?

这和当今社会风扉的成功学,不无关系。

当一个资质普通平庸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论是什么方式或手段,能成功上位,成为国家最具权力的人物,这样一个过程是很励志的。

另一些人,不过是不明真相的跟风崇拜而已。

更有一些情况是,我们的时代需要把曾国藩“炒出来”,他是离我们比较近的名人,而现代人需要他的名气来说事。

但我想,做人是不能完全学曾国藩。他本职工作做得好,平乱有功,但他作为一个人类,有很大的杀戮之过。

他自律、努力、成功,是职场官场的典范。他懂得人性,利用人性,克服人性,获得了功名利禄。可以学曾国藩的拼劲,严于律己,持之以恒,反省精神等等。

但不能忽略他所做过的事实。和那些历史伟人比,他缺少的是一颗人道主义心肠,没有远大的理想主义情怀,为天下苍生的情感。

他的一生,不过都是为了如何自保住,为了光耀门户,护住家族利益而已。

如果历史都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文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微服出巡,一算命先生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乾隆立即封他做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微服出巡带多少人,乾隆皇算命,乾隆微服出巡的原因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只要没有较长时间的大规模战争,统治阶级不折腾,都可以进入所谓的盛世。“康乾盛世”代表着康熙和乾隆,其实很多人说,康熙在位期间兢兢业业所攒下的财富,到了乾隆时期才体现出来,给乾隆打造了一个太平盛世,所以乾隆的皇帝生活可谓是多彩多姿,喜好去江南游山玩水。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出巡,经常借着

  • 清末最狠毒的悍匪,杀人手段极其残忍,胆大包天连慈禧都不放眼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不顾百姓的死活。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出现了很多土匪。其中有一些人是真的仗义,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希望为百姓做些事,但是更多的是为了贪图自己快活,不惜伤害同样是贫民的恶徒,康小八就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个。其实他本来并不姓康,因为曾经被过继给了康姓人家,才姓了康的。我们看一些黑帮电影,有些人虽然做着这样的勾当

  • 清朝皇帝驾崩后,后宫那么多嫔妃怎么办,后期如何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要是放在我们现在,改嫁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而且在古代,要是成为了皇帝的妃嫔,那结局就更是悲哀了,有的甚至还要陪同死去的皇帝进入到墓穴中。在清朝之前的一些朝代,如果皇帝去世了的话,有孩子的妃嫔和没有孩子的妃嫔情况是不一样的,没有孩子的要不就去殉葬,要不就出家,而有孩子的就可以留下来抚养自己的孩子

  • 乾隆真的很风流吗?她为乾隆生下4胎,死后48年乾隆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有哪些秘史,盘点乾隆的17个孩子,乾隆最后嫁给了哪些人

    不管是清宫剧还是真实的历史上,对于乾隆皇帝这个人的评价其实有一点是非常统一的,那就是他是一个非常风流的帝王。这位被康熙亲自教养的宝亲王,没有象父亲一样严谨而刻薄,反而温柔幽默,不得不说他的皇爷爷教得是真好。但这风流的性子却既不像祖父也不象父亲,真的是让人觉得奇怪,其实这个性格形成也是有原因的。皇帝虽

  • 乾隆最惨的“皇子”,长大后送给大臣当儿子,从此与皇位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皇子的名字就是他的四皇子永珹,乾隆皇帝登基前就已经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永璜、永琏以及永璋,永琏是孝贤皇后所生,这个名字特别的富有含义,当时乾隆皇帝对他抱有极高的期待,然而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有成年,却在一次意外中病逝,这也就成了乾隆皇帝心中不可触碰的一块伤痛。在乾隆4年,嘉宾金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也

  • 清朝乾隆年间,太湖一少女大义灭亲,官府:少女无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莼得知后,不敢怠慢,就打算走水路乘船启程回家。李莼带着行李来到太湖边,找了一户船家,说自己想要雇船回家,并且给了船户定金。李莼不知道自己这次租船是来到了贼窝,原来船户一家,是兄妹三人,两个哥哥,一个妹妹。这两个船夫兄弟,表面上是划船渡人为生,其实是江洋大盗,专门抢劫杀害来往于太湖的单身客商。船户兄

  • 清朝女强人,不是慈禧、不是孝庄,她掌大权53年,却名声不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鲁迅说过,孝庄太后是个好女人。孝庄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花了很大力气和多尔衮周旋,为儿子福临夺得帝位,福临死后,她又扶持8岁的孙子玄烨登基,授他以治国方略,指导他处理各种政务,培养出一位千古一帝。康熙帝甚至佩服地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可见孝庄皇后的能力、名声,是众人

  • 清朝生育能力最强的和亲公主,13岁出嫁生4子1女,34岁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主要就是因为公主和驸马结婚以后并不是住在一起的,平时估计连见面都难,更别说同床了,如果公主想要和驸马同床的话,必须得经过管家婆的同意,而管家婆也不是平白无故就会允许,没有点好处她肯定是不干的。所以说,不管是去和亲还是就近嫁人,她们结婚以后的命运都不怎么样。而在清朝,就有一个公主,她的情况却是很不相同

  • 清朝强盛的家族,出了6位皇后,所生后代还有3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各个皇帝后代排名,清朝12位皇帝都是谁的孩子,清朝皇帝子女列表及简介

    那些朝廷官员或者是达官贵人们家里的女儿们进宫的概率就要比普通人要大很多,这样一来,既能对皇帝有所帮助,自己的家庭也能够依靠皇室这个关系而得到更高的荣耀。所以,每次进行中选秀女的时候,那些官员们就争先恐后的自己家的女儿全部都送去,要是被皇帝看上了,那就是为自己的家里增添了很大的光彩了。当时,就有一个非

  • 周武王的装备来源:山西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难怪纣王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王伐纣重要一战,纣王娶了多少老婆武王娶了几个,封神演义的纣王和武王图片

    周原遗址发现,周人的确拥有铸铜作坊,但如今发现的主要始于西周,先周时的鲜有发现。如今,也就让人疑惑重重,姬周大军的装备究竟从何而来?十年前,山西考古发现取得重大发现,不仅解开了“虞芮之争”背后的真相,也解开了周武王大军装备的重要来源。 被掩盖真相的虞芮之讼 所谓“虞芮之讼”,就是商代虞国与芮国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