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探亲,约定次年秋天自觉回来,结果如何?

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探亲,约定次年秋天自觉回来,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44 更新时间:2024/1/24 5:12:25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自古以来,宽厚待人的统治者比起独裁残暴的统治者更能得民心。唐太宗曾经放了390名死囚回家探亲,放行的时候唐太宗与死囚们约定次年的秋天那些死囚会自觉地回来,这种宽大的政策换来了什么样的结果呢?

抢来的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是个颇有政绩的皇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唐朝迎来了盛世。然而唐太宗的皇位来得并不怎么光明正大。

唐高祖原本定下的太子是李建成,李世民无疑是有野心的人,他一直想要成为储君,事实上,在面对滔天权势的时候,亲情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固了。公元626年,李世民终于按耐不住了,储君之位不是他的,那他便将这个位置抢过来。

真正让下定决心要抢夺太子之位的是太子与齐王的联合,太子知道自己威信以及功劳都不如李世民,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便和齐王一起设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即使原本还存有兄弟情谊不打算发动政变,也被李建成的作为寒了心。

为了自保,李世民在这一年发动了历史上的"

玄武门之变

",亲手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同时逼迫唐高祖承认了他皇储的地位,自此太子易位。之后不久,唐高祖禅位,李世民登基为帝。

与帝之约

李世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十分为百姓着想,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为以后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对于百姓来说,皇帝是怎么上位的与他们无关,只要皇帝能给百姓带来安稳的生活,他们就认为那是个好皇帝,就会支持他,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百姓心中的一代明君。

唐太宗在位期间做了许多事,其中就包括他曾经放死囚回家探亲。贞观六年,唐太宗亲自去见了那些囚犯,这一点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做的,本就是些犯人,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到行刑的时候都不一定被想起来。

唐太宗看到了那些死囚,想到他们过一段时间就会执行死刑,内心觉得有些同情与怜悯,唐太宗本就是个为民为百姓的明君,在他的眼中,那些囚犯除了是罪大恶极的囚犯之外,也是他的子民。

更何况在与那些囚犯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都是有悔过之心的,于是唐太宗决定放他们回家探亲,但放他们回家探亲不代表他们就可以免除刑法,唐太宗是怜悯他们,可也知道他们都是些罪大恶极之人。

于是放他们回家之前,唐太宗就与他们约定好,次年秋天的时候,所有囚犯都要自觉回来接受处罚,毕竟不管他们多么后悔,犯罪的事已经做了,处罚当然逃不了。

这些被唐太宗放回家探亲的人一共有390个,他们虽然是死囚,但唐太宗依然给了他们极大的信任,他们回家时唐太宗甚至没有派人去监督。

第二年秋天,囚犯们都按照约定好的回来了,390个人一个不少,这让唐太宗觉得很欣慰,那些人没有辜负他的信任,他也相信他们是真心悔过了,便下了命令直接赦免了他们的罪过。

唐太宗的这一个行为有好有坏。对于百姓来说,有一个这么宽厚的皇帝是有福分的,在这样的宽容政策下,百姓们会被他的行为所打动,甚至在感怀之余还会减少犯罪的心理,从这一方面来看,唐太宗这个做法对于教化百姓有一定作用。

万物都有两面性,有好处自然也就有坏处。

各个朝代在制定法令制度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标准,但是不论多么严格的法律,也不至于犯了小错就会被判死刑的,也就是说唐太宗最后赦免的那些死囚所犯的罪过是不小的。

对于那些囚犯来说,唐太宗赦免他们会让他们感激,从此洗心革面不再犯罪,人都是会犯错的,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确实是更好的做法,可如果站在受害人的角度看待呢?

那些受到伤害甚至被谋财害命的人所受到的伤害是不能复原的,该有惩罚的人最终却没有受到惩罚,这让受害人觉得如何呢?

唐太宗的做法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有两全之法,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这个道理,不可否认的事,他的这一做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是教化百姓,这对唐朝形成之后的盛世也有一定的影响,犯罪的人少了,百姓更加安居乐业,自然就是为盛世奠定基础了。

宫女出宫

除了放死囚回家探亲之外,唐太宗还曾经放了后宫几千个宫女出宫。每个进宫做宫女太监的人都是家境贫寒的人,家中实在贫苦,走投无路之下才不得不将子女送进宫,毕竟进了宫之后可能就再也出不来了,并且随时有生命危险,只要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都不希望葬送自己的一生。

唐太宗放宫女们回家自行寻找幸福,这对于那个时候的宫女来说无疑是幸福的,这一举措也使得唐太宗更得民心。著名诗人白居易还特意在《新乐府》时里面写下"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的诗句夸赞唐太宗的圣举。

唐太宗的行为被一部分人认为只会笼络人心,并不赞成他的做法,可自古就有"

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说法,百姓拥护一个统治者的前提是统治者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给百姓幸福快乐的生活。

唐太宗这样仁德的举动只是他众多举策中的一个,在国家大事上,他也制定了许多为百姓思考的政策。唐朝历史上有许多皇帝,真正给后人带来影响的皇帝并不多,唐太宗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个。

即使是如今回头看历史,唐太宗在位的时期依然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的时期,唐太宗得民心不完全是靠着类似于释放囚犯宫女的事,更多的是他在治理国家上的实际才能。

更多文章

  • 只做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看看他在北京42天都干了哪些愚蠢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1644年的春天,李自成终于打到了北京城,当时的政府也是太腐败了,还不得人心,所以当李自成率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入城时居然还受到了京城人们的欢迎,这待遇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李自成打江山容易,却守不住,他一共坐了42天皇帝,就被赶走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从当初受人爱戴到逃跑的过程中,下面这些事使他很快就落

  • 唐朝后期为什么无法彻底解决河北几个藩镇割据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河北藩镇割据,河北藩镇,唐朝的藩镇割据怎么形成的

    天宝十四年年安史之乱,唐朝的统治由盛转衰,虽然经过八年战乱后被平定,但仍有大部分安史余党盘踞于河朔一带,也就是现今的河北一带,发展壮大,割据一方,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河北地区的藩镇割据直到唐朝灭亡一直难以被解决。一、唐朝藩镇问题形成的背景 首先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虽然是藩镇问题的直接原因,但藩镇割据

  • 南宋比北宋更弱鸡,为何可以抵抗不可一世的蒙古近50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看似弱不禁风的南宋这么顽强呢?“静夜史”认为这和南宋的内外环境有关系:1、南宋在国土上因祸得福从北宋到南宋,宋朝本就不完整的国土又丧失了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南宋相比于北宋而言缺少了一大片创造税收的国土,同时缺乏了上千里的国土纵深,这让南宋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比如金、蒙古的时候局势更加被动。但

  • 唐朝的江山真的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一半是李秀宁打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秀宁个人简历,唐朝李世民打下的江山,李秀宁之死真相

    李世民的名气如此之大,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但我看了李秀宁这个名字,脑子有点没转过弯来。后来才反应过来,历史上没有李秀宁这个名字,却有这个人的原型,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平阳公主。原来,平阳公主的名字,历史记录中没有明确记录,民间才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就叫李秀宁。一、善战的李世民,为李唐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 假如明朝撑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打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对明朝的影响,明朝怎么防止鸦片战争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不等式逻辑,清朝打败了明朝,而英国又打败了清朝,所以按照这个不等式,英国打败明朝是必然的。当然,这个不等式比较无厘头,我们可以以1637年明朝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亚娘鞋之战管窥一番。亚娘鞋之战被明吹吹的神乎其神,说什么明朝虽然失败,但是英国佬赔款。甚至吹嘘明朝水师如何牛逼,还把玄幻小说

  • 唐朝女道士写了首肉麻情诗,道尽相思之苦,异地恋读完都会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冶,字季兰,公元730年出生于乌程(今浙江吴兴)。李冶从小便长得容貌俊美,并且聪明伶俐,尤其是创作才华上,更是能够用“天才”来形容。在她7岁的时候就创作了一首极含深意的诗《咏蔷薇》:“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李冶的父亲在读了这首诗后大为感慨,同时也对女儿写的诗感到忧愁,因

  • 南宋中兴四将,一个迫害岳飞,一个热衷逃跑,到底应该是哪四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宋岳飞简介,重生岳飞之一统南宋,南宋中兴四将是哪四个

    宋高宗在金兵的追杀下,一路南逃,从北方至南方,从陆路至海上,仓皇如漏网之鱼,一边逃跑,一边集结兵马,仓促应战,抵挡金兵。但让人意外的是,赵构组织的朝廷,没有像南明之类的王朝一样短命,最后在那些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将士们的努力下,边抵挡,边拼杀,竟然挡住了金兵南侵的进一步深入,甚至还在与金兵的战斗中打过一

  • 唐朝真是以胖为美吗?了解到杨玉环真实体重,现代女子都不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玉环简介,名模黄蓉饰演的杨玉环图片,绝色妖姬杨玉环完整版

    现今众人皆知“环肥燕瘦”中“环肥”是指杨玉环,那对于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是从何而来呢?对于杨玉环丰腴体态的说法又是从何得知呢?历史上杨玉环真实的体重究竟是如何呢?为何说唐朝的审美是以胖为美呢?人们的审美变化亦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时代不同,审美取向也不同,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时代主流审美也是会有截

  • 伟大成吉思汗,为什么课本和影视剧中那么少的涉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的确,我们很少看过关于成吉思汗的电视剧和电影?成吉思汗难道被历史所遗忘么?这很不公平。很奇怪,我查了百度,关于成吉思汗的诗词,除了那一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外,不是几乎没有,是真的没有。我们在有意忘了这位有些另类的伟人,我们想忘记这段历史,我们很自卑。即使是写下这句诗词的伟人毛泽东,

  • 北宋曹皇后:相貌平庸却嫁给颜控皇帝,无爱无子女,历经三朝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他为人宽厚和善、恭俭仁恕,在他的统治的40年间,宋朝也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百姓们安居乐业,他可谓是一个仁君,对谁都非常仁慈,唯独除了她。他们是一对没有感情的夫妻,他一心只想要废掉她改立别人为皇后,然而她却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而不倒,善始善终,她就是北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