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曹皇后:相貌平庸却嫁给颜控皇帝,无爱无子女,历经三朝不倒

北宋曹皇后:相貌平庸却嫁给颜控皇帝,无爱无子女,历经三朝不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558 更新时间:2024/1/21 2:31:45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他为人宽厚和善、恭俭仁恕,在他的统治的40年间,宋朝也是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百姓们安居乐业,他可谓是一个仁君,对谁都非常仁慈,唯独除了她。

他们是一对没有感情的夫妻,他一心只想要废掉她改立别人为皇后,然而她却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而不倒,善始善终,她就是北宋王朝的曹皇后。

出身名门望族,被选为仁宗的第二任皇后

曹皇后,真定灵寿人,历史上的皇后大多都是名门之后,官家之女,曹皇后也是如此,她出身于宋朝有名的的名门望族“真定曹氏”家族。曹家在北宋时期是当时顶级的世家大族之一,曹皇后的祖父是北宋王朝的开国元勋,他为北宋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就算是天子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欧阳修曾说“曹武惠王彬,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可见曹彬对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作为名门之女,曹皇后从小便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她举止端庄、知书达理,身上有大家闺秀的风范,适龄以后,无数达官贵人都曾去曹家求亲。

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是郭皇后,宋仁宗并不喜欢她,碍于刘娥太后的面子,才立她为皇后,虽多有不满但也一直忍着。明道二年间,刘娥太后去世,宋仁宗就一直琢磨着要废掉郭皇后的事情,郭皇后也是莽撞,她公然和仁宗的两位美人争宠,将两位美人送出宫,宋仁宗得知后非常生气,便以郭皇后无子为由废掉了她,将她幽禁在了长宁宫。

后宫不可没有皇后,仁宗本来相中的是一陈姓女子做皇后,他说出这件事情之后朝堂之中众人皆反对,刘娥太后去世后,仁宗就立了养母杨氏为太后。

杨太后得知了仁宗废后的事情便相中了曹氏的女儿做皇后,曹氏也是此时皇后的最佳人选,有才有德,朝堂中众人也没有意见。在杨太后的安排下,二人在良辰吉日成亲,在1034年,曹氏被立为了皇后,成为了仁宗的第二位皇后。

不受丈夫宠爱,一心想要废后

仁宗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外貌协会”,他的宠妃基本上都是艳绝四方的大美人,曹皇后哪里都出类拔萃,可就是相貌平平,难入君心。加之两人的婚姻是杨太后一手安排的,完全是一场政治联姻,两人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婚后的曹皇后并不受仁宗的宠爱,两人相敬如宾。

庆历八年间,有几个侍卫趁机作乱,直接到达了仁宗皇帝居住的寝宫,此时曹皇后正在侍寝。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她赶忙起床,仁宗感到不对劲之后,便赶忙想要出逃,曹皇后并没有着急,她冷静下来,拦住了想要出逃的仁宗。

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事情,派人去呼唤都知王守忠带兵入宫平乱,侍卫在外面杀一些妃嫔和侍女,叫喊声非常大,她便派一个太监出去打探情况,太监告诉她,是嬷嬷在教训不听话的宫女。

曹皇后严声呵止了太监:“乱兵就在附近杀人,你们还敢胡说!”身为将门之女,从小在祖父的耳濡目染下,曹皇后知道这些侍卫接下来可能会做些什么,他们无法接近仁宗定会使用放火的方法伤他,她派人准备了很多水跟在侍卫后面。

果不其然,这些人后面放火了,还好曹皇后未雨绸缪,提前命人准备了很多水,浇灭了熊熊燃烧的大火,仁宗因此幸免于难。

曹皇后非常会笼络人心,这天晚上,凡是派出去的太监侍从们,她都亲手剪掉了他们的头发,对他们说:“明天论功行赏,就以头发为证。”她的话振奋人心,这些人为了得到奖励都争先出力,乱兵很快被消灭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曹皇后有勇有谋,在这件事情上功不可没,按理说仁宗应该感激她,两人的感情升温,可惜仁宗对谁都仁,除了曹皇后。他并不觉得是曹皇后救了他,欣赏她身上的优点,反而觉得这是曹皇后争宠的手段,她故意派人放火,然后临危不惧派人救火,就是想要吸引他的眼光。

不得不说,仁宗这有些想多了,有了这想法的仁宗不但不感激曹皇后,还觉得她是个坏女人,不配母仪天下,想要废掉她,改立他最宠爱的张美人为皇后。

仁宗的想法遭到了大臣的拒绝,曹皇后并没有犯错,为何要废后,仁宗拿不出证据,废后的事情只能作罢,虽然没有废后,但他借机封宠爱的张美人为贵妃,若是旁人,必定意见颇多,可曹皇后对此没有一句意见,就这样接受了丈夫的安排。

不争不抢,宽容大度

仁宗后来异常的宠爱张贵妃,因为她“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曹皇后性情温凉,不喜欢奉承仁宗,也从不使心机和其他的嫔妃争宠,是后宫中的一股清流,因此,两人的夫妻感情依旧是没有任何进展。仗着仁宗的宠爱,张贵妃恃宠而骄,她多次给仁宗吹枕边风,想要让她才能浅薄的大伯张佐当上宣慰使得高官,以此争夺皇后的位置。

开封府包大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劝诫仁宗,最后这件事情以失败告终,但张贵妃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皇后并没有因此生气怪罪张贵妃,也没有在皇帝面前说过她的一句不是,她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后来有一次,张贵妃要出宫游玩,为了彰显自己的威风,她想要借皇后的仪仗出游,她找到了仁宗说这件事情,仁宗让她自己去找曹皇后借,仁宗本以为曹皇后不会答应。谁曾想,曹皇后想都没想便同意了这件事情,将仪仗借给了张贵妃,仁宗听了之后非常惊讶,他觉得这件事情是张贵妃做得不对了。

他告诉张贵妃:“国家的文物礼仪章法,上下是有秩序的,你用皇后的仪仗出游,朝廷会非议的。”以张贵妃的身份地位,是没有资格使用皇后仪仗的,张贵妃听了之后十分不高兴。从这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曹皇后的宽容大度,这才是作为一国之母应该有的气度和风范。

不过曹皇后的宽容大度也是针对一些不过分的事情,对于有害国家宫廷的事情,她是非分明、绝对不会宽容姑息。

曹皇后身边有个宫女,涉及到了卫卒变乱事件,这种事情论罪当死,卫卒变乱平息后,曹皇后按制度判处了宫女死罪,蝼蚁尚且偷生,宫女找到了仁宗的一个宠妃,想要让她说情保住自己的性命,宠妃的枕边风吹动了仁宗,仁宗决定放这个宫女一马。

曹皇后听说了仁宗准备放过宫女之后,便穿戴着一身皇后服饰去拜见仁宗,要求他赐死这名宫女,曹皇后表示:“不这样,无法肃清掖庭”,在她的坚持下,仁宗终判处了这个宫女死刑。

仁宗病逝,将皇权交接给英宗

宋仁宗年轻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自己的皇子,在朝廷大臣的建议下,他收养了宗室子赵宗实为养子,作为皇嗣养在曹皇后宫中。没过多久,仁宗的妃嫔苗氏便怀孕生了二皇子,赵宗实被送出了宫,可惜二皇子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后来仁宗的妃嫔也有生下皇子的。

不知为何,这些皇子都没能长大成人,没有一个皇子是仁宗和曹皇后一生的遗憾,没有储君的仁宗最后只能再次将赵忠实接入宫中,将他作为养子立为了皇太子。

嘉祐七年八月,宋仁宗因病驾崩,天子驾崩,人心惶惶,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反对立赵忠实为太子,虎视眈眈着皇位,这些人有可能会趁机作乱争夺皇位,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曹皇后下令封锁了仁宗驾崩的消息,直到第二天两府大臣进入皇宫。

曹皇后这才痛哭不已,告诉所有人仁宗驾崩了,要求让皇子继承皇位,曹皇后的冷静和睿智促进了皇权的成功交接,赵忠实登上了皇位,曹皇后顺理成章成为了太后。

英宗作为仁宗的养子,登上皇位之后曾多次想要尊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朝臣不同意这件事情,君臣关系一度紧张。

曹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亲自手书一封,称英宗的生父为皇,生母为后,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君臣关系得到了缓解。

英宗生病垂帘听政,还政英宗

英宗继位之后,没过多久就病倒了,无法处理朝政事务,朝廷上人心惶惶,很多大臣都要求曹太后垂帘听政,曹太后一开始是拒绝的,她不想干政,可大臣们一再哀求,她只能同意了垂帘听政,对于朝堂上的事情,她有自己的见解,将一切政事都处理的很好。

因为这件事情,曹太后与英宗之间还出现了一些隔阂,第二年五月,英宗病愈,曹太后便还政给了英宗,自己重回到了后宫中,不再干涉朝廷的事务,两人之间的嫌隙也修复了。

曹太后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有人拿她与武则天相比,但她没有武则天的野心,从不培植自己的势力,她绝不放纵外戚干政专权,对于自己的家人,她的要求很严格,没有一丝一毫的姑息,绝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威胁到皇帝的皇权。

教诲子孙,留住臣子

宋英宗在位四年就病逝了,他的儿子宋神宗即位,曹太后也就成为了太皇太后,他对曹太后非常孝顺,有些事情会去请教她,曹太后认真的劝诫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好皇帝。“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因为写诗的事情犯了法,被关在御史台的监狱中,进入御史台的监狱,可以说是必死无疑了,曹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情后,说了一席话劝告神宗。

曹太后的话让神宗十分动容,他当即命人仔细审查这件事情,后来发现苏轼是被人栽赃陷害,还苏轼了一个清白,释放了他,这一切都是曹太后的功劳。元丰二年冬天,曹太后患病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四岁,与宋仁宗一起合葬在了永昭陵,谥号为“慈圣光献皇后”。

纵观曹皇后的一生,她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宽容大度,能力超群,对大宋王朝做出了很多贡献,有一国之母的风范,即使没有爱情,她也活成了最美好最传奇的模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玄宗为何一日之间,杀了自己三个亲生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这件事的背后,其实隐藏了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及特殊的政治原因。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李隆基本人说起。话说当年李隆基出生的时候,唐朝正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状态当中。就在李隆基出生两年之前,他的爷爷,唐高宗李治,刚刚去世。李治去世后,李隆基的三大爷,也就是李治和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旦即位,史称唐中

  • 古代擅穿皇帝的龙袍是大罪,那为何人家包拯就穿的心安理得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包拯穿龙袍的真实图片,包拯为什么都穿龙袍,包拯杖打龙袍全部视频

    包拯的断案本事小伙伴们估计在诸多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当中都看了很多并且也很了解,但是今天叽萝要跟小伙伴们分享的不是包拯的断案本领,而是他穿的衣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戏台子上的包拯穿的衣服是不是看起来很威风凛凛?而他衣服上所绣的似乎是条龙?在制度阶级森严的古代,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是一道不能跨越的鸿沟。

  • 唐朝宰相因写“青鹅”二字被杀,百官不解,武则天说道:拆开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惊艳片段完整第一集,武则天杀功臣一览表,武则天妈妈情史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位女皇帝,有着出色的政治才能,是蜀地的骄傲。但是以女性身份称帝的武则天一开始政权并不稳定。武则天的女皇养成史唐太宗来到洛阳宫后,也听说武则天长相美丽,于是那年十四岁的武则天被召入宫,封为才人,赐号“武媚”。武则天并没

  • 听说要当皇帝,他吓得要死,秦桧站出来反对,最后做了一个月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张邦昌百般推脱,迟迟没有登基的意思。金人便下了命令,限他三日登基,不然开始屠城,人人震恐不安。在金人的“劝进”下,宋齐愈、王时雍等人极力支持,但一贯圆滑的秦桧却站出来公然反对,请求立赵氏宗亲主政。其他人根本不理秦桧,张邦昌最终登基为帝,国号“大楚”。这个皇帝与其说是自己登基的,不如说是金国册立的。张

  • 唐朝的“一字并肩王”究竟是什么官职?放到现在,和一种官位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并肩王府在哪里,史艳文一字并肩王抛绣球后续,唐朝最高武职是什么官

    古人若想在朝为官,科举制是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不过经过数年寒窗苦读也可能没有机会进入官场。如果可以步入仕途,稳扎稳打地为民做事总有机会得到上级的提拔。古代的官职历朝历代都有所区别,但是总体上可以区分为中央的官和地方的官。唐朝的官员有一品到九品,从正一品、从一品到正九品、从九品一共有十八品。正一品是官职

  • 听说蓝玉欺负元朝皇妃,蒙古皇子口出恶言,朱元璋:扔到琉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时候,作为平民百姓的汉人,甚至不配拥有自己的名字,如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其实他的原名就叫做朱重八,这不过是他父母年龄的简单累加。而且那时候汉人不能拥有任何铁器,十户人家用一把菜刀,每个新娘所接触的第一个男人不是新郎,而是蒙古军官,如此压迫,自然会迎来极强烈的反抗。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开

  • 唐朝有一善良的太监,宣读圣旨时故意念错一个字,救下了上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后期最牛的太监,唐朝小官人,唐朝宫廷图片大全

    所以,宦官干政的事件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更是在明朝时期一度达到顶峰状态。太监的好坏和太监这个身份没有任何关系,只要你人本身是向善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都会遵从内心的抉择。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张居翰就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太监,他曾经有一次念圣旨的时候,故意把一个字给念错,最后救下了上千人的性命。幸免于难张居翰

  • 唐玄宗宠爱杨玉环,为何不立她做皇后?至少有这4方面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玄宗为何迷恋杨玉环,唐玄宗为什么独宠杨玉环,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区别

    被封为贵妃之后的杨玉环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有唐玄宗的无限宠爱。当时宫中并无皇后,杨玉环就是位分最高的妃嫔,执掌六宫大权。杨玉环在贵妃的位子上待了整整11年,始终没能更进一步。都说唐玄宗最爱的女人就是杨玉环,那么他为什么不愿意册封她为皇后呢?这背后有4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唐玄宗是靠强权才得到了杨

  • 唐朝武力最强猛将,14上阵杀敌,22岁战死李世民重金赎回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罗士信原本是隋将张须陀的手下,在他14岁的时候跟随张须陀征讨贼军,当时罗士信身穿两副重甲,挺枪出战,敌军还没有排列好阵型,罗士信便冲入敌军,连杀数人,张须陀趁着敌人惊魂未定,于是率大军掩杀,大败敌军。在与贼首卢明月交战时,张须陀因为粮草不济准备撤军,但罗士信认为我军一撤,敌军必然会追上来,于是他和秦

  • 唐朝墓出土畸形头骨,被误认为是外星人,专家调查后:是大唐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盛世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华的朝代之一,唐朝皇室出了名的富裕,唐朝公主们的小日子过得也是风生水起。除了唐朝晚期国力衰弱、社会动荡,公主们的日子不太好过以外,唐朝初期和中期的公主们地位很高,生活也是十分奢华。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经济和军事实力都碾压亚洲各国,大洋彼岸的欧洲王朝都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