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诸葛亮痛哭庞统是真的,不想杀张任报仇也是真的,他们的做法都没有错?

刘备诸葛亮痛哭庞统是真的,不想杀张任报仇也是真的,他们的做法都没有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48 更新时间:2023/12/18 4:40:24

因为人数不多,所以刘备集团核心人物的关系看起来都挺铁:为了替关羽报仇,刚刚称帝的刘备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就以六十高龄御驾亲征,结果被陆逊一把大火烧得拉了肚子;庞统法正战殁、病亡,刘备一连数日以泪洗面。

刘备哭庞统和法正,在《三国志》中是有记载的:“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关羽张飞遭遇不错,刘备是不是哭得昏天黑地,史料中只字未提,《三国演义》的描述则比较感人:听到关羽败亡于临沮,刘备“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张飞被范疆张达刺杀,刘备“先主放声大哭,昏绝于地”。

有人把史料中的刘备没哭和小说中的大哭各取一条,形成了两篇热文:“关羽辞世,刘备大哭,张飞遇刺,刘备为何只冷冷地说了四个字?”“张飞遇刺,刘备哭得昏倒,关羽遇害,刘备为何毫无反应?”

断章取义是网络热文的流量密码,有时候挨骂越多赚钱越多,这就跟某些专家强烈要求取消年夜饭、大学生交钱上班一样,您的愤怒,就是他的财源——他们知道自己是胡说八道,咱们也知道他们在胡说八道,但胡说八道也是技巧,比如绿色青蛙的智商并非负数,但却有一只能靠念错涪陵而出名。

为了消除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嫌,咱们今天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史料的记载都展示出来,看看刘备对庞统的感情有多深。

《三国志》记载的刘备哭庞统,前面已经说过了,接下来再看看《三国演义》的描述:“有落凤坡逃得性命的军士,报说:‘军师连人带马,被乱箭射死于坡前。’玄德闻言,望西痛哭不已。”

后人称诸葛亮和庞统为军师,是有史料可以为证的。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册封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汉寿亭侯爵位不变;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赵云为桂阳太守、牙门将军;诸葛亮和庞统“并为军师中郎将”,“军师”是尊称,也是简称。

军师中郎将庞统在雒城攻坚战中阵亡,另一位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与张飞、赵云分兵入川,也是在替刘备扫清后顾之忧:“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巴西功曹龚谌迎飞。《华阳国志·卷五》”

庞统战死,诸葛亮在小说中哭了,在史料中没哭,这是可以理解的;刘备在史料和小说中都哭了,这也是很正常的。

对刘备来说,庞统阵亡,对他的兴复汉室大业都是一个沉重打击,按照常理推测,他应该对蜀将张任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其食肉寝皮。但是很遗憾,无论是在史料中还是小说里,刘备都没有半点杀张任替庞统报仇的意思。

《三国演义》中的张任很有骨气,刘备被张任骂了一顿,也没有发怒,最后是诸葛亮忍不住下了斩杀令:“玄德不忍杀之,张任厉声高骂。孔明命斩之,以全其名。”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张任确实应该为庞统阵亡负责。据《三国志·先主传》和《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庞统被流矢射杀于雒城,该城守将就是张任和刘璝以及刘璋的儿子刘循,这场仗足足打了一年,才以张任刘循被擒告终。

刘循被擒后投降,刘备封其为奉车中郎将,张任却绝不肯投降:“任勒兵出于雁桥,战复败。禽任。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息焉。”

无论是史料还是小说,都说刘备不想杀张任,这看起来似乎是刘备薄情寡义,或者跟庞统感情不深,于是有人发出了这样的质问:不杀张任替庞统报仇,还想收降张任委以重任,刘备这样做,岂不是寒了荆州将士的心?

我们细看古代战争史就会发现,刘备不想杀张任,恰恰是枭雄之志、英雄之气的展现,如果他气急败坏或嚎啕大哭着喝令将张任推出斩首,或剖腹挖心以祭庞统,那才真是大错特错呢。

半壶老酒这样说的理由有三:其一,张任与糜芳士仁不同,张任射杀庞统,属于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糜芳士仁是“食其禄而背其主,居其土而献其地”,忠于职守与不忠不义是完全两个性质。

其二,如果说庞统是荆州集团的重要人物,那么张任就是益州本土势力的代表,为庞统而杀张任,势必加深荆州益州两集团的矛盾,刘备也成了难以服众的偏心主公。

其三,战友阵亡确实令人痛心,但是杀俘不祥,刘备想成就大业,就必须襟怀宽广,睚眦必报那是法正法孝直,只有放弃私怨,才能成就大业,这就是英雄与小人的分野。

刘备的心思,诸葛亮当然是了解并尊重的,所以他和刘备都可以哭,但斩杀令却不能由刘备来下,诸葛亮哭完庞统杀张任,可谓忠义两全,又成全了主公的仁厚之名——诸葛亮痛哭庞统并斩杀张任,这只是演义小说的描述,张任被斩时诸葛亮在不在雒城、他有没有权利越俎代庖下令杀张任,读者心中自有分晓。

不管怎么说,张任最后还是死在了刘备的刀下,荆州益州方面都比较满意:刘备表现了他对益州忠臣良将的欣赏,也替庞统报了一箭之仇。

刘备杀了张任,成全了张任的忠义之名,这笔账算下来,还是刘备吃亏了:庞统不能复生,良将张任也没留下。

其实刘备杀不杀张任,都说得过去:两军交战,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各为其主,只有公事而没有私怨,庞德的儿子庞会尽灭关羽满门,那就是公私不分了:莫非两军阵前,只可以庞德杀关羽,而不可关羽杀庞德?

刀剑无眼,流矢难防。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刘备和诸葛亮哭庞统,是真的,想招降张任并收为己用,是真的,这两种做法都是对的,读者诸君也可以设身处地替刘备和诸葛亮想一想:如果张任肯投降,刘备和诸葛亮应该如何处理?

更多文章

  • 李亨夺取了李隆基的皇位,李隆基为何不起兵攻打自立为帝的李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隆基为啥与李亨同一个月死,李隆基李亨谁先驾崩,李隆基李亨儿子

    公元756年7月9日中年的李亨在心腹的陪同下北上灵武,然后在心腹的支持下,在灵武城南门楼即位称帝。“唐肃宗”将在四川的老父亲唐玄宗李隆基立为太上皇,并派侍从到四川向唐玄宗李隆基通报情况。唐玄宗李隆基得知消息后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儿子李亨会超越他,独自称帝。对于身为父亲的唐玄宗李隆基来说,这无疑是恰如其

  • 曾让曹操胆寒的马超,为何后半生碌碌无为?妻子闺蜜道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超追曹操完整版视频,马超追曹操的全过程,三国志11曹操能招降马超吗

    骠骑英名神威天, 独镇阳平蜀关闲。兼资文武运多舛, 生就锦绣谥曰威!公元222年,三国蜀汉骠骑将军,斄乡侯马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此时蜀汉五虎将,仅剩常山赵子龙一人。临终时马超,没有了年轻时的威猛,平淡地恳求刘备,“宗族门下二百口人,仅剩从弟马岱一人,我卑微请求宗族让他来继承,并把他托付给您,我也没

  • 岁末闲聊隋唐四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唐好汉排名四猛四傻,隋唐四猛完整版,隋唐四猛与八大锤

    “铜锤太保”秦用,早年被秦琼收为义子,九阳观中拜师学艺,学得一身本领。秦用号称“铜锤将”与“金锤将”李元霸、“银锤将”裴元庆、“铁锤将”挂锤庄庄主梁师泰合称“四猛八大锤”。《兴唐传》大破铜旗阵而名扬天下,秦用十七岁锤震突厥勇将红海,随罗通扫北时,勇斗北国一流名将祖车轮,秦用自持斩杀红海之勇,轻视祖车

  • 隋朝诸史议论——说说隋朝的“开皇乐义”(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开皇盛世指的是哪些方面,隋朝开皇的文物值钱吗,隋朝墓志铭开皇八年

    隋朝建立后,为巩固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与各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在全国实行了一系列“以俗治国”的政策。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各民族交往频繁,隋朝还大力推行汉文化政策,以适应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政策主要体现在开皇时期建立了以《开皇经》为核心的新文化政策体系。开皇乐义是在继承隋朝旧制度的

  • 武则天在狄仁杰的劝说下停止了房事,给他看了两样东西,狄仁杰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武则天和狄仁杰吻戏,武则天狄仁杰cp漫画

    在华夏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不乏名人异士,因为他们的身世过于曲折离奇,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登基的皇后,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名声已经两极分化。仰慕她的人用各种美言赞美她,恨她的人则用极其贬损的话语来形容她。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武则天在历史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功

  • 朱元璋热衷反贪,为何效果很差?专家:没人性瞎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反贪的效果到底好不好,并不是看具体杀了多少官员,主要是看当时的官场风气是否得到了整肃,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确实是很差劲的。当然从皇帝本人来说,由于他小时候受过苦,为此见不得官员作威作福,这从感情上来说是相当好理解的。那么他究竟做了些啥,为何没有效果呢?对于那些敢于作奸犯科的官员,他是动不动就满门抄

  • 古代战争|淝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

  • 他收藏了三希堂的二希,监制最后的官窑瓷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本为农家子弟,读过几年私塾。早年曾在北京西华门“德聚成”古玩店学徒,后在海王村前门开照像馆,专门拍摄古玩静物。33岁时当上了顺德府(今河北邢台)知县,后来还当过九江关监督。他极聪慧,靠自学精于鉴赏,尤擅长瓷器之道,又懂得官场接人待物的本领。郭葆昌觯斋藏瓷 叹为观止郭葆昌在国家动荡的年月,利用自己的地

  • 朱元璋宴请群臣,刘伯温看到酒杯上4字后辞官回乡,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给刘伯温留纸条,朱元璋跟刘伯温见面,朱元璋第一次请刘伯温出山

    刘伯温出生在1311年,从小就博学多闻,尤其是精通天文学,尽管现在搞天文学的被很多人认为找不到工作,但是在古代搞天文学却被认为是一件很厉害的事,因为天文学在古代又被称为帝王之学,精通这种学问的基本上都是“帝师”一类的人物。刘伯温在23岁时便考中了元朝进士,并且还曾经短暂地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官员,并且做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真是武惠妃炮制的冤案?一个意外发现的证据表明:太子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惠妃个人简历,唐玄宗杀三子是否后悔,武惠妃传

    李瑛不敢怠慢,立即叫上五弟鄂王李瑶、八弟光王李琚,以及大舅哥薛锈,四人身披铠甲,手执利刃火速入宫救驾。等他们闯进武惠妃的宫殿时,却没有看见一个盗贼,迎接他们的是武惠妃的阴笑和父皇唐玄宗的一脸怒容。“逆子!”唐玄宗举起颤抖的右手,“惠妃娘娘说你们谋反朕还不信,没想到你们真的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