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当了皇帝,其父要向他下跪,想出一法子阻止,后来皇帝跟着学

刘邦当了皇帝,其父要向他下跪,想出一法子阻止,后来皇帝跟着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23 更新时间:2024/1/27 1:52:15

说起刘太公,可能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影响,毕竟他在历史上确实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大家都知道,刘邦在造反前,是沛县有名的浪荡子,用流氓、无赖这些词来形容他是一点也不为过,整天不事生产,游手好闲,这让他的老爸刘太公脑壳是相当疼。和刘邦相比,他的二哥刘喜就显得优秀的太多太多,在刘太公眼里,刘喜是相当顺眼,所以刘太公动不动就拿刘喜来教育刘邦:你看看你二哥,本分营生,置备产业,将来一定是家业兴旺,有福之人哦。再看看你,整天游手好闲,又不置办家产,我看你将来吃什么,喝什么。

对于农民出身的刘太公来说,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本本分分地到地里刨食。可是胸怀壮志的刘邦却显得不以为然,尤其是刘太公过几天就来唠叨一遍,这让刘邦非反感,所以后来刘邦发达之后,刘邦的“报复”来了(《史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刘邦像自己看爸炫耀,你看看你以前总是说我不如我二哥会置办产业,现在看看是我置办的产业多还是二哥的多,大臣们听了之后,哈哈大笑。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自己住进了皇宫,汉朝以孝治天下,刘邦自然也不会亏待自己的老爸,把自己的老爸也接入皇宫中居住。不过对于做了一辈子农民的刘太公来说,这奢华的皇宫总是有点格格不入之感,小日子是怎么过怎么不舒服,觉得还是种地来的自在,刘邦知道后,立马下令在宫中专门开辟了一块菜地,让刘太公去种种菜什么的。

不过这个种菜的问题好解决,但是身份问题却不是那么好解决的问题。刘邦如今是一国之君,又是马上打出来的天下,威望很高,而刘太公又没有什么功劳,没有威望,从名义上来说是刘邦的臣子,毕竟封建朝时期,皇帝最大。但是刘太公毕竟还是刘邦的老爸,在那个以孝治天下的年代,刘邦依旧要给他行礼,这样一来,总显得有些变扭,有点不成体统,显得刘邦没有威严。

《史记》: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却行。高祖大掠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于是高祖乃尊太为太上皇。翻译一下就是说,刘太公的管家对刘太公说,如今刘邦的身份不一样了,是皇帝了,而你虽然是他的老爸,但是你的身份终究是皇帝的臣子,现在却让皇帝拜自己的臣子,这说不过去啊。于是刘太公在刘邦再一次来的时候,恭恭敬敬地迎接刘邦,还他跪下行礼,刘邦急忙拉起了刘太公。

问清缘由后,刘邦觉得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实在是有点诡异,再加上自己的父亲向自己下跪,这不是再打自己脸吗?一方面喊着以孝治天下,一方面又让自己的父亲向自己下跪,于是就下令将刘太公尊为“太上皇”,不需要管理政事,只享受最高规格待遇,如此一来,就显得名正言顺,有规有矩,就这样刘太公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活着的太上皇,后来的不少皇帝也跟着刘邦学,也因此历史上出现了好多位太上皇。

更多文章

  • 15年前河南现楚国贵族墓,3层楼厚细沙护佑,1000件文物毫发无伤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河南出土楚国墓,河南的汉代大墓,两千多年前楚国大墓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有过墙梯,我有张良计”。建造大墓的工程师为了防盗,设置了很多机关和障碍,但盗墓贼为了盗墓也无所不用其极。河南的一个村庄,发现了一座规格较高的贵族墓葬,3层楼厚细沙护佑古墓,1000件文物毫发无伤。[var1]一、爆破式盗墓,引起文物局警觉河南省上蔡县上蔡故城,曾是古上

  • 能把皇帝活活累死的赵飞燕,为什么不能被列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赵飞燕也是我国古代中数一数二的绝世美女,她容貌出众,体态轻盈,还能够掌上舞,让很多男子都为之倾心。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美女为什么列入不到四大美女的行列中呢?难道是比她们差吗?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虽然位居高位,但是相比与其他的皇后,赵飞燕的出身可以说是很卑微了。她一开始只

  • 19岁继承君位的秦武王,4年后举鼎身亡,为秦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定西戎,平巴蜀。《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武王元年,与魏惠王会临晋。诛蜀相壮。张仪、魏章皆东出之魏。伐义渠、丹、犁。秦武王嬴荡刚坐上秦君宝座,西方的戎狄部落、四川的巴蜀两国就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搞点小动作,试探一下秦国新君。虽然秦武王非常想马上进军三川,直抵洛阳,但硬是压下了心中不

  • 秦国进攻赵国时为何楚国不偷袭?看看两国的交战史,楚国人真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要知道,这时候攻打虚弱的秦国,很有可能会一举消灭他们的。而且赵国那边也是实力大减,消灭了秦国再拿下赵国,这不就是一举两得,并且能够统一天下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先回到秦惠文王和楚怀王时期。当时,楚国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但是在张仪三次骗楚怀王和楚国三次败于秦国之后,楚国

  • 两千字看懂汉景帝!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为何三个月便扫平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景帝七国之乱示意图,汉景帝治国能力,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完整版

    因为这场叛乱当中,一共有七个国家参与,所以后来便被称之为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爆发后,当时在位的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大将,火速率军出击。有意思的是,这场在历史上名声极大的叛乱,其实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月之后,就被彻底镇压了下去。汉景帝为何要坚持削藩?就算引发诸侯王的大规模叛乱,也在所不惜呢?成功镇压了七国

  • 临死前,韩信大喊了“3个字”,如今这3个字成了酒桌上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部分词语的起因并不是由现代人衍生而来,究其根本主要是来源于古人的一些话术。那个年代出现的现如今的网络热词,就并不像现如今的一样用来戏谑谈笑,这些词句的背后很有可能就隐藏着一个悲惨凄凉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韩信临死前大喊的“三个字”,如今也已然变成了酒桌上的口头禅,现如今的“

  • 巫臣为吴国带来的是王牌水军陆战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巫臣个人资料,巫臣,巫臣和夏姬的晚年

    《史记》载:“十六年,楚将子反怨巫臣,灭其族。巫臣怒,遗子反书曰:‘必令子罢於奔命!’''这是巫臣叛逃楚国的渊源,也是晋国扶持吴国的源起。吴国这个国家地处江南,非常擅长水军,称霸江南还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经历吴国数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到寿梦时期吴国已具备相当实力。当年分封吴国时,此地尚处蛮荒,而经百年

  • 历史上的郭嘉到底有多厉害?如果没有他,曹操还能统一北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郭嘉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当时的北方是两家独大,一个曹操,另一个就是袁绍。袁绍当时的实力多多少少还是要比曹操厉害不少的,但是毕竟一山不能容二虎,袁绍也就是曹操想统一北方最大的敌人。当然袁绍肯定也是不能满足于现状,袁绍也想统一北方啊,于是率军南下,想要讨伐曹操,这也就是史上的官渡之战。最巧的还是这个郭

  • 历史上真实的袁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真实的袁绍图片,三国历史真实资料,历史上的袁绍很得民心

    真实的袁绍可以用几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出身于名家之后,斩杀宦官集团让士族重新抬头,但是却又引入董卓引狼入室,之后成为盟主进攻董卓,在扩大自己势力之后,与曹操一战败于官渡元气大伤,后回到冀州收拾部队后生病而死。纵观袁绍的一生,有过风光无限,也有悲惨的结局,这和袁绍本人的性格和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

  • 秦灭六国的时候,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援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了包括秦在内的六国,成为七国。战国时期,除了七国之外,其他小国也都胆战心惊,自保无力,怎么可能顾得上六大国呢?秦灭了六国,还有谁有实力扶持其他国家,包括齐国。不过齐国是最没用的国家,但如果齐国敢打,给五国一点支持,也能延缓秦灭六国的步伐。秦灭六国时,除了齐国自卫外,其他人都是自保。公元前2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