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5年前河南现楚国贵族墓,3层楼厚细沙护佑,1000件文物毫发无伤

15年前河南现楚国贵族墓,3层楼厚细沙护佑,1000件文物毫发无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48 更新时间:2024/1/18 22:24:12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有过墙梯,我有良计”。建造大墓的工程师为了防盗,设置了很多机关障碍,但盗墓贼为了盗墓也无所不用其极。

河南的一个村庄,发现了一座规格较高的贵族墓葬,3层楼厚细沙护佑古墓,1000件物毫发无伤。

[var1]

一、爆破式盗墓,引起文物局警觉

河南省上蔡县上蔡故城,曾是古上蔡国的所在地。当地,曾多次发掘出土楚国贵族墓地,上蔡县有一个高大土岗。

据当地文物局考古专家讲,这里曾有很多古墓被盗墓贼私自挖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考古损失,而且也导致很多文物下落不明。

2005年春节前夕,位于大路乡郭庄村东岗的位置,曾出现过连续的巨大爆炸声。但是当村民听到响声并赶到现场时,却根本没有发现一个人影。

但由于这里是楚国贵族墓葬群,所以村民立刻意识到,爆炸声应该和盗墓贼有关系。盗墓贼的疯狂做法,不仅严重威胁到了墓葬的安全,而且连墓葬周围的遗址,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var1]

村民立即报告了当地的文物局,得到消息的考古队员,为了避免墓葬和遗址再遭破坏,于是将该地围了起来。

经过进一步勘查后得出结论,这条土岗下面埋葬的古墓,应该是东周时期的楚国墓地。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缜密、细致的准备工作过后,开始对楚国墓地进行发掘。

经过考古专家紧锣密鼓地发掘之后,发现了两座南北并列的大墓,均为东“甲”字形大型土坑墓。根据现场测量数据显示,两座墓室间距约为27米。

专家们在1号墓的封土下,发现了祭祀坑遗迹和聚落遗址,并出土了大批十分珍贵的蔡、楚文化遗物。

[var1]

第二、河南上蔡郭庄楚墓

随着墓葬封土被陆续揭开,考古专家竟然发现了至少17个盗洞。并且依据年份推断,竟然有一个战国时期的盗洞,以及七个东汉时期的盗洞。

虽然古代社会并没有先进的工具,可是当时的盗墓贼为了盗取墓室内的珍宝,不惜采用破坏性极大的盗墓方式。

这使得这座楚国古墓被破坏的程度十分严重,尤其是东汉的七个盗洞,竟然采取了“揭顶盗法”。简而言之就是把整个墓室的顶部掀掉,这种做法哪里是在盗墓啊,简直就是公然的大搞破坏。

虽然古人十分讲究“入土为安”,可是破坏别人阴宅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足以看出这些古代盗墓贼的险恶用心。

[var1]

经过几次保护性挖掘之后,考古队员发现虽然盗洞很多,但是有一点却让人十分费解,那就是这些盗墓贼竟然没有得逞,这不仅勾起了大家的研究热情。

第三、古人防盗墓绝招“流沙墓”

上蔡郭庄楚墓一号大墓,整体结构就是一个大型土坑墓。专家猜测古人在建造这座墓时,采用的是夯土技术。

因为这座古墓的墓室,竟然被厚达6.3米的夯土填充。考古队员好不容易剥离了夯土层,但底下竟然还有3层楼厚、近乎11米的细沙。

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提醒现场的工作人员,先不要随便动这些细沙,因为这些细沙绝非一般的沙石。

[var1]

这种砂石是流动性非强的、极细的黄沙,虽然细沙看似柔弱,一旦大量汇聚在一起,极有可能是保护古墓的机关,也有可能是杀死盗墓贼的利器

“一号大墓”正因为有这些黄沙的保护,才没有被盗墓贼得手。而这种古墓的形制被称为 “流沙墓”。顾名思,是用流沙填充的古墓,作为古人的独创发明,相比较于其他的防盗措施而言,它的安全性达到了99%。

这座战国时期的“流沙墓”中,除了流沙之外还有大小不等的,边角锋利的扁平石块。每一块扁石的重量最少三公斤,最大的扁石甚至达到了160公斤。

一旦有盗墓贼进入流沙层,便会被莆田该地的流沙掩埋,如果命大没死接下来还要接受,锋利的石块的打击。

[var1]

结 语

古代贵族在生前时荣耀至极,在死后也希望能和生前一样人前显贵。所以在“事死者如生者”思想的影响之下,他们死后的长眠之所,也必须要和生前差不多。

而且还会在墓室中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供其死后享有。既然是这样就要防盗,而纵观古代墓葬的防盗方式,唯有“流沙墓”的安全性最可靠。

更多文章

  • 能把皇帝活活累死的赵飞燕,为什么不能被列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赵飞燕也是我国古代中数一数二的绝世美女,她容貌出众,体态轻盈,还能够掌上舞,让很多男子都为之倾心。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美女为什么列入不到四大美女的行列中呢?难道是比她们差吗?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虽然位居高位,但是相比与其他的皇后,赵飞燕的出身可以说是很卑微了。她一开始只

  • 19岁继承君位的秦武王,4年后举鼎身亡,为秦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定西戎,平巴蜀。《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武王元年,与魏惠王会临晋。诛蜀相壮。张仪、魏章皆东出之魏。伐义渠、丹、犁。秦武王嬴荡刚坐上秦君宝座,西方的戎狄部落、四川的巴蜀两国就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搞点小动作,试探一下秦国新君。虽然秦武王非常想马上进军三川,直抵洛阳,但硬是压下了心中不

  • 秦国进攻赵国时为何楚国不偷袭?看看两国的交战史,楚国人真怕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要知道,这时候攻打虚弱的秦国,很有可能会一举消灭他们的。而且赵国那边也是实力大减,消灭了秦国再拿下赵国,这不就是一举两得,并且能够统一天下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先回到秦惠文王和楚怀王时期。当时,楚国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但是在张仪三次骗楚怀王和楚国三次败于秦国之后,楚国

  • 两千字看懂汉景帝!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为何三个月便扫平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景帝七国之乱示意图,汉景帝治国能力,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完整版

    因为这场叛乱当中,一共有七个国家参与,所以后来便被称之为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爆发后,当时在位的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大将,火速率军出击。有意思的是,这场在历史上名声极大的叛乱,其实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月之后,就被彻底镇压了下去。汉景帝为何要坚持削藩?就算引发诸侯王的大规模叛乱,也在所不惜呢?成功镇压了七国

  • 临死前,韩信大喊了“3个字”,如今这3个字成了酒桌上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部分词语的起因并不是由现代人衍生而来,究其根本主要是来源于古人的一些话术。那个年代出现的现如今的网络热词,就并不像现如今的一样用来戏谑谈笑,这些词句的背后很有可能就隐藏着一个悲惨凄凉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韩信临死前大喊的“三个字”,如今也已然变成了酒桌上的口头禅,现如今的“

  • 巫臣为吴国带来的是王牌水军陆战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巫臣个人资料,巫臣,巫臣和夏姬的晚年

    《史记》载:“十六年,楚将子反怨巫臣,灭其族。巫臣怒,遗子反书曰:‘必令子罢於奔命!’''这是巫臣叛逃楚国的渊源,也是晋国扶持吴国的源起。吴国这个国家地处江南,非常擅长水军,称霸江南还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经历吴国数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到寿梦时期吴国已具备相当实力。当年分封吴国时,此地尚处蛮荒,而经百年

  • 历史上的郭嘉到底有多厉害?如果没有他,曹操还能统一北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郭嘉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当时的北方是两家独大,一个曹操,另一个就是袁绍。袁绍当时的实力多多少少还是要比曹操厉害不少的,但是毕竟一山不能容二虎,袁绍也就是曹操想统一北方最大的敌人。当然袁绍肯定也是不能满足于现状,袁绍也想统一北方啊,于是率军南下,想要讨伐曹操,这也就是史上的官渡之战。最巧的还是这个郭

  • 历史上真实的袁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真实的袁绍图片,三国历史真实资料,历史上的袁绍很得民心

    真实的袁绍可以用几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出身于名家之后,斩杀宦官集团让士族重新抬头,但是却又引入董卓引狼入室,之后成为盟主进攻董卓,在扩大自己势力之后,与曹操一战败于官渡元气大伤,后回到冀州收拾部队后生病而死。纵观袁绍的一生,有过风光无限,也有悲惨的结局,这和袁绍本人的性格和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

  • 秦灭六国的时候,为什么其他国家不援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了包括秦在内的六国,成为七国。战国时期,除了七国之外,其他小国也都胆战心惊,自保无力,怎么可能顾得上六大国呢?秦灭了六国,还有谁有实力扶持其他国家,包括齐国。不过齐国是最没用的国家,但如果齐国敢打,给五国一点支持,也能延缓秦灭六国的步伐。秦灭六国时,除了齐国自卫外,其他人都是自保。公元前230年

  • 历史上曹操有多好色?不仅霸占自己儿媳,为了掩盖真相杀掉孔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曹操才是三国最出色的人,毕竟他为曹魏政权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不过,曹操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好色,为此他还特地建造了铜雀台,用来藏纳美娇娘。在曹操打败了袁绍以后,曹丕先他一步把大美女甄氏据为己有。本来,曹操也是想要甄氏的,但是曹丕动作比他快,他总不能强占自己的儿媳妇吧,后来就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