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并非靠眼泪!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并非靠眼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06 更新时间:2024/1/24 19:34:47

其实,曹操非奸,刘备也非正。他们只是在为各自不同的利益而奋斗!

今天我们不讨论曹操,我们只讨论刘备。

首先,我抛出一个论点:刘备绝非靠眼泪吃饭,他其实是一个英姿勃发、豪气冲天的枭雄!

为什么这么说?

他的两个死粉:关羽和张飞(当然赵云和在河北就跟随刘备的那帮人也是)。一个是亲士卒而慢士大夫,一个是敬士大夫而轻士卒(结果一个死在士大夫手里、一个死在士卒手里),两人皆万人敌也。可以说这两人是非常不同的两种性格,刘备能同时得到相反性格的人的死忠,可见其魄力非同凡响。

特别是关羽,连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都不能留住他。从这点看,曹公单纯从气质上远远不及刘备。关羽生平最看不起文人,如果刘备是一个哭哭咧咧的人,绝对不可能让关羽死心塌地的追随。所以《三国演义》是为了达到渲染刘备仁义的效果,而有意把他写成爱哭鼻子的人。

刘、关、张

纵观刘备一生,其行为一点都不哭哭啼啼、优柔寡断。列为看官请看:

1、刘备崛起于河北,先后周旋于公孙瓒、袁绍、曹操、陶谦几大诸侯,这是几个全完不能相融的诸侯,刘备居然能像当年纵横家苏秦一样,游走于列国,挂五国相印。但苏秦是在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本身政治文化就比较开放,能游走于列国的人大有人在,商鞅吴起乐毅,甚至孟尝君田文这样的诸侯公室人员(齐国)也能到秦国为相。而在三国,你多次投奔主公是被视为不忠的,因此而被杀头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刘备却没有,他走到哪里都有人收纳他,这是什么原因呢?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图

2、刘备是一个没落的贵族(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像这样的人在嫡长子袭爵的年代大有人在。只要你的祖上不是嫡长子,就算你的祖先是皇帝,你也会变成平民。光武帝刘秀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过他当时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族势力,在关键时候可以撑腰。刘备可比刘秀惨多了。他逢汉末政治混乱,父亲早亡,家里穷困到卖草鞋为生。他皇室后裔的身份都是靠一本族谱才被证实的。刘备完全是从一个打工者成功逆袭成为一方诸侯,一个娘娘腔的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魄力的。

影视剧光武帝刘秀

3、刘备身边的追随者从一两个发展到一大群,一直在递增,很少有人弃他而去。他走到哪里都能吸纳当地的一些势力为其所用(徐州的糜竺、荆州的庞德公、东州的法正、李严)。一个外地人,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并誓死追随,这需要多大的魅力?在徐州的时候,就连狂妄自大的吕布都得给刘备几分薄面。

4、刘备一生征战无数,把他已经磨练成了一个战术高手。刘备蜀汉集团的所有战争基本上都是刘备主宰的,并非诸葛亮。诸葛亮只是在蜀汉后期,刘备死后,才成为军事主宰者。刘备重用庞统、法正、李严就可以看出他的军事策略和诸葛亮是有严重分歧的。如果不是关羽失荆州,三国后期的演变还真难说呢!

我看了无数刘备的头像,我觉得这一个才是我心中最接近刘备本人气场的图像。如图:

某游戏头像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秦国为什么要从韩国先开始,之前不是一直攻打赵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国历代君王顺序表,南赵国,楚国vs赵国

    秦始皇十三年,其实韩国已经投降秦国近三十年了。韩国平时要祭祀秦国,相当于秦国的一个县。[var1]然而,汉王还是不放心。他看到范羽杀了十万赵军,就派韩非去秦国办事,希望利用韩非做秦国的内务,保护韩国。韩非也努力尝试过,但没有成功。秦始皇十四年,韩非写信给秦始皇说,秦军之所以要先灭赵国,是因为韩国虽然

  • 历史上诡异的两大穿越事件,王莽的新政很现代,一个和崇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而王莽在建立了新政之后,他进行的一些个改革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怀疑,我们来看看在他当政期间的一些个手段,第一就是鼓励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当时整个的社会之下出现了科学实验这样的情景,就好比是几十年前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一样。第二点就是他将整个的土地国有化,要说汉代时期,这和我们如今的制度也是相当相似的。还有一

  • 皇帝赏赐十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9年后才看出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霍去病平定休屠王叛乱视频,皇帝送来10车肉霍去病为什么不吃,皇帝得知霍去病死讯

    霍去病的一生堪比起点男主,作为平阳长公主府女奴卫少儿的私生子出身卑贱,受姨妈卫子夫的荫蔽,与舅舅卫青一起受汉武帝赏识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十七岁封冠军侯,十九岁任骠骑将军,二十二岁漠北一战更是封狼居胥拜大司马,打仗一生从无败绩,虽然因正常伤病只活了短短二十四年,却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波澜壮阔。在元狩四年

  • 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为何不去救?后来的夷陵之战也没有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败走麦城感悟30字,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有责任吗,关羽败走麦城老版

    关羽的死,对于整个三国历史,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正是因为关羽的死,使得刘备不顾一切彻底和东吴翻脸,带兵攻打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当中,蜀汉损失惨重,彻底元气大伤。刘备也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之后就撒手人寰。因为在夷陵之战当中,损失过于惨重。导致整个蜀汉,自此由盛转衰,也注定了后面诸葛亮几次北伐,都只能为

  • 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失败,换个人守荆州能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荆州一失,不但关羽自己身死名辱,而且还引发了一场持续千年的大论战——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苏轼之父苏洵,曾点评《隆中对》,直指诸葛亮缺乏军事指挥才能。但是,对于《隆中对》策略是否失误,最终是通过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结果来进行论证的。因此失不失荆州,就成了《隆中对》是否失误的关键点

  • 关羽被杀后,为何诸葛亮毫无伤感之情?4个字早注定了关羽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不杀关羽,关羽被杀害后诸葛亮说了什么,关羽之死是不是诸葛亮的责任

    或许正是因为关羽如此的优秀,所以才养成了关羽非常自负的性格,我们说有才的人都非常骄傲自负,确实是我们可以理解,可是这4个字在关羽身上却体现得过于凸出,凸出到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甚至很多人为此非常记恨关羽,这也导致关羽最后被杀的最终结局了。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关羽当时驻守在荆州,确实关羽驻扎在这里,

  • 极容易选错: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哪一个不是三国时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故事叙事是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的,然而历史上确定的三国时期却并非这个时间点,而是以公元220年为分界点,其前为东汉,其后为三国。照此看来很多《三国演义》中的名人不属于三国时期,而属于东汉末年的范畴。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物的生存时间就能清楚大概了。诸葛亮(181年-23

  • 关羽败走麦城,吕蒙斩杀了关羽之后,为何吕蒙也突然离奇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种说法,《三国演义》中记载,孙权让吕蒙偷袭荆州,并嘱咐事成之后不要杀害关羽,但吕蒙因为好大喜功,并且对关羽早就恨之入骨,所以乘胜追击,孙权害怕有失,又遣陆逊亲自责令吕蒙勿杀关羽,只可惜迟了一步,关羽死后刘备义愤填膺,发誓与东吴不共戴天,择取时日攻伐东吴,孙权因害怕殃及东吴,在庆功宴上,下毒杀害了吕

  • 秦灭六国后,六国的君主都是什么下场?有没有没被灭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经验和教训。比如秦灭六国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一些国家一开始还觉得秦灭周边弱国对自己没有影响,等他们恍然大悟时,已经晚了。那么秦国是如何一步步灭掉六国的呢?让我们慢慢来。韩国首当其冲秦国有统一六国之志时,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即与远方的国家建交,远方的国家以待其国。离自己更近,

  • 古代名人智慧:孙膑进军减灶灭庞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一起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紧急求救,齐国派田忌和孙膑带兵前去解韩国之围。齐军向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发,摆出攻魏的样子,听得消息魏国将军庞涓急忙调兵回头,紧随齐军追赶,妄图一举消灭齐军。孙膑了解到这样情况,对将军田忌说:“魏军一向剽悍恃勇而轻视齐军,我们就利用魏军的这个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