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锦衣卫贯穿了整个明朝,他们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锦衣卫贯穿了整个明朝,他们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4/1/19 13:05:09

说起明朝,就必须提到明朝的锦衣卫,在各种关于明朝的影视作品之中,锦衣卫都是十分厉害的,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锦衣卫从创立到覆灭,一直贯穿了整个明朝,从朱元璋最初创立到南明结束,锦衣卫一直持续了290多年,而在这290多年之中,锦衣卫被紧紧的握在皇帝的手中,为巩固皇权贡献了重要力量。在明朝,锦衣卫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走到哪里都要被人们所忌惮,在胡惟庸案和蓝田案中,锦衣卫连屠4万人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可谓是威名赫赫。

以上可以看出,锦衣卫这个组织是围绕在皇帝身边的,自然他们也必定会驻扎在明朝的都城北京,那么在明朝灭亡的时候,这些身手极其了得的锦衣卫为何没有人起到很大的作用?反而让李自成轻而易举的就攻破了北京。

一、锦衣卫的规模其实很小

别看锦衣卫拥有这么大的权力,杀人一杀就是几万人,但是他们的规模其实并不大,关于明朝锦衣卫的人数,当今有很多人都说是10万人,这是误传,在真实的明朝之中这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在明朝末年,普通士兵的军饷也大概是每年20两,按照相关记载,明朝末年北京的平均军费支出大概约为5万两,这其中还不仅仅包括锦衣卫,况且锦衣卫也根本不等同于一般普通的士兵,他们每年所获得的军饷一定会比20两更多,这么一计算,锦衣卫这个机构的人数最多不超过5000人,甚至还会更少。

这5000锦衣卫就算个个都是身手矫健的高手,面对李自成攻城的10万大军那也无异于是螳臂当车,通俗点讲,这10万人一人一口口水也可以淹死他们,况且作为明朝都城的北京也是很大的,处处都要防守,这5000人根本不够看。

推荐阅读:曹操靠盗墓养活军队 那么刘备又是怎么养活他们的

二、锦衣卫不具备大规模军事作战能力

锦衣卫并不是为了和敌人进行正面军事作战而创立的,其目的始终是为了控制那些不法之臣,为皇帝铲除一些奸臣,同时保护皇上的安全防止发生宫廷政变、暗杀、谋权篡位等等突发事件,总之这一切都是以巩固皇权为目的。

所以锦衣卫的性质只是皇帝身边的一把利刃,用于对付文武百官,他们根本没有受过大规模军事作战的训练,所以面对经过了战争洗礼的李自成部队当然是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

三、仅有部分锦衣卫保护都城

在明朝亡国前夕,锦衣卫的两大指挥洛养性和李若链就产生了分歧,前者认为明朝仅剩一个北京城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了,所以需要顺应时代,识时务者为俊杰,率兵投降,所以有一部分锦衣卫在洛养性的带领下直接宣布投降对城防并没有做出太多的贡献。

李若链与前者的意见正好相反,他认为就算大明必亡,也要有骨气的为保家卫国而战死,所以他任率领部下防守崇文门,拒绝投降李自成,在城门被攻破的那一刻,李若链自杀殉国。

虽说锦衣卫在明朝威名赫赫,但是它的规模毕竟比较小,也仅仅是为维护皇权而创立的一个机构,并没有大规模作战的能力,而且内部也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分歧,所以在李自成率领10万大军攻打北京的时候,破城就不用费吹灰之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登基,揭秘初唐谏官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登基,揭秘初唐谏官制度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贞观年间,在隋末废墟上崛起的大唐王朝体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对内政治清明、经济复苏、社会安定,短短几年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外积极开拓、四面出击,以最小的代价,将周边游牧民族牢牢压制。不可否认的是,大唐的

  • 虎落平阳被犬欺里的“平阳”到底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意思也很好理解,比喻失势之人窘境的,不过这里的“平阳”二字却基本上都被解释为平坦明亮的地方,个人觉得有些牵强了。那这里的“平阳”究竟应该作何解释呢?个人觉得应该是个地名,因为古籍中有“尧都平阳”一说,尧都就是现在山西临汾的一个区,也就

  • 在古代战争当中 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祭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祭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战争中,何种情况下会斩将祭旗?历代战争中,凡遇进展不顺,或遭重大挫折,军心土气低迷之际。必会有人为此负责而掉了脑袋。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自古以来,每逢大战不利,群疑满腹,人心惶惶时,砍了犯错之将的头,传首示众。是为迅速提升士气,平息军民

  • 历史上孝文帝迁都后发生了什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孝文帝迁都的故事。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

  • “秦王”李世民和“燕王”朱棣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李世民和“燕王”朱棣谁更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起我国古代的强盛王朝,首推汉、唐、明这三朝,其中唐、明两朝尤为强大,不仅国内民富兵强,而且在外威服四海,名震天下,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可当我们翻看这两朝历史时,就会发现两朝帝王里有一对极其相似的皇帝,他们的人生轨迹颇为相似,就像

  • 和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兄弟,有几个善终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和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兄弟,有几个善终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多位君主,其中有名的君主却并不多,像秦始皇、汉武大帝、唐太宗、赵高祖等等,总共也就十几二十位,可以说比例很低。而在这些有名的君主当中,又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最为传奇。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人为他的经历而津津乐道,他也被不少

  • 皇帝过大寿,为何刘墉却送了一桶姜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刘墉,历史解密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下属的都会学会讨好上司,哪怕不是有意为之,也要尽量留下个好印象,这就是职场的生存之道。在古代的时候,这一原则更是最重要的,在古代的宫廷中,不会生存之道的人,皇帝则有可能一怒之下要了你的小命,因此,不管你有没有巴结的需要,最起码要让皇帝顺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皇帝6

  • 当年崇祯自缢的那颗歪脖子树命运如何 现在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崇祯,历史解密

    明朝被津津乐道的除了奇葩皇帝们,还有民族的自豪和坚持,朱棣迁都北京,正面抵御北方异族,被称为“天子守国门”,崇祯回天乏术不愿意苟且偷生自缢煤山被成为“君王死社稷”,不可否认这是明朝留给后人们的感动,这些记载在史书中的文字给我们展示明朝的骄傲的不甘,除了史书记载流传,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历史的见证不断流

  • 一代名臣被敌国写诗嘲讽,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代名臣被敌国写诗嘲讽,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他一生在内政军事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位北宋名臣却遭到敌国西夏的嘲讽,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牵扯到一场战争,就是“好水川之战”。今天我们就聊聊韩琦,好水川之战,以及嘲讽韩琦的诗词。韩琦出身官宦世家,他20中进士,很有才华。

  • 揭秘:古代骑兵作战的四大战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骑兵,商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骑兵可是强大的机动兵种,按骑兵的战具装备和训练方法以及用途有很多分类,但人和马的结合,形成古代唯一可靠的机动兵种,骑兵最强的不是速度,而是战场上的机动性。首先骑兵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1、机动性高,行军速度快;2、战斗力强,冲击力强。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特别是大规模的决战,往往是开阔地带摆开阵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