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兄弟,有几个善终的?

和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兄弟,有几个善终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4/1/19 13:04:46

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兄弟,有几个善终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多位君主,其中有名的君主却并不多,像秦始皇、汉武大帝、唐太宗、赵高祖等等,总共也就十几二十位,可以说比例很低。而在这些有名的君主当中,又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最为传奇。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人为他的经历而津津乐道,他也被不少普通人当成励志的榜样。

飞鸟尽。良弓藏

,比如著名的.刘伯温、徐达和蓝玉,在明朝建立后要么被排挤,要么被诛杀。曾经

34

位过命兄弟,最后只剩下了

4

位,他们都是谁呢?

第一,这个是朱元璋的老乡,他叫做朱和。这个人是最早追随朱元璋的一批人,曾经在多次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甚至还多次在战斗当中救下朱元璋的性命,既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又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朱元璋也因此把他当做心腹。

但朱元璋生性多疑控制欲很强,对于这位恩人也有点不放心,朱和也知道朱元璋的性子,所以他主动交出兵权,朱元璋看这位救恩人这么上道,也就没说什么了,再加上朱和这个人特别低调,和一般的开国贵族嚣张跋扈的性子不同,他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从未有犯法的行为,所以朱元璋最后也就对这位老乡网开一面,朱和也得以善终。

第二,这位也是朱元璋的大将,叫做郭英。这个人同样不简单,如果说朱和是朱元璋的老乡和救命恩人,那么郭英就不仅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还是朱元璋的小舅子。和朱和一样,在很多战争当中,郭英充当的是一个贴身保镖的作用,在鄱阳湖一战当中,朱元璋曾遭到陈友谅的埋伏,是郭英拼死保护,最终才得以突围。

第三,这位同样是朱元璋的大将,叫做沐英。他出身贫苦,在十二岁的时候,因为没饭吃,流落到朱元璋的军营,后来还被朱元璋收做当成义子。沐英也是一个很感恩的孩子,为了报答朱元璋的养育之恩和提携之恩,他在战场上成绩卓著,为朱元璋攻克了不少难关。朱元璋也对这个义子特别好,除了不能当太子,不能被封王,朱元璋儿子该有的一切,沐英全部有。就像是把他当成亲儿子一样看待。

也许是因为在战场上长期奔波的缘故,沐英在长期的战争中积累了不少伤病,偏偏他又对朱元璋的各种战争很伤心,所以他的寿命并不很长。再加上洪武十五年的时候,朱元璋的马皇后去世,沐英因思念过度甚至咳血,

10

年之后又因为义兄太子朱标的趋势,而落下病根。最终在两个月后病逝,年仅

48

岁。朱元璋听闻后老泪纵横,命令让沐英配享太庙,而沐英的子孙也从此以后也时代镇守云南,一直到明朝的灭亡。

耿秉文在西北兢兢业业镇守了三十年,朱元璋也对他信任有家,在洪武年间的几次大案当中,始终没有受到牵连,一直活到朱元璋死后。唯一可惜的是,他和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不对付,在朱棣起兵的过程中对朱棣阻挠颇多。后来朱棣即位后,找了个理由把耿秉文抄家杀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过大寿,为何刘墉却送了一桶姜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刘墉,历史解密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下属的都会学会讨好上司,哪怕不是有意为之,也要尽量留下个好印象,这就是职场的生存之道。在古代的时候,这一原则更是最重要的,在古代的宫廷中,不会生存之道的人,皇帝则有可能一怒之下要了你的小命,因此,不管你有没有巴结的需要,最起码要让皇帝顺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皇帝6

  • 当年崇祯自缢的那颗歪脖子树命运如何 现在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崇祯,历史解密

    明朝被津津乐道的除了奇葩皇帝们,还有民族的自豪和坚持,朱棣迁都北京,正面抵御北方异族,被称为“天子守国门”,崇祯回天乏术不愿意苟且偷生自缢煤山被成为“君王死社稷”,不可否认这是明朝留给后人们的感动,这些记载在史书中的文字给我们展示明朝的骄傲的不甘,除了史书记载流传,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历史的见证不断流

  • 一代名臣被敌国写诗嘲讽,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代名臣被敌国写诗嘲讽,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他一生在内政军事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位北宋名臣却遭到敌国西夏的嘲讽,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牵扯到一场战争,就是“好水川之战”。今天我们就聊聊韩琦,好水川之战,以及嘲讽韩琦的诗词。韩琦出身官宦世家,他20中进士,很有才华。

  • 揭秘:古代骑兵作战的四大战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骑兵,商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骑兵可是强大的机动兵种,按骑兵的战具装备和训练方法以及用途有很多分类,但人和马的结合,形成古代唯一可靠的机动兵种,骑兵最强的不是速度,而是战场上的机动性。首先骑兵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1、机动性高,行军速度快;2、战斗力强,冲击力强。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特别是大规模的决战,往往是开阔地带摆开阵势

  • 南方的士兵们为何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则记载显然比较极端,但也并非没有根据。先来说说两个疑问,一是绍兴末年为何宋军只剩下了南方人,北方南迁之人哪里去了?二是明明小米可以吃,南方的士兵们为何宁愿饿死也不吃?我们知道,南宋刚开始时的主要将领,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刘锜等,都是北方人,“中兴诸将皆北人”,而他们的手下兵马,也多是北方

  • 西学东渐的主要传播方式介绍,学术思想传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学东渐,历史解密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来华的西方人,包括传教士、外交家、官员等,均对西学东渐造成影响。1、传教士在明末清初的一波西学

  • 在宋朝,“寒门出贵子”成了普遍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宋朝,“寒门出贵子”成了普遍现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首诗曾经深刻的描绘出了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奥秘,它能够最大限度的促使人才的上下流动,这也使得封建王朝能够持续这么多年而保持生机与活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是看到了一种非常惊人的现象,那就是寒门出贵子

  • 奥斯曼帝国杀兄屠弟的惯例是从谁开始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奥斯曼帝国,历史解密

    奥斯曼帝国苏丹即位,有着“杀兄屠弟”的惯例,穆罕默德二世更是把它上升到法律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屠杀兄弟的惯例可视为传统,早在第4代苏丹就开始这么干。米洛什·奥布拉维奇的行刺1388年,第3代苏丹穆拉德一世进攻塞尔维亚人,在科索沃打响战争。奥斯曼军队分成3部分,苏丹统帅中军、皇长子巴耶济德统领

  • 淮南三叛的规模十分庞大,为什么后世鲜为人知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淮南三叛发生在三国后期,指的是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汉末三国时期在中国民间的知名度很高,为什么“淮南三叛”鲜为人知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末三国在中国民间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以季汉为代表的理想

  • 战国时期魏国为何出现流失人才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国,战国,历史解密

    魏国,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战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而那个时代天下间最强大的莫过于“战国七雄”。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当时七个国家都分别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人才,但比较有趣的是,曾一度称霸整个战国的魏国虽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