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王”李世民和“燕王”朱棣谁更强?

“秦王”李世民和“燕王”朱棣谁更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3/12/30 1:23:59

“秦王”李世民和“燕王”朱棣谁更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提起我国古代的强盛王朝,首推汉、唐、明这三朝,其中唐、明两朝尤为强大,不仅国内民富兵强,而且在外威服四海,名震天下,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

可当我们翻看这两朝历史时,就会发现两朝帝王里有一对极其相似的皇帝,他们的人生轨迹颇为相似,就像是一对跨越了数百年的“孪生兄弟”,他们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这两位陛下都是历史级别的明君圣主,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位“顶级大咖”到底孰高孰低。

登基之前:“秦王”助父夺取江山,“燕王”替父镇守边疆

这两位大佬在登基之前都只是王爷,不是太子。但两位王爷的遭遇却完全不同,李世民所处的时代是隋末乱世,当时隋炀帝昏庸无道,致使天下流寇四起,九州大乱。于是李世民趁此时机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就是后来的晋阳起兵。

起兵之后李世民被封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而后他亲率帅大军攻入长安,灭亡了大隋。大唐建国后李世民被封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并进封秦王。可以说大唐帝国的基业就是“秦王”李世民打下来的。

和李世民相比,朱棣的这个王爷当得就要“差”一些。朱棣出生的时候他爹朱元璋已经是一方诸侯了,等他8岁的时候他爹就已经登基做皇帝了,根本就没留给他开疆拓土的机会。

其实两位大佬当王爷时,都是绝对的“牛人”,在朝野内外都举足轻重,但毕竟“秦王”是国家建立的奠基者,所以登基之前,李世民要强于朱棣。

篡位登基:“玄武之变”政变夺权,“靖难之役”叛乱犯上

李建成是当朝太子,建国时也建立功劳无数,而且他还有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和弟弟李元吉的支持,所以无论从哪方面他都要强于李世民。但李世民也找到了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武将集团的支持,以及敢于下手的决心。于是他选择了快刀斩乱麻,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然后逼宫李渊退位,自己直接登基称帝。

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你不动人家,人家却已经拿刀过来了。没办法朱棣只能先发制人,以北平王府数万兵力发起“靖难之役”,对抗朱允炆数十万大军。面对如此悬殊的史料,朱棣突发奇想奇袭突进,避开重兵防线奋力向南,不攻重镇,直取南京城,用近乎搏命的方式攻入了南京。最终建文帝消失在了茫茫的历史洪流之中,永乐帝则顺利登基。

这两位夺权之路都堪称艰难曲折,但终究李世民本身实力占优,“玄武门之变”也仅仅就是一场短暂的宫廷政变,而朱棣则是完全逆风局,打赢的是一场历时四年的夺位战争,难度远在李世民之上,所以上位这一事上朱棣优于李世民。

君临天下:“贞观之治”河清海晏,“永乐盛世”四海升平

对比两位治国才能,是在是难分轩轾,伯仲之间,但考虑到永乐帝继位之前,明太祖朱元璋已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唐太宗略胜明成祖一筹。

后世非议:“逼父弑兄”改史录,“篡位谋反”诛十族

而且民间还有大量关于唐太宗被恶鬼报复的传闻,比如因为逼父弑兄被恶鬼所扰,只能让秦琼尉迟恭给他站岗,后世以此封他们俩为门神;还有西游记里被抓到了地狱里,被恶鬼逼问。可见后世对于这位“千古一帝”的登基方式,还是极具争议的。

至于朱棣的争议也不少,传说朱棣生性残暴,因为方孝孺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就诛杀了方孝孺十族;大批诛杀后宫宫女,如同家常便饭。虽然这些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后人大都认为其言可信,可能就是因为他残暴凶狠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所以,后世非议这一项两位半斤对八两,打平。综上几点来看,李世民两胜一平一负,小胜朱棣。

说来也巧这两位庙号都是太宗(朱棣原为明太宗,明成祖为嘉靖皇帝所改),其实这两位太宗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君王,是非功过也不是我等小人物来评述的。这两位皇帝虽然有些行为稍有争议,可瑕不掩瑜,他们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名远播四海,盛世之名为后世传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兄弟,有几个善终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和朱元璋打天下的34个兄弟,有几个善终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多位君主,其中有名的君主却并不多,像秦始皇、汉武大帝、唐太宗、赵高祖等等,总共也就十几二十位,可以说比例很低。而在这些有名的君主当中,又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经历最为传奇。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多人为他的经历而津津乐道,他也被不少

  • 皇帝过大寿,为何刘墉却送了一桶姜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刘墉,历史解密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下属的都会学会讨好上司,哪怕不是有意为之,也要尽量留下个好印象,这就是职场的生存之道。在古代的时候,这一原则更是最重要的,在古代的宫廷中,不会生存之道的人,皇帝则有可能一怒之下要了你的小命,因此,不管你有没有巴结的需要,最起码要让皇帝顺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皇帝6

  • 当年崇祯自缢的那颗歪脖子树命运如何 现在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崇祯,历史解密

    明朝被津津乐道的除了奇葩皇帝们,还有民族的自豪和坚持,朱棣迁都北京,正面抵御北方异族,被称为“天子守国门”,崇祯回天乏术不愿意苟且偷生自缢煤山被成为“君王死社稷”,不可否认这是明朝留给后人们的感动,这些记载在史书中的文字给我们展示明朝的骄傲的不甘,除了史书记载流传,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历史的见证不断流

  • 一代名臣被敌国写诗嘲讽,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代名臣被敌国写诗嘲讽,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他一生在内政军事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位北宋名臣却遭到敌国西夏的嘲讽,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牵扯到一场战争,就是“好水川之战”。今天我们就聊聊韩琦,好水川之战,以及嘲讽韩琦的诗词。韩琦出身官宦世家,他20中进士,很有才华。

  • 揭秘:古代骑兵作战的四大战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骑兵,商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骑兵可是强大的机动兵种,按骑兵的战具装备和训练方法以及用途有很多分类,但人和马的结合,形成古代唯一可靠的机动兵种,骑兵最强的不是速度,而是战场上的机动性。首先骑兵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1、机动性高,行军速度快;2、战斗力强,冲击力强。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特别是大规模的决战,往往是开阔地带摆开阵势

  • 南方的士兵们为何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则记载显然比较极端,但也并非没有根据。先来说说两个疑问,一是绍兴末年为何宋军只剩下了南方人,北方南迁之人哪里去了?二是明明小米可以吃,南方的士兵们为何宁愿饿死也不吃?我们知道,南宋刚开始时的主要将领,如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刘锜等,都是北方人,“中兴诸将皆北人”,而他们的手下兵马,也多是北方

  • 西学东渐的主要传播方式介绍,学术思想传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学东渐,历史解密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来华的西方人,包括传教士、外交家、官员等,均对西学东渐造成影响。1、传教士在明末清初的一波西学

  • 在宋朝,“寒门出贵子”成了普遍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宋朝,“寒门出贵子”成了普遍现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首诗曾经深刻的描绘出了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奥秘,它能够最大限度的促使人才的上下流动,这也使得封建王朝能够持续这么多年而保持生机与活力。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是看到了一种非常惊人的现象,那就是寒门出贵子

  • 奥斯曼帝国杀兄屠弟的惯例是从谁开始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奥斯曼帝国,历史解密

    奥斯曼帝国苏丹即位,有着“杀兄屠弟”的惯例,穆罕默德二世更是把它上升到法律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屠杀兄弟的惯例可视为传统,早在第4代苏丹就开始这么干。米洛什·奥布拉维奇的行刺1388年,第3代苏丹穆拉德一世进攻塞尔维亚人,在科索沃打响战争。奥斯曼军队分成3部分,苏丹统帅中军、皇长子巴耶济德统领

  • 淮南三叛的规模十分庞大,为什么后世鲜为人知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淮南三叛发生在三国后期,指的是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汉末三国时期在中国民间的知名度很高,为什么“淮南三叛”鲜为人知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末三国在中国民间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以季汉为代表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