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泼皮韩世忠的传奇人生: 打西夏,擒方腊,抗金军,娶名妓,得善终

泼皮韩世忠的传奇人生: 打西夏,擒方腊,抗金军,娶名妓,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04 更新时间:2024/1/25 1:25:35

韩世忠,字良臣, 晚年崇佛,自号清凉居士。延安府绥德军(今陕北榆林市绥德县)人氏,南宋抗金名将,史家将他与岳飞、刘光世张俊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出身贫寒,自幼习武,成人后膂力过人,能骑善射,性格粗犷,剽悍勇猛。

青少年时期的韩世忠喜欢打架斗殴,却颇讲义气,不欺压良善,专打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的恶汉,因拳脚厉害,人多畏之。加上他平日里与一伙不良少年成群结队,东游西逛,撩鸡斗狗,不事产业,被乡邻视为“泼皮无赖”。

据记载,某日,韩世忠在街头闲逛,遇到一算命先生,那人一看韩的相貌便惊叹不已,夸他“一表非俗,不怒自威,日后必能出将入相,位列三公”。衣衫褴褛、吃上顿愁下顿的泼皮韩世忠以为那人是在调侃、戏辱自己,恼羞成怒,一顿老拳把那卜褂者揍得屁滚尿流,还砸了他的摊子。

多年后,韩世忠成为南宋抗金的中流砥柱, 被史家赞为“中兴名将”之一,被朝廷任为太保、枢密使、封咸安郡王,果真位列三公。

1105年(北宋崇宁4年),未满20岁的韩世忠衣食无着,被迫投军, 被编入延安府军籍,成为职业军人。

韩世忠从军后, 隶属刘延庆部 ,归泾原经略种师道(老种经略相公)节制,与西夏军作战 。他骑射皆精,冲锋陷阵,悍勇无匹,在银州(今陕北米脂 )之战、环庆路佛口谷之战、天降山之战、藏底河之战中均斩将刈旗,立有战功,战后 ,经略司将其功上报朝廷,请求破格擢拔韩世忠,却被太尉童贯怀疑虚报而压下,只勉强给他升了一级。

后来,韩世忠在与西夏军鏖战中屡立战功,被补授进义副尉、进武副尉官职。

镇压方腊起义,生擒方腊,立下首功

1121年10月,不堪忍受“花石纲”横征暴敛之苦的东南民众在睦州(今浙江杭州淳安)清溪县漆园主方腊的率领下揭竿而起,武装抗暴。仅仅一个多月时间,方腊起义即席卷了江南各地,很快便拥众百余万,义军冲州撞府,横扫官军,宋廷为之震恐。宋徽宗命太尉童贯率10几万大军南下,前去镇压方腊起义。这其中,就有刘延庆率领的鄜延军,韩世忠为偏将。

在剿杀方腊义军的战斗中,韩世忠勇猛异常,且善用计谋,曾以寡击众,设伏兵用弓弩击溃数量众多的义军,人送绰号“万人敌”。在最后一战中,韩世忠穷追方腊残军至其老巢睦州清溪峒,在当地百姓的指引下寻得捷径,涉险出奇数十里,出其不意直捣义军大营,韩世忠身先士卒,击杀数十人,格斗中生擒方腊。在平定方腊之乱的战斗中,韩世忠立下首功,积功被授予承节郎官职。

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称帝,随后在金军的追击下仓惶南逃,泥马渡江,在江南建立了抱残守缺的南宋王朝。韩世忠亦随军南下。

金国铁骑对南逃的赵构君臣紧追不舍,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彼时的赵构,东躲西藏,颠沛流离,惊慌失措,内忧外患一齐袭来,所谓的外患是金军不依不饶,衔枚追杀,内忧则是军心不稳,变乱频仍。

平定苗傅、刘正彦兵变

建炎二年(1128),刚称帝不足一年的赵构,在金军的追杀下南逃至扬州,忐忑之心还未平息,金军又大举追至,遂仓惶逃到临安(杭州)。1129年初,赵构的亲卫军、也是当时宋军最精锐的禁军(护卫亲军)都统制苗傅、刘正彦突然发动兵变,以赵构得位不正以及诛杀奸佞为由,逼迫刚即位1年半的赵构退位。在这场变乱中,赵构差一点人头落地。

多亏张浚、刘光世、韩世忠等人闻讯率兵勤王,迅速平息了叛乱,处死苗、刘,这才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赵构。据记载,韩世忠擒获苗、刘后,23岁的赵构当众拉着他的手嚎啕大哭,涕泗横流。赵构哽咽着对韩世忠说:“中军吴湛最坏,如今还在朕的肘腋之中,将军能替朕除掉他吗”? 韩世忠听后二话不说,立刻带兵去见策动哗变的首谋之一、护卫亲军副统制吴湛。

韩世忠见到吴湛后,假意与其握手致意,突然运气发力,吴湛的手指骨立刻被捏断,旋即被斩首。平叛立下大功的韩世忠从此深得高宗赵构的信任,官拜节度使,并在之后的岁月里成为南宋抗金主将,逐步带出一支能征善战、令金军闻风丧胆的铁血“韩家军”。

镇江之战差点团灭十余万南侵金军

韩世忠比岳飞年长14岁,岳飞还是宋军中普通一兵时,韩世忠就已是进武副尉、鄜延军副将了。在“中兴四将”中,论资历、论战功,韩世忠都当之无愧坐头把交椅。

韩世忠驻军京口(今江苏镇江)时,与当地名妓梁红玉一见钟情,旋即将这位色艺双绝的美丽女子娶回家。梁红玉可不是小鸟依人的弱女子,她可是一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奇女子。在著名的镇江之战中,梁红玉夫唱妇随,协助韩世忠创下了虽败犹荣的辉煌战例。倘若不是几个民族败类见利忘义,指引被死死围困的完颜宗弼大军挖河逃遁,镇江之战很有可能会改写 后来的历史。此战虽然功亏一篑,但令人荡气回肠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激励丈夫杀敌报国的故事还是令人为之动容。

韩世忠统帅的部队为南宋军队的精锐主力,号行营前护军,有8万之众,驻屯于楚州(今江苏淮安)抗金第一线。韩部与张俊、刘光世、岳飞、吴玠的部队组成了宋军的核心, 逐渐形成前、中、左、后、右五大行营护军建制。

在这几支抗金主力中,以韩世忠、岳飞、吴玠的部队最能打,也最令金人畏惧。在金军南侵以及宋军北伐时,韩世忠部与岳飞部相互配合,打了好几次大胜仗,成为抵抗金军的两根中流砥柱。

宋、金议和时,韩世忠派一队杀手欲暗杀金使以破坏和议, 可惜有人密报朝廷,未能得手

1138年,宋高宗在极为有利的形势下竟然执意与金议和,甚至不惜接受金国敕封,以臣属自居。1139年和议达成后,南宋君臣设宴隆重欢送金国议和使臣北归,反对议和的韩世忠则在军中挑选出一队武艺高强的军士,易装扮成刺客,潜伏在金使归国必经之路楚州淮阴洪泽镇(今江苏清江西南),专等金使自投罗网,一举刺杀他以破坏宋金议和。不料,此事被韩世忠的一个心腹得知,韩世忠对此人有知遇提携之恩,那厮却密报朝廷。结果,在宋廷的提醒下,金使改道北上,韩世忠未能得手。

韩家军兵多将广,韩世忠又坚决主战,被赵构憎厌,遂成为第一个被打击对象

此事虽然没能成功,但还是让赵构、秦桧惊出一身冷汗。赵构也由此猜忌、提防韩世忠。

后来,在战与和的问题上,由于韩世忠与岳飞一样坚决主战, 赵构对他的态度也随之转变,屡屡斥责他不知书、没文化,不识大体。刘光世隐退后,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中,以韩爵位最高,资格最老,战功也很显赫,应该说深孚众望。对赵构来说,韩世忠平定了苗刘兵变,有勤王大功。黄天荡一战,韩世忠施计仅率8000兵马 ,险些把金国名将完颜宗弼的十余万大军困死在芦荡湖汊深处。韩世忠的威名和英雄气概不仅令宋人仰慕,就连金军将士也特别敬畏他。

宋军(以岳家军为主力)北伐打到朱仙镇后,宋高宗严令诸将撤军,岳飞、韩世忠、张俊、杨沂中等被迫南撤。三大将被削夺兵权后,韩世忠成为赵构、秦桧的首个打击目标。秦桧授意张俊在军中搜集韩大将军谋反的证据时,多亏被岳飞察觉,他连夜派人密报韩世忠,使他在天罗地网即将张开时,侥幸逃过一劫......韩世忠连夜求见高宗,述说如烟往事,还脱下衣服让高宗看自己胸前背后的一道道伤痕和双手仅剩的4根手指,高宗似有所动,终于抬手放过了他。

韩世忠治军有方,岳飞很佩服他,两人惺惺相惜,结为挚友。韩世忠得岳飞通告逃过一劫,高宗便将矛头对准岳飞.....

岳飞死后,在梁红玉的“开导”下,虎口脱险的韩大将军似乎变了一个人,本来视金钱如粪土、所得赏赐全部均分给麾下将士的他突然发生了变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高宗索要赏赐,还要高宗批准他用低价购买被官府查没充公的庄田。他还请求购买西湖边的一处庄园,高宗索性把这处豪宅赏赐给他,还亲笔 写下匾额“旌忠庄” 。后来宋高宗还把查抄北宋“六贼”之一的朱勔所拥私家庄园以及千余亩肥田全都赏给了韩大将军。最后,韩世忠又在西湖边购置了一套府邸,全家都住到了赵构的皇城根儿、眼皮底下,赵构对他这才彻底放了心。

为了明哲保身,韩世忠夫妻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兵事,也不与老部下往来。他俩隐居西湖边十几年,恬淡自如,和寻常民间夫妻一样,就像从未统帅过千军万马与金人鏖战一样。从血火中一路冲杀出来的韩大将军自号清凉居士,痴迷佛、道,甚至开始学习填词赋诗,而且词作格调古雅,自成一格,却无丝毫兵戈杀伐之气。他还经常带着几个侍童骑驴在西湖边闲逛,谁都想不到,这位仙风道骨的老者竟是当年横刀立马、血战金军的韩大将军。

这些韬光养晦的策略,很可能是赵构最终网开一面放过他的重要原因。

绍兴21年(1151),韩世忠去世,殁年63岁。朝廷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 。淳熙三年(1176年),追谥 "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配享太庙)。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和被冤杀于大理寺的岳飞比,同样坚决主战的韩世忠实属幸运 ,靠韬晦伎俩,竟躲过无数明枪暗箭,得以善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雪芹对王熙凤是爱还是憎,在秦可卿的这段话里写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林黛玉在不同的读者心中有不同的形象一样,王熙凤也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她有手段、会说话,善于巴结领导,愿意揽权,还贪婪、恶毒,但同时也看风使舵,疼惜身边的人。那么曹公到底想把她定位成什么形象,真善美是谈不上,假恶丑也不全对,她也是一位立体的活生生的人,一句话也是难以概括,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的认识。

  • 宝物藏心 武昌红巷美术馆 黑定一现即天价 宋代定窑黑釉玉壶春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瓷器中最美的器型,就不得不提以玉壶春瓶、梅瓶、赏瓶为首的“瓶中三宝”。它们可谓是器物美学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许多瓶类都是以这三种造型为母本延伸创作出的。其中,玉壶春的造型最为经典。清新挺俊的身姿、曼妙的曲线更显女性的丰满与妩媚,所以不少藏家称其为“女性瓶”。玉壶春瓶尺寸较为矮小,“S”形的

  • 和珅生前哭求乾隆留保命遗旨,乾隆爽快答应,和珅临死才发现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死后和珅府归谁,和珅老婆喊和珅老爷,小月拦和珅的轿子告和珅

    和珅是大清国的大管家,其理财手段非一般人能比,雍正十三年的时间为乾隆皇帝积攒了五千多万两白银,为乾隆盛世的开创打下了基础,但是这五千两白银到了乾隆后期基本上花干净了,乾隆皇帝自称从来没有办过小气的事情,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发动战争都非常讲究排场,乾隆皇帝曾经仿照圣祖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每一次花钱如流水,

  • 浅谈:元末明初,高丽和明朝的关系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所率领的红巾军力量与元朝势不两立,作为元廷的外交盟友高丽,自然对朱元璋不会产生任何的好感与交往念头。不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随着元末明初天下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动,高丽对朱元璋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离奇曲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一、明朝、高丽外交关

  • 雍正王朝中,此人谋略不输于邬先生和张廷玉,却成功骗过了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中,此人谋略不输于邬先生和张廷玉,却成功骗过了康熙谋士有多重要,如果问出这个问题,最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也许就是刘备了,看看他在没有诸葛亮的时候,四处奔走毫无落脚的地方,就更不用说地盘了,而在获得了孔明这个能人之后,也就有了后面的蜀汉了,可见谋士的重要性了,而在雍正王朝中也会是隐藏着一个很重要

  • 这些都错了?从《满江红》看宋朝兵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像很多架空剧一样,这部电影虽然以宋金和议、岳家军和宰相秦桧的纠葛为大背景,但细节设计和历史确有着太多不符,小探君就和大家念叨念叨。《满江红》剧照01《满江红》中的主角大多是兵,我们就从说宋朝的兵制开始说起。北宋实行募兵制,也就是说,军队由强征变为招募,由自备资装变为国家供给制。也就是说,片中形制

  • 大清灭亡后,上百万军队上哪儿去了?其中有一支军队下场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支:八旗军八旗军从清朝开国到灭亡一直保持在二十万人左右,不过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军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早在康熙平三藩时八旗军就已经腐化堕落的不成样子,被吴三桂打的丢盔弃甲,如果不是绿营兵,只靠八旗军清王朝早就被灭了,清朝末年的八旗军更是上马拉不开弓,下马只知道吃喝玩乐,提笼架鸟,天天以琢磨吃的

  • 辛弃疾,一个被词史耽误了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辛弃疾,字幼安,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但是,辛弃疾却还是一个被词史耽误的军事家。 生于金国的辛弃疾,却一直有着报国的情怀。少年时期的他,就已经能熟练掌握各种兵器,十分威猛。公元1161年,金人发兵攻打

  • 康熙遗言:死后这2人不能留,为何雍正就是不杀?背后暗藏2大盘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曾下令“朕若不讳;二人断不可留”,没想到雍正竟力保这两人。(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康熙晚年发生历史上最知名的“九龙夺嫡”,让康熙身心疲惫,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几乎同时,皇长子胤褆因为“用魇术魇废太子”而被夺爵、圈禁。胤褆为康熙帝名义上的长子。幼年依照惯例养于宫外,允禔养在成妃叔

  • 如果不是土木堡事变,朱祁钰根本当不上皇帝?其实他才是真正被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支持下,已经被囚禁南宫八年之久的朱祁镇,终于走出南宫,重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与此同时,在紫禁城内部某个病榻上,已是重病缠身的明代宗朱祁钰,虽然奄奄一息,却并未真正咽气。直到一个月后,才终于去世,死因,史书上讳莫如深。而在这一个月当中,大明朝堂上,出现了整个中国历史当中,最为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