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灭亡就是个弥天谎言?李自成究竟做了什么呢

明朝的灭亡就是个弥天谎言?李自成究竟做了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82 更新时间:2024/1/24 20:00:26

有关崇祯的小金库有大量白银说法,最早是任过明朝的工部员外郎的赵士锦,据他回忆,北京城被攻破后当天,白银就被运到西安,银锭上刻着“万历”字样,也就是说皇家的内帑只用到万历年间,之后就没有用过。

还有一个在翰林院当过官的士聪,他的描述也是有模有样,说金库里有白银3700万两,黄金1000多万两,里边的钱还有永乐年间的白银黄金。

最离谱的就是张正声的说法,据他所言,自成抢的金库的白银有9000多万两,黄金4500万两。讲真的,崇祯要是有这么多钱,还打什么仗啊?直接用钱就砸死造反的李自成和满清的皇太极了。

这三位都是在明朝当官的,但是他们的说法是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张的说法就不多说了,太夸张了,有理由怀疑张是收了钱说假话的。赵的说法,那就意味着明朝万历之后的钱都是没有花的。杨的说法,呵呵,永乐年间的钱都在的话,居正还搞什么改革,争什么钱,直接用一点点内帑的钱就够了,必大费周章。

就明的财政情况,就算崇祯想敛钱,也没有那么多钱来贪污。明朝最会敛钱的就是万历了,虽然几十年不上朝,但是却让太监去各地收税,搞矿。万历一辈子留给后代的才七百万白银,不过后来收归国库。崇祯才干了几年皇帝,而且各地闹饥荒、造反,怎么可能弄那么多钱呢?

相反的是,崇祯的个人小金库真是没什么钱。那么,为什么还有崇祯的小金库有多少多少金银的传说呢?都是李自成为了证明自己造反的合法性,丑化明朝政府,编造的假故事。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到处奸淫掳掠,最后抢劫搜出了白银7000多万两,从崇祯的小金库里才搜到10万两白银。李自成为了给自己正名,捏造了事实,造谣诽谤,可是毕竟胜者为,人家说了算。

更多文章

  • 泼皮韩世忠的传奇人生: 打西夏,擒方腊,抗金军,娶名妓,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韩世忠,字良臣, 晚年崇佛,自号清凉居士。延安府绥德军(今陕北榆林市绥德县)人氏,南宋抗金名将,史家将他与岳飞、刘光世、张俊合称“中兴四将”。韩世忠出身贫寒,自幼习武,成人后膂力过人,能骑善射,性格粗犷,剽悍勇猛。青少年时期的韩世忠喜欢打架斗殴,却颇讲义气,不欺压良善,专打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的恶汉,

  • 曹雪芹对王熙凤是爱还是憎,在秦可卿的这段话里写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林黛玉在不同的读者心中有不同的形象一样,王熙凤也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她有手段、会说话,善于巴结领导,愿意揽权,还贪婪、恶毒,但同时也看风使舵,疼惜身边的人。那么曹公到底想把她定位成什么形象,真善美是谈不上,假恶丑也不全对,她也是一位立体的活生生的人,一句话也是难以概括,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的认识。

  • 宝物藏心 武昌红巷美术馆 黑定一现即天价 宋代定窑黑釉玉壶春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瓷器中最美的器型,就不得不提以玉壶春瓶、梅瓶、赏瓶为首的“瓶中三宝”。它们可谓是器物美学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许多瓶类都是以这三种造型为母本延伸创作出的。其中,玉壶春的造型最为经典。清新挺俊的身姿、曼妙的曲线更显女性的丰满与妩媚,所以不少藏家称其为“女性瓶”。玉壶春瓶尺寸较为矮小,“S”形的

  • 和珅生前哭求乾隆留保命遗旨,乾隆爽快答应,和珅临死才发现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死后和珅府归谁,和珅老婆喊和珅老爷,小月拦和珅的轿子告和珅

    和珅是大清国的大管家,其理财手段非一般人能比,雍正十三年的时间为乾隆皇帝积攒了五千多万两白银,为乾隆盛世的开创打下了基础,但是这五千两白银到了乾隆后期基本上花干净了,乾隆皇帝自称从来没有办过小气的事情,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发动战争都非常讲究排场,乾隆皇帝曾经仿照圣祖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每一次花钱如流水,

  • 浅谈:元末明初,高丽和明朝的关系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所率领的红巾军力量与元朝势不两立,作为元廷的外交盟友高丽,自然对朱元璋不会产生任何的好感与交往念头。不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随着元末明初天下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动,高丽对朱元璋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离奇曲折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一、明朝、高丽外交关

  • 雍正王朝中,此人谋略不输于邬先生和张廷玉,却成功骗过了康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中,此人谋略不输于邬先生和张廷玉,却成功骗过了康熙谋士有多重要,如果问出这个问题,最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也许就是刘备了,看看他在没有诸葛亮的时候,四处奔走毫无落脚的地方,就更不用说地盘了,而在获得了孔明这个能人之后,也就有了后面的蜀汉了,可见谋士的重要性了,而在雍正王朝中也会是隐藏着一个很重要

  • 这些都错了?从《满江红》看宋朝兵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像很多架空剧一样,这部电影虽然以宋金和议、岳家军和宰相秦桧的纠葛为大背景,但细节设计和历史确有着太多不符,小探君就和大家念叨念叨。《满江红》剧照01《满江红》中的主角大多是兵,我们就从说宋朝的兵制开始说起。北宋实行募兵制,也就是说,军队由强征变为招募,由自备资装变为国家供给制。也就是说,片中形制

  • 大清灭亡后,上百万军队上哪儿去了?其中有一支军队下场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支:八旗军八旗军从清朝开国到灭亡一直保持在二十万人左右,不过到了清朝末年八旗军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早在康熙平三藩时八旗军就已经腐化堕落的不成样子,被吴三桂打的丢盔弃甲,如果不是绿营兵,只靠八旗军清王朝早就被灭了,清朝末年的八旗军更是上马拉不开弓,下马只知道吃喝玩乐,提笼架鸟,天天以琢磨吃的

  • 辛弃疾,一个被词史耽误了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辛弃疾,字幼安,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但是,辛弃疾却还是一个被词史耽误的军事家。 生于金国的辛弃疾,却一直有着报国的情怀。少年时期的他,就已经能熟练掌握各种兵器,十分威猛。公元1161年,金人发兵攻打

  • 康熙遗言:死后这2人不能留,为何雍正就是不杀?背后暗藏2大盘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曾下令“朕若不讳;二人断不可留”,没想到雍正竟力保这两人。(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康熙晚年发生历史上最知名的“九龙夺嫡”,让康熙身心疲惫,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几乎同时,皇长子胤褆因为“用魇术魇废太子”而被夺爵、圈禁。胤褆为康熙帝名义上的长子。幼年依照惯例养于宫外,允禔养在成妃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