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更难能可贵的是,雍正不但继承了康熙执政时期颁布的贤明政策,还帮助下一任皇帝铲除贪官污吏,更好地稳固了江山社稷,使乾隆更加轻松得施展自己的抱负。
说到铲除贪官,就不得不说,雍正真的是一位在官员贪污腐败问题上做得非常棒的好皇帝。雍正惩处贪官污吏的手段非常狠辣,轻者开除,重者灭族。雍正在位期间,所斩杀的贪官数不胜数。
有人谈论起雍正,都说他个人品行不太好,薄情寡义,心狠手辣。但是雍正在对官员贪污问题的处理上,雷厉风行,刚正不阿,却是世人所公认的。
雍正曾说:“抬头不愧天,评论自有后。”这表明了他在贪腐问题上的坚决态度。康熙皇帝在任期间,虽然天下太平,但是由于他的政策过于宽松,贪官污吏横行,偷税漏税严重,导致国库空虚。
官员贪腐主要有三招:官官相护,互相送礼;虚报公帐;将个人支出算在国库上。为此雍正登基之后,烧了三把火。
首先,派朝廷钦差前来清查;其次,针对虚报公帐,超出预算的钱全部充公;再次,对于那些将个人支出算在国库上的现象,建立了监督各个官员日常支出情况的机构。
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里,他的主要政治敌人,都来自于自己的亲人。年羹尧是他的大舅子,隆科多是他的舅舅,八爷、九爷、十爷是他的兄弟,十四爷是他的同胞手足,弘时更是他的亲生骨肉。
然而,天子无家事,对于皇帝来说,任何不利于江山社稷的人和事,都必须坚决铲除。为了大清王朝统治的稳定,龙脉能得以传承,雍正承受了太多的道德考验。
所以他必须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个归宿,那就是在佛像前与佛祖交流。他写了很多优秀的佛学作品,哪怕日理万机,也不间断。
除了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归宿,雍正作为一代帝王,他更多地是考虑宗教对统治所产生的政治意义,以消除不利的政治影响。
所以,雍正十一年,雍正还专门编纂并刊行了禅宗语录集《雍正御选语录》。一代帝王为佛教专门著书立说,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兴趣爱好了,而是一种政治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政治态度。
不仅如此,他还重用高僧参与政事,比如文觉禅师,雍正就相当倚重。在处理很多机要事件时,文觉禅师作为雍正的高级参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雍正晚年更是大量修缮寺庙,如普济寺,崇恩寺等。
雍正帝自己也写了很多佛学作品,比如《教乘法数》、《集云百问》、《拣魔辨异录》、《破尘居士语录》、《御选语录》、《禅师心赋选注》、《大觉禅师录》、《万善同归集》、《当今法会》、《宗镜大纲》等。
这些作品在他死后,被大量刊刻发行,在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代帝王,雍正非常明白儒佛道三教的关系。儒以治世,佛以治心,道以治身,三教各有其用,用宗教的力量作为一种统治方式,绝对是高明的政治手段。
如果说顺治是当过皇帝的和尚,那么雍正便是当着皇帝的禅师,而且绝对是一位大师级别的禅师,佛法高深,为世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