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被抹黑千年的太子,这才是李建成本来的面目

一个被抹黑千年的太子,这才是李建成本来的面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41 更新时间:2024/2/7 11:48:04

其实真实的李建成,应该是一个很有大哥风范的长者形象,因为你在史书上看不到他乱杀的记录,反而对人处处留情,而且李建成的人缘也很好,李元吉和后宫妃子以及宗室王爷都支持他,只不过军事能力没有李世民强,但是也不会太差,一起看看一个真实的李建成。

李建成

李建成出生于588年,比李世民,这是个整整大十岁,小名叫毗沙门,这是个佛教中的名字,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名字就叫毗沙门。

616年李渊被任命为晋阳留守,当时李建成带着一家老小住在河东没有去太原,所以玄武门之变时才有大臣说,太原起兵是李世民谋划的,李建成没有功劳,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李渊当时去赴任,只带了李世民,其他的家人都没去,而且当时李建成虽然在河东,但也是在招揽人才,俩人分工不同而已。

太原起兵前,李渊秘密把李建成李元吉招回太原,当时李渊的士兵都是新招募的,李建成担心这些人打不了仗,为了激励将士,他对士兵是爱护有加,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如果有人拿了老百姓的东西,也不是说非杀不可,而是把钱在送给百姓,你看这样的做法多得人心,士兵感激你,老百姓拥戴你。

太原起兵

李渊高兴的说,有这样的仁义之师,一定可以横行天下。于是李渊任命李建成做了大军的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做了右领军大都督。正式开始起兵。

等李渊打下长安后,李建成是东征大元帅,带着李世民去攻打王世充,等李渊称帝之后,东征洛阳的事才交给了李世民。在此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俩人军功是差不多的。

只是后来做为太子,李建成主要协助李渊处理日常事务,再一个负责抵御北方的突厥,这么一分工,李世民的功劳是越来越大,败宋金刚、灭王世充、活捉窦建德,击败刘黑闼,李世民是如日中天,唐太宗李世民确实是军事天才,看下他打的这些仗就知道了,都是险中求胜,没有任何一仗有必胜的把握,也只有他敢这么打,换了李建成其实不一定能成功的,李建成的性格比较稳,不像李世民喜欢冒险。

李世民

隋唐演义和电视中有一个情节是李建成带人攻打刘黑闼,结果把罗成给害死了,其实正史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在征讨刘黑闼时,死的瓦岗寨好汉是罗士信,是在李世民的指挥下战死的。而且正史上,刘黑闼最终是被李建成打败并杀掉的。

从攻打刘黑闼来看,李建成比李世民更有仁心,以前对待投降俘虏的将军都杀了,李建成来到之后,对待投降俘虏的不杀了,全部释放,导致刘黑闼的军队很快就溃败了,最后被李建成杀掉了,刘黑闼可是唐朝的一个劲敌,有突厥的支持,打仗也厉害,李世民打了两次都没完全击败他,结果被李建成这么一招干掉了。

李渊

现在我们看到的史书,被李世民修改了一些,所以很难看到他们兄弟之间真实的暗斗情况,要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追寻,但是通过分析发现,李建成这个人并不坏。资治通鉴记载,624年,李世民到李元吉家窜门,李元吉对李建成说,我找人干掉他,李建成连忙制止,说不能这样做,其实真这样做了,也就没有玄武门之变了。

除了李元吉建议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之外,魏征也有这个建议,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责怪魏征说: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魏征说,如果太子早点听取我建议,就不会有今日之祸了。魏征的建议是什么,肯定是让他干掉李世民,但是他没有采纳。其实在长安,李建成的势力远比李世民要大,拥有的士兵也多,即使不看这些,单从跟随人员上来看,李建成的优势也很大,李世民只有自己秦王府的人是自己的嫡系,李建成有一大批李姓王爷的支持,还有后宫的妃子们。

李建成

后妃们为什么支持李建成,绝不是电视中演的,李建成和后妃有暧昧关系。根据旧唐书记载,李渊的妃子曾经对李渊说,如果李世民做了皇帝那我们都没好日子过了,李渊听到这句话,即使不为自己的妃子着想。总要为自己那些小儿子着想吧。可见李建成在结交方面还是有一手的。

从李建成没对李世民下杀手来看,这个大哥做的还是称职的,从他打仗对待士兵对待敌人策略看,他是一个仁慈的人。从周围的兄弟后妃支持他来看,李建成人是受人拥戴的,只可惜,玄武门前一箭结束了他38岁的生命,连带失去的还有自己5个儿子的性命。此后的是是非非都由李世民说了算了,在加上小说电视的抹黑,让李建成彻底成了一个坏人。其实真正的史书对李建成的评价还是可以的,相比较而言,旧唐书对李建成没什么差评,倒是新唐书,一上来就给李建成定性为坏人了。

历史选择李世民无非是两点,第一,李世民比李建成下手更狠,一箭就射死了自己的大哥,远不像李建成顾及这么多。第二,李世民敢冒险运气也好,玄武门之变其实很匆忙,如果李世民没有一箭射死李建成,或者在小树林,李世民被李元吉杀掉了,历史都将会改写。

你也可以把你认为的李建成是位什么样的人,写在评论里,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国强大之前,曾遇到了一个劲敌,压制晋国长达数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虢国和晋国一样,都是西周王室最早分封的大国之一,晋国在称霸之前,曾经接连受到了虢国的侵犯,由于晋人上下一心,虢国才没有讨得便宜。西周分封时,晋国还是一个土地不到百里的小国,它得中心区域最早在山西省的翼城,后来经过扩展,晋国才成为了春秋第一强国。晋国建国时,曾长期受到了周边列国的压制,晋国

  • 为何李治独宠武则天?她的这一妙招让李治乐不思蜀,后人纷纷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治真的爱武则天吗,殷桃武则天与李治的吻戏视频,武则天秘史李治雨夜吻戏

    说起我们中华5000年的历史中,女人的地位一直是稍微的低下,有点重男轻女的感觉,但也有不少个别案例,曾经有一位女人做上了皇帝,今天给大家讲述的就是武则天。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之后因唐太宗逝去,儿子唐高宗登基之后,贪恋武则天的美色,继续让她侍奉与自己,并在之后被奉之为天后。但是女人嘛,总

  • 战国初期,一度纵横天下的庞涓,究竟败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名将庞涓,庞涓死后多少年魏国灭亡,庞涓时期的魏国有多强

    [var1]图丨战国时期地图但为何,庞涓之后,魏国就盛极而衰,再也没有登上大国的舞台?基本是“秦为刀俎,魏为鱼肉”,直到秦灭六国。庞涓个人的军事能力不行吗?很多人拿孙庞斗智,强调庞涓个人能力不行,又小肚鸡肠,陷害同门孙膑,后面遭到报应!那么,李斯也曾陷害师弟韩非,为啥李斯还是一代名相,协助秦始皇统一

  • 为什么我们对五胡乱华的历史知之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他们把中原汉人视为“两脚羊”,不仅仅把汉人视为奴隶,更是令人发指的当做食物,率兽食人。《晋书》中记录了永嘉丧乱,中原的汉人十不存一。“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就是当时活生生的现实。建立后赵的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石勒公然规定胡人劫掠汉族不会受罚,而

  • 楚国八百年,关于楚国你一定要知道的常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湖北以楚为荣,其实今天的湖北人和古代楚人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了,对楚人的来龙去脉也没有什么了解。楚人的最早起源是陕西的终南山,唐太宗之子魏王李泰所撰《括地志辑校》卷一云:终南山,一名楚山。楚部落因山而得名,四周有周人等文化更先进的方国,所以最后被迫向南迁徙,迁徙到河南淅川的丹水流域,因在水北,所以称为丹

  • 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岳父,唐高宗李渊的外祖父,却被权臣逼迫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渊母亲简介,隋文帝杨坚晚年娶了谁,李渊和萧妃的吻戏

    刘邦的老丈人吕公喜欢给人相面。当刘邦还是个无赖时(萧何:刘季一向满口大话,很少能成什么事。),就看出刘邦相貌非凡,把女儿许配给刘邦。老婆跟他抱怨说:“县令想娶你女儿,你不肯,却随随便便就许给了这个刘季!”吕公只说了一句话:“女人家懂什么!”结果吕雉成了皇后,在刘邦死后还专制朝政,是历史上有名的女强人

  • 战国后期,为何唯有不曾重用法家的赵国,能与秦国对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魏国重用李悝,开启了战国法家变法之先河;·楚国命吴起进行变法,虽以失败告终但仍显著提高了楚国国力;·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进而发展为威胁东方六国的一方强国;·韩国由申不害推动变法,使韩国一时间“国治兵强”;·齐国在齐威王的推动下由邹忌开展变法,使齐国这个老牌强国多了些新气象;·赵国与燕国也在国内推行

  • 战国墓出土108条“神龙”,国博:我来复制看看,结果却是四不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墓出土文物,战国墓发掘现代文物,中国百年大墓出土文物

    [var1][var1]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件国宝级文物同样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中,这件国宝当真是了不得,当初它的出土那可真的是震惊国内外,不仅吸引了国内无数的游客,就连国外的很多文物爱好人士都前来膜拜,另外当时几个博物馆为了争夺它,还真的是闹出了一点小摩擦,这就是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最后自然

  • 刘裕篡位后,真的杀光了前朝司马皇族的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他创下了中国的杀皇帝吉尼斯世界纪录,一生共计杀掉了六个皇帝。当上皇帝后他革新弊政,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豪强,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被明朝思想家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刘裕虽然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却不是东晋的好臣子,他连续杀死了晋安帝和晋恭帝两位皇帝。晋安帝是刘裕指派王韶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什么长孙无忌排名第一,秦琼倒数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凌烟阁秦琼简介,为什么凌烟阁功臣长孙无忌排第一,秦琼排在凌烟阁最后

    贞观十七年,由于早年长期带兵打仗,四十五岁的唐太宗李世民身体已渐衰老,平日里腰酸背痛脚抽筋,耳鸣眼花视力差,记忆力也越来越差,反正是老年人该有的症状,李世民这身上都有。跟许多老年人一样,这时候的李世民也开始怀念往事,一想到那些当年跟随自己南征北战、亲如兄弟的大臣们,自己就老泪纵横、唏嘘不已!为了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