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登基,轻松诛杀魏忠贤的背后,有失智之虑,也有一流权谋

崇祯登基,轻松诛杀魏忠贤的背后,有失智之虑,也有一流权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91 更新时间:2024/2/8 22:25:51

这是从庙堂权力格局这个宏观角度看的,但从微观的、具体的人的角度,崇祯诛杀魏忠贤也是一出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朝堂大戏。

关于崇祯应不应该诛杀魏忠贤,历来有争议,很多人说崇祯是藩王出身,未接受过严格的帝王教育,不懂得运用帝王术,一朝将魏忠贤诛杀后,造成了文官集团一支独大的局面,纵使自己再励精图治,最终还是成了被文官集团操控糊弄的帝王宝座上的聋子、瞎子、亡国之君。

这种说法当然没错,而且很深刻!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崇祯未必就这么不堪,看不到魏忠贤对大明“恶有恶效”的价值,只因为他太年轻,只有十七岁,初登大位很容易被感受到的危机左右,更容易当局者迷。

咱们不妨来看看崇祯登基前后所感受到的危机,以及他轻松诛杀魏忠贤的过程,或许能更真切地感知这一段历史——

朱由校病危时,魏忠贤把持朝政独揽大权到了何种地步?锦衣卫、左都御史、朝阁、镇抚司全部被掌控,仅内宫太监“练内操”的就有上万名,如果魏忠贤真的疯狂起来,拼死一搏,搞宫廷政变,后果还是不堪设想的,天启会不会被控制?当时还是信王的朱由检(崇祯)会不会被假传圣旨诛杀掉,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也是很危险的,据说魏忠贤想效仿吕不韦,挑选宫女与自己的侄子魏良卿生子,等到天启一死,即送入宫中,胁迫皇后抚养,让他继承大统,自己则以辅佐的方式摄政。

这个阴谋之所以只在腹中酝酿,最终没能成行,一来因为魏忠贤胆魄不够,不敢搏,二来他缺少搏的环境土壤,即便是他的党羽,也觉得“居摄远不可考,且学他不得。”

魏忠贤无法,也无魄力控制内宫后,天启朱由校最终顺利地将大位传给了崇祯朱由检,并嘱咐他,魏忠贤忠心为主,应继续委以重任。

很显然,崇祯没有听懂、参透天启这个嘱咐所包含的帝王格局——魏忠贤即便十恶不赦,但也绝不能杀,杀他,朝廷将失衡,社稷将飘摇。

崇祯即位之初,幼稚的地方即在于他根基未稳时警惕过度,始终担心魏忠贤要加害于他。

这是他极大的失智。

其实,见崇祯登基,大局已定后,魏忠贤最想做的是献媚新主子,而不是图谋不轨。

魏忠贤见崇祯不易接近讨好,转而开始以退为进,一方面进一步窥视帝王心思,一方面寻求自保之境。

崇祯缺乏帝王术的深邃格局,但“主子打恶犬”的帝王权谋他还是有的,所以一开始,崇祯对魏忠贤是百般宽慰、隐忍不发。

然而,当崇祯在帝王宝座上渐渐坐稳后,他对魏忠贤的诛杀便渐次展开了。

按照套路,诛杀魏忠贤是从弹劾开始的。

崇祯在这个环节,把握的很有分寸。

右副都御史、南京通政司事杨所修率先弹劾魏忠贤同党时,崇祯态度暧昧不接招;一个多月后,工部主事陆澄源上奏直接弹劾魏忠贤时,崇祯不置可否,不做御批。

崇祯这么做,其实是欲擒故纵,激起更大的弹劾声浪。

两天后,刑部员外郎躬盛果然以愤怒的姿态配合了崇祯,他连奏疏都不上,直接在乾清宫门外贴出魏忠贤的罪行:举天下之廉耻澌灭尽;举天下之元气剥削尽;举天下之官方絮乱尽;举天下之生灵鱼肉尽;举天下之物力消耗尽。

一石激起千层浪,魏忠贤瞬间被愤怒的声讨浪潮所淹没。

这时候,海盐县官职小得不能再小的贡生钱嘉徵上了一道奏折,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和先帝相并列;二、藐视皇后;三、大搞宫内操练,搬弄兵权;四、目无高祖、成祖、其他祖先皇帝;五、克扣削减对藩王的封赏;六、目无圣人;七、滥授爵位;八、冒领边疆将士功劳;九、搜刮盘剥百姓;十、纳贿、交通关节。

紧随十大罪状,钱嘉徵又称:罄南山之竹,不足书其奸状;决东海之波,难洗其罪恶!

奏疏最后说:伏乞独断于心,敕下法司,将魏忠贤明正典刑,以雪天下之愤,以彰正始之法。

如此杀气腾腾的奏疏,十条大罪,单挑一条出来都足够诛杀魏忠贤十次。奏疏呈上后,崇祯朱由检召见魏忠贤,并叫内官将十条大罪逐条念给魏忠贤听。魏忠贤听得心惊肉跳,脸色苍白,冷汗直冒,两腿恐惧颤抖。

这不是敲山震虎,而是敲山杀虎的前奏。

待内官念完,崇祯朱由检问道:“钱贡生所奏可否属实?”

魏忠贤扑通跪倒在地,妄想搬出对先帝的忠心来赢得生机,他放声恸哭,撕心裂肺地说:“厂臣该死,念在过去忠心伺候先皇的份上,还请皇上开恩。”

对崇祯来说,他的内心是誓杀而不念恶犬之利,魏忠贤越是搬出天启,他越是窝火,越觉得魏忠贤是妄想逃脱,最终崇祯冷漠地说:“你暂且下去,听候处置。”

到这份上,魏忠贤已如丧家之犬,方寸大乱间,他做了一件蠢事,试图通过重金贿赂崇祯身边的贴身宦官徐应元,让他从中来解救自己。

徐应元深解圣意,于是顺水推舟地将魏忠贤朝死坑里推了一把,他说:“眼下,朝堂上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明智之举,不妨先避风头,辞去秉笔太监和东厂提督,等过了风头,皇上冷静下来必定会找机会将你调回来。如此,你既自保,皇上也不为难,岂不两全其美?”

病急乱投医的魏忠贤一听,赶紧请徐应元帮忙递送美言,达成此事。

有这一环,等于崇祯不用拔刀,魏忠贤自己就将刀递了上来。

随后,中计的魏忠贤向崇祯递交辞去东厂提督以及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奏疏,崇祯先假意宽慰挽留,待魏忠贤彻底麻痹下来后,御笔一转,随即下了一道圣旨,勒令魏忠贤即刻前往凤阳看守皇陵。

魏忠贤天真地以为崇祯真的放了自己一条生路,心态一放松,昔日权倾朝野的惯性心理又冒了出来,去凤阳时,他居然拉了足足四十多车的金银珠宝,并且还带了一千多名随从、侍卫、亡命徒。

听到这个消息,崇祯觉得杀机已成,提起御笔立即向兵部发出了一道急诏,严词呵斥魏忠贤——

朕思魏忠贤等不止窥攮名器,絮乱刑章,将我祖宗蓄积贮库、传国奇珍异宝、金银等朋比侵盗几空,本当寸磔,念梓宫在殡,姑置凤阳。却不料魏忠贤巨恶不思自改,辄敢将蓄亡命,自带凶刃,环拥随户,势若叛然。

呵斥之下,崇祯直接派出锦衣卫前往逮捕,押回北京受审。连同身边侍卫,一并逮捕,有胆敢违抗者,就地正法。客、魏二犯家产,籍没入官······魏忠贤生祠全部拆除,折价变卖资助辽饷。

朝中李永贞得到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

魏忠贤自知大势已去,难逃一死,行至阜城时,与同伙李朝钦在关南客栈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

崇祯听说魏忠贤已提前自杀,憾恨之下又下一旨,将魏忠贤枭首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天启乳母,与魏忠贤对食,狼狈为奸的客氏押往浣衣局,执行笞杖刑(直接鞭死);魏、客主要党羽,魏忠贤侄子魏良卿、客氏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一律处死,抄家暴尸——

然而,魏忠贤被诛杀后,大明的朝堂并没有就此清明,相反越发的党争不断,乌烟瘴气。对此,梁启超评价说,当他们吵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张献忠李自成已经把杀人刀磨得飞快,准备着把千千万万人砍头破肚,满洲人已经把许多降将收了过去,准备着看风头捡便宜入主中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的宁古塔有多可怕 官员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是清政府设立在盛京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清朝宁古塔将军的治所和驻地,这么一所国防重镇,为何让朝廷官员闻之色变呢?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宁古塔常年冰封,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会在半路上被虎狼恶兽吃掉,或者晕倒了被

  • 10名倭寇竟敢攻打南京!还把明朝将领打死,明军孱弱背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令国人深恶痛绝的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其实,日本早在明朝时期就对中国虎视眈眈。明代嘉靖期间,是倭寇最横行霸道的时期。他们就像是话本里的海盗,令沿海百姓闻风丧胆。或许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让整个朝廷都束手无策的“海盗”们,应该是数量庞大成群结队的。但其实,嘉靖年间的这些倭寇只有七十人

  • 老妇拿出清朝金钗 上面刻了5个字 价值1000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晚清三大刻铜名人,清朝的一块石碑能卖多少钱,博物馆藏十二金钗图片

    说到这枚金钗,它的主人是一个普通人,她的祖辈也不是什么皇亲国戚或者富贵人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金钗的主人陈菊英在经济上遇到了一点问题,她迫于无奈,便拿出这枚金钗,让儿子将金钗卖了缓解一下经济危机。他的儿子立马在四处找卖家,然后引来了一些古玩商家,就连天津文物部门也前来造访,而专家在看到这枚金钗后,

  • 为什么宋孝宗的“隆兴北伐”会归于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孝宗隆兴北伐,宋孝宗为什么没北伐,隆兴北伐真实照片

    当然,隆兴北伐的结局是以南宋失败为告终。那么,为什么这次北伐会失败?1、气势如虹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1162年夏季,宋高宗突然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宣布禅位给太子,同时宋高宗升格为太上皇。太子继位后,便是历史上的宋孝宗。宋孝宗登基以后,对高宗朝廷时代的一系列主张做出了修订:之前高宗朝廷奉行和金朝和

  • 清代乾隆的12位绝色后妃的真实画像,各个貌美如花,乾隆艳福不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出身高贵,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富察皇后与乾隆鹣鲽情深,乾隆帝即位后就封为皇后。二、慧贤皇贵妃高氏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大学士高斌女。事高宗潜邸,为侧室福晋。乾隆初,封贵妃。三、纯妃纯惠皇贵妃苏氏,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月二十一日,苏召南之女。纯惠

  • 名角刘喜奎被袁世凯看上,刘喜奎:不嫁袁家一人,除非我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致远号有超过200多名的官兵光荣殉国。但是有7名船员获救。其中机轮修理工刘义文就是其中之一。刘义文精通水性,在船体沉没后拼命往外游,幸运地被海水冲到了岸边。在那个年代战败的人容易被人指指点点,他只能隐姓埋名,默默地为生活奔波,后来他的女儿却多次被各路军阀骚扰,这是为何?大难不死的刘

  • 朱元璋的第八子谭王朱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朱梓十六岁时就藩于长沙,正妃是前军都督佥事于显的女儿。朱梓二十一岁时与王妃在家中自焚,没有谥号,是朱元璋去世的第二个儿子。关于朱梓自焚的原因有这样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根据《明史》的记载,朱梓自焚是受胡惟庸案的影响。洪武二十三年,朱梓的岳父于显因牵涉胡惟庸案被诛,朱梓忐忑不安。朱元璋听说后派使者去长

  • 李鸿章签马关条约时放了狠话,让日本人集体沉默,如今都实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李鸿章为了国家,他也做出过很多的努力。他非常爱国,而且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也不是李鸿章决定的。从名义上看来,确实是李鸿章把土地割让给了列强,因此老百姓埋怨李鸿章也是很正常的。他们将这些罪责全部都归咎在李鸿章身上,可是李鸿章只是大臣,他这么做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命令,这并不是李鸿章个人意愿。他只是奉命

  • 蓝玉怎么敢霸占王妃?谁给他的底气?皇帝是怎么处置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统治期间汉人的地位并不太好,跟其他的少数民族比起来,此时的汉人地位是最低下的,甚至可以说毫无人权可言,后来到了元朝末期出可一个朱元璋,这位从当过乞丐又当过和尚的人,却能够凭着实力将元朝赶回了北方,重新让汉人掌握了政权。而汉人在历史上算是一个比较爱好和平的民族,在汉人统治的朝代里,往往都是将经济发

  • 开国皇帝出生时都不同寻常,朱元璋出生时,有什么神异的天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一些文献中能够查询到,不过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些人原本只是普通人,如果他们要成为皇帝,就要有一个借口,普通人又怎么能够成为天子呢?所以他们从出生就注定不平凡。并且会赋予他们神仙的身份,这样就会让老百姓深信不疑,愿意臣服于他们。有的天象根本就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这些人自己编造的。那么曾经司马迁就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