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李世民铲除了建成和元吉,却唯独留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

为何李世民铲除了建成和元吉,却唯独留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56 更新时间:2024/2/10 15:39:39

一天夜里,杨氏正准备就寝,李世民忽然来到她房中,杨氏赶紧整理好衣服起身迎接。 李元吉死时24岁,杨氏和他年纪相当,长得体态风流,性情柔媚,在唐室妃中长得最美。

平日里,杨氏和李世民的王妃长孙氏关系很好,生性善良的长孙氏怎么也想不到,杨氏后来竟会跟自己的丈夫生出一段情。 当初李元吉谋害李世民,杨氏曾暗地里劝阻,让他不要和李世民为敌,但李元吉不听,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后来李元吉被诛杀,年纪轻轻的杨氏从此守了寡,她本就美艳动人,又怎能耐得住寂寞? 见杨氏举目无亲,长孙氏念及妯娌之情经常邀她来叙旧。一来二去,杨氏竟有了别的念想。

有一次,两人正在聊天,刚刚当上太子的李世民从外面进来。还没等他坐下,杨氏突然跪倒在地,说自己是罪人家眷,向太子请求一死。 李世民见她楚楚可怜,顿时有点魂不守舍,忙道:“齐王谋乱已经伏法,此事与王妃无关,只要有我在一天,就会保护王妃一天,你不要难过了。如果觉得寂寞,那就搬过来,你们妯娌之间关系好,我也不必担心了。”杨氏听了这话自然乐意,长孙氏性格温和,又素来与杨氏交好,也很愿意她搬到东宫来住。

她上哪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经看上了这位娇滴婀娜的弟媳。杨氏搬来后,李世民没事就来她房里叙旧,两人渐渐生出感情,竟然耳鬓厮磨起来。 一天夜里,杨氏正准备就寝,忽然听侍女来报:“太子驾到。”杨氏赶紧整理好衣服出来迎接。

李世民来到房里,杨氏行过礼问道:“殿下怎么深夜来此啊?”李世民有些微醺回答道:“父皇召我侍宴商议禅位一事,多饮了几杯御酒,现在才脱身。”杨氏听后,机灵地跪下拜贺,李世民借着酒意搀起杨氏,“我还没登基,怎好接受你的拜贺呢?” 杨氏娇羞地推开李世民的手,见她面色红晕,双目含情,白色衣裙更衬得身姿轻柔,一时让李世民看得如痴如醉。

此时正值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李世民邀杨氏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美酒佳肴。起初,杨氏还有些腼腆,等几杯酒下肚后,就渐渐忘了羞涩,只觉眼前的太子器宇不凡、风流倜傥,任哪个女人看了都会动心。

正当杨氏心猿意马时,李世民开口道:“夜深了,不如早点歇息吧。”说完,侍女将酒席撤下,屋里只剩这二人坐着。 不知是当晚夜色太美,还是酒意太过醉人,李世民和杨氏独坐一会儿后,便双双走进卧室,一同度过了难忘了春宵。直到第二天早上,李世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李世民非常喜欢杨氏,在他登基以后,也一直很宠爱她。直到这时,长孙皇后才后悔没早点防备,导致铸成大错,但她已无法劝阻,只能任由丈夫和弟媳在一起。 杨氏一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慢慢习惯了,也就不在意了。

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曾想立杨氏为后,魏征得知急忙劝他不要为了一个女人而被天下耻笑,这才让李世民打消了念头。

关于李世民宠爱杨氏,一直以来有三种说法:

一说单纯因为杨氏貌美,让李世民深陷其中。

二说是因为李世民对李元吉恨之入骨,虽然明知杨氏身为自己的弟媳,两人本不该有其他感情,但还是执意将她留在身边,以此羞辱一直和他作对的李元吉。

还有一种说法是,杨氏身后的家族势力,对初登皇位的巩固很有利。

杨氏出身于弘农杨氏,从汉朝开始,弘农杨氏就是名门望族,唐朝建立时虽然没落,但仍有一定的话语权。而李世民与杨氏之女结合,二者的利益就捆绑在一起。杨氏可以依靠皇室逐步恢复巅峰,而皇室也需要杨氏的势力。

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呢?欢迎留言评论。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一登基就面临三个难题,他用一招解决,被后世帝王争着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可实际上比阴谋更可怕的却是阳谋。阳谋的可怕之处就是它光明正大的对付你,往往让人是无可奈何。论天下最无解的阳谋那便是汉武帝时期颁发的“推恩令”了。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收到了刘建状告爷爷淮南王刘安的折子。原来,自汉武帝颁发“推恩令”以来,淮南王刘安迟迟没有把封地分给儿子刘不害,引起了孙子刘建的不满。刘

  • 一五岁孩童说了5个字,旁人哈哈大笑,武则天怒道:杀了他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22位皇位,却只有一个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她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任用酷吏,大搞恐怖氛围。她的几个儿女都被她吓得不轻,二儿子被她派人杖杀,三儿子被她流放房州十五年,四儿子常年则被她软禁在王府二十年,连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都如此残忍,更不要说别人了。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本来和丈夫薛绍

  • 吞六国,却只存在了15年,短命的大秦帝国的崛起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建立于嬴政之手,但却是数代秦王一百多年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成果。之所以说数代秦王、一百多年,仅仅是上溯至秦孝公嬴渠梁重用商鞅实行变法之时,准确地说是七代秦王——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嬴政。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

  • 连续两人自焚身亡,到底是谁在背后搞的鬼呢?刘德华版狄仁杰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杂谈大秦国使节阿巴斯将前往通天浮屠,来瞻仰天后的神威。当将军看到画像问有什么意义。翻译官说这个是唐国最受人尊敬的陆离国师。这时的监工沙陀对贾大人说,之前使用的平安符还没有放回原位,怕有事要发生。贾大人连忙让他放回。可殊不知,这时他有点不舒服。当遇到更充足的阳光时,突然他头顶冒烟,瞬间起火就烧成

  • 刘备为何未能“兴复汉室”?毛主席一针见血指出诸葛亮“隆中对”战略上的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刘备三顾茅庐,初见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在隆中草堂里,从战略策划的高度,纵论天下大势,对当时主要割据势力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人事诸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比较,指出曹操“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在诸战略

  • 李世民称帝前,厉害的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边,为何李世民得胜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李世民称帝前,厉害的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边。其实这样说并不客观,也并非事实。李建成是太子,很多人经常认为李建成是一个不合格的太子,在大唐建立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功劳,这样说是不对的。他在这期间,虽然不如李世民那样功勋卓著,但也绝对不是无能之辈。而且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所以向李建成靠拢是很正常的事。也

  • 三国杀十大感人武将台词,真是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典韦“主公,快跑!”“主公,我就送到这儿了!”典韦,众所周知的三国猛将,曹操的两个虎卫之一(还有一个是同样生猛的许褚)曹操第一次看到典韦是于禁(这个记不太清,大家可以去看看演义曹操起兵那一节)推荐的,据说于禁看到典韦时典韦正在山涧追虎(吓)…曹操刚见到典韦也非常高兴称赞说:此乃古之恶来也!(恶来

  • 历史上四个伟大帝王,秦始皇、汉武帝上榜,唐太宗第二,第一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四、清圣祖康熙帝。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一点是人和帝王都无法比拟的。康熙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帝王,他在位期间,面对严峻局势,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之后他平定三藩之乱,消

  • 三国4大神童,一个身体不好,一个命不好,两个聪明过了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是曹冲,一个是周不疑,还有两个是钟会和诸葛恪。其实,神童这个称呼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因为它代表着聪明。但同时它也让你背负了一种期望和使命,这让我们备受压力。而最后的结局,往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三国4大神童的结局吧!1、曹冲从曹操的反应来看,曹冲真是曹操最喜欢的儿子,

  • 安史之乱为何难平定?丰王之死揭开秘密,唐玄宗祖孙三代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兵临渭河便桥,才坐上龙椅一年的唐代宗向祖父学习,他惊慌失措地逃往陕州避难,对外美其名曰“巡幸”。这是既唐玄宗“巡幸”成都之后,大唐帝都的第二次沦陷危机,当然这也不是最后一次。皇帝跑了,长安城内一片惶恐,官员们四处躲藏,军队四散逃奔,所有人都认为,大唐帝国天命已绝,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