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为何废了锦衣卫,后设立粘杆处,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清朝为何废了锦衣卫,后设立粘杆处,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464 更新时间:2024/1/16 23:50:33

说起大明王朝就不得不提一下锦衣卫这个组织,它是明朝的一大特色,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它拥有监察和缉捕百官的权力,就像是悬在百官头上的利剑,若百官敢作奸犯科贪污腐败,朱元璋将用这把剑刺向他们。那么锦衣卫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原来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才设立了锦衣卫。

而锦衣卫是一支特殊部队,拥有特殊的力量,权力极大。而后来,朱元璋感觉到锦衣卫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自己是不怕,可是儿子孙子却不一定能完美掌握它,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年废除它。

不过,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称帝后,他再次用了锦衣卫,甚至后来还设立东厂。那么朱棣为何要重新设立锦衣卫?因为朱棣称帝后怕政权不稳,所以想要用锦衣卫的力量制约百官,防止叛乱的发生。

锦衣卫一直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时期,当时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死于咒水之难,这才结束了锦衣卫长达290年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卫在清朝存在过一年,但在顺治二年就被废除了,改设銮仪卫。

说白了就是仪仗兵,没有了巡察缉捕之权。那么清朝为何废除锦衣卫?原因很简单,前朝的东西,满清为何要继续用,就算要用,也得换个名字吧。

而在民间传说,清朝存在过这么一个机构,名叫血滴子,又叫做粘杆处,大概类似于锦衣卫这样的存在。只不过这个机构非常神秘,存在的时间很多,不过两三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清朝粘杆处,带大家看看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其实粘杆处还真的很锦衣卫非常相似,它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报机构,粘杆处姑且算是别名,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尚备用处。据传,雍正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喜欢让门人、仆人去树上抓蝉和知了,而胤禛把这一支捉虫队伍叫做粘杆处。

只不过后来这支队伍变了,由普通的门人变成了来自江湖的武林高手、或者是身手不凡的家丁,他们帮胤禛做事,刺探情报等等。我们都知道,康熙时期发生九子夺嫡事件,而雍正之所以能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想必他的粘杆处帮了不少的忙。

后来雍正登基后,为了加强集权,便把粘杆处放在明面上,他在内务府设立粘杆处。而担任粘杆处头领的人,自然都是雍正的心腹,虽然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可那些大臣却丝毫没有瞧不起粘杆处的工作人员,就像是明朝的锦衣卫,虽然品级不多,可是百官都谈虎色变。

还有的人认为,雍和宫是粘杆处的办公地点,里面有一条让粘杆处办公人员秘密行走的密道,他们通过密道把情报传递给雍正。不过这条密道在雍和宫并未发现,或许后来雍正将密道掩埋了。

还有一个传闻,御花园堆秀山"御景亭"是粘杆处值班观望的岗亭。每当雍正有任务,他就让岗亭粘杆处成员过来这里取任务,将雍正的任务传递到雍和宫,让雍和宫粘杆处人员去执行任务。

而到了乾隆年间,粘杆处依然很活跃,直到后来乾隆去世,粘杆处便消亡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人和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文章

  • 崇祯与李自成互挖龙脉,多尔衮坐收渔翁之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尔衮对李自成使用的怀柔政策,李自成多尔衮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据说效果不错。定都在此的六个王朝,却都短命,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太平天国维持了9年。关于明皇族朱氏的龙脉,据《朱元璋系年要目》介绍,朱元璋祖居江苏朱家巷。元初,为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携带全家老小,逃到淮河边上的泗州、盱眙一带,居住在

  • 当年崇祯吊死的那棵歪脖子树,300多年过去,而今安在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在我国的历史地位非同一般,在历来的朝代中有很多方面都名列前茅,尤其是科技可以说明朝是我国现代科技的发源地。正是因为如此当时明朝在世界上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国家,但是尽管明朝十分强盛也抵不住时间的流逝,朝代的更迭。明朝在天启帝手中时就已经在走下坡路,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手中时明朝已经非常衰败了,而崇祯

  • 大明灭亡后,南明为何这么乱?你看看万历的儿子、孙子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1644年3月,李自成大军攻破京师,逼得崇祯皇帝去往煤山上吊自尽,至此大明宣告灭亡。大明灭亡后,随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地区建立了小朝廷南明,历经四帝一监国。本以为南明能吸取大明灭亡的教训,能团结一致,对抗外敌,不料南明不经没有吸取教训,还将明末朝廷优秀传统“内斗”发扬光大。那么,问题来了,大明灭亡后,

  • 张献忠是抗清英雄还是杀人狂魔?这一珍贵文物出土,让专家闭嘴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献忠为啥要去陕西抗清,武邑张献忠,张献忠剿四川实录记载

    而在清兵入关之后,李自成被清朝军队击败,此时的张献忠是龟缩在蜀地的,看到和自己同为农民起义军的李自成的灭亡,张献忠感到极为不安,但是性格中的狂暴使得他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而是对蜀地的百姓进行屠杀,张献忠也因此被四川人民记恨,但是张献忠毫不收敛,更是建立了七杀碑,张口必言杀,使得自己的暴君形象被确定无

  • 朱元璋反腐出狠招:收双袜子也算贪,铁水倒进官吏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核心提示:一个姓李的官吏,收受商人赠送的婢女,朱元璋知道后,把他给阉了。一在中国古代,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重典,用酷刑,使明朝出现了可喜的“洪武之治”。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对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的行为深恶痛绝。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便开始大举反腐。二朱元璋反腐,标准极高,连官吏贪污

  • 朱元璋父亲下葬之谜:抬棺绳子断,土塌变成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下葬时十三城门出棺之谜,朱元璋长相之谜完整版,徐达给朱元璋头上浇酒之谜

    按王文禄《龙兴慈记》说:古代的泗州,即现在的江苏盱眙县境内,有个杨家墩,墩里有个山窝,有一日,熙主,即朱元璋的祖父,在山窝中睡觉,两个道士过路,师傅指着窝中说:“如果谁葬这里,后人必出天子。”随从徒弟问“为什么?”,师傅答:“这里地气暖,用枯枝插这里,十日必长叶。”并问朱元璋的祖父:“您听到刚才我说

  • 李清照是如何修炼成两宋最优秀才女的,她早期成长之路平坦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才女李清照千古绝唱,宋代才女李清照的文章,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格非格外喜欢藏书,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他却不阻止女儿李清照读书。李清照的幼年长于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饱读诗书,为日后的诗名远扬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少年时期的李清照,就学会了作诗,而且她所写的诗作还格外受到苏轼大弟子晁补之的赞许。除此之外,在当时,有大量的文人墨客都曾预言李清照日后必会在文坛

  • 朱允炆听不出朱元璋4个字的弦外之音,不然死的人是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当着朱元璋的面打朱允炆,朱允炆向朱元璋说朱棣兵权,朱允炆朱棣朱元璋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草根天子,他小时候生活过得苦,曾给地主家放过牛,后来他为了能吃上一口饱饭而去出家当和尚。幸亏老天待他不薄,让他时来运来。朱元璋在那时做了一个很英明的决定,那就是参加农民起义军。凭借朱元璋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渐渐在军队中出人头地,掌握军权,后来带领起义军南征北战,打

  • 联金灭辽,联蒙灭金,宋朝的对外政策为何如此无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联金灭辽,宋朝为啥要联蒙灭金,浅谈宋朝联金灭辽的计划

    北宋虽然军事弱小,年年被辽夏欺压,但骨子里还是骄傲的,压根不知道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有个少数民族叫女真。女真人野性十足,侵略性强,比汉化的契丹人厉害多了。辽国在和女真人的战争中节节败退,中京、上京均已失守,天祚帝逃往西京固守。这时,辽国已经成为宋朝实际上的北方屏障,两国互为唇齿。辽国遣使朝宋,陈说两国

  • 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最值钱文物被丢弃,被人9万捡漏拍卖到1.3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解密孙殿英盗慈禧墓,孙殿英盗慈禧墓的财宝后来去哪了,孙殿英盗慈禧宝藏图片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位军阀带军队前去盗慈禧墓,从墓中盗走金银数箱,这人便是孙殿英,尽管说孙殿英盗走了数箱黄金珠宝,可是他却错过一件稀世珍宝,那就是慈禧身体上的裹尸布,名字叫做陀罗尼经被,却被他顺手丢掉,暴殄天物。可是谁也想不到,别的物品都不怎么值钱,反倒也就是这条看起来不值一提的“淡黄色”被面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