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明王朝就不得不提一下锦衣卫这个组织,它是明朝的一大特色,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它拥有监察和缉捕百官的权力,就像是悬在百官头上的利剑,若百官敢作奸犯科贪污腐败,朱元璋将用这把剑刺向他们。那么锦衣卫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原来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才设立了锦衣卫。
而锦衣卫是一支特殊部队,拥有特殊的力量,权力极大。而后来,朱元璋感觉到锦衣卫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就会伤到自己,自己是不怕,可是儿子孙子却不一定能完美掌握它,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年废除它。
不过,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称帝后,他再次启用了锦衣卫,甚至后来还设立东厂。那么朱棣为何要重新设立锦衣卫?因为朱棣称帝后怕政权不稳,所以想要用锦衣卫的力量制约百官,防止叛乱的发生。
锦衣卫一直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时期,当时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死于咒水之难,这才结束了锦衣卫长达290年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锦衣卫在清朝存在过一年,但在顺治二年就被废除了,改设銮仪卫。
说白了就是仪仗兵,没有了巡察缉捕之权。那么清朝为何废除锦衣卫?原因很简单,前朝的东西,满清为何要继续用,就算要用,也得换个名字吧。
而在民间传说,清朝存在过这么一个机构,名叫血滴子,又叫做粘杆处,大概类似于锦衣卫这样的存在。只不过这个机构非常神秘,存在的时间很多,不过两三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清朝粘杆处,带大家看看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其实粘杆处还真的很锦衣卫非常相似,它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报机构,粘杆处姑且算是别名,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尚虞备用处。据传,雍正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喜欢让门人、仆人去树上抓蝉和知了,而胤禛把这一支捉虫队伍叫做粘杆处。
只不过后来这支队伍变了,由普通的门人变成了来自江湖的武林高手、或者是身手不凡的家丁,他们帮胤禛做事,刺探情报等等。我们都知道,康熙时期发生九子夺嫡事件,而雍正之所以能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想必他的粘杆处帮了不少的忙。
后来雍正登基后,为了加强集权,便把粘杆处放在明面上,他在内务府设立粘杆处。而担任粘杆处头领的人,自然都是雍正的心腹,虽然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可那些大臣却丝毫没有瞧不起粘杆处的工作人员,就像是明朝的锦衣卫,虽然品级不多,可是百官都谈虎色变。
还有的人认为,雍和宫是粘杆处的办公地点,里面有一条让粘杆处办公人员秘密行走的密道,他们通过密道把情报传递给雍正。不过这条密道在雍和宫并未发现,或许后来雍正将密道掩埋了。
还有一个传闻,御花园堆秀山"御景亭"是粘杆处值班观望的岗亭。每当雍正有任务,他就让岗亭粘杆处成员过来这里取任务,将雍正的任务传递到雍和宫,让雍和宫粘杆处人员去执行任务。
而到了乾隆年间,粘杆处依然很活跃,直到后来乾隆去世,粘杆处便消亡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人和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