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与崇祯交情颇深的杨嗣昌,亲自率兵镇压张献忠,最后结果如何?

与崇祯交情颇深的杨嗣昌,亲自率兵镇压张献忠,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58 更新时间:2024/1/3 23:13:18

明朝的亡国之君便是崇祯皇帝,登基时不过16岁,别看还是个未成年,可志气不小,第一年崇祯潜伏下来,并没有什么大动作,他默默积攒力量,打算先稳住帝位再对阉党发难。

登基第二年,崇祯渐渐收回权力,引导大臣弹劾阉党,后逼死了魏忠贤,彻底铲除了阉党,还政治一个清明。

可是魏忠贤虽然死了,大明的困境却没有解决,外有后金内有起义军,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大明早已经被掏空身体。

对此,崇祯也感到不可奈何,不仅头发白了,眼角也长出皱纹了,心力憔悴得吃不下饭,整日忧愁。

众所周知,崇祯性格多疑,同时又刚愎自负、好面子,对待那些打了败仗,或没办好事情的官吏,崇祯一般不姑息,轻者流放,重则直接处死。

据传,在崇祯执政期间,有19位内阁先后被撤职,有将近50位大学士因办事不利而遭到处罚。

然而有一位大臣,事情没办好,还遭到东林党人弹劾,却最后被崇祯保下来,只因这位大官和崇祯交情颇深。

他便是杨嗣昌,在崇祯十年担任兵部尚书,又在第二年入阁,非常受崇祯信任。面对越来越猖狂的农民起义军,于是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计策,将流寇包围,集中镇压、消灭。

同时杨嗣昌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先假装和后金议和,集中力量消灭流寇,但他这条建议却遭到了主战派的反对,议和是不行了。

随后在杨嗣昌指挥下,各省督抚围剿农民军取得很大进展,湖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刘国能、张献忠先后受熊文灿招抚,杨嗣昌认为流寇不可信,早前多次诈降,朝廷不该再次信任,应该除掉。可是崇祯和熊文灿急于招安,以便调出兵力去关外。

不料关外告急,清兵入塞,崇祯赶忙让洪承畴孙传庭被调入京师勤王,而失去两位大将看守,农民起义军再次举起反旗,死灰复燃,至此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大计谋宣告破产。

由于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毁约,又再次起兵造反,又因为当年负责招安张献忠的人是他推荐的,所以杨嗣昌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杨嗣昌只好请命亲自率兵镇压张献忠,那么最后结果如何?

原来,张献忠先是流窜于四川,于是杨嗣昌带领大军去四川,不料一直被张献忠放风筝,张献忠一直不和杨嗣昌接触,打一个地方就马上撤离,杨嗣昌只能在后面吃灰尘,甚至还把老迈的杨嗣昌身体拖垮。

再后来,张献忠虚晃一枪,带兵围攻襄阳,并成功破城,还杀了襄阳王。同时李自成的大军也攻破了洛阳,杀死了福王朱常洵。一时间就有两位身份尊崇的两位藩王被害,这让杨嗣昌惊惧万分,因为杨嗣昌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久杨嗣昌一病不起,最后病死在荆州。

杨嗣昌死了,可东林党并不想放过他,还上书弹劾,却被崇祯给挡了下来,崇祯说杨嗣昌功大于过,决定不追究了,后来还以以辅臣之礼葬于龙阳县,可惜的是,两年后张献忠攻破武陵,捣毁杨嗣昌的墓,后来他的子孙又将其站在桃源县。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人和本文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赤手空拳收编30万叛军,是明朝最后的战略家,不料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四大名将的资料,明朝叛将谁最厉害,明朝五大忠将

    为了实现平身夙愿,堵胤锡全心身投入军营,他加紧训练士兵,亲自研究、讲授战术。不仅如此,堵胤锡还十分注重军队士兵的精神塑造,他以越王勾践为榜样,创建“君子营”,招募三千“君子”,并亲自把关,测试这些人的勇气和忠义,准备把他们培养成可以卧薪尝胆、反败为胜的中坚力量。(注:越王勾践曾以三千越甲,打败吴王阖

  • 一座偏远的村庄,住着朱元璋的后人,至今保留有尚方宝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扫荡群雄,建立明朝,而后分封诸子。据记载,朱元璋共有46个后妃、26个儿子和16个公主。朱元璋有24个儿子被封为亲王。100年后,他的家族就繁衍到8000多人。田后蓬村,位于浙江浦江县,据说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后裔。当年,他们为了避嫌,对外说是从南京迁来,说的是南京话,因此又被

  • 明朝最悲壮的名将,打得闯王只剩十八骑,临危受命却回天无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孙传庭(剧照)明末,李闯王扫荡中原,战祸不断。崇祯苦苦支撑着这个破落的王朝,周围的大臣无一能用,能打仗的卢象升,曹文诏等人皆已战死,洪承畴也去山海关救火,崇祯在情急之下从狱中调出孙传庭,让他力挽狂澜。临危受命的孙传庭几年前曾生擒高迎祥,将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骑。但时至今日,闯王早已今非昔比,而大明也已

  • 顺治在崇祯陵墓前大哭:大哥大哥,你好惨,网友:那你还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顺治哭崇祯,崇祯九年满清入关详细资料,崇祯和顺治谁年龄大

    想必大家都知道,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然而历史上众多亡国之君大多名声比较差,比如商纣王等人,可是我们来看看崇祯的评价,会发现不全然是负面的,其中有很多正面的评价,甚至还有人说崇祯乃是明君。崇祯在天启七年登基称帝,那年他才十六岁,是一个少年天子,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先后逼死

  • 成吉思汗猝死之谜被揭晓,连史官都不好意思记载,太尴尬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而提起蒙古,不得不提的就是蒙古的帝王,我们口中长提起来的成吉思汗。说起成吉思汗,有人将他视为将中国领土扩张数倍的英雄,但是同样将其视为屠杀中国人民和世界其余地方人民的杀手。但是不管怎么说,成吉思汗展现出的超强的军事能力是没有能够质疑的,这种优秀的军事素养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曾经的成吉思汗被视作来自蒙

  • 明朝最有才能的武将,为何“成也张居正,败也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后期一代贤相张居正,张居正被评为明朝政治家,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

    此时的戚继光面临着军备废弛,将怯兵弱的局面。单从兵力来说,有明一代在东南沿海的驻军也不算少,仅在南京周边就有12万之多,但偏偏总是出现几十个倭寇追杀成千上百明军的尴尬场面。为了扭转局势,戚继光只能从零开始,编练新军。在兵源选择、军饷配额、组织机构、武器配置以及排兵布阵等各个方面,戚继光都亲力亲为,他

  • 明朝最狠降将,降明降清归明,嘉定三屠擒杀二帝,比吴三桂更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嘉定二帝,三屠嘉定灭二帝的人物,嘉定南明二帝图片

    李成栋和吴三桂不同,他是农民出身,祖籍哪里,生于哪年记载不详,只知道他是李自成的部将,绰号“李诃子”,长期跟随李自成的部将高杰。高杰给李自成带了绿帽子,因担心事情败露,就带着李自成的老婆邢氏投了明军。李成栋是高杰部将,自然也跟着投降了。明朝灭亡后,李成栋跟着高杰南下来到扬州。高杰被杀后,李成栋投降了

  • 宋朝不杀文人只是传说,学生领袖因为太爱国竟遭砍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两宋对天下采用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的策略,对文人士大夫更是优待有加,甚至还有所谓“宋朝不杀士大夫的太祖誓碑”流传于史料和坊间。那么,生活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真的可以不用担心因故被砍头吗?事实上,当然不是,两宋杀死的的读书人和士大夫其实也不少,其中就有特别著名的北宋末南宋初的太学生领袖——陈东。陈东(1

  • 成吉思汗的根源:原来是这个政权后裔,真由2男2女白手起家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吉思汗真实背景,正统的成吉思汗家族,成吉思汗详细历史

    到了他中年的时候,他创建了蒙古帝国。不仅统一了蒙古各部,而且还率领着他的铁骑统领着欧亚大陆。促进了世界各大文化的交流,为世界的“融合”做出了不少贡献。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说说成吉思汗的根源。接下来就跟随着小编的步伐,一探成吉思汗的根源问题?据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介绍说:大

  • 郑和是明朝的“散财童子”?事实证明,敢惹明朝的都没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于郑和的资料和他的故事,散财童子是谁,郑和散财

    而在朱元璋的手上,百姓得到休养生息,举国上下一片盛景。虽然在朱元璋死后曾出现了燕王造反称帝的小插曲,但却并没有影响国运,反而使得靖难之役后的的疮痍快速愈合,国家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被称作“永乐盛世。”为宣扬国力,1405年,朱棣遣郑和下西洋。外交巡游之际,你若听我册封,则赏。因此,每每小国并不需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