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历史上,勾践杀文种的原因是因为鸟尽弓藏吗?

在历史上,勾践杀文种的原因是因为鸟尽弓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12 更新时间:2023/12/18 20:57:36

此时越国的重臣文种收到老友范蠡的一封信,开篇六个字就道破了此信的中心思想。范蠡认为勾践会卸磨杀驴,所以劝文种赶紧跑。文种一看到信就称病不上朝,开始布局跑路的事情。但是文种慢了一步,勾践抢在他跑路之前让他自杀。千百年过去了,群众眼里的勾践一直都是一个卸磨杀驴的小人,而文种则是因为“鸟尽弓藏”而死。事实真的如此吗?勾践杀文种是因为鸟尽弓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勾践为什么杀文种。

[var1]

晋吴蜜月期的时候,晋国大力援助吴国,晋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军事技术大大加强了吴国的实力,以至于吴国能开展大规模伐楚战争。当时楚国被打得非常惨,连楚坟墓都被人扒了。

楚越蜜月期的时候,楚国也大力支援越国,派遣大量的楚人帮助越国发展国内经济建设。范蠡、文种这两位越国重臣都是楚国人,

《吕氏春秋》:范蠡,楚三户人也;大夫种(文种),楚为邻人

。史书记载他们两个人看到东南有王霸之气(

见霸兆出于东南

),所以就去东南了。这个王霸之气是什么?很有可能是看见楚国扶持越国,认为越国会飞速发展,所以想要搭上这辆快车。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投机客,楚越蜜月期的时候可以搭上快车,但是楚越交恶的时候,他们必定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当然了,这些人也不是白送的,越国每年都要向楚国贡献大量的玉帛子女(

(勾践)春秋奉币玉帛以贡献(楚)焉,未尝敢绝

)。你可以把这个理解为越国向楚国缴纳的保护费,而楚国回馈越国一些人才。

楚国的扶持是有效果的,吴国攻打楚国的时候越国袭击吴国,吴国火速班师回救,解了楚国一难。之后吴王记恨越国伐吴的事,所以率领大军伐越。但是没成想自己被勾践射杀了,自此吴、越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新任吴王立誓伐越(

吴由此怨越而不西伐楚

)。吴越结仇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楚国,首先楚国不用担心吴国再伐楚,同时楚国还能坐山观虎斗,如果越国战胜了吴国,吴国会死同时越国必定会伤残,到时候楚国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var1]

“伐吴九术”

吴越结仇之后吴王夫差夜以继日的强军、强国,而越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至于率先发起伐吴之战。吴王发动倾国之力在夫椒地区重创越军,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求和。之后越王就成了吴王的下人,在吴国伺候了吴王三年,这才被释放回国。

越王回国之后采纳了文种的“伐吴九术”,开始卧薪尝胆,在这里我们要着重说一下文种的“伐吴九术”。

伐吴九术:第一术、尊天地,事鬼神;第二术、重财币,以遗其君;

第三术、贵籴粟槁,以空其邦;第四术、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

第五术、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

第六术、遗其谀臣,使之易伐;第七术、疆其谏臣,使之自杀;

第八术、邦家富而备器;第九术、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var1]

纵观“伐吴九术”其中心思想就是弱化敌人,强化自身。如果把吴国当成主要对象,那就是“伐吴九术”。如果把越国当成主要对象,那就是“伐越九术”。越国用这九术对付吴国,那楚国又何尝不是用这九术对付越国?

越国给吴国能工巧匠,消耗其国力;楚国给越国将军,消耗其国力。

越国养精蓄锐,以承其弊;楚国同样也是养精蓄锐,以承其弊。

更多文章

  • 在五国联兵打完秦国之后,为何秦国反而变得更强大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国坑杀赵国赵国恨秦国吗,老师眼中的秦国男生眼中的秦国,秦国统一后秦国的钱币叫什么

    从这里就可以反映出秦国的实力有多么的强大,即使五个国家一起攻打秦国依旧没有使秦国灭亡。[var1]在五个国家进行联合第一次攻打秦国的时候其实这五个国家并没有完全出力。那时候的秦国实力是非常强大的,远非这三个国家可以相比的所以秦国就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var1]在之后的几场战争中,虽然五国有打败秦

  • 在主持变法时担任,商鞅担任的“庶长”是个什么样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的人是谁,商鞅简介变法内容,商鞅左庶长是什么官

    由于秦国在变法之前长期施行“庶长制”,所以,“庶长”既是执政的官职,也是爵位的名称。[var1]商鞅变法的时代,为了突出权威,以“大良造”的身份执政秦国,但却并不能等同于“相邦”(汉代避刘邦讳改称“相国”)的职务。可以确定的是,商鞅以“大良造”的身份“执政”十年,这是一个在秦爵之中高于“四更”,更高

  • 勾践为什么要“尝胆”?除了不想忘记亡国之耻,还有这2种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勾践最终的下场,勾践真的很厉害吗,勾践有哪些事迹

    [var1][var1]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误区,那就是当时的史书只记载了勾践“尝胆”,却没有记载勾践“卧薪”。那么。勾践“尝胆”的真正理由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个理由早就在《吴越春秋》里记载了:“越王从尝粪恶之后,遂病口臭,饮食尝胆也”。就是说越王勾践自从为吴王夫差尝过粪便之后,嘴里有口臭,饮食上食之

  • 原创“圣人之师”管仲是怎样上位,最终成为齐恒公重要人物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被齐桓公重用,甚至还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var1]管仲在那期间,他开始对齐国国内进行改革,从而使齐国的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一时之间齐国实力大增。在对外关系上,他联合其他诸侯国,一举辅佐了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在后世,许多人都十分尊敬他,他也被人誉为“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等。《淮南

  • 庄子为何要杜撰出个盗跖来骂孔子,他是有多讨厌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为什么说服不了盗跖,庄子和孔子之间的关系,庄子盗跖全文朗诵版

    庄子也谈不上是多讨厌孔子,只不过是有些方面不认同孔子的思想,所以借盗跖的嘴来说出自己的观点。毕竟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是有很大区别的,庄子不认同孔子也很正常。其二来说,庄子其实不仅是骂孔子,而是要通过抨击孔子来喊醒那些儒家学派的弟子们,毕竟没有什么比骂他们的老师更能让他们清醒一点。[var1]春秋战国时期

  • 春申君权势熏天,最后却横尸街头,难道是他的“移花接木”失败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申君之死,春申君黄歇个人资料,春申君移花接木

    春申君英明半世,最后却栽在了女人身上,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前半世智,后半生昏。他曾说服秦昭王退兵,又冒着杀头的危险把楚国太子送回楚国,这都是他的明智之举;而自打他遇到了一个叫李园的人,生活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导致他最终被刺杀,进而横尸街头。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还要先从楚考烈王没有儿子说起

  • 作为太监的赵高,是如何一步步把秦国推向毁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赵高个人简介,秦国赵高电视剧,秦国赵高活了多少岁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秦朝本来国力很强盛,赵高为了自己的未来,百般讨好秦始皇,靠着一些花言巧语和邪门歪道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以至于后来有能力修改秦始皇的遗诏,还能掌控朝廷。[var1]秦始皇去世后,赵高和丞相李斯是朝廷中的实际掌权者。赵高看到秦始皇的遗诏中写了,将公子扶苏立为新皇帝,赵高吓了一跳,公子扶

  • 张仪连横,苏秦合纵,为何六国合纵都不敌秦国?连横真比合纵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仪是合纵还是连横,张仪连横直播,张仪连横的故事简短200字

    在战国时期,杰出人才在各国之间流动,君主在选贤任职,不再只是局限于血统,人才需要一个支持自己的君主,君主也需要一个优秀的臣子。也正是有了这个大背景,才有了苏秦游说各个国,试图发展自己的合纵之术,但是苏秦只被六国授封了相印。秦国并没有在其中,秦国拜张仪为相,张仪坚守连横之术。在历史中,六国合纵也没有

  • 盛气凌人的秦昭襄王,为什么在渑池会盟时,被蔺相如“唬”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蔺相如的资料,山西榆次蔺相如故里,蔺相如对秦王说改为转述句

    [var1]1、蔺相如蔺相如是赵国晚期的名臣和能臣,他凭借自身的气势,压制了秦昭襄王的气势,使得秦昭襄王没能实现欺负赵惠文王的目的。秦昭襄王凭借秦国的强大,要求赵王在渑池与他相会,目的就是想用气势压倒赵国,从而达到吞并赵国的目的。[var1]赵王知道秦王的目的,于是不愿去,但是蔺相如劝赵王参加会盟,

  • “越王勾践剑”何以成“天下第一剑”?其承载了哪些中华文化内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越王勾践剑详细资料,青虹剑是不是越王剑,越王勾践剑世界地位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来历,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至此曾为一方诸侯君王的勾践,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阶下囚生活。而“越王勾践剑”,就是勾践立志发愤图强,直至复仇成功的历史鉴证。[var1] 这个故事从春秋末期一直流传至今,历史中的很多名人,都曾为其著书立说。就连浪漫主义“诗仙”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