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最明显的就是当一个国家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候,往往也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了。清朝的时候,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清朝最繁盛的时期,就是在康熙帝到乾隆帝的这一段时间。乾隆让位之后,嘉庆皇帝继位,他在为24年,每一天都勤勤恳恳的处理国家大事,没有一丝一毫的偷懒,但是清朝却再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繁荣景象。
因此,又很多的后人就评价说,嘉庆是一个不合格的皇帝。其实,这个评价是很片面的。之所以在嘉庆年间,清政府日渐衰退,是有很多原因的。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早年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皇帝。他继承了先帝留下的昌盛的清朝。每日专心处理政事。也按照了雍正皇帝留下的准则办事。所以在这一段时间,清朝的国力发展到了最鼎盛的时候。但是到了乾隆晚年。他性格大变,开始随意的处置朝中的大臣。无论是有功还是无功的大臣,只要稍稍提出一点想法不合他的心意,就马上处死。所以乾隆在位其间,杀死的朝中大臣是历代以来最多的。
而这个时候,以和珅为首的贪官横行朝堂。因为善于察言观色,所以得到了乾隆的信任。而且乾隆晚年非常喜欢出去游玩,每次出游,都花费了大量的钱财。这样下面的官员很是无奈,只能家中赋税,从百姓身上榨取钱财。而随着乾隆的大肆挥霍,清政府的国库也日渐空虚。所以他给自己的儿子嘉庆留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清政府。这样的一个烂摊子,想不走下坡路都难,不能单纯的只去责怪嘉庆。
其次,在嘉庆刚刚继位的时候,他是没有权力的。当时的乾隆虽然退位,但是作为太上皇,他依旧是朝政的实际掌权者。他要求嘉庆必须把朝中的大事都交给自己来定夺。这也导致了嘉庆早期的无奈。等到乾隆去世,朝中已经形成了贪污之风。很多官员都只会溜须拍马,鱼肉百姓。这导致了当时的清政府国内叛乱四起。虽然嘉庆掌权之后,就马上杀死了和珅,但是因为当时的涉案人员太广。导致整个朝政人心惶惶。大臣们都不敢对这个社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导致清政府衰退的有一个原因。
而当时的百姓因为被欺压的过于厉害了,很多人都对清政府抱有很大的偏见,这样导致了嘉庆在位期间,虽然自己很努力去改变现状,但是终究抵不过历史前进的步伐。所以对于嘉庆帝的评价,不能只看表面的。我们要寻根究底,只有这样,才不会冤枉了这个一心想要让清政府强盛起来的君主。